- 年份
- 2024(2691)
- 2023(4035)
- 2022(3013)
- 2021(2611)
- 2020(2115)
- 2019(4837)
- 2018(5065)
- 2017(9665)
- 2016(5442)
- 2015(6290)
- 2014(6359)
- 2013(6345)
- 2012(5845)
- 2011(5212)
- 2010(5518)
- 2009(4594)
- 2008(4490)
- 2007(4059)
- 2006(3875)
- 2005(3648)
- 学科
- 管理(18678)
- 济(17830)
- 经济(17801)
- 业(13325)
- 企(11169)
- 企业(11169)
- 环境(9546)
- 农(6329)
- 中国(6254)
- 学(5880)
- 划(5401)
- 制(5173)
- 业经(4961)
- 和(4725)
- 方法(4707)
- 理论(4633)
- 教学(4530)
- 地方(4519)
- 财(4203)
- 资源(4034)
- 银(3915)
- 银行(3910)
- 农业(3904)
- 规划(3807)
- 教育(3804)
- 行(3759)
- 环境规划(3676)
- 数学(3614)
- 数学方法(3479)
- 贸(3436)
- 机构
- 学院(73293)
- 大学(71880)
- 管理(27444)
- 济(26150)
- 经济(25339)
- 研究(23594)
- 理学(22450)
- 理学院(22231)
- 管理学(21808)
- 管理学院(21695)
- 中国(19151)
- 京(15654)
- 科学(14203)
- 江(13571)
- 财(13240)
- 中心(12254)
- 所(11495)
- 农(11250)
- 州(10675)
- 范(10431)
- 师范(10320)
- 业大(10182)
- 研究所(10164)
- 北京(10107)
- 财经(9729)
- 技术(9655)
- 省(9025)
- 院(8713)
- 经(8614)
- 农业(8578)
- 基金
- 项目(45509)
- 研究(35464)
- 科学(35233)
- 基金(30934)
- 家(26844)
- 国家(26593)
- 科学基金(22709)
- 社会(20743)
- 社会科(19603)
- 社会科学(19596)
- 省(19196)
- 教育(17171)
- 划(16051)
- 基金项目(16025)
- 编号(15531)
- 自然(14424)
- 自然科(14078)
- 自然科学(14076)
- 自然科学基金(13782)
- 成果(13002)
- 资助(12472)
- 课题(11478)
- 重点(10603)
- 发(10555)
- 创(9811)
- 年(9684)
- 部(9475)
- 创新(9194)
- 项目编号(9165)
- 规划(8754)
共检索到120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奚静 刘俐 解晓灵
以既有物流园区的货运中转枢纽作为当前多式联运中转枢纽选址的备选地点,综合考虑货运量、货运成本、碳排放等影响因素,利用鲍摩-瓦尔夫模型,以包含货运中转枢纽的运营成本、该批货物在货运中转枢纽前后两段路程的总运输成本、在货运中转枢纽的中转存储成本以及碳排放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多式联运中转枢纽选址模型,求解得出最终选取南京作为最佳的中转枢纽选址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江志娟 董千里
为研究可持续的枢纽选址问题,在现有枢纽选址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函数,在决策变量中增加运输类型决策变量,构建了联运枢纽配置模型。采用随机数的方法处理不确定型数据,将联运枢纽配置模型转换为运输类型选择和枢纽配置两个模型,运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并通过实验证明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成本、时间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等指标在目标函数中所占权重、枢纽与城市节点之间运输类型影响枢纽位置设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江志娟 董千里
为研究可持续的枢纽选址问题,在现有枢纽选址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函数,在决策变量中增加运输类型决策变量,构建了联运枢纽配置模型。采用随机数的方法处理不确定型数据,将联运枢纽配置模型转换为运输类型选择和枢纽配置两个模型,运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并通过实验证明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成本、时间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等指标在目标函数中所占权重、枢纽与城市节点之间运输类型影响枢纽位置设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聪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物流业高效运作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多式联运作为提升现代物流运输效率的重要方式被寄予厚望。伴随“通道+枢纽+网络”物流体系稳步推进,规模化、网络化多式联运正在快速发展,由于货物自身的时效性敏感度有差异,导致其价值随时间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进而影响了多式联运网络总成本及枢纽布局。基于此,本文在考虑货物时间价值成本的基础上,以网络总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多式联运枢纽网络布局优化模型,并选取西部陆海新通道项目14个节点城市构成的运输网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枢纽节点数量的合理取值可以降低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网络总成本;单位运输成本折扣系数与网络总成本存在正向关系;时间价值成本越大,且为了降低绕行和折扣系数对总成本的影响,枢纽布局将趋向于向西北方向调整。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倚玮 赵章荣
货物运输规划中节能减排一直是货物运输中的关键问题,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是实现远距离货物运输的一种有效绿色解决方法,绿色多式联运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同时考虑多种运输方式碳排放量最小、时间最短和成本最低的基础上,运用提出的基于Dijkstra-GA混合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SA)分别对集装箱的运输方式进行组合优化,并结合实际算例提出绿色多式联运组合的路径规划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结果更优,验证了该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可快速有效地为货物运输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乾 郑建风 张佳艺 郭力铭 朱志红 杜浩铭
空箱调运成本已成为班轮运输公司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船舶运力对空箱调运的影响,可折叠集装箱的使用是班轮运输公司降低运营成本的一种有效途径。结合可折叠集装箱的特点,研究了一类考虑空箱调运的班轮枢纽选址问题。在传统枢纽港选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综合考虑重箱和空箱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探讨空箱调运和可折叠集装箱的使用对枢纽港选址的影响。数值实验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同时表明:可折叠集装箱的使用对枢纽港选址和喂给港分配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北欧,泽布吕赫会顶替安特卫普成为枢纽港,承担北欧大部分港口的空箱中转服务;在亚洲,香港由于较高的折叠展开作业成本,成为枢纽港的概率会略微下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兴华 李伟 刘芳武
三峡翻坝运输体系为承运人提供水—公、水—铁等多种运输方式,可使承运人短时间内完成运输任务。本文以江海联运、水铁联运为依托,考虑托运人预期心理效用和环境因素,从对托运人进行补贴的角度,建立有/无政府补贴情况下承运人收益函数,根据Nash均衡策略,求解承运人最优定价和最佳收益,并分析不同参数和补贴对运输定价和收益的影响。最后,以“辽宁锦州—湖北宜昌—四川成都”集装箱运输为例,实证分析托运人补贴对承运人运价及收益的影响。结果发现:托运人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承运人运价和收益。本文建议发展江海铁多式联运,补充和完善三峡翻坝运输体系;构建多式联运新格局,拓宽多式联运新通道;当地政府要积极助力水公铁多式联运的发展。
关键词:
三峡枢纽 江海铁多式联运 联运定价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尹莉 徐菱
从运输费用最低出发,考虑多式联运型物流网络中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成本与时间、枢纽点间货物运输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服务时间的约束,建立了多式联运型物流网络的货运枢纽选址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将问题转化为UFL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该方法能有效地求解带时间约束的多运输方式组合问题,对物流承运商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组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帮俊 吴艳芳
枢纽点的失效和爆仓现象随着快递业务量的增长时有发生,为缓解枢纽点可能发生的失效和爆仓现象,基于0-1整数非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考虑失效和拥堵情形的单分配轴辐式物流网络枢纽点选址及路径分配模型(SApHLP-RC)。模型以最小化物流企业期望运输成本为目标,通过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SO)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以南京仙林地区为例,分析了该模型与传统轴辐式网络模型在物流网络设计方面的差异,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考虑枢纽点失效和拥堵情形下的物流网络结构可以更好地实现物流在转运中心上的均衡分配,提高物流网络的稳定性。同时当枢纽点发生中断时,网络的优化设计可以为物流企业采取路径重置的应急措施提供相应的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裴利奇 刘晓
随着快递货量飞速增长,对快递公司枢纽站货量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通过建立中转站分担快递枢纽货量压力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且每日快递货量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在不确定需求下,以时效和总成本为目标的快递枢纽中转站双目标整数规划选址模型,并以DB快递公司上海区域为例,运用NSGA-Ⅱ方法求解。求解结果表明NSGA-Ⅱ方法,在求解质量上与ε约束法非常相近,且求解速度远好于约束法。
关键词:
快递 中转站 双目标规划 NSGA-Ⅱ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兴群 金淳
为明确低碳政策及道路拥堵对多式联运路径选择的影响,构建了不同碳排放政策下考虑道路拥堵的多式联运路径选择模型。模型在考虑拥堵对运输时间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其对系统碳排放的作用效果。针对此类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了基于保优策略和移民策略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探讨强制排放、碳税、碳交易及碳补偿四种碳排放政策对多式联运减排、缓解拥堵及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道路拥堵对运输碳排放的影响可得到更加合理的路径决策,且以强制碳排放政策为主的多种政策组合能更好的降低碳排放、缓解道路拥堵并促进多式联运推广。本模型可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多式联运低碳政策以及企业制定合理的路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娅 陈睿 郝之颖
以宁波镇海港为例,探讨了以多式联运为特征的港口物流枢纽地区的功能结构、物流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与管理等问题。认为港口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地区是港口运输功能与城市服务功能互动发展的结合点,是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交汇集聚的枢纽,是带动城市高端生产服务功能发展与城市升级的重要支撑。因此在空间详细规划中须充分体现对交通、仓储、物流增值服务以及市场贸易功能的统筹安排,作好与城市功能的对接,从而有效提高港城联动发展的效率。
关键词:
港口 多式联运 物流枢纽区 宁波镇海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明非 刘艳秋 孙琦 宋洋
针对无人系统配送的稳定性,考虑多式联运过程中存在的货运质量变化的情况,以无人车间配送系统满足市场需求的比率度量系统服务效率,构建了由一个生产部门和多个货运部门组成的无人车间配送系统,货运部门之间进行多式联运,将无人系统的库存补货点和联运响应点作为决策变量,以实现多式联运系统的总成本最小化。根据问题和模型的特点设计模拟退火(SA)算法进行求解。数值研究结果验证了模型在成本优化方面的显著性和自适应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服务效率和同等商品残次率条件下,无人系统允许载人系统参与辅助的多式联运的库存控制方案要优于不允许多式联运库存方案。同时发现,在协同响应方面,所提出的无人系统自适应补货和响应控制策略的系统总成本优于实时更新策略。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孙华蔚 王靖 刘雅
物流枢纽能够产生经济溢出效应,但在竞争环境中,其策略性行为可能流失部分货源,导致各方利益受损并影响溢出效应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可对到当地物流枢纽中转货物的托运人补贴,帮助当地物流枢纽吸引货源并发展地区经济。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导者,物流枢纽为跟随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别考虑无政府补贴、一方政府补贴和双方政府补贴三种情形,探讨溢出效应对地方政府最优补贴策略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两物流枢纽经济溢出系数均较小时,双方政府的均衡策略为均不补贴;经济溢出系数均适中或差异较大时,均衡策略为一方政府补贴;经济溢出系数均较大时,均衡策略为均补贴。数值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及分析了经济溢出系数、运输成本等关键参数的影响。
关键词:
物流枢纽 溢出效应 政府补贴 博弈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旭 柳佳瑶 袁旭梅 降亚迪
针对低碳多式联运路径选择问题,研究综合考虑运输成本、转运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强制碳排放、碳税、碳交易和碳补偿政策下的碳排放成本,构建多任务多式联运路径选择模型。设计精英-灾变混合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通过算例分析比较四种碳排放政策下的运输路径、方式、总成本和碳排放量及其变化情况,探索规模经济和碳减排政策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强制碳排放、碳税、碳交易以及碳补偿政策在制约机制方面存在差异,具体制约效果受到与其相关的环保要求、单位碳排放代价、总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订单合并产生的规模效应在多式联运减排和降本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