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3)
- 2023(13572)
- 2022(10983)
- 2021(9830)
- 2020(8056)
- 2019(17848)
- 2018(17957)
- 2017(34299)
- 2016(19157)
- 2015(21612)
- 2014(21896)
- 2013(21053)
- 2012(19430)
- 2011(17478)
- 2010(17944)
- 2009(16821)
- 2008(16634)
- 2007(15583)
- 2006(14223)
- 2005(13469)
- 学科
- 济(70903)
- 经济(70790)
- 管理(66959)
- 业(59538)
- 企(50566)
- 企业(50566)
- 农(23816)
- 中国(23752)
- 财(23061)
- 制(22244)
- 方法(22224)
- 业经(19708)
- 数学(17895)
- 数学方法(17595)
- 环境(16058)
- 学(15901)
- 体(15729)
- 银(15645)
- 银行(15620)
- 地方(15218)
- 策(15141)
- 行(15001)
- 农业(14788)
- 划(13908)
- 融(13782)
- 金融(13775)
- 务(13674)
- 财务(13608)
- 财务管理(13572)
- 贸(13106)
- 机构
- 学院(270748)
- 大学(268205)
- 济(110852)
- 经济(108186)
- 管理(101469)
- 研究(94053)
- 理学(84815)
- 理学院(83952)
- 管理学(82600)
- 管理学院(82080)
- 中国(74271)
- 财(58120)
- 京(57513)
- 科学(53664)
- 所(46787)
- 江(45943)
- 中心(43944)
- 财经(43477)
- 农(43386)
- 研究所(41437)
- 经(39086)
- 业大(36503)
- 北京(36276)
- 州(35533)
- 范(35238)
- 师范(34863)
- 院(34495)
- 农业(33441)
- 经济学(33216)
- 财经大学(31544)
- 基金
- 项目(169845)
- 科学(134361)
- 研究(129900)
- 基金(121868)
- 家(104927)
- 国家(103983)
- 科学基金(89427)
- 社会(82228)
- 社会科(77907)
- 社会科学(77893)
- 省(67386)
- 基金项目(62343)
- 教育(59870)
- 划(56108)
- 自然(55296)
- 编号(54118)
- 自然科(53995)
- 自然科学(53980)
- 自然科学基金(53037)
- 资助(49368)
- 成果(46445)
- 课题(39086)
- 重点(38518)
- 部(37565)
- 发(37552)
- 制(36938)
- 创(35211)
- 性(34075)
- 国家社会(33805)
- 创新(33008)
共检索到437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道致 吕金鑫
应对低碳环境下碳排放权限制与交易政策给供应链企业带来的冲击,保证低碳经济中供应链的持续经营,提出了供应链实现减排目标的最优方案是实施整体低碳化策略。考虑了碳排放权限制和交易的影响,结合供应链上不同节点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差异和低碳因素对不同节点企业产品价值贡献差异,设计了一套供应链整体低碳化策略。在该策略基础上,构建了供应链整体减排优化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定量地解决了供应链整体低碳化的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媛 赵道致
供应链低碳化过程中,决策主体受外部因素制约逐渐提高了环保意识,在考虑收益的同时注重生产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传统的两级供应链中讨论了确定性市场需求下制造商具有环境偏好时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假设仅有制造商具有环境偏好,而零售商为利润最大化者,通过数值仿真讨论参数变化对运营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考虑环境偏好后,制造商可以通过将批发价格设定在高于边际成本之上使得供应链协调,最终对企业的行为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低碳化供应链 环境偏好 行为运作管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立成 王淦 张济建
主要研究供应商碳配额不足、制造商碳配额富余、零售商碳配额富余情景下,考虑碳排放转移影响的三级供应链企业间最优运营策略问题。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构建超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内生性的碳排放转移率能弥补供应商碳配额不足,有助于确保网络均衡状态下供应商碳排放量在政府规定的碳配额范围之内;(2)随着碳排放转移率的升高,供应链超网络的网络均衡交易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网络均衡交易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3)由于碳排放转移效应的存在,供应链整体的利润下降,供应链企业应警惕碳排放转移带来的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友东 夏良杰 王锋正 支华炜
研究了合作式和分散式决策的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低碳供应链的减排策略问题,比较了各种情况下减排、定价和利润的差异,并运用二部定价契约探讨了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低碳供应链的协调方法。研究表明:供应链各方在MSC和NSC结构下的合作的确会导致较高的减排水平,RS结构比RSC结构更有利于减排,但三种合作情形的消费者为获得低碳产品比分散式决策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制造商的利润在分散式决策情形优于合作情形,而零售商和供应链利润却因渠道权力结构的不同而相应不同;减排因子增加会导致分散式决策和合作式决策下的减排水平、定价和利润都下降,而消费者低碳偏好的增加却对减排水平、定价和利润有积极的作用。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减排因子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不同渠道权力结构的减排、定价和供应链利润等决策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辉 甘玮 王翔 刘达
零售商的低碳营销有利于扩大低碳产品市场规模,进而激励制造商低碳生产,但目前政府碳补贴多只针对制造商,缺乏对不同补贴策略的对比分析,且缺乏对中小企业所在供应链的补贴研究。为此,在考虑碳限额及交易的背景下,分别构建无政府补贴、补贴制造商、补贴零售商和分别补贴制造商与零售商的4种补贴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探讨不同补贴模式下低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低碳努力决策、消费者低碳产品需求量以及社会总福利的差异,为政府制定补贴策略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政府采取碳补贴策略能够有效激励制造商降低碳排放和零售商进行低碳营销,进而扩大低碳产品市场规模;采取补贴制造商策略的减排率最高;采取分别补贴策略时可以获得最优社会福利,但当存在补贴额度限制即补贴力度较小时,采用补贴零售商策略在同补贴额下能获得更高的社会福利;无论政府是否采取补贴策略,消费者低碳偏好、补贴率对减排率、低碳营销努力水平、低碳产品需求量有正向激励作用,而碳价与低碳营销努力水平和产品需求量呈负向变化关系。由此可以得到启示,政府应当加大对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减排补贴力度,注重培养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和低碳意识,同时对碳价进行合理调控,激励企业低碳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成恒 丁雪峰
文章在考虑碳排放差异的情况下,构建了第三方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利用stackelberg博弈,研究了基于对第三方补贴、对制造商补贴、对制造商征收碳税、对制造商征收碳税同时对第三方实施补贴的不同奖惩机制下闭环供应链的分散决策。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订合适的补贴与碳税机制,达到既提高回收率、推进再制造,又能够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节能减排的综合效果。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付秋芳 忻莉燕 马健瑛
从转化和物流环节两个方面测量供应链多阶碳足迹,以制造商为核心企业,分别建立了政府碳排放权免费分配、阈值分配和完全市场交易机制下,碳减排率价格敏感型需求下的两级供应链碳减排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3种机制对供应链均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碳分配和交易机制影响供应链总收益和制造商转化环节碳减水平,碳排放权由免费分配至完全市场交易机制过渡时,对供应链碳减排的激励逐渐减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嘉轶 杨露 姚锋敏
研究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回收、碳减排与专利授权决策问题。分别构建制造商回收再制造、零售商回收再制造支付固定专利费、零售商回收再制造支付单位专利费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分析低碳消费者比例、普通消费者对再制品的接受程度及碳权交易价格,对企业回收、碳减排及定价决策的影响,并比较了三种模式下企业及供应链的利润。研究表明:随着市场中低碳消费者比例及普通消费者对再制品接受程度的提高,总会使得回收率及碳减排率增加;碳权交易价格的提高,也会促使制造商提高碳减排率;对制造商来说,其利润在零售商回收再制造且支付固定专利费用下实现最优。从自身利润最优的角度出发,作为领导者的制造商将总是选择零售商回收再制造且支付固定专利费用模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媛 赵道致
在供应链低碳化背景下,研究了具有公平偏好的制造商向零售商提供两部定价契约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分别讨论了零售商是否具有公平偏好的情况,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契约参数及利润分配方案。研究发现,当仅有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时,两部定价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当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具有公平偏好时,在竞争型渠道中,特定参数制约下两部定价契约不能够协调供应链,而在和谐型渠道中仍能协调供应链,制造商占有的渠道利润随零售商公平偏好的程度而不同。
关键词:
低碳化供应链 公平偏好 两部定价 协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伟冬 李小燕
在制造商进行生产减排的低碳供应链中,零售商之间存在促销竞争以及促销成本系数为零售商私有信息的情况。分别构建了考虑零售商竞争的低碳供应链集中决策模型和信息不对称决策模型,对制造商减排率以及零售商促销水平进行求解,并通过引入由批发价和成本共担组成的联合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研究发现:联合契约的引入可以激励零售商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选择与制造商共享私有信息,不对称信息造成的利润损失得以挽回;随着零售商之间竞争程度的增加,集中决策和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供应链利润差减小,用以揭示私有信息的联合契约越有效;制造商减排成本系数的提高降低了供应链成员的利润;零售商促销成本系数越高,制造商在揭示私有信息过程中付出的信息租金越少,对制造商越有利。
关键词:
竞争 促销 信息不对称 低碳供应链 协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熙登
针对双渠道供应链低碳减排、低碳宣传与品牌策略问题,构建微分博弈模型,运用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分别求得集中决策和Stackelberg博弈下的低碳减排投入、低碳宣传投入和低碳宣传分担率。研究发现:集中决策情形下产品的减排量始终高于Stackelberg博弈情形下的减排量;产品品牌差异化程度与制造商所承担零售商低碳宣传成本的比例呈正相关;供应链成员的最优低碳宣传策略除了与品牌差异程度相关,还取决于供应链成员在不同渠道边际利润的相对大小;存在一个低碳宣传成本分担率能够实现制造商和零售商协调。并用数值算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杜建国 王雅柔
在制造商具有公平关切特征的情形下,构建两级供应链模型,比较研究零售商单、双渠道各决策者的定价及减排策略,采用主从博弈方法探究制造商的公平关切和产品碳系数对供应链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零售商开通双渠道并不一定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最优定价、减排量在公平关切程度和产品碳系数下,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此外,当制造商考虑利润分配公平时将给供应链各方成员及整体利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制造商利润占整个供应链利润的比重有所上升,达到其追求利润分配公平的目的。
关键词:
公平关切 双渠道 低碳供应链 产品碳系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正南 衣珊珊
论文主要研究在碳税政策约束下的闭环供应链的定价问题,构建由制造商、零售商组成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考虑新品、再造品无差异基础上,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运用matlab仿真,研究比较分散和联合决策模型在碳税政策约束下产生的结果。结论表明:碳税政策有利于企业碳排放降低,随着碳税率的升高,出现"新品减、再制造品增"现象;集中模型的供应链企业的利润、销量都高于分散模型;分析消费者需求偏好得出,更好地培养消费者环保意识,不仅能使企业的环境收益提高,并且可以使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经济利润有所上升。
关键词:
碳税 低碳化 闭环供应链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郭军华 孙林洋 张诚 倪明 朱佳翔
在碳限额交易政策及消费者低碳偏好条件下,针对两个制造商(一个碳减排、一个不进行碳减排)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分析了碳限额及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对产品零售价和最优碳减排量的影响,并利用Shapley值法协调供应链。研究发现:最优碳减排量、产品零售价不仅依赖于碳限额和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还与初始碳排放量相关;清洁型制造商最优碳排放量为零;政府应该实行差异化碳限额交易政策,对于中间型及轻污染型制造商应该适当降低碳限额,对于重污染型制造商应该适当提高碳限额并给予企业碳减排补贴;对于清洁型及中间型制造商,政府应该提供低碳消费补贴;另外政府还应该加强节能环保宣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浩 秦进 杨鹏
文章以实现供应链网络的低碳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基于碳交易机制与制造商公平关切特征,利用变分不等式理论构建了库存能力约束下的网络均衡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有利的不公平关切行为不利于自身利润的增加,而不利不公平关切行为却能使其获得更多收益,并且零售商的利润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而当零售商存在库存能力限制时,制造商有利的不公平关切行为会进一步增加能力约束对低碳网络定价均衡决策的影响程度,而不利不公平关切行为会进一步削弱能力约束对低碳网络定价均衡决策的影响程度。另外,碳交易机制虽然提高了产品的价格,但对激励企业积极投资减排技术具有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