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
- 2023(1655)
- 2022(1424)
- 2021(1318)
- 2020(1197)
- 2019(2479)
- 2018(2501)
- 2017(4044)
- 2016(2629)
- 2015(3002)
- 2014(2992)
- 2013(3021)
- 2012(2984)
- 2011(2720)
- 2010(2922)
- 2009(2802)
- 2008(2798)
- 2007(2656)
- 2006(2578)
- 2005(2560)
- 学科
- 济(7261)
- 经济(7242)
- 管理(6657)
- 业(5480)
- 企(4373)
- 企业(4373)
- 中国(3292)
- 制(3188)
- 农(3084)
- 学(2809)
- 财(2552)
- 银(2332)
- 银行(2322)
- 地方(2287)
- 教育(2272)
- 行(2234)
- 税(2092)
- 理论(2002)
- 税收(1991)
- 收(1970)
- 农业(1926)
- 业经(1902)
- 度(1882)
- 制度(1866)
- 体(1791)
- 方法(1725)
- 教学(1686)
- 融(1645)
- 金融(1645)
- 研究(1347)
- 机构
- 大学(36632)
- 学院(35832)
- 研究(14418)
- 中国(12172)
- 济(10774)
- 管理(10336)
- 经济(10308)
- 科学(10173)
- 京(8935)
- 农(8835)
- 江(8358)
- 所(8072)
- 理学(7883)
- 理学院(7775)
- 中心(7502)
- 管理学(7452)
- 管理学院(7390)
- 省(7338)
- 研究所(7178)
- 财(7126)
- 农业(6861)
- 业大(6730)
- 州(6375)
- 北京(5953)
- 技术(5661)
- 范(5617)
- 院(5543)
- 师范(5473)
- 财经(4758)
- 教育(4744)
共检索到68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梓标 林俊江 李和鑫 黄天娇 徐文彬 庄依杰
高能量密度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能源,其热安全问题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电池热管理系统能有效防止电池热失控。该文基于相变热管理技术原理,构建多孔介质复合相变材料(CPCM)的传热与电池产热的耦合模型,利用数值算法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多孔介质复合相变材料中锂离子电池的产热规律及复合相变材料的传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可以有效地加速相变材料的熔化进程;复合相变材料可以减缓电池温度的上升速率;电流强度对热管理系统的熔化进程、储热量以及储热效率有明显影响。复合相变材料可以提高电池内部散热效率从而减缓电池温度的上升。当考虑双体电池模型时,应尽可能在电池间保持一定的空间,从而有利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散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宏丽 李凯 王剑 张立明
【目的】研制适用于温室生产的Na2SO4.10H2O和Na2CO3.10H2O复合相变材料。【方法】以Na2SO4.10H2O和Na2CO3.10H2O为原材料,将Na2SO4.10H2O与Na2CO3.10H2O按5种不同的质量配比(7∶3,6∶4,5∶5,4∶6,3∶7)混合,制备复合相变材料,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测量其热物理性能。【结果】Na2SO4.10H2O与Na2CO3.10H2O质量配比为7∶3、6∶4和5∶5的复合材料,凝固放热温度过低,3∶7的复合相变材料熔解吸热温度又偏高,均不适合于温室生产;4∶6的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温度及潜热值可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结论】Na2SO...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时国华 田志敏 李晓静 靳光亚 车建军 刘娟飞 陈亚东
建筑外墙保温是建筑运行阶段节能降碳的有效手段。针对多孔保温材料,建立一种可以预测绝干状态和含湿状态下有效导热系数的闭孔立方体晶胞模型,分析孔隙率和含水率对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绝干状态下,孔隙率增加10%,有效导热系数降低12.6%;含水率越大,孔隙率对材料有效导热系数影响越显著;含水率增加10%,有效导热系数升高6.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霄 于志明 张扬 郭晋 曾广琛
【目的】以物理力学性能达标为前提,研究不同材料与结构组成的半导体制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电热性能,为电热地板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电热地板的构效关系角度出发,以地板断面密度为核心,采用材种优选、正交组坯和结构对称等方式设计出4种不同的电热地板结构方案。通过分析不同结构地板断面密度对传热效果的影响,比较评价其电热性能和使用能耗。【结果】为保证传热效率,半导体电热层应置于基材和面板之间,功率密度应设置在200~300 W/m~2的范围内,更为科学合理。经综合评价电热地板的传热效率、保温性能和能耗等指标,基材为混合树种的C结构,即表层为2层桦木,芯层为3层桉木的对称结构为设计方案中的最优结构。C结构电热地板在功率密度为300 W/m~2时表面平衡温度达到47.3℃,电-热辐射转换效率为76.7%,平均自然降温幅度为29.3%。达到目标温度45.4℃所消耗的电量为1 877.4×10~(-3) kW·h。【结论】不同材种与结构的地板断面密度差异较大,对导热系数、传热过程与电热性能有显著影响。在制备电热地板基材时,采用密度高、导热系数高、强度大的材种作外层,密度低、导热系数低、强度小的材种作芯层,形成“夹芯”结构可在保证电热地板尺寸稳定性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有效改善电热性能与能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昊 汪小旵 施印炎 张先洁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相变储热材料的温室栽培架,为解决温室作物冬季面临的低温冷害等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相变蓄放热系统、辅助加热系统、热风循环系统等组成栽培架,通过试验测试了典型晴天和典型阴天条件下栽培架种植区和相变蓄放热系统内的温度,对种植区与温室内的温度进行比较,并用FLIR红外成像仪采集线椒、番茄叶片部分的热红外图像,验证栽培架的放热保温效果。[结果]在典型晴天且不开启辅助加热条件下,种植区夜间平均温度较温室内高1.2~2.5℃;在典型阴天条件下,夜间开启辅助加热系统时,种植区夜间平均温度较温室内高3.3~6.8℃。在典型晴天和阴天两种天气条件下,栽培架内种植作物的叶片温度均高于同时段温室内种植的作物。栽培架的平均能量利用率在典型晴天和典型阴天条件下分别为65.1%和56.6%,栽培架的平均性能系数(COP)在典型晴天条件和典型阴天条件下分别为9.3和2.2。[结论]所设计的基于相变储热材料的温室栽培架冬季种植区增温明显,可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的热环境,且节能效果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瑜莹 肖生苓 李琛 陈艳娜
【目的】借助适当的泡孔参数表征手段,探究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泡孔参数(孔隙率和孔径大小及分布)与其力学性能的关系,为制备出性能优良的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和揭示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发泡机制提供参考,以推动绿色环保缓冲包装材料的发展。【方法】以木粉和废瓦楞纸浆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发泡剂等辅料,采用热压成型方式制备出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发泡材料,使用Image Pro Plus 6.0图像处理软件对材料的显微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不同材料的泡孔结构参数,即孔隙率和孔径大小及分布,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文涵 张丹 王戈 李文燕 程海涛
为评估造纸废弃竹屑增强高聚物制备竹塑复合材料的可行性,采用竹粉、竹屑、竹浆纤维、竹屑+竹浆纤维共混4种竹质纤维,分别以50%的质量比增强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备竹质纤维-HDPE(竹塑)复合材料,并对比分析了竹屑-HDPE复合材料与其他3种竹塑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热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的竹粉-HDPE复合材料相比,竹屑-HDPE复合材料有较好的拉伸性能,但是弯曲性能较差。其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比竹粉-HDPE复合材料提高了45.94%和114.09%;而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比竹粉-HDPE复合材料降低了8.08%和17.64%。竹屑-HDPE复合材料有较好的热性能,与竹粉-HDPE复合材料相比,...
关键词:
竹质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性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达峰 仲崇贵 杨建华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Sn-Ni合金中2种稳定相结构的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Ni3Sn2具有相对稳定的电化学电位,Ni3Sn4具有波动性电化学电位.同时运用电化学沉积制备了Sn-Ni合金负极材料,测试结果标明Ni3Sn4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是适合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理想结构材料.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Sn-Ni合金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远志 朱凯麟 曲振林 刘冉 彭欢 隋之敏
对200目橡胶粉和500目高纯无氧铜在高能行星式球磨机内进行20min混料,混料后在模具中,在50℃温度下,在20MPa压力下,压制成Φ100mm×5mm的圆片,再通过选择性腐蚀方法,把其中的铜腐蚀掉,得到多孔橡胶材料.发现,多孔橡胶中存在大量20μm以下的小孔以及少量尺寸大于100μm的大孔.吸声系数试验表明,多孔橡胶对于不同频率的声波均有较好的吸收效果.
关键词:
铜 橡胶 多孔橡胶 吸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哲 杨洪秀 李琛 高珊
【目的】植物纤维多孔材料的制备通常采用热分解型化学发泡剂,研究碳酸氢铵(NH4HCO3)、碳酸氢钠(NaHCO_3)、偶氮二甲酰胺/碳酸氢钠(AC/NaHCO_3)以及AC/NaHCO_3不同复配比例对植物纤维多孔材料的泡孔结构及缓冲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漂白针叶木浆为主要原料,添加NH4HCO3、NaHCO_3、AC/NaHCO_3 3种不同的发泡剂,以及AC/NaHCO_3不同复配比例条件下,采用微波成型工艺制备植物纤维多孔材料。利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对植物纤维多孔材料泡孔的显微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孔隙率、孔径大小及泡孔分布等参数;通过静态压缩测试分析材料力学性能和单位体积变形能。【结果】对比3种发泡剂试样,AC/NaHCO_3复配发泡剂制备的植物纤维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且泡孔分布较均匀,得到最小缓冲系数为4.93,具有良好的缓冲特性;对比AC/NaHCO_3 3种不同配比的试样,得出比例为2∶1及3∶1时发泡效果较好,泡孔分布较均匀,其中AC/NaHCO_3比例为2∶1时材料得到的最小缓冲系数最小,缓冲性能良好。【结论】AC/NaHCO_3复配发泡剂能在更大温度范围内持续产生气体,且AC/NaHCO_3比例为2∶1时,发泡剂发气均匀,制备的植物纤维多孔材料泡孔分布均匀性更好,材料缓冲性能优良,此结果可为研究发泡剂对植物纤维多孔材料的泡孔结构及缓冲性能的影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纤维 发泡剂 泡孔结构 缓冲性能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宋晓倩 胡芃 刘阳
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格栅反射器中对接和插接典型胶接结构形式的稳态传热特性,并对环氧树脂添加氧化铝、氮化硅、石墨烯等高导热材料对传热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环氧树脂胶热导率的提高,胶接界面热阻减小,胶接部位温差减小,温度分布均匀性更高.此工作为有效预测固面反射器在轨运行状态的温度分布和热变形大小提供了研究基础.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袁宁 冯利利 龚宝林
为提升本科实验教学水平,将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相融合已成为目前实验课程改革的趋势。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实验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而被许多高校设计为教学实验项目。文章对目前的无机多孔材料、有机多孔材料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多孔材料实验教学研究进行了分类评述,并对该领域的教学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多孔材料 实验教学 教学研究 科教融合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慧 王胜 刘帅 周建宇 张峻硕 袁芳 桑敏 龚兴龙
个人安全防护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开发具有增强抗冲击和优异热性能的先进功能安全防护复合材料将是防护服的重大发展。因此,通过将短凯夫拉纤维(KFs)引入到剪切变硬弹性体(SSE)中制备了凯夫拉纤维增强聚合物(KFRP)。具有15 wt%KFs的KFRP(KFRP-15%)的储能模量随剪切频率由0.1 Hz到100 Hz从222.8 kPa增加到830.8 kPa。垂直型KFRP-15%相比SSE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2.65 MPa)和断裂韧性(11.95 kJ/m~2),表现出更强的抗撕裂性。另外,KFRP-15%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它可以将锤头冲击力从1.74 kN耗散到0.56 kN,且在10次连续冲击后仍然保持完好。进一步,KFRP-15%也具有优异的抗刺性能。此外,KFRP-15%还表现出改善的传热性能、阻燃和抑烟能力。最后,集防护、散热和阻燃一体的基于KFRP-15%的护腕被成功制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广武 程元壮 田忠诚 王荣明
近年来,太阳能产业发展迅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趋增长。为加快培养“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职业适应快”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大量科研和实践的基础上,围绕“理论、操作、仪器”三方面培养目标,通过合并、简化实验环节,提取、切分核心内容,将原本过程复杂、流程烦琐、研究方法多样的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设计为适于为本科生开展的实验教学项目,使其涵盖材料制备、器件组装、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等多种主要的训练内容和实验方法,打造了一项内容新颖前沿、对基本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性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前程 邱收 周建清
可充电的水系电池由于价格低廉、电极材料来源丰富和使用安全等优势而得到研究者们广泛关注.但是其在实用中还存在着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不足的问题.该研究以针状NiCo2O4纳米棒为水系电池正极材料,以Fe3O4纳米棒为负极材料组装成了一种NiCo/Fe电池储能器件.该储能器件表现出了优异的可充放电性能,在1.2kW/kg功率密度下(1 A/g),其最高容量可达207.7 Wh/kg(173mAh/g),在24kW/kg(20A/g)的高速率充放电速率下,其容量仍能保持70.8Wh/kg(59mAh/g).此外,得益于正负电极材料均为阵列结构并与基底结合牢固,该储能器件表现出优良的循环性能,即在电流密度为5A/g下经过2 00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近80%.
关键词:
NiCo/Fe电池 水系电池 电化学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