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7)
- 2023(16223)
- 2022(14075)
- 2021(13359)
- 2020(11287)
- 2019(26158)
- 2018(25868)
- 2017(49211)
- 2016(27173)
- 2015(30802)
- 2014(30488)
- 2013(30317)
- 2012(28090)
- 2011(25717)
- 2010(25839)
- 2009(23949)
- 2008(23542)
- 2007(20411)
- 2006(18230)
- 2005(16233)
- 学科
- 济(113327)
- 经济(113194)
- 管理(78533)
- 业(70652)
- 企(58121)
- 企业(58121)
- 方法(53371)
- 数学(46841)
- 数学方法(46170)
- 中国(32492)
- 农(28875)
- 财(26320)
- 学(25934)
- 业经(23226)
- 地方(22329)
- 环境(20918)
- 贸(20371)
- 贸易(20358)
- 易(19785)
- 制(19725)
- 农业(19230)
- 理论(18721)
- 和(18335)
- 划(16733)
- 银(16626)
- 银行(16573)
- 技术(16222)
- 务(16210)
- 财务(16132)
- 财务管理(16104)
- 机构
- 大学(396481)
- 学院(390785)
- 济(158027)
- 经济(154667)
- 管理(153078)
- 研究(136629)
- 理学(132900)
- 理学院(131321)
- 管理学(128728)
- 管理学院(128031)
- 中国(101590)
- 科学(86298)
- 京(86046)
- 财(69973)
- 所(69415)
- 农(65415)
- 研究所(63806)
- 中心(61072)
- 业大(59553)
- 财经(56952)
- 江(56758)
- 北京(54784)
- 范(53594)
- 师范(53115)
- 经(51889)
- 农业(51515)
- 院(49200)
- 经济学(48034)
- 州(45982)
- 经济学院(43350)
- 基金
- 项目(269614)
- 科学(212517)
- 基金(197650)
- 研究(193185)
- 家(173769)
- 国家(172389)
- 科学基金(147218)
- 社会(122908)
- 社会科(116545)
- 社会科学(116510)
- 基金项目(104390)
- 省(102851)
- 自然(96912)
- 自然科(94639)
- 自然科学(94613)
- 自然科学基金(92871)
- 教育(88885)
- 划(87961)
- 资助(82678)
- 编号(76867)
- 成果(63060)
- 重点(60691)
- 部(60221)
- 发(57031)
- 创(54897)
- 课题(53453)
- 科研(51641)
- 创新(51350)
- 教育部(51285)
- 国家社会(51136)
- 期刊
- 济(168590)
- 经济(168590)
- 研究(115584)
- 中国(73824)
- 学报(65703)
- 科学(60182)
- 农(58238)
- 管理(54618)
- 财(50800)
- 大学(48848)
- 学学(45560)
- 教育(43132)
- 农业(40608)
- 技术(32224)
- 融(31144)
- 金融(31144)
- 财经(27526)
- 经济研究(27196)
- 业经(25341)
- 图书(23709)
- 经(23611)
- 问题(23520)
- 业(21739)
- 资源(19930)
- 技术经济(19134)
- 统计(18681)
- 科技(18506)
- 版(18449)
- 理论(18110)
- 贸(17814)
共检索到571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博 张文忠 余建辉
论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考虑环境约束的中国资源型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多数资源型城市处于非效率状态,不同类别城市间效率差异明显,并且这种差异并未随时间明显改善;第二,按区域分组,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差异的主因,其中,中部区域组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最重要因素;第三,按规划综合分类分组,各群组内部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因,其中,成熟型组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最重要因素;第四,按资源类型分组,各群组内部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因,其中,煤炭类组内差异与综合类组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最为重要的前两位因素。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汪克亮 杨宝臣 杨力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将能源利用的环境影响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框架。运用2000年~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资本存量、从业人员总数和能源消费为投入指标,各省份GDP、CO2和SO2排放量为好和坏的产出指标,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BC2-DEA模型,测算包含环境效应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分析比较全国整体、各省份和三大地区的能效差异;给出2000年~2007年中国省际能源利用效率的4类模式,并采用Tobit模型检验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偏低,各省份、三大地区的能源效率差异显著,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对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四军 张庚
文章运用投入导向、规模报酬不变的DEA模型,将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的"工业三废"排放量加入生产函数,利用全国各省市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测度出我国八大经济区域考虑环境效应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运用面板数据Tobit模型进一步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地区逐步降低的特点;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外开放、能源消费结构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文淑惠 陈灿
基于我国2010—2017年40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后财政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地区差异、变动趋势、效率水平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2012年和2013年略有波动外,财政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值在逐年上升。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我国各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均得到提升,其中,东部城市综合效率的提升是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中西部城市则主要是由规模效率提升引起。最后,讨论了环境变量对财政支出冗余的影响,并针对不同地区及煤炭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屈小娥
基于已有研究不考虑环境污染或者仅以单一污染物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变量估计全要素生产率的不足,本文采用环境污染综合评价法将五种主要污染物合成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基于SBM模型处理非期望产出的合理性和优点,测算了1996~2009年我国各省市区考虑环境约束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考虑环境约束的中国省域全要素生产效率低下,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粗放增长的现实;八大经济区环境约束下的TFP差异显著,样本考察期内,南部沿海的环境TFP最高,大西北居第二,北部沿海居第三,后面依次为东部沿海、长江中游、东北综合、黄河中游和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各区域环境TFP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近年来我国实行的环境管制政策措施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兵兵
通过测算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以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样本期内,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年均约为0.503,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0.580)、中部(0.497)和西部(0.422)。FDI、出口、市场化进程、人力资本、能源消费结构对省际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投资和政府干预则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分区域来看,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8种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分阶段考察显示,8种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又呈现出阶段性差异的特征。因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政策才是提升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碳排放约束 全要素能源效率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兵 张技辉 张华
本文运用基于DEA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对影响环境约束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在样本期间整体处于持续下滑状态,其中西部地区下降的幅度最大;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广东、辽宁、上海、北京、天津和海南6省市均在生产边界上,而云南、新疆、河北和贵州具有低水平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人均GRP、外商直接投资、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能源结构、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以及能源价格都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显著影响。因此,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均衡地区经济发展,弱化当...
关键词:
环境约束 方向性距离函数 全要素能源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冉启英 周辉
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间我国30个省份环境约束下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均值为0.732,除2004年前后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外,其他年份变动较为平缓,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偏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由东向西依次递减,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影响因素中,农业技术水平、农村收入水平、地区农业占比以及农业内部结构对提高农业能源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资本深化、能源价格则对农业能源效率有着显著的负效应。依靠科技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业经济地位,优化农业内部结构,避免农业资本过度深化,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成为改善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冉启英 周辉
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间我国30个省份环境约束下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均值为0.732,除2004年前后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外,其他年份变动较为平缓,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偏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由东向西依次递减,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影响因素中,农业技术水平、农村收入水平、地区农业占比以及农业内部结构对提高农业能源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资本深化、能源价格则对农业能源效率有着显著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传清 董旭
全要素能源效率是衡量能源短缺和环境压力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L指数法对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并探讨了环境作用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一般机制,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构建了环境约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理论模型。基于面板数据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企业行为、对外开放程度、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资本—劳动禀赋结构、技术进步等是影响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率型转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创新驱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和服务监管职能,加强区域间协同合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明贵 陶思敏 刘丽珍 彭群婷
文章基于战略管理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资源型企业数据,对战略差异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察了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战略差异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战略差异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先上升后下降,尤其在国有企业、资源开采企业以及衰退期资源型企业中更为显著。同时,融资约束起到部分非线性中介作用,合理的战略差异能缓解资源型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激进的战略差异会加剧融资约束,进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丰富了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源型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经验证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伟咏 漆雁斌 李阳明
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和DEA方法,测算了中国31个省市2000~2011年农业能源效率,分析比较了碳排放约束下全国整体、五大区域及31个省份农业能源效率和节能潜力,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和收敛性检验。研究表明: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能源效率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全国及五大区域能源效率动态演进趋势由相对集中到逐渐扩散,且增长不明显;考虑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效率都得到明显提高;五大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全国整体上各地区间差距在逐渐缩小,最终将会稳定在同一水平。文章作者提出制定差别化的农业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有利于缩小各地区间农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锋 龙如银 李晓晖
当前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问题,而对资源型城市当前转型状况的正确评价是制定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的基础,同时相对普通城市污染更为严重的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更应注重环境保护问题。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结合熵值法对2000~2007年21个地级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进行分析,其中熵值法的运用是将"工业六废"统一转换为环境污染指数作为DEA模型的产出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分区域分析东部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最高,西部其次,中部最低,根据资源型城市类型分析,黑色金属加工类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最高。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效率 DEA 面板数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黄寰 段航游
以中国24个资源型城市为基本单元,采用泰尔指数法和基尼系数法分析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差异变动,基于泰尔指数分解分析区域地带和资源类型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位于不同地带、拥有不同资源类型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差异波动平稳并略呈现缩小的趋势,地带内经济差异和资源类型间差异对资源型城市经济总体差异贡献率较大,资源类型也是导致地带内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经济差异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颖 齐亚伟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科学测度国内各省际间的能源利用效率状况。本文利用SML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水平变化指数,计算了在保持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变情况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表明,国内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增长趋势,这种增长同技术进步呈正相关关系;且对比分析在约束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保持排放量不变两种情况,可以发现前者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年均增长率明显优于后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