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0)
2023(14160)
2022(12487)
2021(11589)
2020(9798)
2019(22376)
2018(22469)
2017(43949)
2016(24050)
2015(27064)
2014(27133)
2013(26933)
2012(24993)
2011(22765)
2010(22878)
2009(21207)
2008(20761)
2007(18402)
2006(16507)
2005(14770)
作者
(71221)
(58876)
(58587)
(55822)
(37219)
(28282)
(26686)
(23046)
(22219)
(20997)
(20138)
(19804)
(18634)
(18627)
(18183)
(17903)
(17655)
(17582)
(16912)
(16834)
(14602)
(14602)
(14068)
(13272)
(13268)
(13158)
(12997)
(12978)
(11844)
(11526)
学科
(99645)
经济(99528)
管理(70408)
(64591)
(52233)
企业(52233)
方法(45806)
数学(40017)
数学方法(39602)
中国(27107)
(26925)
(24640)
地方(22379)
(21649)
业经(21233)
环境(19380)
(19172)
(18173)
贸易(18162)
农业(17768)
(17620)
(16202)
银行(16151)
(15883)
理论(15542)
(15459)
技术(15125)
(15024)
(14832)
金融(14830)
机构
大学(351696)
学院(348777)
(139885)
管理(138258)
经济(136792)
理学(119923)
理学院(118560)
管理学(116627)
管理学院(115988)
研究(115787)
中国(86337)
(75055)
科学(72278)
(65332)
(58272)
(55764)
研究所(53118)
中心(52892)
财经(52661)
业大(52308)
(51357)
(47677)
北京(47592)
(47151)
师范(46729)
农业(43866)
经济学(42130)
(41983)
(41812)
财经大学(39169)
基金
项目(236835)
科学(186049)
研究(173423)
基金(171449)
(149216)
国家(147977)
科学基金(126616)
社会(109308)
社会科(103619)
社会科学(103590)
(92378)
基金项目(91629)
自然(82056)
自然科(80051)
自然科学(80033)
教育(79449)
自然科学基金(78571)
(77851)
编号(71169)
资助(70470)
成果(57886)
重点(52994)
(52584)
(50926)
课题(48697)
(48600)
创新(45357)
科研(45116)
教育部(44829)
国家社会(44583)
期刊
(152166)
经济(152166)
研究(104545)
中国(62377)
学报(55156)
科学(50467)
(49577)
管理(49117)
(46966)
大学(41403)
教育(39221)
学学(38695)
农业(34399)
(30565)
金融(30565)
技术(28908)
业经(25401)
财经(25143)
经济研究(24132)
(21397)
问题(20714)
图书(20318)
理论(17937)
技术经济(17041)
(16723)
科技(16649)
实践(16475)
(16475)
资源(16147)
商业(15936)
共检索到507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四军  张庚  
文章运用投入导向、规模报酬不变的DEA模型,将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的"工业三废"排放量加入生产函数,利用全国各省市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测度出我国八大经济区域考虑环境效应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运用面板数据Tobit模型进一步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地区逐步降低的特点;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外开放、能源消费结构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汪克亮  杨宝臣  杨力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将能源利用的环境影响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框架。运用2000年~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资本存量、从业人员总数和能源消费为投入指标,各省份GDP、CO2和SO2排放量为好和坏的产出指标,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BC2-DEA模型,测算包含环境效应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分析比较全国整体、各省份和三大地区的能效差异;给出2000年~2007年中国省际能源利用效率的4类模式,并采用Tobit模型检验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偏低,各省份、三大地区的能源效率差异显著,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对提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涛  
把环境资源作为一种要素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计算中,并由污染气体排放量这一指标来体现环境要素的影响,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29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能源效率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各省份、区域之间的能源效率差异显著;总体看来,区域能源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规模效率的贡献较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博  张文忠  余建辉  
论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考虑环境约束的中国资源型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多数资源型城市处于非效率状态,不同类别城市间效率差异明显,并且这种差异并未随时间明显改善;第二,按区域分组,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差异的主因,其中,中部区域组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最重要因素;第三,按规划综合分类分组,各群组内部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因,其中,成熟型组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最重要因素;第四,按资源类型分组,各群组内部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因,其中,煤炭类组内差异与综合类组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最为重要的前两位因素。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丁绪辉  王柳元  贺菊花  
研究选取2009—2015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E-SBM模型对区域农业创新系统效率测度,并采用Tobit模型对其驱动因素估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农业创新系统效率虽有波动,但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东中西区域效率差异较为明显,纯技术效率是制约区域农业创新系统效率不断提升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教育水平与农业创新系统效率有显著的关系,而城镇化水平、金融环境与产业结构均对农业创新系统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姗姗  屈小娥  
以2003-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选取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年末从业人员数和能源消费为投入指标,行业总产值、SO2排放量为好和坏的产出指标,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考虑环境效应的制造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并运用Tobit模型研究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考虑环境效应的中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但远低于不考虑环境污染时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技术进步是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分行业看,重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显著高于轻工业行业,且行业内部差异显著;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凯风  宋鹏鹏  
本文运用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首先对我国能源效率进行Malmquist指数的分解,结果显示,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正增长趋势,东部地区最快,西部次之,中部最后,且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相差较大,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发展不平衡。再将能源效率的测度结果作为因变量,运用Tobit模型,并考虑了国内外能源价差等因素,Tob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各因素对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能源价格的改革需要其它政策的协调配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慧媛  吴开尧  
本文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中国区域经济的环境技术效率,使用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测算了区域经济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产出没有出现环境无效率,而由能源投入和污染排放所产生的无效率值合计为0.2202,约占到环境无效率总量的71.82%;东部地区的环境技术效率始终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纯技术进步仍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最大贡献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珊  范德成  王韶华  
文章运用基于参数的SFA方法,测算了2001-2011年间环境约束下的我国区域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并对能源污染综合指数(EPI)加以测算分析。研究发现:在此期间的综合环境约束条件下,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以2008年为转折点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而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始终处于平稳下降的状态;EPI也经历了以2008年为拐点的先增后减的过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杰新  唐德才  吉中会  
文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2003-2013年中国环境规制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问题。结果发现:2003年中国环境规制有效省市在布局上表现出较强的东部、西部"双边效应",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效省市逐渐转为无效,直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规制又重新变为有效,而东部沿海一直处于有效状态;从2003-2013年,中国环境规制效率在数量上表现出一定的"两极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规制有效省份越来越多,"两极效应"又逐渐减弱;由变异系数检测中国环境规制效率区域差异在逐渐缩小,但是差异程度仍然较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荣天  李传武  李红波  
以长三角地区作为案例地,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城镇化效率评价体系,运用SBM模型定量测度2000—2016年考虑环境效应的长三角城镇化效率水平,基于ESDA模型研究2000年以来长三角城镇化效率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揭示长三角城镇化效率演化驱动因素及异质性。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城镇化效率[0.5679,0.5913]要低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情况[0.5849,0.6141],城镇化效率东—西方向上递减,南—北方向上呈倒"U"字型格局。②2000—2016年长三角城镇化效率全局表现空间集聚分异特征;局部上城镇化效率H-H集聚区分布在苏锡沪,并不断向杭州演化,L-L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浙江舟山、台州和安徽安庆、池州。③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及市场化程度可有效解释长三角城镇化效率格局演化,经济发展对城镇化效率影响在江苏扬泰、安徽铜池表现更为强烈,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对沪苏杭的城镇化效率影响具有局部优势,而科技水平对浙江舟台地区存在较弱的驱动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杰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了中印两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1995-2009年,中印两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一直在持续提高,但仍处在较低水平。中印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仅仅是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而要求中印承担更多减排义务并不合理。中国能源效率比印度更低的原因很可能在于中国能源相对价格较低,而导致中国能源相对价格较低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的政府管制。为了提高能源效率,放松管制,提高能源价格,可能是中国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钱丽  肖仁桥  
基于创新系统理论,将生态环境效应纳入农业创新系统效率评价框架之中,选取2005—2010年安徽省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3个DEA模型测度安徽省各地市农业创新系统效率,并分析比较了安徽省各地市和皖南、皖北两大地区的效率差异,给出了农业创新系统资源利用的4种模式。采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创新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安徽省农业创新系统效率整体水平一般,各地区及两大地区之间效率差异较为明显,纯技术效率是农业创新效率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金融环境的改善以及自然灾害的防护对创新系统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产业结构并不是显著影响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俊红  蒋伏心  
以往研究在测算区域创新的效率时并未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省级数据为基础,应用三阶段DEA方法,在控制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较低,且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不高所致;与经典DEA方法相比,三阶段DEA方法的测算结果更符合经济现实,更能客观地反映各地区的创新效率水平。本文结论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效率改进提供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桂元  曹秀芬  宋马林  
在界定全要素电力能源效率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环境因素的非径向全要素电力能源效率DEA模型。利用相关数据,从省际、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力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只有14个省区的电力能源效率是有效的,且这些省区不存在电力节能潜力;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的平均电力能源效率最高,西部地区的该均值最低;我国省际电力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距,且4大区域的电力能源效率存在一定的梯度差距;对省区进行投入、产出调整,可使全国的电力消费量缩减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