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3)
2023(10740)
2022(9581)
2021(9120)
2020(7613)
2019(17620)
2018(17655)
2017(34470)
2016(18973)
2015(21378)
2014(21355)
2013(21198)
2012(19414)
2011(17370)
2010(17288)
2009(15797)
2008(15296)
2007(13339)
2006(11778)
2005(10396)
作者
(53850)
(44568)
(44412)
(42375)
(28436)
(21353)
(20124)
(17502)
(16936)
(15853)
(15277)
(14917)
(14200)
(13933)
(13821)
(13590)
(13292)
(13238)
(12775)
(12610)
(11028)
(10989)
(10754)
(10136)
(10095)
(9934)
(9920)
(9803)
(8939)
(8752)
学科
(75200)
经济(75109)
管理(54870)
(53893)
(43577)
企业(43577)
方法(36628)
数学(31935)
数学方法(31587)
(21728)
中国(20437)
(18994)
业经(16628)
(16118)
地方(15064)
农业(14998)
(13450)
理论(13098)
(12467)
(12462)
贸易(12454)
财务(12402)
财务管理(12383)
(12154)
(12090)
企业财务(11783)
技术(11581)
(11334)
银行(11297)
环境(11197)
机构
大学(266837)
学院(263905)
管理(108648)
(104820)
经济(102499)
理学(94377)
理学院(93396)
管理学(91837)
管理学院(91372)
研究(85543)
中国(64305)
(56771)
科学(53131)
(47775)
(42294)
(41424)
业大(39671)
中心(39656)
财经(38804)
研究所(38616)
(38395)
北京(35976)
(35300)
(34919)
师范(34628)
农业(32330)
(31392)
经济学(31298)
(30930)
财经大学(29055)
基金
项目(183299)
科学(144072)
研究(135028)
基金(133419)
(115440)
国家(114458)
科学基金(98857)
社会(84685)
社会科(80172)
社会科学(80153)
基金项目(71161)
(70680)
自然(64559)
自然科(63042)
自然科学(63030)
教育(61900)
自然科学基金(61888)
(59588)
编号(55666)
资助(55603)
成果(45085)
(40601)
重点(40244)
(38088)
(37768)
课题(37495)
创新(35152)
教育部(35071)
科研(34960)
大学(34540)
期刊
(112608)
经济(112608)
研究(78878)
中国(49191)
学报(41110)
管理(38976)
科学(38096)
(37450)
(35000)
大学(31375)
教育(30374)
学学(29208)
农业(26159)
技术(23087)
(22751)
金融(22751)
财经(18586)
业经(18110)
经济研究(17430)
图书(16456)
(15757)
问题(14802)
理论(14397)
实践(13403)
(13403)
技术经济(13371)
(12967)
科技(12614)
现代(12007)
(11870)
共检索到382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安宁  
在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生产率时,是否考虑物化资本对劳动的消耗将对结果产生影响。物化资本消耗包括中间消耗和固定资本消耗。本文以1997年投入产出表测算劳动生产率,并比较了各种测算方法的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平  
一、概述 同度量资本投入一样,劳动投入的度量和分析对于应用基于部门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方法测算生产率,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们将介绍:在部门水平上较以往更为精确地度量劳动投入的方法;为完成对劳动投入的精细度量,建立用5个特征值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迎春   魏信  
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PPP)未全面考虑不同地区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可能存在“高估”欠发达地区调整GDP的问题。本文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角度入手,将经济联动矩阵的构建思路与PPP剔除生产率因素的现实需要同时体现在空间权重矩阵设计上,尝试对世界银行方法进行改进。以我国农产品价格数据为例的仿真研究表明:第一,不同省份地区TFP差异较大,对地区PPP影响显著;第二,农产品价格存在正向空间关联,即“高—高”集聚现象;第三,剔除生产率影响后,地区基本类PPP呈现出西部省份最高、东部省份次之、中部省份最低的价格分布特征;第四,修正后的欠发达地区PPP数值整体提高,在“低估欠发达地区价格水平、高估欠发达地区GDP”方面的问题得到改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迎春   魏信  
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PPP)未全面考虑不同地区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可能存在“高估”欠发达地区调整GDP的问题。本文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角度入手,将经济联动矩阵的构建思路与PPP剔除生产率因素的现实需要同时体现在空间权重矩阵设计上,尝试对世界银行方法进行改进。以我国农产品价格数据为例的仿真研究表明:第一,不同省份地区TFP差异较大,对地区PPP影响显著;第二,农产品价格存在正向空间关联,即“高—高”集聚现象;第三,剔除生产率影响后,地区基本类PPP呈现出西部省份最高、东部省份次之、中部省份最低的价格分布特征;第四,修正后的欠发达地区PPP数值整体提高,在“低估欠发达地区价格水平、高估欠发达地区GDP”方面的问题得到改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冯德健   董明   赵蒙  
随着电动公交车辆的迅速普及发展及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出现,电动公交车辆的排班与充电策略优化问题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广泛关注。电动公交车辆行驶中耗电量的随机性也给充电策略的制定带来了挑战。首先构建整数规划模型对问题进行系统性刻画,其次将决策过程分解为排班问题及充电问题,使充电问题独立于电量消耗及排班过程且易于求解,然后基于分支定价切割算法框架为排班问题设计了快速高效的精确求解算法,最后结合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及高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实际规模问题的求解,给电动公交公司的运营管理提供一定决策参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丹  
基于1999—2015年中国工业省份-行业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人力资本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收敛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加速了区域劳动生产率的收敛,不同人力资本分布差异对不同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不同,这种推动作用是由行业的技能特征实现的。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沿海区域,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层次的人口作用显著为正。对于东北和中部,初中层次的人力资本水平作用要明显大于高层次人口,对于西部区域,三种层次的人力资本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可以实施差别化的人力资本提升等策略来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希元  杨先明  
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使中国经济继续从结构转型中获得增长红利,是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消失,以及受到服务业“无实物形态”“不可存储性”“非标准化”等属性的限制,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相较于物质资本在服务业领域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提出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双重深化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分析框架并指出,知识资本深化形成以“租金创造”为中心的报酬递增,通过产品差异化效应、消费多样化效应、中间品专业化效应、规模经济重塑效应促进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并从技术进步偏向性、分工专业化的机制视角指出,人力资本是知识获取、吸收和创造的能力体现,且深化的作用重点是驱动劳动力供给“量质转型”,满足服务业对劳动力的质量需求。尽管中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短板,但也具备潜在优势,通过双重资本深化补齐短板和挖掘优势,是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着力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海民  
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出现的新一轮资本深化所引发的担忧与质疑,利用2007-2011年370家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在CES型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通过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资本深化、替代弹性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新一轮转型升级所推动的资本深化进程,并没有出现传统理论所预言的劳动生产率下降的现象。原因在于替代弹性大于1,资本深化通过"德拉-格兰德维尔效应"和"卡尔多-凡顿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当替代弹性小于1时,"金融深化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才逐渐显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毛丰付  潘加顺  
提高城市化质量和劳动产出效率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关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发达国家城市化平稳期假定做出的,这与中国当前发展情境不符。本文在城市产出总量函数中引入了资本存量和产业结构变量,考察快速城市化时期的资本存量、劳动投入、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等关键经济变量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1995—2010年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本文发现:劳均资本存量、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等因素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并且呈现阶段性和趋势性特征。总体上看,资本深化的作用最大但呈缓慢下降态势,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的作用为正且呈"倒U型"变动,而人口集聚呈"规模报酬递增",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计小青  乔越  
在渐进式改革逐步深入和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合理调整政府干预手段助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缓解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政府干预的不同手段,分析这些手段引起的劳动生产率及其多种维度的变化,探讨政府干预对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潜在作用。研究表明,政府借助对土地、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垄断采用不同手段干预全社会投资需求,通过加速资本深化进程对劳动生产率造成短期和长期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直接干预市场竞争的行为以劳动生产率长期增长潜力为代价换取其短期爆发性增长;政府直接投资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基础设施外部性决定了政府直接投资对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维度的正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新家  
《劳动生产率新论》评介李新家广东省委党校黄铁苗副教授的新著《劳动生产率新论》,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作为中青年学者论著丛书之一出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根本的途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所言:生产率在短期也许不是一切,但在长期它就是一切。生产率是影响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最关键要素,也是一国参与全球长期竞争的最关键要素。生产率主要有两种:一是劳动生产率,可分为就业人均产出和就业人均小时产出,是劳动及资本投入的结果;二是全要素生产率(TFP),反映的是新技术、劳动技能和精神动力的提高及组织管理方面的改进等因素带来的生产率增加。笔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蔡昉  
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在显现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现象的刘易斯转折点,到迎来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人口抚养比停止下降的人口红利转折点,其间日本经过了30余年,韩国将经过40多年,而中国充其量只有9年。中国这一特殊性可以较好地解释民工荒或招工难现象的严峻性,以及工资增长的巨大幅度。研究指出,工资增长的可持续性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能否与之保持同步和适应,同时提出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春娜  陈春春  彭旭辉  
研究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对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更贴近现实的、充分考虑企业异质性的微观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和边际劳动生产率,并从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的角度研究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结果发现:(1)2001-2015年间,制造业年均劳动生产率是10.20千元,年均增加562元,边际劳动生产率年均值是1.66千元,年均增加1.28千元;(2)无论是平均劳动生产率还是边际劳动生产率,先进制造业都明显高于传统制造业;(3)边际劳动生产率增长中,资本深化的贡献是26.79%,全要生产率的贡献只有5.24%。这意味着我国企业应重视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平  
针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现状,本文对索洛模型进行拓展,并运用截面、pool、panel(固定效应)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生育率和人力资本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均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降低农村生育率和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从流量和存量两方面减少过多的农业劳动力,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增加农业总产量,从而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