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0)
2023(13123)
2022(11719)
2021(11155)
2020(9401)
2019(21650)
2018(21725)
2017(42809)
2016(23264)
2015(26085)
2014(26099)
2013(25960)
2012(23979)
2011(21549)
2010(21822)
2009(20126)
2008(19670)
2007(17491)
2006(15742)
2005(14162)
作者
(65475)
(54105)
(53887)
(51752)
(34808)
(25777)
(24591)
(21247)
(20583)
(19714)
(18485)
(18280)
(17360)
(17294)
(16918)
(16715)
(16322)
(16062)
(15605)
(15507)
(13576)
(13362)
(13087)
(12449)
(12171)
(12131)
(12119)
(12059)
(10916)
(10628)
学科
(93105)
经济(92992)
管理(70554)
(68021)
(56544)
企业(56544)
方法(41932)
数学(36061)
数学方法(35618)
(26660)
(25489)
中国(24418)
业经(21056)
地方(20187)
(18970)
(18503)
农业(17936)
(17850)
贸易(17837)
(17301)
(15792)
(15741)
财务(15671)
理论(15655)
财务管理(15645)
(15156)
(15133)
银行(15119)
企业财务(14746)
(14396)
机构
大学(326978)
学院(326946)
管理(133757)
(132794)
经济(129842)
理学(115261)
理学院(114049)
管理学(112246)
管理学院(111633)
研究(107421)
中国(82064)
(69469)
科学(63941)
(63469)
(52856)
财经(50049)
中心(49554)
(49438)
(48615)
研究所(47647)
业大(45569)
(45310)
北京(44281)
(43384)
师范(43076)
(40152)
(39097)
经济学(38380)
农业(37566)
财经大学(36875)
基金
项目(216610)
科学(170847)
研究(162354)
基金(157099)
(134700)
国家(133492)
科学基金(115606)
社会(101561)
社会科(96208)
社会科学(96186)
(83661)
基金项目(83138)
教育(74774)
自然(74761)
自然科(73001)
自然科学(72986)
自然科学基金(71679)
(70077)
编号(68010)
资助(65483)
成果(55902)
(48355)
重点(47464)
课题(46169)
(45778)
(44429)
项目编号(42049)
教育部(41949)
人文(41473)
创新(41250)
期刊
(151396)
经济(151396)
研究(101947)
中国(61178)
管理(50316)
(47531)
学报(46171)
科学(44208)
(43946)
教育(38336)
大学(35657)
学学(33147)
(32026)
金融(32026)
农业(30078)
技术(27868)
业经(25873)
经济研究(24388)
财经(23855)
(20298)
图书(19121)
问题(19091)
理论(16930)
技术经济(16150)
商业(15869)
实践(15545)
(15545)
现代(15363)
(14980)
(14653)
共检索到489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殷哲  王舒  
预售期的价值不确定性诱发了消费者的策略性延迟购买行为,无法充分发挥预售的优势。基于此,研究了如何通过定金增值策略的引入应对预售中产品价值不确定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某零售商的两阶段(预售期与现货期)销售模式,消费者在预售期无法准确判断产品价值是否与自身偏好匹配。策略型消费者可以在预售期为产品支付可增值的定金,在现货期支付尾款完成购物过程,也可以等至现货期购买产品。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探讨了定金增值预售策略下,策略型消费者的最优购买决策以及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结果表明定金增值的使用能够有效缓解策略型消费者的等待行为,从而改善零售商的预售效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婧  陈淮莉  
电商折扣预售模式可以地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满足用户体验,激发市场需求。本文在同时考虑消费者估值不确定性和消费者预订到达情况时,通过建立两个阶段模型,分析电商企业针对策略型消费者的折扣预售策略,首先消费者根据消费者剩余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最佳购买时机,然后电商企业进一步考虑消费者的策略行为,依据逆推法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最优的价格和订货量。研究表明:电商企业采用折扣预售策略时,消费者最高估值对电商企业的决策和期望利润都具有正向影响;随着告知型消费者到达人数的增加,最优订货量将会增加,而总期望利润则减少。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豪  杨茜  涂钰  
跨期转换比价行为表现为消费者在评估产品和收集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在多个零售商之间的选择购买行为,涉及的产品由传统易逝品向科技产品等多个领域延伸。这种行为往往使零售商难以对需求进行准确预测,如何基于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探究合适的定价策略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在消费者具有跨期转换比价行为下,研究两个提供相同易逝品的零售商在动态定价、预先承诺定价和灵活定价策略下的市场均衡价格和收益,旨在发现何种定价策略更有利于缓解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并提高零售商收益。通过构建两周期双寡头动态博弈模型,探讨模型的简化运算方法,分析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对零售商定价决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零售商的定价策略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的确给零售商定价决策造成较大影响。在灵活定价策略下,两个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与同时采用动态定价策略时相同;只有当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较强且零售商降价幅度足够大时,预先承诺定价策略才能有效吸引顾客购买,达到"以量换质"的效果,但当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弱时,零售商采用动态定价策略更优。研究结果为零售商在竞争环境下的定价策略选择提供一定的启示。在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下,零售商通过广告宣传和网站推广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零售商的品牌认知和偏好进而体现先动优势显得极为重要,零售商在不同程度的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意愿下选择合适定价策略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有效形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闫安   邹琳洁   裴凤   朱晓曦  
针对线上零售商的退货运费策略选择问题,在考虑策略性消费者基础上构建了两阶段销售模型,对比分析了消费者承担退货运费策略和零售商承担退货运费策略对产品定价和订购量的影响,得到了线上零售商不同退货运费策略的实施条件。研究发现:零售商承担退货运费策略下的定价始终高于消费者承担退货运费策略;消费者承担退货运费策略下的订购量受顾客产品满意概率影响更大,零售商承担退货运费策略下的订购量受其应支付的退货成本影响更大,上升/下降趋势更显著;线上零售商的退货运费策略选择主要受消费者应支付的退货运费与零售商退货运费险保费之间的差距以及消费者产品满意概率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维奇  张晋菁  
由于信息的易得性,面对企业的持续产品创新运营计划,消费者决策时不仅会将未来可选项纳入考虑,而且会在事前预期可能出现的后悔。本文分析了两种产品创新换代策略下零售企业与消费者的两阶段动态博弈,发现预期后悔对消费者自身购买决策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得到不同的消费者预期后悔相对强度下企业取得均衡的条件。最后,将两种产品换代策略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共生换代策略在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方面更有优势,而单品换代策略能实现更高的企业利润。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施国洪  李凌霄  陈敬贤  
在预售新商品时,销售商若采取缺货补偿策略,或者为未按时收到货的消费者提供全额退款服务,会是消费者的一种利益保障,增加消费者预订购买的可能性,从而增加销售利润。因此,本文将销售商单一预售策略和提供缺货补偿的策略与提供全额退款的策略进行比较,构建3种不同策略的销售商利润模型,以期得出对于销售商最优的预售策略。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销售策略的优劣之分受所在销售环境影响,销售商可以根据销售环境参数的不同来选择最优的销售策略,并且在实施单一预售策略和缺货可立即退款策略时,销售商可以通过夸大其发货可能性来获得更高的利润,但实际发货可能性的提升才是销售商努力的更优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鄢章华  刘蕾  
销售商的预售使顾客的购买行为提前于消费,现有预售模式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定价策略展开,很少考虑预售(提前)期的量化决策。为制定科学的商品预售策略,在考虑销售商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结合销售商与顾客间的Stackelberg博弈关系,以预售价格和预售期为决策变量,建立销售商预售策略的优化模型。通过对模型求解结果及现实预售案例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能实现销售商收入最大化的预售策略可分为超低价格、超长预售期策略和少量价格折扣、较短预售期策略两类,并给出了两种不同预售策略实现销售商收入最大化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展示了两种预售策略间的关系,并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验证。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官振中  康怀飞  
建立随机需求下的两阶段销售模型,研究消费者高价后悔和缺货后悔对零售商定价与库存决策的影响,分析两种运营策略:价格承诺和快速响应。结果表明,高价(缺货)后悔加重(减轻)消费者策略性等待行为,零售商应降低(提高)定价并减少(增加)库存;价格承诺和快速响应均能缓解消费者策略性等待行为,但两者的价值受消费者预期后悔的影响相反;价格承诺仅在补货成本高于某个阈值且消费者预期后悔敏感度低于某个阈值时优于快速响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翔  杨波  谭德庆  
通过对团购消费者购买耐用品的分析,建立了垄断者的销售定价模型,得出垄断者在两个时期内针对团购消费者的最优销售定价以及如果团购消费者观测到时期1的耐用品产量后,不能正确观测时期2的耐用品产量的销售定价比能够正确预测时期2的耐用品产量的同期最优销售定价要高等结论,以期能够为垄断者销售定价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春香  房于博  刘羽  
在供应链视角下,考虑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参考效应的影响,基于前景理论和交易效用理论,构建了零售商忽略参考效应,考虑消费者损失中性和损失厌恶三种情况下的易逝品溢价预售决策模型和利润函数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仿真,说明了参考效应和消费者的损失厌恶心理对零售商需求量、预售定价和期望利润的影响。结论表明:零售商忽略参考效应会使其预售定价过高,需求偏低,但最终获得利润提高;参考效应和消费者的损失厌恶心理正向影响零售商的需求量,逆向影响最优预售价格和期望利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礼强  常芮  
在传统零售商和网络零售商之间存在价格竞争情形下,考虑消费者进行渠道转换的成本,从消费者在传统零售商和网络零售商并存渠道结构中存在搭便车行为出发,分析混合渠道零售商定价策略以及搭便车行为与零售商的收益,探析零售商采取较多的定金膨胀策略和产品差异化策略对零售商定价决策、利润以及搭便车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搭便车行为给传统零售商和网络零售商带来了利润损失;尽管传统零售商采取的定金膨胀策略减少了搭便车消费者的数量,但并未提升市场份额,只是靠提升价格来盈利;产品差异化策略不仅能促进传统零售价格的提升,而且能够扩大市场份额、减少搭便车消费者的数量,但不利于网络零售商是显而易见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艳丽  张磊  
易逝品需求不确定性高,销售周期短,残值低,对此类商品采取折价预售有利于提前锁定消费者,降低需求不确定性。考虑策略型消费者行为,针对经销商同时代理两种具有替代性的易逝品并同时采用预售策略,建立了优化决策模型并进行了求解,进而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查了替代率对预售折扣系数和利润的影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经销商同时销售的易逝品替代性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总利润,进行预售时,应该保持处于市场跟随者地位的产品的预售折扣相对稳定,同时降低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产品的预售折扣(即增加其折扣系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艳丽  张磊  
易逝品需求不确定性高,销售周期短,残值低,对此类商品采取折价预售有利于提前锁定消费者,降低需求不确定性。考虑策略型消费者行为,针对经销商同时代理两种具有替代性的易逝品并同时采用预售策略,建立了优化决策模型并进行了求解,进而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查了替代率对预售折扣系数和利润的影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经销商同时销售的易逝品替代性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总利润,进行预售时,应该保持处于市场跟随者地位的产品的预售折扣相对稳定,同时降低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产品的预售折扣(即增加其折扣系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段永瑞  刘歌  
消费者的追随行为使消费者更偏好在清仓阶段购买,而感知偏差会使消费者更愿意在正常销售阶段购买。本文同时考虑追随性消费行为和可得性感知偏差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研究了具有网络外部性的智能产品的订购策略。构建了两期决策模型并证明了模型解的存在性,对最优解随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总需求规模与消费者感知的产品满足率无关;最优订购量和最优利润随消费者感知偏差程度递增,随消费者追随性递减;当消费者对产品估值的变化范围较大时,企业应采用两阶段销售策略,反之则应采用低价策略;通过与短视型消费者对比发现,消费者追随行为和感知偏差降低了企业的潜在利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旭梅  邓流生  沈娜利  陈伟  
依据消费者的版权意识差异将消费者细分为伦理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研究了信息产品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其对艺术创作者的影响。研究表明: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因消费者结构、市场敏感性等因素而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价策略。高价策略可以得到伦理消费者的支持,但当存在盗版威胁时,垄断厂商因普通消费者的价格敏感特性而面临利润损失,单位可变成本越低,利润损失越大。此外,艺术创作者的期望定价要低于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提高版权费率并不能保证给艺术创作者带来收益增加,双方存在定价协调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