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98)
- 2023(8159)
- 2022(7265)
- 2021(6950)
- 2020(5982)
- 2019(13844)
- 2018(14049)
- 2017(27931)
- 2016(15009)
- 2015(16739)
- 2014(16579)
- 2013(16024)
- 2012(14630)
- 2011(13290)
- 2010(14045)
- 2009(13022)
- 2008(12717)
- 2007(11676)
- 2006(10732)
- 2005(9950)
- 学科
- 济(59707)
- 经济(59641)
- 业(45507)
- 管理(44809)
- 企(36699)
- 企业(36699)
- 方法(26775)
- 数学(23656)
- 数学方法(23087)
- 农(20086)
- 中国(16110)
- 财(15236)
- 业经(14636)
- 农业(13394)
- 制(13125)
- 贸(13101)
- 贸易(13090)
- 易(12723)
- 策(12583)
- 地方(11551)
- 银(11340)
- 银行(11339)
- 行(10905)
- 理论(10803)
- 融(9395)
- 金融(9395)
- 学(8808)
- 务(8787)
- 财务(8742)
- 划(8728)
- 机构
- 学院(205974)
- 大学(202415)
- 济(86504)
- 管理(85491)
- 经济(84572)
- 理学(72792)
- 理学院(72145)
- 管理学(70809)
- 管理学院(70414)
- 研究(64924)
- 中国(53580)
- 京(42419)
- 财(42230)
- 科学(35847)
- 江(33356)
- 财经(32222)
- 中心(31994)
- 所(31110)
- 农(29649)
- 经(29018)
- 研究所(27490)
- 北京(27138)
- 州(26613)
- 业大(26447)
- 范(26374)
- 师范(26177)
- 经济学(24315)
- 财经大学(23542)
- 院(23427)
- 经济管理(22719)
- 基金
- 项目(128129)
- 科学(102280)
- 研究(98084)
- 基金(92954)
- 家(78746)
- 国家(78044)
- 科学基金(68839)
- 社会(61386)
- 社会科(58282)
- 社会科学(58272)
- 省(50057)
- 基金项目(47487)
- 教育(46291)
- 自然(44302)
- 自然科(43367)
- 自然科学(43359)
- 编号(42859)
- 自然科学基金(42598)
- 划(41394)
- 资助(39870)
- 成果(35027)
- 课题(28823)
- 部(28498)
- 重点(27995)
- 发(26924)
- 创(26472)
- 项目编号(25805)
- 教育部(25104)
- 人文(24923)
- 大学(24628)
共检索到322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蔡祖国 谢潇莹 范莉莉
互联网行业市场“赢家通吃”特征,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所用定价策略,优先服务于平台获取消费者用户规模。鉴于此,构建了互联网平台企业双寡头竞争模型,考察不同定价策略下竞争均衡,探索部分零价格定价策略对消费者用户规模的维持效应,解析互联网平台企业实施部分零价格定价策略的动因及效果。研究发现:部分零价格定价策略以价格歧视方式,将消费者分为低支付意愿和高支付意愿两类群体,并为高支付意愿的消费者设置统一价格,为低支付意愿的消费者设置低于统一价格的歧视性价格或零价格。籍此,弥合统一定价策略引致的消费者用户规模缺口,并隐蔽地增加平台利润,蚕食消费者剩余。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民利 彭瑞杰 简惠云
本文针对网络回收过程中,消费者(本文指持有旧产品的消费者)和网络回收商分别对旧产品估价这一特点,分别研究了消费者短视和远视行为下"互联网+回收"定价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回收"相比于传统回收渠道可以增大回收数量,且最终回收价格相对于预估回收价格水平在一定条件下时,网络回收可获得更高利润;消费者退货成本越高,旧产品最终回收数量和回收利润越高;消费者远视情形下,给定旧产品回收收益和最终降价水平时,随着预估降价水平的增大,最终回收数量先减小后增大,网络回收商利润先增大后减小。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代业明 高岩 朱红波 金锋 袁光辉
作为智能电网需求响应管理(demand response management,DRM)的关键组成部分,实时电价定价机制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为更好地优化能源消费,针对智能电网中多个电力零售商和多个用户之间的策略互动行为,运用博弈方法建立一个多主多从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进行实时电价研究,证明和分析了Stackelberg均衡的存在性,并设计分布式算法以求解仅具有局部信息情形下的博弈均衡解。此外,提出一个用于调节零售商实时电价信息的激励因子来用于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及电力供需平衡状态。仿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代业明 高岩 朱红波 金锋 袁光辉
作为智能电网需求响应管理(demand response management,DRM)的关键组成部分,实时电价定价机制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为更好地优化能源消费,针对智能电网中多个电力零售商和多个用户之间的策略互动行为,运用博弈方法建立一个多主多从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进行实时电价研究,证明和分析了Stackelberg均衡的存在性,并设计分布式算法以求解仅具有局部信息情形下的博弈均衡解。此外,提出一个用于调节零售商实时电价信息的激励因子来用于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及电力供需平衡状态。仿真模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可以快速收敛,并且适当的激励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银燕
目前,电商消费在便捷化支付方式和精细化供应链管理的支撑下已经成为当前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线上消费市场的流量下沉,平台电商发展的关键是通过满足消费者碎片化需求提升消费者感知效用,即消费者对平台电商的情感在反复互动中表现为对产品质量、满意度和忠诚度的积极反馈,并最终转化为重复消费行为。本文考虑消费者感知效用,通过演化博弈模型实证分析不同返利方式下平台电商的定价与返利最优策略选择。研究结论为电商企业在消费者感知效用情景下的定价与返利策略选择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旭梅 邓流生 沈娜利 陈伟
依据消费者的版权意识差异将消费者细分为伦理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研究了信息产品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其对艺术创作者的影响。研究表明: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因消费者结构、市场敏感性等因素而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价策略。高价策略可以得到伦理消费者的支持,但当存在盗版威胁时,垄断厂商因普通消费者的价格敏感特性而面临利润损失,单位可变成本越低,利润损失越大。此外,艺术创作者的期望定价要低于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提高版权费率并不能保证给艺术创作者带来收益增加,双方存在定价协调问题。
关键词:
信息产品 版权意识 定价策略 版权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卢珂 周晶 和欣
基于组间网络外部性以及出行用户对平台服务质量偏好的视角,运用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方法,对网约车平台的定价策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平台服务质量的提高会使得平台向出行者和司机收取较高的费用,并最终促进平台均衡收益的提高;组间网络外部性均与网约车平台对双方定价及收益成反比;提成比例增加时会降低平台定价以及均衡收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杰
互联网市场的“赢家通吃”特征,依赖于平台定价策略优先推动平台用户规模增长。本文梳理了互联网平台定价策略的研究文献,考察互联网平台定价水平的分布特征,探讨阶梯式定价策略及其产业实践对平台用户规模的影响机理;结合外卖平台的产业实践数据,采用条件推断树模型等分析策略予以验证,解析阶梯式定价策略本质特征。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企业阶梯式定价策略将消费者划分在零价格、象征性价格及盈利性价格的不同分组中,以期形成蓄水池式的用户规模梯队结构,进而实现扩大用户规模、培育消费者支付意愿、掠夺消费者剩余等策略性目标联动,既能维持庞大用户规模,又能获取稳定的平台利润。该定价机制与价格歧视理论的本质差异在于:阶梯式定价策略通过平台定价析出平台用户分组;价格歧视理论通过平台用户分组设置分组定价。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孙中苗 徐琪 史保莉
研究用户取消订单行为下网约车平台的动态服务策略优化问题。考虑平台服务商誉、长期动态服务运作以及用户取消订单行为,分别构建单一和两种服务类型下的网约车平台动态服务决策模型;运用最优控制方法求解不同情形下的平台最优服务策略,分析并揭示用户取消订单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平台运营单一类型网约车时,用户取消订单行为会降低平台的服务水平;而平台运营两种类型网约车时,某一类型网约车用户的取消订单行为能够激励另一类型网约车服务水平的提高。研究结论对于规范和优化网约车平台运营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卢章平 丁凡
考虑代工厂(合同制造商)不入侵与通过电商平台入侵非平台销售产品的品牌商两种策略,考察了消费者渠道偏好、产品替代率及平台费率对供应链成员利润影响,并讨论了代工厂入侵最优策略。结果表明:相同费率下,消费者渠道偏好和产品替代率决定代工厂入侵决策区间,入侵区间随平台费率增加而变小;代工厂在不同区间有不同的决策选择,当消费者对平台偏好较低且产品替代率较低,或当消费者对平台偏好较高且产品替代率较高时,代工厂选择入侵;入侵加剧渠道与产品间竞争,品牌商无法获利,而电商平台由于代工厂入侵利润提升。
关键词:
代工厂 电商平台 渠道偏好 入侵策略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杜学美 唐星 解正品
考虑到再制造产品的异质性和消费者的偏好差异,引入广告绩效和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构建了再制造产品一阶段静态和两阶段定价模型,通过对两个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和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消费者偏好下企业再制造产品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偏好变化对制造商的价格决定和利润有不同的影响,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变小,消费者越理性,再制造生产愈加谨慎,制造商会提高新产品价格获得利润;在没有产量约束的情况下,再制造件的最优决策价格恒定,不受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的影响;在有产量约束的情况下,再制造件的价格随着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的减小而减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玉玲 徐健
考虑消费者的服务敏感性,研究企业实施BOPS渠道的价格与服务策略问题。建立BOPS渠道与双渠道下的定价与服务决策模型,得到两种渠道下的最优价格和服务均衡解。进而通过数值分析讨论了消费者服务敏感性、需求转移对定价和服务策略的影响,并给出实行BOPS的条件。研究表明,不论双渠道模式还是BOPS模式,服务敏感性对零售商的定价以及服务决策有显著影响;在BOPS模式下,零售商面对服务敏感性不同的消费者需制定不同的服务补偿策略。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BOPS并不总是对系统有利。
关键词:
服务敏感性 BOPS 需求转移 服务补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翔 杨波 谭德庆
通过对团购消费者购买耐用品的分析,建立了垄断者的销售定价模型,得出垄断者在两个时期内针对团购消费者的最优销售定价以及如果团购消费者观测到时期1的耐用品产量后,不能正确观测时期2的耐用品产量的销售定价比能够正确预测时期2的耐用品产量的同期最优销售定价要高等结论,以期能够为垄断者销售定价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垄断者 团购消费者 耐用品 销售定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宇航 焦媛媛
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和极客的感染能力,构建了预付款众筹产品的定价模型。针对考虑成本因素和不考虑成本因素两种情形,对模型进行最优解求解和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否考虑成本因素,感知系数和感染系数对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均为有利影响,且降低不同消费者间的支付意愿差距,利润也随二者的增大而上升。考虑成本因素以后,感知系数增大了支付意愿差距。当感知系数较小时,不考虑成本因素的阈值大于考虑成本因素的阈值,当感知系数较大时,不考虑成本因素的阈值小于考虑成本因素的阈值,说明准确判断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对众筹方设定AON阈值至关重要。此外,感知系数对阈值是负向影响,感染系数对阈值是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豪 杨茜 涂钰
跨期转换比价行为表现为消费者在评估产品和收集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在多个零售商之间的选择购买行为,涉及的产品由传统易逝品向科技产品等多个领域延伸。这种行为往往使零售商难以对需求进行准确预测,如何基于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探究合适的定价策略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在消费者具有跨期转换比价行为下,研究两个提供相同易逝品的零售商在动态定价、预先承诺定价和灵活定价策略下的市场均衡价格和收益,旨在发现何种定价策略更有利于缓解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并提高零售商收益。通过构建两周期双寡头动态博弈模型,探讨模型的简化运算方法,分析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对零售商定价决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零售商的定价策略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的确给零售商定价决策造成较大影响。在灵活定价策略下,两个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与同时采用动态定价策略时相同;只有当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较强且零售商降价幅度足够大时,预先承诺定价策略才能有效吸引顾客购买,达到"以量换质"的效果,但当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弱时,零售商采用动态定价策略更优。研究结果为零售商在竞争环境下的定价策略选择提供一定的启示。在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下,零售商通过广告宣传和网站推广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零售商的品牌认知和偏好进而体现先动优势显得极为重要,零售商在不同程度的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意愿下选择合适定价策略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有效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