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9)
- 2023(10294)
- 2022(9307)
- 2021(8768)
- 2020(7480)
- 2019(17164)
- 2018(17385)
- 2017(33356)
- 2016(18358)
- 2015(20714)
- 2014(20802)
- 2013(20770)
- 2012(18910)
- 2011(17041)
- 2010(16977)
- 2009(15586)
- 2008(14873)
- 2007(12884)
- 2006(11414)
- 2005(9939)
- 学科
- 济(70632)
- 经济(70541)
- 管理(53517)
- 业(50592)
- 企(42678)
- 企业(42678)
- 方法(35071)
- 数学(30300)
- 数学方法(29955)
- 农(18854)
- 财(18162)
- 中国(17750)
- 学(16160)
- 业经(15798)
- 地方(14610)
- 制(12949)
- 农业(12657)
- 理论(12613)
- 贸(12356)
- 贸易(12348)
- 和(12017)
- 易(11929)
- 务(11554)
- 财务(11491)
- 财务管理(11473)
- 环境(11163)
- 技术(10925)
- 企业财务(10910)
- 银(10709)
- 银行(10670)
- 机构
- 大学(258150)
- 学院(255921)
- 管理(105646)
- 济(97070)
- 经济(94792)
- 理学(91899)
- 理学院(90921)
- 管理学(89341)
- 管理学院(88892)
- 研究(81422)
- 中国(60703)
- 京(54831)
- 科学(52103)
- 财(45131)
- 所(40353)
- 农(40078)
- 业大(39200)
- 中心(37949)
- 江(37153)
- 研究所(36878)
- 财经(36505)
- 北京(34737)
- 范(34158)
- 师范(33863)
- 经(33078)
- 农业(31382)
- 州(30768)
- 院(29598)
- 经济学(27754)
- 商学(27449)
- 基金
- 项目(178476)
- 科学(139629)
- 研究(130103)
- 基金(129010)
- 家(111862)
- 国家(110879)
- 科学基金(95648)
- 社会(80133)
- 社会科(75839)
- 社会科学(75817)
- 省(69908)
- 基金项目(69326)
- 自然(63810)
- 自然科(62309)
- 自然科学(62296)
- 自然科学基金(61120)
- 教育(59930)
- 划(58620)
- 编号(54054)
- 资助(53616)
- 成果(43415)
- 重点(39087)
- 部(39014)
- 发(36708)
- 创(36699)
- 课题(36538)
- 科研(34374)
- 创新(34114)
- 项目编号(33641)
- 教育部(33506)
- 期刊
- 济(106726)
- 经济(106726)
- 研究(75458)
- 中国(45635)
- 学报(41211)
- 管理(37971)
- 科学(37522)
- 农(35945)
- 财(32643)
- 大学(30936)
- 教育(29908)
- 学学(28831)
- 农业(25012)
- 技术(21584)
- 融(21476)
- 金融(21476)
- 业经(18390)
- 财经(16878)
- 经济研究(16762)
- 图书(16438)
- 经(14179)
- 理论(13997)
- 问题(13410)
- 实践(13193)
- 践(13193)
- 科技(12607)
- 业(12409)
- 技术经济(12169)
- 商业(11956)
- 版(11600)
共检索到368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晓红 陈莎
面对掌握大量信息的消费者,厂商需考虑多方因素制定价格策略。研究运用经典的博弈模型,讨论不同消费者特性情况下厂商的定价机制。模型按从众特性和等待特性将消费者分为六类,并引入一个价格偏差变量,分析各类型消费者比例变化对厂商定价和利润的影响。结果显示,一般情况下降价幅度、消费者期望购买总数量和期望销售利润都随着反从众消费者比例的增大而增加。最后扩展分析了效益贴现率,反从众消费者比例和短视型消费者比例三因素对厂商总利润的影响,研究认为效益贴现率和从众消费者比例较高时,厂商利润会随着短视型消费者比例的降低而有所提高。因此,为使收益最大化,厂商在制定定价策略时需同时考虑贴现因素和消费者行为特性。
关键词:
动态定价 消费者行为 博弈 收益管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满月明
在两个销售可替代体验性商品的公司竞争环境下,通过将消费者需求引入效用函数,共同考虑消费者两种矛盾共存的社会需求(虚荣效应和跟随效应)以及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学习行为对其品牌选择决策的影响。然后,利用微分博弈方法得到了两个零售商如何动态制定销售策略。最后,分析了虚荣效应、跟随效应及产品相对质量对于企业市场份额和最优利润的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福明 王丽亭
后悔作为一个认知性因素,在消费者购买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垄断零售商动态定价产生重要影响。预期后悔分价高后悔、缺货后悔和质差后悔。根据消费者预期后悔和产品价格的关系,构建垄断零售商的多产品动态定价模型,在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引入博弈均衡思想,研究多产品同时销售时不同销售方案下的最优定价策略。模型中产品的销售分全价销售和降价促销两个阶段。结果表明:产品成本、产品质量因子、成本因子和第二阶段产品可获得性都能引起零售商利润和销售策略的变化,其中产品成本、产品质量因子和成本因子由产品本身决定,而第二阶段产品可获得性与产品本身无关,是消费者个体基于客观认识的理性预期,这种预期主要基于零售商的信息透明度。当产品成本、产品质量因子、成本因子和第二阶段产品可获得性都明确后,零售商的最佳定价策略和最大收益也因之而得到确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先甲 黄婧怡
智能产品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对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盈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运用Cobb Douglas效用函数建立了考虑消费者效用的单制造商单零售商分散式决策定价博弈模型,制定最优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行为会对供应链主体决策产生影响。智能水平敏感系数在一定区间时,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供应链整体有最优利润,这种情况下智能水平以及市场需求都比较可观,为制造商的创新研发提高动力。此外,Nash讨价还价机制的引入显著提高了供应链利润及消费者效用,为智能产品供应链管理者提供优化方案,提高运营效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道平 宋雨情
考虑消费者呈现的不同行为特征,将其划分为两类:策略型和短视型。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会给出差别估价,假设这一估价呈随机分布,研究存在消费者行为转化的产品两阶段动态定价问题。引入消费者剩余对策略型和短视型消费者的市场响应特征进行描述,考虑贴现率,建立两阶段动态定价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差别决策过程,并且采用逆推法求解动态定价模型,得到最优价格策略。研究表明消费者期望购买数量与降价幅度都和转化率成负相关,此外,通过对比考虑转化和不考虑转化的两种情形下零售商总的期望利润,发现如果零售商没有考虑转化率而仅根据市场初期调查的消费者构成来进行产品定价将会给零售商带来损失,并且两种情形的利润差值随转化率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春秋 田智超
低质量产品制造商的“仿照定价”行为,极大地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判断,损害高质量产品制造商的利益,不利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信号博弈理论,建立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下制造商的动态定价策略,并重点分析模仿效应和主播影响力对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产品制造商可以通过向上调高或向下调低最优价格两种方式达成不同的分离均衡(a或b)。在模仿效应较小时,高质量产品制造商选择分离均衡b来阻止仿照定价行为;在模仿效应较大时,混同均衡则是更优的选择。若高质量产品制造商仅考虑分离均衡,在模仿效应最大时可以根据调整价格的特点选择分离均衡a或b。当制造商的两阶段定价仅存在一个模仿效应阈值时,模仿效应较小时应选择撇脂定价策略,模仿效应较大时应选择渗透定价策略;当存在两个模仿效应阈值时,模仿效应在两阈值之外时应选择撇脂定价策略,模仿效应在两阈值之间时应选择渗透定价策略。制造商的定价总是随主播影响力正向递增,这表明与更高影响力的主播合作的制造商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空间。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苑希港 张晓青
以旧换新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考虑以旧换新折抵的产品动态定价策略问题。从博弈论视角出发,同时考虑短视消费者和策略消费者,在无补贴、企业补贴、政府补贴三种情形下,构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不同补贴方式对两类消费者选择行为和企业最优动态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短视消费者的比例越大,企业对第一代新产品的定价越低,而对第二代新产品的定价越高;购买第一代新产品的消费者,在第2个销售周期内不都参与以旧换新;和政府补贴相比,企业补贴能更有效的激励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杜学美 唐星 解正品
考虑到再制造产品的异质性和消费者的偏好差异,引入广告绩效和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构建了再制造产品一阶段静态和两阶段定价模型,通过对两个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和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消费者偏好下企业再制造产品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偏好变化对制造商的价格决定和利润有不同的影响,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变小,消费者越理性,再制造生产愈加谨慎,制造商会提高新产品价格获得利润;在没有产量约束的情况下,再制造件的最优决策价格恒定,不受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的影响;在有产量约束的情况下,再制造件的价格随着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的减小而减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云峰 张泓
在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经销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考虑消费者剩余价值贴现对经销商利润的改变,将消费者剩余价值纳入到供应链价值的表征中,对供应链中经销商的价值进行重新度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价值最大化模型。并通过算例对考虑消费者剩余价值的经销商利润最大化与传统的利润最大化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消费者剩余价值的定价决策更有助于企业实现最大化利润,揭示了消费者对整个供应链中经销商价值创造的反馈机制和具体途径。
关键词:
消费者剩余价值 贴现 经销商 定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宇航 焦媛媛
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和极客的感染能力,构建了预付款众筹产品的定价模型。针对考虑成本因素和不考虑成本因素两种情形,对模型进行最优解求解和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否考虑成本因素,感知系数和感染系数对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均为有利影响,且降低不同消费者间的支付意愿差距,利润也随二者的增大而上升。考虑成本因素以后,感知系数增大了支付意愿差距。当感知系数较小时,不考虑成本因素的阈值大于考虑成本因素的阈值,当感知系数较大时,不考虑成本因素的阈值小于考虑成本因素的阈值,说明准确判断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对众筹方设定AON阈值至关重要。此外,感知系数对阈值是负向影响,感染系数对阈值是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豪 杨茜 涂钰
跨期转换比价行为表现为消费者在评估产品和收集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在多个零售商之间的选择购买行为,涉及的产品由传统易逝品向科技产品等多个领域延伸。这种行为往往使零售商难以对需求进行准确预测,如何基于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探究合适的定价策略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在消费者具有跨期转换比价行为下,研究两个提供相同易逝品的零售商在动态定价、预先承诺定价和灵活定价策略下的市场均衡价格和收益,旨在发现何种定价策略更有利于缓解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并提高零售商收益。通过构建两周期双寡头动态博弈模型,探讨模型的简化运算方法,分析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对零售商定价决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零售商的定价策略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的确给零售商定价决策造成较大影响。在灵活定价策略下,两个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与同时采用动态定价策略时相同;只有当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较强且零售商降价幅度足够大时,预先承诺定价策略才能有效吸引顾客购买,达到"以量换质"的效果,但当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弱时,零售商采用动态定价策略更优。研究结果为零售商在竞争环境下的定价策略选择提供一定的启示。在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下,零售商通过广告宣传和网站推广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零售商的品牌认知和偏好进而体现先动优势显得极为重要,零售商在不同程度的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意愿下选择合适定价策略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有效形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旭梅 邓流生 沈娜利 陈伟
依据消费者的版权意识差异将消费者细分为伦理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研究了信息产品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其对艺术创作者的影响。研究表明: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因消费者结构、市场敏感性等因素而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价策略。高价策略可以得到伦理消费者的支持,但当存在盗版威胁时,垄断厂商因普通消费者的价格敏感特性而面临利润损失,单位可变成本越低,利润损失越大。此外,艺术创作者的期望定价要低于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提高版权费率并不能保证给艺术创作者带来收益增加,双方存在定价协调问题。
关键词:
信息产品 版权意识 定价策略 版权费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叶同 关志民 陈大宇
基于消费者效用和微分博弈理论与方法先后考察了分散与集中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关于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的差异化定价、制造商关于低碳产品的减排策略以及供应链成员的利润现值。并提出了收益共享和成本分担混合契约,指出在一定条件下,该契约能实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主要结论,并对重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决策下,碳税税率的增高会使产品的低碳水平提升、供应链的利润现值减小,为了保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政府应当兼顾环保目标和企业的利益诉求,制定合理的碳税政策。无论是分散决策还是集中决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胡娇 李莉 朱星圳 张华 杨文胜
在需求为导向的全渠道市场环境下,切实从消费者行为属性制定广告与价格营销策略是促进全渠道零售长足发展的关键。本文将消费者策略行为引入到全渠道零售中,构建零售商在两阶段均不投放广告、第一阶段正常期投放广告及第二阶段优惠期投放广告等三种广告决策模式下全渠道两阶段广告投放与动态定价模型,探讨全渠道零售商的最优响应策略,并对模型进行数值算例。研究发现:当消费者的策略性水平较低时,零售商选择在正常期(优惠期)投放广告策略下,正常期产品定价较高(较低),优惠期产品定价较低(较高);零售商在正常期或优惠期投放广告对正常期销量都是有利的;当消费者的策略性水平较低或广告的影响系数较低时,零售商选择在正常期投放广告能获得最优收益;当消费者的策略性水平偏高、广告的影响系数适中时,零售商在优惠期投放广告是最优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大飞 张旭梅 掌曙光 官子力 但斌
针对由一个提供产品的制造商、一个提供产品与服务集成的服务商和策略性消费者组成的产品服务供应链,考虑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会影响策略性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问题,构建两周期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服务商两周期最优动态定价和服务商的最优服务质量决策,分析了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的价值,探讨了服务价值占比对两周期均衡决策与提高服务质量的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能够缓解消费者的策略购买行为,并提高制造商、服务商的利润和增加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高服务价值占比能够使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使供应链成员的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都得到提高,并会扩大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与不提高服务质量两种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