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6)
2023(6364)
2022(5315)
2021(4772)
2020(3876)
2019(8327)
2018(8494)
2017(15775)
2016(8916)
2015(9723)
2014(9509)
2013(9244)
2012(8242)
2011(7337)
2010(7610)
2009(7055)
2008(6738)
2007(6142)
2006(5759)
2005(5456)
作者
(23929)
(19517)
(19381)
(18766)
(12203)
(9355)
(8715)
(7466)
(7336)
(7129)
(6646)
(6595)
(6155)
(6042)
(5976)
(5936)
(5895)
(5851)
(5728)
(5621)
(4893)
(4872)
(4661)
(4512)
(4500)
(4445)
(4336)
(4302)
(3983)
(3875)
学科
(29038)
经济(28988)
管理(28917)
(21940)
(18002)
企业(18002)
(11159)
环境(10980)
中国(10233)
(9301)
(8823)
方法(8239)
(7957)
业经(7870)
地方(6985)
农业(6876)
(6758)
银行(6750)
(6691)
数学(6629)
(6544)
贸易(6536)
(6429)
(6343)
数学方法(6339)
(5943)
理论(5741)
教育(5478)
(5452)
(5410)
机构
学院(115932)
大学(111936)
(42803)
管理(41621)
经济(41567)
研究(37598)
理学(33979)
理学院(33639)
管理学(32865)
管理学院(32673)
中国(31345)
(23672)
(23273)
科学(22646)
(20365)
中心(19152)
(18839)
(17717)
财经(16946)
(16778)
(16364)
研究所(16307)
师范(16234)
业大(15368)
北京(15302)
(14973)
(14312)
技术(14031)
(13599)
农业(13347)
基金
项目(69909)
研究(54813)
科学(54380)
基金(48148)
(41032)
国家(40645)
科学基金(34828)
社会(33147)
社会科(31318)
社会科学(31309)
(29547)
教育(25714)
基金项目(24406)
编号(24292)
(24148)
自然(21485)
自然科(20950)
自然科学(20947)
自然科学基金(20495)
成果(20467)
资助(19695)
课题(17389)
(16088)
重点(16025)
(15548)
项目编号(14711)
(14537)
(14237)
(14070)
创新(13586)
期刊
(57501)
经济(57501)
研究(37706)
中国(26357)
(18885)
教育(18182)
(18121)
管理(16674)
学报(15445)
(14593)
金融(14593)
科学(14359)
大学(11941)
农业(11759)
业经(11595)
技术(11259)
学学(10838)
经济研究(8568)
财经(7881)
图书(7852)
问题(7128)
(6860)
(6179)
书馆(6087)
图书馆(6087)
职业(5911)
理论(5691)
(5666)
会计(5565)
(5551)
共检索到192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任慧  王东宇  
供应链网络的运输过程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道路拥堵、配送距离和车辆载重等因素会影响碳排放量,本文研究考虑拥堵路况下碳排放的选址-配送集成优化问题。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定义道路拥堵情况,以不同时段下拥堵概率和预期拥堵距离作为路况决定因素,构建碳排放量和经济成本都最小的两目标模型。设计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求解模型获得Pareto解集。以环境问题较重的北京和天津为中心构建供应链网络作为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给出了不同偏好下供应链网络的构建方案,并对不同时段下决定路况的拥堵概率和预期拥堵距离以及车辆载重进行灵敏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不同时段对碳排放量影响更敏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志豪   贺勇   廖诺  
文章构建了在不同碳政策下考虑城市间道路拥堵的物流网络优化模型,对区域物流网络选址及其容量等级进行优化;同时,对于各个碳政策,设定不同的物流运输时限与延迟惩罚组合,通过其对应的总成本及碳排放量的比较分析,确定最优的物流运输时限及延迟惩罚组合;进一步,对不同碳政策下最优运输时限及延迟惩罚方案的物流网络总成本及碳排放进行对比分析。以粤港澳地区公路物流网络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物流枢纽应为广州、深圳、中山、佛山、揭阳5个城市。在碳限额与碳交易两个政策下,较高的物流运输时限与延迟惩罚方案下的物流网络总成本和碳排放量均相对较低;在碳税政策下,不同碳税税率下的最优物流运输时限及延迟惩罚组合存在差异。在三种不同的碳政策下,碳限额、碳税税率、碳价三种参数的变动,对物流网络总成本和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相对于碳税及碳限额,碳交易政策下最优运输时限及延迟惩罚方案所对应的物流网络总成本与碳排放均最低。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兴群  金淳  
为明确低碳政策及道路拥堵对多式联运路径选择的影响,构建了不同碳排放政策下考虑道路拥堵的多式联运路径选择模型。模型在考虑拥堵对运输时间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其对系统碳排放的作用效果。针对此类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了基于保优策略和移民策略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探讨强制排放、碳税、碳交易及碳补偿四种碳排放政策对多式联运减排、缓解拥堵及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道路拥堵对运输碳排放的影响可得到更加合理的路径决策,且以强制碳排放政策为主的多种政策组合能更好的降低碳排放、缓解道路拥堵并促进多式联运推广。本模型可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多式联运低碳政策以及企业制定合理的路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葛显龙  冉小芬  
针对城市配送过程中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研究时变拥堵情况下车辆路径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为此引入车辆在行驶弧上的等待策略,建立以碳排放最小和行驶时间最小的双目标优化模型。设计改进的禁忌搜索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进行算例分析,证明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分析时间约束及等待策略对碳排放的影响情况。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帮俊  赵伟  朱伟  
多式联运已在目前的轴辐式(H-S)物流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网络中轴点的流量及其稳定性对于整个物流网络的运转具有重要影响。当某一轴点的流量超出其容量界限时,该轴点会出现拥堵并可能引发整个网络的瘫痪。针对多式联运轴点处运输方式的可选择性,本文首先建立了正常情况下基于成本最小化的多式联运单分配轴辐式物流网络(SApHLN-I)模型;进而建立了考虑轴点拥堵和容量界限的多式联运单分配轴辐式物流网络(SApHLN-CCI)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H-S物流网络相比,考虑多式联运的H-S物流网络综合成本下降了15.17%;当出现拥堵时,通过均衡网络中轴点的流量和布局优化,网络的拥堵成本下降了53.3%。研究结论对物流网络布局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彦瑾  罗霞  王莹  
为量化城市路网在多个节点突发拥堵时出现的级联失效现象,解决网络重要节点拥堵而引起的连锁反应问题,本文构建了双层网络配流的网级联失效模型,采用计算路网拥堵度完成该情景下的级联失效仿真研究的方法,对级联失效现象进行分析。首先采用原始法构建路网的几何拓扑图,依次从拓扑图中删除拥堵节点,然后利用连通度、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与圈数率3个鲁棒性评价指标衡量路网通行效率,计算出通行效率不低于10%条件下的最大节点失效比例,再运用双层网络配流模型测算级联失效时的路网拥堵度,最后通过Transcad 4.5和Matlab2012a完成对包含54个节点、92条路段的成都市某地中等规模路网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路网在最不利条件下的最大节点失效比例为19.3%;相比于单个拥堵节点,2个以上节点同时拥堵更易造成路网出现级联失效现象;当拥堵节点数目超过7个后,拥堵度逐渐趋于稳定并使路网到达其鲁棒性的极限。该研究旨在为多节点失效条件下的路网管控措施提供仿真技术参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鲍春玲  张世斌  
基于绿色物流发展理念,将碳排放转化为成本融入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结合冷链物流企业拥有多个配送中心且各配送中心在各决策阶段运力不均衡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在企业拥有多个配送中心、有限车辆数且各车辆可回到任一配送中心继续配送的情况下,考虑时间窗、碳排放成本和货损成本的冷链物流联合配送路径优化模型。通过引入一个虚拟车场将多配送中心问题转化为单配送中心问题,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路径优化问题。通过算例将传统分区配送方式与联合配送方式的路径优化结果比较发现:联合配送不仅在冷链配送费用方面远远低于传统分区配送,而且产生的碳排放成本也低于分区配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茜  李燕芝  傅培华  
对减少碳排放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碳排放与车辆行驶速度和里程有关。通过引入快递接驳点可以较好的减少车辆总里程,缓解因不合理安排引起的交通拥堵,减少企业整体碳排放量,同时延长顾客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为实现快递企业在服务质量和碳排放两个维度上的协同优化,在对国内外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快递接驳点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改进的K-means算法、重心法以及频度分析构建单车接驳点选址模型,并利用真实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做出分析讨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红军  冯苏苇  
建构了一个考虑环境代价的拥堵收费的简化模型,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了通过征收交通拥堵费所产生的整体福利改善和环境代价减少,之后又通过针对北京交通拥堵收费区域、驾驶者道路需求函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函数、驾车速度函数的大概估算,讨论了考虑环境代价与否情形下最优的拥堵收费及其在现实中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在现有交通拥堵的工程学、规划学方法之外通过市场化方法解决交通拥堵的帕累托效率及其在北京及其他大城市实施的可行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任慧  王东宇  
针对由多个工厂协同供应的客户需求,企业会在工厂和客户之间构建配送中心以方便订单配送。考虑到这样的三级供应网包含多条运输路径,且每条路径都存在运输中断风险,整个供应网的运输可靠性将面临挑战。为了缓解运输中断对订单配送的影响,有必要研究多源协同供应的三级供应网可靠选址路径集成优化问题。在有限的设施(工厂、配送中心)能力下,提出了运作成本和运输可靠性的两目标选址路径模型,并设计NSGA-II求解模型。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构建三级供应网作为算例,确定最优设施位置和配送方案,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运输中断概率进行灵敏度分析表明,整体小幅度增加候选路径中断概率会大幅度降低整个网络的运输可靠性,且工厂到配送中心的路径是影响可靠性大幅降低的决定路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帮俊  吴艳芳  
枢纽点的失效和爆仓现象随着快递业务量的增长时有发生,为缓解枢纽点可能发生的失效和爆仓现象,基于0-1整数非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考虑失效和拥堵情形的单分配轴辐式物流网络枢纽点选址及路径分配模型(SApHLP-RC)。模型以最小化物流企业期望运输成本为目标,通过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SO)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以南京仙林地区为例,分析了该模型与传统轴辐式网络模型在物流网络设计方面的差异,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考虑枢纽点失效和拥堵情形下的物流网络结构可以更好地实现物流在转运中心上的均衡分配,提高物流网络的稳定性。同时当枢纽点发生中断时,网络的优化设计可以为物流企业采取路径重置的应急措施提供相应的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非  孙浩杰  贾涛  
在实际物流配送流程中,物流企业(配送中心)对同一零售商往往在一定时期内多次供货。针对此现象,在固定建设成本LMRP模型研究基础上,从优化角度将模型扩展为考虑下游配送次数的LMRPVCC选址-库存问题。利用EOQ经济订货批量模型,计算零售商最优订货量与最优配送次数,得出包括订货成本、运输成本、零售商处的平均库存成本在内的零售商运作成本函数。结合粒子群算法特点与构建模型的特征,设计了修正粒子群算法对Daskin文中的49与88节点算例求解,并利用运输成本系数与建设成本系数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仝自强  李鹏翔  
针对成品油销售企业主动配送模式的新形势。首先,结合实时路况、夏季高温天气政府禁止12:00到16:00区间配送成品油和配送企业对车辆配送周转率的现实需求,利用GIS地图应用程序获取现实中的路网结构和行驶时间。其次,以"时间最少"的运输总距离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采用禁忌搜索算法解决成品油二次配送过程车辆路径问题,保证配送企业运营效益的最大化。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和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可解决真实路况下成品油配送的路径优化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同时可以降低配送成本,能够大幅提高车辆配送周转率。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仝自强  李鹏翔  
针对成品油销售企业主动配送模式的新形势。首先,结合实时路况、夏季高温天气政府禁止12:00到16:00区间配送成品油和配送企业对车辆配送周转率的现实需求,利用GIS地图应用程序获取现实中的路网结构和行驶时间。其次,以"时间最少"的运输总距离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采用禁忌搜索算法解决成品油二次配送过程车辆路径问题,保证配送企业运营效益的最大化。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和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可解决真实路况下成品油配送的路径优化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同时可以降低配送成本,能够大幅提高车辆配送周转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廷春  袁正  
从2012年国庆开始,我国实施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结果全国范围内高速公路发生史上最严重的拥堵。我们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对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进行分析。免费通行会加剧节假日高速公路的拥堵,加收拥堵费可缓解拥堵。拥堵费的理论依据来自负外部性的庇古税传统。征收拥堵费可以改变消费者的通行决策,减少自驾车通行,增加公共交通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