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08)
2023(15933)
2022(13337)
2021(12061)
2020(10288)
2019(23630)
2018(23293)
2017(44407)
2016(24291)
2015(27557)
2014(27817)
2013(27753)
2012(26087)
2011(23702)
2010(24496)
2009(22964)
2008(23287)
2007(21380)
2006(19036)
2005(17810)
作者
(73228)
(61095)
(60962)
(57797)
(39049)
(29290)
(27817)
(23898)
(22972)
(22161)
(20754)
(20491)
(19914)
(19567)
(19103)
(18874)
(18262)
(18226)
(17784)
(17670)
(15419)
(15240)
(15049)
(14059)
(13870)
(13740)
(13740)
(13677)
(12398)
(12336)
学科
(117684)
经济(117554)
(94986)
(84656)
企业(84656)
管理(83726)
方法(50196)
数学(40538)
数学方法(40020)
(34147)
业经(33958)
(33213)
中国(30791)
地方(26056)
农业(23876)
技术(23587)
(23218)
贸易(23202)
(22632)
财务(22577)
(22562)
财务管理(22536)
(22429)
企业财务(21285)
(19922)
理论(19726)
(19353)
(17723)
(17467)
银行(17433)
机构
学院(363152)
大学(357551)
(154412)
经济(151261)
管理(142372)
研究(121606)
理学(120725)
理学院(119448)
管理学(117445)
管理学院(116760)
中国(95832)
(76637)
科学(72948)
(72079)
(63496)
(62693)
(59177)
中心(56835)
研究所(56034)
财经(55962)
业大(52456)
(50456)
农业(49631)
北京(48909)
(47083)
经济学(46433)
(45836)
师范(45384)
(43239)
经济学院(42013)
基金
项目(228145)
科学(180342)
研究(168237)
基金(164139)
(141880)
国家(140574)
科学基金(121513)
社会(107236)
社会科(101793)
社会科学(101764)
(92232)
基金项目(85631)
教育(77516)
自然(77500)
(75811)
自然科(75759)
自然科学(75740)
自然科学基金(74417)
编号(68609)
资助(68318)
成果(55285)
(53413)
重点(51318)
(50236)
(50111)
课题(47982)
创新(46170)
(45761)
国家社会(43932)
科研(43407)
期刊
(180461)
经济(180461)
研究(109017)
中国(77610)
(59726)
(59455)
管理(57877)
学报(52419)
科学(50107)
农业(40233)
教育(40036)
大学(40031)
学学(37506)
技术(37356)
(36670)
金融(36670)
业经(31318)
财经(28304)
经济研究(27988)
(24437)
(23939)
问题(23848)
技术经济(22543)
(20325)
统计(19565)
(18388)
商业(17731)
世界(17410)
现代(17147)
国际(17114)
共检索到568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廖爱红  卢艳秋  
为研究如何提高集群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建立龙头带动型集群中领导企业和追随企业的两阶段博弈模型。重点探讨研发模式、技术溢出和研发难度对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研发投入、利润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研发竞争、低技术溢出和低研发难度有助于提高集群整体研发投入水平;而研发协调、高技术溢出、低研发难度有助于提高集群总利润和社会福利。(2)领导企业研发投入对追随企业研发投入、产量和利润的影响与技术溢出有关,而追随企业研发投入对领导企业研发投入、产量和利润产生负向影响。(3)领导企业倾向于研发协调和低技术溢出,追随企业倾向于研发竞争和高技术溢出,因此需要通过政府等外界部门干预才有可能实现集群总利润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鑫榕  
在二级产业链内下游企业进行合作研发条件下,对比分析了固定价格和浮动价格策略下的整体研发效果,并讨论了水平溢出对整体研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价格策略下,下游企业研发产出和最终产品产量,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利润都会随着水平溢出的增加而增加;与浮动价格策略相比,在固定价格策略下,下游企业的研发产出效果更优,最终产品产量更大,上、下游企业利润更高;水平溢出效应越大,选择固定价格策略对上下游企业越有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江鹏  吴翠花  
本文在归纳国内外有关集群中知识溢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知识溢出、高技术产业集群和研发三个研究要素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维度划分,提出了这三个要素之间作用关系的研究框架,分别探讨了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对高技术集群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无论是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都可通过研发合作互动实现溢出、提高集群企业的研发产出水平,并最终导致其竞争能力的提升。最后,确定了三个研究要素的测量指标,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晔  陶长琪  
本文研究了两个寡头IT企业在同时进入和序贯进入情形下的技术溢出与技术研发机理。分析结论表明,在两个IT企业同时进入或序贯进入市场的情况下,不管双方在市场能力上的差距如何,均选择知识外溢将是占优战略;同时,在保证一定的投资效率下,双方都进行R&D的不断投入也同样是双方的占优战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孙彩虹  
技术溢出的高低受到企业间创新技术接近程度的影响,技术溢出并非仅仅是从事创新的企业单方选择的结果,而是企业双方技术路径选择组合的结果。基于"企业间的技术越兼容,技术溢出越高"的假设,将创新技术决策引入传统的双寡头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企业创新技术选择的动机及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合作模式还是非合作模式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总会选择相同或相似的创新技术;而社会最优技术差距高于利润最大化的技术差距。因此,在技术溢出较高的行业,非合作模式可能会导致较低的社会福利,政府应当鼓励企业形成创新联盟或专利联营。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植璟涵  张光宇  
在综合考虑技术溢出效应和吸收能力两方面因素情形下,研究两家寡头企业之间的研发投入量、产量随时间变化的瞬时协调和相互竞争的博弈过程,以期获得竞争企业的R&D最优竞争战略。通过将传统AJ模型拓展为动态微分博弈模型,该新模型所蕴涵的丰富动力学内涵有利于对寡头企业R&D竞合机理的探索。借鉴微分对策的思想,结合最优控制理论中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分析给出了新微分博弈模型的均衡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通过对均衡解的数值仿真计算分析,得到了知识溢出水平和知识吸收能力对R&D竞争策略的影响。为竞争企业通过选择不同的R&D竞合战略来达到自身效益最大化或者成本最小化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实现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卫东  赵世海  幸昆仑  
本文建立了网络外部性环境下基于投资溢出的企业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合作研发策略,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兼容性以及投资溢出等对企业合作研发动机、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等的影响。研究表明,合作研发能提高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兼容性较大或外部性较小时,提高产品外部性会增强企业合作研发意愿;提高兼容性或投资溢出则始终会增强企业合作研发意愿,提高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生产高网络外部性和高兼容性的产品,并增强投资溢出效应,激励企业投入更多研发资源,提高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子健  刘伟  
企业进行技术投资的时候,往往面临着是否应当进行投资与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技术投资这两个问题。过去研究大多仅关注于企业是否投资而很少考虑企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投资。文章分析了企业自行研发与技术外购时项目的不同期权价值,分别进行评估,建立了决策规则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从而扩展了实物期权在研发项目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来军  魏守华  
针对技术溢出程度的不确定,建立了三阶段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最优研发路径的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利润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一致性以及政府的财税政策在纠正两目标差距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技术溢出较小时,企业选择的最优研发路径能使两者目标一致;当技术溢出较大时,企业的最优研发路径会使两者目标不一致,此时政府需要对企业进行引导以促进协同创新,其中差异化补贴政策能有效纠正目标差距,政府减免企业所得税能有效缩小目标差距。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雅琳  赵曙东  
本文通过分析"昆山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调查问卷",试图从本土企业的视角探讨FD I对本土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影响因素和发生途径,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强本土企业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岩  赵希男  冯超  
基于创新联合体结构特征,构建多寡头三阶段研发博弈模型分析纵向技术溢出无协同决策、横纵技术溢出无协同决策、横纵技术溢出有协同决策三种合作研发策略。结果表明,提高纵向技术溢出程度,是创新联合体改善中小企业研发绩效,以及领军企业均衡利润的基础手段。增加横纵双向技术溢出,能够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研发绩效和领军企业利润水平。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大行业,横纵技术溢出有协同决策研发策略则可以提高创新联合体的整体利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解茹玉  陈关聚  安立仁  
本文通过对中国216家美资企业在华研发机构的调查,利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其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动因及演化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美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动因可以分为市场拓展与资源整合型、技术及机会探寻型、产品改进与技术支持型以及全球产品开发型;美资在华研发机构对中国创新主体的技术溢出明显受其在华研发战略的影响,不同的战略动因导致其与中国本土创新主体的技术合作方式有明显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蔚苏  
以前的研究对于技术创新和企业国际化战略之间的联系的分析所考虑的都是静态模型,并且创新进程仅仅是当前在研发领域中投资的结果。然而,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创新潜力不只是依赖于当前在研发领域中的投资水平,更依赖于长期以来在研发领域中的资本积累。这种"历史积累"仅用静态模型来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本文将建立一个由马科夫均衡计算的非线性动态博弈模型,讨论企业在不同的研发水平和技术溢出下国际化战略的选择。该模型由企业对外扩张方式和技术溢出两方面决定。抓住技术创新和企业国际扩张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且分析这些关系随着时间是如何发展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解茹玉  陈关聚  安立仁  
本文通过对中国216家美资企业在华研发机构的调查,利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其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动因及演化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美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动因可以分为市场拓展与资源整合型、技术及机会探寻型、产品改进与技术支持型以及全球产品开发型;美资在华研发机构对中国创新主体的技术溢出明显受其在华研发战略的影响,不同的战略动因导致其与中国本土创新主体的技术合作方式有明显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荣帅  李庆满  李乃文  
考察了产业集群企业间的研发竞争和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采纳潜在主导设计的影响。通过数理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集群企业间的研发竞争有利于主导设计的形成;集群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对主导设计的形成也有正向影响;企业间的研发竞争正向调节知识溢出与主导设计形成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