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5)
- 2023(9797)
- 2022(8105)
- 2021(7724)
- 2020(6481)
- 2019(14656)
- 2018(14298)
- 2017(26816)
- 2016(14294)
- 2015(16109)
- 2014(15951)
- 2013(15988)
- 2012(14953)
- 2011(13802)
- 2010(13656)
- 2009(12730)
- 2008(12788)
- 2007(11392)
- 2006(10160)
- 2005(9782)
- 学科
- 济(62419)
- 经济(62353)
- 管理(40837)
- 业(40594)
- 企(33024)
- 企业(33024)
- 方法(29540)
- 数学(26649)
- 数学方法(26410)
- 银(21006)
- 银行(20861)
- 中国(20184)
- 制(19751)
- 行(19601)
- 财(15437)
- 技术(15041)
- 农(14461)
- 融(14368)
- 金融(14368)
- 贸(13828)
- 贸易(13812)
- 易(13407)
- 学(12436)
- 业经(11843)
- 度(11493)
- 制度(11481)
- 业务(10200)
- 体(9943)
- 农业(9586)
- 务(9147)
- 机构
- 大学(210785)
- 学院(205441)
- 济(96076)
- 经济(94385)
- 研究(78051)
- 管理(77019)
- 中国(67549)
- 理学(65292)
- 理学院(64547)
- 管理学(63537)
- 管理学院(63138)
- 京(45821)
- 科学(44594)
- 财(44402)
- 所(39500)
- 中心(36470)
- 研究所(35975)
- 农(35603)
- 财经(35568)
- 经(32698)
- 经济学(32036)
- 江(31008)
- 北京(29798)
- 经济学院(28933)
- 业大(28344)
- 农业(28174)
- 院(27808)
- 财经大学(26960)
- 范(25676)
- 师范(25407)
- 基金
- 项目(135807)
- 科学(108497)
- 基金(103475)
- 研究(96555)
- 家(91868)
- 国家(91260)
- 科学基金(77519)
- 社会(65080)
- 社会科(62170)
- 社会科学(62153)
- 基金项目(53031)
- 自然(49419)
- 自然科(48409)
- 自然科学(48399)
- 省(48371)
- 自然科学基金(47592)
- 教育(44021)
- 资助(43744)
- 划(42652)
- 编号(34591)
- 部(32412)
- 重点(31315)
- 国家社会(29246)
- 创(28752)
- 发(28713)
- 成果(28550)
- 教育部(27922)
- 中国(27612)
- 创新(27312)
- 科研(26236)
共检索到327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昕 蔡清芳 丁黎黎
考虑银行经营的阶段性特点,将银行经营过程划分为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两阶段,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技术异质性及不良贷款和结转资产的时滞效应,构建了包含四个系统的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并测度了2012—2019年我国38家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及子阶段效率,探究异质银行在连续时期内运营效率的变化情况及其无效来源。结果显示:因技术异质性导致的银行效率的差异显著;分类别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最高,国有银行次之,而股份制银行整体效率最低;分阶段来看,除农商行外,其他三种类型的银行资金筹集效率始终高于资金运用效率;依据两阶段内生权重可以得到提高资金运用阶段的效率是提高银行业整体效率的关键。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聪 邹朋飞
利用包含和不包含资本结构与风险的两组样本,采用正态—半正态的SFA模型和最大似然估计技术,本文测度了中国3类15家商业银行1996~2003年的成本X—效率情况,并按X—效率的平均水平对银行排序。实证发现,资本结构和风险影响银行的X—效率水平和排序,其中对国有银行的影响最大;中国主要商业银行成本X—效率总体情况较差,彼此差异较大;在3类银行中,上市类银行的X—效率情况最好,国有银行最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X—效率 资本结构 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建平 赵苗 吴美琴
传统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往往将所有的决策单元(DMUs)看作是同质的,评价过程中以全部的决策单元作为参考集,忽视了决策单元之间的本质差距,并且只考虑投入的数量,忽略了投入的价格因素。文章考虑DMUs的异质性,采用交叉效率的思想,提出分类交叉DEA模型,可以解决原始分类DEA无法全排序的问题,并且减弱了决策单元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差异性,用投入的数量和投入的价格之积来表示投入成本以此测量DMUs的成本效率。最后以中国商业银行为例进行分析,并对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国24家商业银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琳 赵苹
本文利用DEA方法评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对有效性。通过CCR模型和Bilateral模型评价和比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程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卫国 崔亚明 尹智超
本文在测度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水平的基础上,运用面板EGLS模型研究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以及该影响是否因商业银行异质性特征而不同。结论为:按银行类型来分,我国银行效率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由于我国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贷款需求的价格弹性低、居民储蓄比重高,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水平的上升均会使商业银行效率提高,并且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会受银行规模、资本状况、盈利能力和银行性质的制约。在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转变时期,我们建议政策制定者要认识到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差异,以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诣民,何静,李村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德勇 曹永霞
基于数据包络理论,本文研究了我国11家主要商业银行1999-2006年的技术效率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6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效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并不差,其加权平均技术效率值处在[0.6,1],11家被研究的商业银行中,中国民生银行的技术效率最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技术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技术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范伟强
中国加入WTO在即,中国商业银行急待制定新的竞争力成长战略,而竞争力成长战略的制定是以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充分认识为基础的。本文拟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对中国银行的竞争力作出客观的评估,考察中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银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国有商业银行与新兴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差异,中资银行与在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差异。
关键词:
竞争力 商业银行 比较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旭
2006年12月8日,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家》杂志(英国)及本刊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后WTO时代中国银行市场:竞争、合作、共赢”的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了中国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以及渣打银行、瑞银证券、高盛(亚洲)及《银行家》杂志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金融界的高管,就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地讨论。本刊特辟专栏刊登各位嘉宾的演讲内容,以飧读者。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侯晓辉 王青
本文利用MCIRS方法,对样本期间内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分别加以测算,进而通过混合面板数据模型的FGLS估计,探讨了所有制与战略引资对上述两种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配置效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差异,而随着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加,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要高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而战略引资能够帮助中国商业银行冲破现有僵化体制的束缚,优化银行投入要素的组合,从而显著提高了银行的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强龙 徐加
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16家全国性银行2005~2008年间的技术效率值进行了测算和评价,并利用16家银行的混合截面数据,使用回归方程考察了银行盈利模式与效率的关系,具体分析了收入结构对技术效率影响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整体效率水平仍然不佳;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间的差距逐渐加大;非利息收入占比对银行效率呈现正向效应逐渐减弱的趋势,其作用受到银行不同类型业务费用控制能力的制约。本文还同时考察了银行资产实力、成本费用控制能力和公司治理决策水平与技术效率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娜
在对商业银行效率概念分析和效率分析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10家国内银行和6家外国银行2003 ̄2005年的效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值低于国际先进银行。基于2005年的数据,运用单要素指标分析法对我国与国际先进银行的经营效率、成本效率和资产配置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盈利能力较低,资产获利能力普遍较弱,资本收益率与外资银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只有不断加强我国银行业的各项改革,才能使银行业不断地认识并改进自身的不足,进而提高银行业的效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决策单元 DEA 规模收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侯晓辉 张国平
本文主要利用SFA主方程组方法,对2000~2005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非效率和配置非效率进行了联合估计,并深入探讨了所有权特征与战略引资举措对这两种非效率水平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随着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加,国有制与战略引资方案在样本期间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非效率没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而战略引资能够帮助中国商业银行冲破现有僵化体制的束缚,优化银行投入要素的组合,从而显著降低了银行的配置非效率水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俊玲 陆军 周天芸
本文系统阐述了商业银行的X-效率的研究方法,并设计出应用于中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分析的计算模型。根据中国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共6年的统计数据样本,采用自由分布法计算了这五家银行成本X-效率、标准利润X-效率、第二利润X-效率。本文首次得出了中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的量化数据,同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银行X-效率 商业银行 自由分布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健 胡宗义
本文采用效率分析的一种参数方法——递归厚前沿方法(RTFA,recursivethickfrontierapproach)对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99-2003年的X低效率水平,规模低效率水平进行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