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5)
2023(11725)
2022(10268)
2021(9592)
2020(8408)
2019(19335)
2018(19421)
2017(36822)
2016(20223)
2015(23126)
2014(22893)
2013(22452)
2012(20885)
2011(18790)
2010(19592)
2009(18254)
2008(18220)
2007(16827)
2006(14692)
2005(13142)
作者
(58470)
(48858)
(48839)
(46499)
(31156)
(23608)
(22199)
(19124)
(18197)
(17735)
(16536)
(16508)
(15729)
(15627)
(15300)
(15112)
(14794)
(14579)
(14301)
(14204)
(12267)
(12139)
(12048)
(11180)
(11122)
(11053)
(10918)
(10873)
(9959)
(9901)
学科
(82950)
经济(82875)
(61731)
管理(61669)
(51954)
企业(51954)
方法(40944)
数学(36224)
数学方法(35576)
(22690)
技术(22366)
中国(22177)
(21046)
(19713)
贸易(19703)
(19258)
业经(17617)
(16626)
(15991)
地方(15962)
理论(14968)
农业(14894)
技术管理(13896)
(13423)
银行(13391)
(13337)
(12762)
(12435)
(12094)
(12092)
机构
学院(287894)
大学(287412)
(118074)
经济(115458)
管理(113446)
理学(97167)
理学院(96151)
管理学(94241)
研究(93713)
管理学院(93692)
中国(72177)
(60852)
科学(57703)
(53854)
(48005)
(47594)
(46351)
中心(44994)
研究所(42974)
业大(42949)
财经(42225)
北京(38444)
(38110)
农业(37686)
(37053)
师范(36681)
(36652)
经济学(36054)
(33466)
技术(33387)
基金
项目(188126)
科学(148201)
研究(137814)
基金(134622)
(117249)
国家(116270)
科学基金(100062)
社会(86071)
社会科(81682)
社会科学(81656)
(76170)
基金项目(70474)
教育(65747)
自然(64924)
自然科(63557)
自然科学(63543)
(63512)
自然科学基金(62413)
编号(56462)
资助(56231)
成果(45926)
(44081)
重点(42584)
(41535)
创新(40447)
(40354)
课题(39909)
科研(36006)
教育部(35713)
大学(35498)
期刊
(128026)
经济(128026)
研究(83499)
中国(61898)
学报(43579)
管理(43303)
(43163)
(43157)
科学(40603)
教育(37297)
大学(33106)
技术(30934)
学学(30697)
农业(28845)
(26569)
金融(26569)
业经(21051)
财经(20745)
经济研究(20625)
(17865)
技术经济(17636)
(16999)
问题(16978)
统计(16463)
科技(16016)
(15979)
图书(15792)
(15385)
(13722)
(13533)
共检索到436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吉林  季建华  李隽  
关于技术创新合作与竞争的研究,过去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基于Cournot模型的同质商品产量竞争的范畴,本文则在考虑不同企业的商品具有差异的情况下,在Hotelling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考虑技术创新溢出的三阶段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相互竞争的企业在选址、技术创新投入决策、产品定价以及企业收益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班军  朱燕空  薛智  
借助研究和开发费用支出的溢出效应理论,建立国家前向和后向科技费用支出流量系数模型,计算出各部门的受益者效应和贡献者效应,并根据聚类分析法,对部门间的技术创新联系进行分析,得出科技研发活动溢出效应具体的贡献部门和获得性部门,从而为国家如何在部门间合理高效地配置有限的研发费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田朔  
国际贸易不仅是商品和服务在国际间的交换,同时也为先进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提供了条件。目前,有关进口贸易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出口贸易与技术创新的研究相对薄弱。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函数,运用中国2001~2007年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出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对行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贸易的水平效应对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向溢出的作用较不显著,但在考虑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后,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文亮  许正中  
在考虑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2008~2012年28个省级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创新溢出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产出不仅与本地区投入相关,而且与邻近地区的投入显著相关;从长期角度看直接效应、间接效应都十分显著,并且这种溢出效应呈现出MAR外部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向阳  赵英鑫  刘成明  
在对FDI知识溢出和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以技术差距为调节变量,构建有中介的调节变量模型,并以我国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DI知识溢出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效应,吸收能力在知识溢出影响创新能力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中介作用,而技术差距正向调节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敬前,林青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玉梅  田恬  
本文阐述知识溢出与组织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讨论知识溢出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及知识溢出的不同经济主体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知识溢出的组织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并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成国  李达耀  黄伟新  
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鼓励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的促进进口政策,但其与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协同影响尚未受到关注。本文基于PVAR模型,利用2009—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进口贸易、国内研发活动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一个短暂的消化外来技术的吸收时滞,同时对国内研发投入产生一个挤出效应,而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在短期内对技术创新呈现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长期则具有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对策建议:重塑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进口贸易政策,构建协同、高效的自主创新体系,强化财税激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欣  姚洪兴  
文章利用长三角25个城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研发强度等吸收能力变量分别作为转换变量,采用包含外生变量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检验了基于OFDI、FDI和进口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态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当所有的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的门槛值使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OFDI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均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对应于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当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FDI和进口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更明显。随着吸收能力变量水平的连续增加,基于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均在持续增强,国际R&D和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欣  姚洪兴  
文章利用长三角25个城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研发强度等吸收能力变量分别作为转换变量,采用包含外生变量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检验了基于OFDI、FDI和进口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态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当所有的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的门槛值使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OFDI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均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对应于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当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FDI和进口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华  杜丹阳  吴爱萍  
合理利用区域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价值链溢出效应,有助于区域创新发展与创新效率提升,而对区域创新溢出效应的利用程度则受其吸收能力影响。将创新过程分为知识创新阶段和产品创新阶段,利用Network 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计算全国内地30个省域两阶段创新效率,将吸收能力引入空间溢出效应和价值链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中,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吸收能力对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空间溢出效应在部分年份显著,省域间没有形成稳定的空间关联关系;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时,提升吸收能力对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均有促进作用;价值链溢出效应不显著或者存在负向影响,创新过程两阶段相对独立,此时提高吸收能力对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提高没有显著作用,甚至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学辉  段小雪  陈思  
本文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空间自相关性,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通过对空间效应的分解分析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与金融集聚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集聚对周边邻近地区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改进型创新和模仿型创新上;金融集聚对本地的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行业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银行业和保险业上。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郑万腾  赵红岩  仲颖佳  
本文利用中国2003—2018年30省份面板统计数据,采用动态固定效应模型、SYS-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技术溢出能显著提升中国绿色创新绩效,但存在渠道差异,其中OFDI技术溢出驱动功效最强,其次是FDI技术溢出和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同时,这种驱动功效还存在区域和自主研发支出异质性。此外,国际技术溢出能通过引导创新生态要素耦合协调间接驱动中国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研究结论表明需要重视创新生态要素耦合协调发展,根据区域特点布局国际技术溢出渠道,持续发挥国际技术溢出驱动中国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皎平  纪成君  郑毅  
文章构建了集群创新&知识溢出的SD模型,通过分析发现随着知识溢出率的增大,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集群共有知识,但却不利于长期创新,最终导致创新惰性风险;针对知识溢出的负效应,采用SD模型分析了不同创新政策对集群创新的作用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廖爱红  卢艳秋  
为研究如何提高集群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建立龙头带动型集群中领导企业和追随企业的两阶段博弈模型。重点探讨研发模式、技术溢出和研发难度对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研发投入、利润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研发竞争、低技术溢出和低研发难度有助于提高集群整体研发投入水平;而研发协调、高技术溢出、低研发难度有助于提高集群总利润和社会福利。(2)领导企业研发投入对追随企业研发投入、产量和利润的影响与技术溢出有关,而追随企业研发投入对领导企业研发投入、产量和利润产生负向影响。(3)领导企业倾向于研发协调和低技术溢出,追随企业倾向于研发竞争和高技术溢出,因此需要通过政府等外界部门干预才有可能实现集群总利润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