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7)
2023(4041)
2022(3430)
2021(3287)
2020(2831)
2019(6114)
2018(6136)
2017(11169)
2016(6472)
2015(7569)
2014(7550)
2013(7478)
2012(7138)
2011(6359)
2010(6746)
2009(6741)
2008(6937)
2007(6384)
2006(5913)
2005(5597)
作者
(20606)
(17062)
(16998)
(16421)
(10933)
(8374)
(7737)
(6577)
(6559)
(6478)
(5883)
(5778)
(5655)
(5610)
(5457)
(5266)
(5222)
(5128)
(5066)
(4953)
(4494)
(4292)
(4235)
(4141)
(3968)
(3829)
(3795)
(3757)
(3648)
(3562)
学科
管理(23154)
(22692)
经济(22646)
(19777)
(16863)
企业(16863)
方法(8708)
(8547)
中国(7226)
(7126)
数学(6868)
数学方法(6635)
(6478)
(6352)
供销(6345)
(6118)
业经(5604)
理论(4970)
(4969)
(4969)
贸易(4961)
银行(4958)
(4826)
(4761)
农业(4594)
(4354)
环境(4339)
地方(4335)
教育(4333)
(4259)
机构
大学(94822)
学院(94178)
(34508)
研究(33955)
经济(33539)
管理(33452)
中国(27786)
理学(27603)
理学院(27297)
管理学(26596)
管理学院(26442)
科学(22074)
(21738)
(20708)
(18453)
(17711)
(17351)
中心(16756)
研究所(16430)
农业(16415)
业大(15596)
北京(13643)
(13594)
(13528)
(12998)
师范(12826)
财经(12802)
(12028)
(11371)
技术(11332)
基金
项目(56931)
科学(43722)
基金(40453)
研究(40129)
(36047)
国家(35723)
科学基金(29888)
社会(24151)
社会科(22790)
社会科学(22784)
(22742)
自然(20158)
基金项目(20057)
自然科(19699)
自然科学(19693)
自然科学基金(19316)
(19023)
教育(18601)
资助(17850)
编号(16599)
成果(14509)
重点(12842)
(11930)
课题(11798)
(11793)
科研(11093)
(11037)
计划(10975)
创新(10487)
大学(10332)
期刊
(44812)
经济(44812)
研究(29657)
中国(24887)
(19900)
学报(18360)
科学(15269)
(14388)
管理(14150)
教育(13996)
大学(13693)
农业(13193)
学学(12544)
(10685)
金融(10685)
技术(9621)
业经(7567)
(7061)
图书(7056)
财经(6473)
经济研究(6132)
(6045)
问题(5677)
(5656)
书馆(5488)
图书馆(5488)
(5034)
业大(5012)
理论(4814)
技术经济(4613)
共检索到160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小青  李静茹  李澈  
针对食品冷链污染频现、溯源困难的问题,基于贝叶斯推断模型,采用一种考虑批次的污染源定位方法,对食品冷链中污染源定位与追踪问题进行研究,并构建食品冷链回溯与追踪系统,利用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的公开数据,展示可追溯食品冷链中污染源定位和追踪分析过程。结果表明:1)食品冷链的污染传播具有可隔离性、观察样本稀疏性、路径多样性和时间不确定性等特征,传统风险源识别与传播方法的适用性不强。2)考虑批次的可追溯食品冷链污染源定位模型,计算上更为高效,不仅可降低食品冷链污染溯源的复杂性,还能提高污染源定位的精准性。3)食品冷链中出现污染时,可追溯食品冷链回溯与追踪系统根据污染源定位算法,能直观地将污染源节点及其引发的风险传播路径标识出来。据此,建议加快推进追溯系统建设,提升食品冷链中污染源定位与追踪能力,以实现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快速阻断风险传播,切实保障冷链食品安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春艳  周德翼  
我国农产品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设几乎与国际同步,大部分地区在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立而有效的方法。本文在对湖北、浙江、广东等地的实地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从供应链角度具体探讨了可追溯系统对我国农产品食品安全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归纳了系统在建立与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对建立与使用系统必然性的理解,对采集或上报信息真实性的准确测量以及终端消费者对追溯信息的选取与使用困难等。通过对系统建立和使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从完善国家相关制度,发展相关信息采集和计算机技术,加强供应链一体化等方面改善可追溯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樊红平  冯忠泽  杨玲  任爱胜  
食品可追溯体系是一种旨在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和保障消费者利益的信息记录体系,目前已成为很多国家管理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在介绍可追溯体系内涵和在食品供应链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我国食品行业实施可追溯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林海  高宁  朱淀  
以河北省唐山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以可以追溯猪肉为案例,应用k-近邻非参数回归研究不同收入的消费群体对不同层次的可追溯食品的需求。结果显示,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对不同层次的可追溯食品具有不同的需求,收入与可追溯食品层次性需求呈正向关系。因此,在可追溯食品推广初期,一个最现实的选择是通过财税政策补贴食品生产者,以降低可追溯食品的生产成本,扩大低收入群体对可追溯食品的需求,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丽  李建标  刘彦平  
本文通过构建食品供应链管理、食品可追溯性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管理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以中国1 200家食品加工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从而得出结论:食品供应链管理对食品安全管理绩效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而是通过食品可追溯性体系建设来影响食品安全管理绩效。研究结论对于食品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信息指导意义。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吴红姣  倪卫红  
为保障食品安全,建立可追溯系统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基于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系统机理对产品进行有效标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分布式管理思想,设计一个分布式可追溯系统网络构架。同时阐述该系统的流程和特点,并对可追溯系统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思考。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浦徐进  蒋力  吴亚  
食品供应链的成员是实施可追溯系统的主体。本文在"农户—加工企业—零售企业"3层食品供应链框架下,构建数学模型分析各层成员实施可追溯系统的行为决策和互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下游成员可追溯系统精确度的提高能够激励上游成员更努力地提供安全产品,但同时也会降低上游成员实施可追溯系统的精确度;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危害程度的增大会激励供应链各层成员提高可追溯系统的精确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威  
1引言食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不是中国独创,国外早有很多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研究。Zuurbier等(1996)在供应链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食品供应链概念,将食品供应链的管理看作是一种全新的提高食品质量安全、降低物流成本的垂直一体化运作模式。Brent Huetn等(1999)在市场调研中发现,中间商为了降低食品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海水  魏国辰  
食品领域的复杂性及食品生产的特殊性,导致了食品可追溯信息形成过程的特殊性。食品可追溯信息兼有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信息特征。有效的信息传递可以激励相关企业进行竞争,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品牌、质量认证、质量标签管理、广告以及质量分级管理是食品可追溯信息的有效传递形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利伟  董明  
构建了一个考虑有限可用性可控的两批次并行机调度模型。每台机器在考虑周期内可实施一次关机操作,由此形成一个不可用的时间段,关机开始时间和长度都不确定,需要在决策过程中决定,目标是最小化由完成时间和关机时间组成的总成本。先证明了问题最优解的一些性质,然后采用了基于列生成的分支定界法来求解,并结合了动态规划法来提高方法的效率。数据检验证明,该方法对求解中等规模的问题有很好的效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曾美花  王应明  
研究了考虑碳排放的冷藏食品订货决策问题。运用温度控制单元将冷藏食品储藏在某个特定温度环境中,根据运输单元容量和存储单元容量,通过引入碳排放税率,将碳排放转化成碳排放成本,建立了考虑碳排放的库存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得到了最优订货量,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能够影响最优订货量,从而为冷藏食品的库存问题提供管理意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蒙少东  许福才  
在阐述建立食品供应链可追溯制度的必要性基础之上,对欧盟、美国、日本等的可追溯制度进行研究,总结了发达国家食品可追溯制度的特征,提出了建立我国食品供应链可追溯制度的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智伟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追溯事故源头时困难重重,对于投资不菲的食品冷链,想要获得冷链各环节的具体信息很不现实。为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冷链食品安全监控,从种植(养殖)、生产到流通环节建立全链数据库,构建一个可追溯信息系统,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和食品冷链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章添霞  李慧  
针对易腐食品供应链网络的特征,将运输速度、腐败率考虑在内,建立了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MINLP)模型,利用YALMIP软件求解以达到使整个供应链总成本最少和碳排放量尽量少的目的。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得出碳排放量与车速相关及车辆的最佳运输速度,并利用灵敏度分析,揭示碳单位价格和腐败率的变化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