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0)
- 2023(16124)
- 2022(13776)
- 2021(12875)
- 2020(10778)
- 2019(25024)
- 2018(25141)
- 2017(48035)
- 2016(26319)
- 2015(29993)
- 2014(30407)
- 2013(29748)
- 2012(27280)
- 2011(24765)
- 2010(25230)
- 2009(23158)
- 2008(22473)
- 2007(20080)
- 2006(17814)
- 2005(15588)
- 学科
- 济(105616)
- 经济(105481)
- 管理(72480)
- 业(70597)
- 企(55773)
- 企业(55773)
- 方法(48110)
- 数学(41989)
- 数学方法(41246)
- 农(37913)
- 中国(28049)
- 业经(25433)
- 农业(25050)
- 财(24964)
- 学(23541)
- 制(23287)
- 地方(21750)
- 理论(19179)
- 银(19080)
- 银行(19023)
- 行(17991)
- 贸(16870)
- 贸易(16856)
- 易(16201)
- 和(16033)
- 体(15662)
- 融(15582)
- 金融(15574)
- 技术(15358)
- 教育(15316)
- 机构
- 学院(372932)
- 大学(372749)
- 管理(146629)
- 济(142103)
- 经济(138612)
- 理学(126552)
- 理学院(125122)
- 研究(123643)
- 管理学(122529)
- 管理学院(121864)
- 中国(94374)
- 京(79972)
- 科学(78311)
- 农(68791)
- 财(65256)
- 所(62203)
- 业大(59435)
- 江(57564)
- 中心(57485)
- 研究所(56649)
- 农业(52947)
- 财经(51608)
- 范(50766)
- 北京(50412)
- 师范(50257)
- 经(46708)
- 州(46246)
- 院(44751)
- 技术(41560)
- 经济学(41084)
- 基金
- 项目(254057)
- 科学(198527)
- 研究(185709)
- 基金(182094)
- 家(158911)
- 国家(157513)
- 科学基金(134718)
- 社会(114680)
- 社会科(108301)
- 社会科学(108270)
- 省(100995)
- 基金项目(96138)
- 自然(88237)
- 教育(86722)
- 自然科(86204)
- 自然科学(86184)
- 自然科学基金(84588)
- 划(84534)
- 编号(77515)
- 资助(75827)
- 成果(63754)
- 重点(56739)
- 部(55188)
- 课题(54013)
- 发(53499)
- 创(52100)
- 创新(48518)
- 科研(48388)
- 大学(47181)
- 教育部(47058)
- 期刊
- 济(161011)
- 经济(161011)
- 研究(108558)
- 中国(76928)
- 农(66785)
- 学报(62397)
- 科学(56444)
- 管理(52927)
- 财(48900)
- 教育(48268)
- 大学(47563)
- 学学(44545)
- 农业(44382)
- 融(36702)
- 金融(36702)
- 技术(34464)
- 业经(29226)
- 财经(24453)
- 经济研究(23830)
- 图书(21588)
- 业(20938)
- 问题(20789)
- 经(20766)
- 版(19686)
- 科技(18203)
- 技术经济(18119)
- 理论(18005)
- 统计(17742)
- 业大(17075)
- 实践(16644)
共检索到555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桂雄 张新鹤 熊俊杰 何伟 易子木
乡村能源合作社作为乡村能源服务重要依托场景之一,对加快乡村能源服务落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适用于乡村能源合作社的商业模式尚不明晰,各参与主体所获得的效益难以权衡和分配,阻碍了乡村能源合作社的推广与应用。基于此,本文以乡村能源合作社的构成要素以及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为基础,提出三种乡村能源合作社运营模式,构建基于Shapley值的多主体合作博弈模型,以江西省A县乡村/乡镇分布式光伏能源合作社为例,研究合作社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完成乡村能源合作社商业模式的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组建乡村能源合作社所带来的收益大于独自经营的收益,可使乡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良好的规划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众
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了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旅游方式,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增长点。乡村旅游是将农村建设、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相结合,以绿色低碳为特点的旅游方式。本文在对国内外各种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进行分析研究,用比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归纳总结乡村旅游的旅游功能、吸引要素、特点和基本概念。
关键词:
主体界定研究 相关利益 乡村旅游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奔 温亚利 薛永基
盈余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合理、完善,对林业专业合作社能否实现成功运转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林业专业合作社各利益主体在盈余利益分配上是一个合作博弈的过程,针对传统Shapley值法只考虑贡献率的特点,考虑到林农、投资者、经营者与公司承担风险性大小的差异,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改进的Shapely值法,并通过具体算例对改进Shapely值法进行了应用。
关键词:
林业专业合作社 利益分配 合作博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婷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事关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农业面源污染分散性、不确定性及时空分布的异质性使得国家集中监管环境的模式在面源污染治理中显露不足。基于新合作主义思想,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政府、农业中间组织、农资经销商和农户四方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化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治理信息模糊、道德风险监管难、责任追究存在障碍的难题,有助于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效。
关键词:
新合作主义 农业 面源污染 治理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玮玮 郑文清
商业模式作为新的分析单元,提供一条理解、分析、沟通、创新企业选择的有力途径,逐渐被认为是商业系统传递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力量。融合碳排放约束机制的商业模式不仅可以获得正常的经济收益,还可以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益如改善生产率、提高效率、降低浪费、减少资金要求;同时这也意味着从一般环境项目的被动监控,到更加主动积极的商业意识和商业远见。因此从碳排管理角度审视商业模式的要素演变和支撑框架厘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思路和方法体系,以最终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要素之间包容性增长。
关键词:
碳排放约束 商业模式 要素演变 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祖英 杨黎波
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商业模式与其双边市场结构并不匹配,缺乏对不确定性的控制能力。与单边市场商业模式不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价值主张是产生显著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各利益相关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基于此,本文从价值定位、价值创造活动以及控制能力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价值网络、战略资源以及风险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利于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利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耀一
乡村旅游业能够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民的收入,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乡村旅游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在开发的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与支持度均不高。在本文中,笔者就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开发的模式展开分析,提出优化利益分配机制的策略,旨在从根本上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开发模式 利益分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耀一
乡村旅游业能够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民的收入,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乡村旅游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在开发的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与支持度均不高。在本文中,笔者就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开发的模式展开分析,提出优化利益分配机制的策略,旨在从根本上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开发模式 利益分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星梅 王雅娴 赵秋红 张又中
本文在已有可打断项目组合选择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资源约束,项目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项目的可打断性这三种因素,以净现值最大化为目标,首次构建了考虑多因素的可打断项目组合选择模型。此外,根据是否考虑资源约束、项目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项目的可打断性,分别构建了不同情形下的三个模型。最后给出算例,并运用GAMS\BARON求解,结果表明:1)资源约束是可打断项目组合选择的关键因素,关系着项目组合选择的成败;2)资源约束下,通过项目打断执行可以增加收益,这有别于已有的研究;3)考虑相互依赖关系时,合理进行项目组合选择使协同利益大于竞争损失,能使企业获利更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颖
乡村旅游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增加社区居民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又时常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资源过度使用、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导致社区主体的利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从经济和社会等角度进行综合考量,从而构建合理的社区参与机制,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主体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柏杨 樊家军
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可以全面发挥基层党建优势,推动新时期农地流转工作开展,大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还有助于区域粮食增收,为农村经济建设带来积极影响。但该模式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支部队伍建设的内生动力不足,制度建设的约束机制不强,合作社普遍实力不强等。因此,需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党员发展规范体制机制,发展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积极解决三大难题,吸引工商资本下乡,为乡村振兴赋能加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春丽 赵国杰
NGO高效灵活的工作方式、重要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人员较高的工作热情和志愿精神在环保、扶贫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认为是"农业二次飞跃"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从NGO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定位出发,基于它们在我国的发展实践,找出两者可以合作的基础——帮助农民致富,构建了NGO参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模式——NGO不仅担当着"牵线人"的角色,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销售渠道的问题,同时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观念引导、志愿服务等。
关键词:
NGO 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连刚 陈天庆 文枚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农民合作社通过发挥自身经济功能可推动乡村发展,并不断向社会领域拓展和延伸,已成为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通过分析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基于嵌入性视角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三重路径,即资本嵌入、政治嵌入和文化嵌入,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即规范合作社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民合作社 嵌入性 路径优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海兵 姚仁福
既有研究独立探讨了小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多种利益联结模式的各自增收效果,但对于什么样的利益联结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农户增收尚无定论。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集消费与生产于一体的农户模型以分析合约安排与小农户增收的因果关系,并基于CLES(2020—2022年)数据对三种典型利益联结模式的增收效果展开实证检验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合约安排与小农户增收存在正向因果关系,增收效果从低到高依次为“租地+雇工”模式、合同农业模式和股份合作模式。这一结论在考虑遗漏变量估计偏误、内生性检验、替换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第二,小农户依托合约安排通过土地转出和劳动时间再配置(“租地+雇工”模式)、产品溢价(合同农业模式),以及提升产业价值份额(股份合作模式)等路径实现有效增收。本文研究有效识别了小农户与合作社合约安排的三种典型利益联结模式的增收差异及其作用机制,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倾向性增收模式与实现路径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小农户 合约安排 利益联结模式 增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志刚
崔振龙认为,选择物价变动会计模式要考虑以下因素:(1)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国家与企业的财务分配关系紧密,必须考虑模式选择对国家财政收支的影响。(2)当前物价变动的特点是一般物价水准变动与大幅度调整并存,并呈阶段性。选择会计模式一定要考虑物价变动的特点,既要考虑到一般物价水准的变化,也要考虑到阶段性的大幅度调整。(3)我国幅原辽阔,偏僻地区交通不够发达,这样会使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变化有所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