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2)
- 2023(14345)
- 2022(12206)
- 2021(11256)
- 2020(9665)
- 2019(22012)
- 2018(21672)
- 2017(41381)
- 2016(22808)
- 2015(25806)
- 2014(26138)
- 2013(25909)
- 2012(24144)
- 2011(21860)
- 2010(22745)
- 2009(21776)
- 2008(21457)
- 2007(19948)
- 2006(17835)
- 2005(16518)
- 学科
- 济(91859)
- 经济(91726)
- 业(74639)
- 管理(68784)
- 企(53450)
- 企业(53450)
- 农(48633)
- 方法(36378)
- 农业(32040)
- 数学(31694)
- 数学方法(31366)
- 中国(30517)
- 财(30001)
- 融(28812)
- 金融(28808)
- 银(28472)
- 银行(28433)
- 制(27682)
- 行(27379)
- 业经(25247)
- 地方(20437)
- 务(18833)
- 财务(18783)
- 财务管理(18727)
- 贸(18364)
- 贸易(18347)
- 体(17982)
- 易(17925)
- 企业财务(17812)
- 学(17275)
- 机构
- 学院(328847)
- 大学(324350)
- 济(137027)
- 经济(133843)
- 管理(122460)
- 研究(108926)
- 理学(103409)
- 理学院(102347)
- 管理学(100717)
- 管理学院(100107)
- 中国(92355)
- 农(70843)
- 财(69124)
- 京(68038)
- 科学(64195)
- 所(56142)
- 江(54695)
- 农业(54610)
- 中心(54387)
- 财经(52705)
- 业大(51875)
- 研究所(49724)
- 经(47459)
- 州(43282)
- 北京(42749)
- 经济学(41873)
- 范(40976)
- 师范(40542)
- 财经大学(38406)
- 省(38262)
- 基金
- 项目(204322)
- 科学(159107)
- 研究(153747)
- 基金(145880)
- 家(125487)
- 国家(124291)
- 科学基金(105906)
- 社会(96659)
- 社会科(91283)
- 社会科学(91253)
- 省(82465)
- 基金项目(76824)
- 教育(70577)
- 划(67203)
- 自然(65913)
- 编号(65118)
- 自然科(64317)
- 自然科学(64299)
- 自然科学基金(63188)
- 资助(59639)
- 成果(54136)
- 重点(45943)
- 部(45835)
- 发(44892)
- 课题(44828)
- 创(42959)
- 制(42475)
- 性(40754)
- 创新(40213)
- 国家社会(39481)
- 期刊
- 济(162093)
- 经济(162093)
- 研究(100731)
- 中国(74896)
- 农(71900)
- 财(56939)
- 学报(50821)
- 融(49481)
- 金融(49481)
- 农业(47561)
- 科学(45349)
- 管理(42943)
- 大学(39344)
- 学学(36977)
- 教育(36347)
- 业经(30630)
- 技术(28940)
- 财经(26720)
- 业(23788)
- 经济研究(23199)
- 经(22821)
- 问题(22324)
- 版(18150)
- 农村(16731)
- 村(16731)
- 理论(16703)
- 技术经济(16454)
- 世界(16224)
- 贸(16021)
- 财会(15381)
共检索到521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琦峰 程园园 宋平
农产品质押融资是突破涉农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模式。农产品质押融资业务中引入第四方物流,在解决农产品质押融资开展受限问题的同时,也引发了银行、第四方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双重代理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银行、第四方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的双重委托代理模型,把物流企业的声誉效应引入模型中,求解得到考虑声誉与不考虑声誉两种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参数,并进行算例演示。结果表明:考虑物流企业的声誉效应后,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努力水平提高,获得的激励系数增大;银行单期期望收益增加。可见,引入声誉的激励机制能实现更好的激励效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响 刘悦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制造商与零售门店所组成服务供应链的契约模型,分析前者制定委托代理契约使后者进行有成本地市场需求信息获取的决策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在契约决策中存在阈值政策。当信息获取成本低于阈值时,制造商采用获取市场需求信息的分离均衡契约,反之则采用不获取信息的混同均衡契约;信息获取后存在两种作用相反的效应:一是有利于制造商制定有效的分离均衡契约以及零售门店的服务水平,从而使双方的期望利润最大化,二是委托代理关系中作为强势一方的制造商也失去了攫取供应链中更多利润的能力,这也使得零售门店可以获得额外利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桐 黄远新
构建了物流企业和银行、物流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不完全信息的委托代理模型,得到最优激励决策和物流企业的最优努力水平,并对采用共同委托模式的双重激励机制与委托监管模式的银行单一激励和没有激励机制的物流企业努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双重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减少银行的激励成本,也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监管努力水平。
关键词:
存货质押 共同委托 委托代理 双重激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业付
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供应链成员缺乏真实传递质量和需求等相关信息的意愿,使得供应链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供应链下游成员承担绝大部分风险等问题。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以核心企业和上游农产品供应商组成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引入风险分担度α的最优化模型,形成考虑农产品供应商风险分担努力因素的委托代理契约,与原有契约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农产品的委托代理契约使农产品供应商收益增加、风险降低,所以,建立上游农产品供应商合理的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促使农产品供应商为提高收益而提高供应的农产品质量,使整个供应链收益最大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少布 刘洪
在核心企业较高的信用水平和较好的项目质量前提下,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成功运作取决于融资企业努力程度。在信息对称条件下,作为主委托人的制造商通过设计固定的优惠激励,保证主委托人制造商和次委托人银行的收入效用最大化。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果次委托人适当降低代理人的努力投入标准,则主委托人的线性优惠激励使融资企业选择最优努力水平,并且使主委托人(制造商)和次委托人(银行)期望收益效用最大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富强 李斌
本文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框架下,对于风险态度与最优激励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不确定性等值的概念,具体分析了风险态度对激励效应的影响。并且分析了代理人的风险态度、企业经营情况与激励系数的关系。利用拉丰的显示原理,分析了代理人能力对于激励机制效应的影响。得到了与线性契约假设下相同的结论。究其根源,两者都是建立在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基础之上的。
关键词:
风险 激励机制 代理人能力 最优行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美莲 曾阳艳 陈武华
考虑医疗旅游供应链中协助机构和服务提供商双方的声誉效应,为降低医疗旅游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风险,建立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景下的双重声誉委托代理模型,运用最优化理论得出协助机构的最优激励机制决策,并与不考虑双重声誉效应的情形进行对比。结论发现,完全信息情形下,协助机构仅需通过固定报酬就可以激励服务提供商努力工作,且最优激励合同与服务提供商的风险规避度和外生不确定因素无关;不完全信息情形下,在一定条件下引入双重声誉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服务提供商的努力水平和激励报酬以及协助机构的期望收益,即双重声誉激励机制可以实现医疗旅游供应链的帕累托改进。此时,服务提供商的风险厌恶程度和外生不确定因素对激励机制的最优配置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丽梅
采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研究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主体创新参与意识和知识贡献精神。在团队知识创新个体成员角色划分的基础上,论述团队知识创新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分析双重关系中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并提出基于人力资本价值差异的激励措施。团队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表明,个体成员的拟线性效用令有效努力水平与其收益独立分配,符合科斯定理的"行动有效,与利益分配无关"的思想;个体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表明,实施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差异化激励合约,其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结果验证了知识贡献者的产出份额、努力程度以及确定性等价收入明显得到优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宾欣 马志强 LEON Williams
将声誉效应引入众包竞赛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接包方为考虑未来绩效收益而提高当前努力。建立并求解了显性和隐性声誉效应下连续两个任务阶段的动态激励模型,探讨了显性声誉修正系数、隐性声誉系数以及参赛者数量对激励效果的影响,并与无声誉激励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声誉激励机制通过单位绩效激励强度和固定奖励水平两条途径起作用,增大隐性声誉系数有助于提高每个任务阶段的努力程度,显性声誉不确定性则会降低第2任务阶段的努力程度;各种条件下实施声誉激励对第1任务阶段中的努力程度和单位绩效奖励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参赛者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弱化第1任务阶段中棘轮效应,但也会降低声誉激励机制对努力程度的正向价值,扩大声誉激励机制对单位绩效奖励的负向价值。
关键词:
众包竞赛 声誉效应 动态激励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婷 汤莉 徐培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化了农产品物流外包方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农产品市场中委托人与代理人利润分配的激励契约模型,指出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双方最优的努力水平及激励强度,并对因双方努力而增加的利润进行"二次分配";同时还拓展分析了重复合作下双方应重视对未来期望收益的关注程度,旨在为农产品物流外包获得帕累托最优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委托代理 物流外包 激励契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少布 刘洪
供应链融资的中小型供应商和核心型制造商之间,物料供应合约归结为委托代理激励合约。在信息对称情况下,核心制造企业通过设计线性激励,使供应商达到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并且能够实现制造商收益和供应商成本损失之间的帕累托最优均衡。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制造商通过设计线性激励,以付出最小代理成本为代价,使供应商选择最优努力水平的同时承担一定份额的风险,能够实现制造商和供应商期望收益效用最大化。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辛玉红 李小莉
基于供应链金融,结合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对供应商的线性激励。比较分析了不同信息状况下,各影响因素对激励强度、制造商期望收益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信息条件下,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正常运行应达到的最优努力水平。研究发现:当信息对称时,通过设计合理的线性激励合同,制造商可以使供应商实现最优努力水平。当信息不对称时,制造商的期望收益与供应商的努力投入影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供应商的成本系数、风险规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且激励份额与供应商的风险规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激励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元元 李帮义
文章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基础,围绕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问题,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在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之间设置了一类用来激励双方提高信息共享努力水平的激励机制;得出了委托方和代理方最优的收益分享系数以及双方最优的努力水平;并讨论了保证机制有效的参数条件。
关键词:
供应链 信息共享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万有华 孟卫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芳 崔文翠
本文以超市和农户组成的一个二级农超对接供应链为基础,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超市对农户的激励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结果表明,提高农户的产出系数、降低农户付出努力的成本系数、降低农户的绝对风险规避度以及密切关注外界不确定因素都可以降低超市的总代理成本,同时增加超市的期望效用和农户的期望收入。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农超对接 信息不对称 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