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8)
- 2023(14533)
- 2022(12542)
- 2021(12027)
- 2020(10137)
- 2019(23531)
- 2018(23683)
- 2017(46591)
- 2016(25400)
- 2015(28719)
- 2014(29036)
- 2013(28442)
- 2012(25755)
- 2011(23099)
- 2010(23643)
- 2009(21655)
- 2008(21176)
- 2007(18638)
- 2006(16625)
- 2005(14865)
- 学科
- 济(100153)
- 经济(100041)
- 管理(75387)
- 业(70022)
- 企(59123)
- 企业(59123)
- 方法(47180)
- 数学(41330)
- 数学方法(40580)
- 农(28006)
- 中国(27512)
- 财(25834)
- 业经(22582)
- 地方(21089)
- 学(21076)
- 制(19880)
- 贸(18934)
- 贸易(18923)
- 易(18402)
- 理论(18065)
- 农业(17997)
- 务(16123)
- 财务(16025)
- 财务管理(15996)
- 和(15812)
- 银(15679)
- 银行(15639)
- 策(15308)
- 技术(15080)
- 行(14897)
- 机构
- 学院(355746)
- 大学(353848)
- 管理(143383)
- 济(139180)
- 经济(135969)
- 理学(123994)
- 理学院(122665)
- 管理学(120289)
- 管理学院(119661)
- 研究(114857)
- 中国(86866)
- 京(75412)
- 科学(71148)
- 财(65541)
- 所(56982)
- 农(54115)
- 江(53931)
- 中心(53227)
- 财经(51867)
- 研究所(51666)
- 业大(51290)
- 北京(48089)
- 范(47481)
- 师范(47069)
- 经(46952)
- 州(43648)
- 院(42100)
- 农业(42016)
- 经济学(40430)
- 技术(38465)
- 基金
- 项目(238890)
- 科学(187853)
- 研究(176625)
- 基金(171795)
- 家(147979)
- 国家(146698)
- 科学基金(127125)
- 社会(109110)
- 社会科(103416)
- 社会科学(103389)
- 省(94185)
- 基金项目(90462)
- 自然(83427)
- 教育(82745)
- 自然科(81507)
- 自然科学(81491)
- 自然科学基金(79989)
- 划(78806)
- 编号(73600)
- 资助(72828)
- 成果(60080)
- 重点(53183)
- 部(52469)
- 课题(51238)
- 发(50557)
- 创(49077)
- 创新(45660)
- 科研(45457)
- 项目编号(45243)
- 教育部(45227)
- 期刊
- 济(155224)
- 经济(155224)
- 研究(106546)
- 中国(66501)
- 管理(53516)
- 学报(52504)
- 科学(49421)
- 农(48902)
- 财(48696)
- 教育(43841)
- 大学(40412)
- 学学(37680)
- 技术(34414)
- 农业(33732)
- 融(32482)
- 金融(32482)
- 业经(27205)
- 经济研究(25107)
- 财经(24448)
- 经(20840)
- 图书(20187)
- 问题(19715)
- 技术经济(17580)
- 理论(17447)
- 业(17097)
- 商业(16867)
- 统计(16723)
- 科技(16381)
- 实践(16076)
- 践(16076)
共检索到523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剑雄 慕静 康林
针对入驻电商平台的第三方供应商选择物流服务模式决策过程,通过考虑供应商和物流商间的权力结构和物流商的品牌差异,建立了供应商主导下和物流商主导下共6种决策模型,求解供应商和物流商关于市场需求、物流服务水平和边际利润的最优决策,进而分析物流商品牌竞争场景下供应商最优物流服务模式选择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物流商竞争加剧,自营物流品牌优势会使得供应商对第三方物流需求降低;当物流商品牌差异较大、中等、较小时,供应商的最优物流服务策略会依次选择自营物流模式、混合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处于主导地位的供应商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和消费市场需求,处于跟随地位的物流商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不同主导权的变化影响了供应商对物流模式选择的决策。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杰 王煜鑫 张景宣
在电动汽车换电模式下,考虑不同权力结构和政府补贴政策,分别构建由汽车制造商和换电运营商主导的博弈模型,比较并分析不同政策和权力结构对企业减排决策、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池平均租赁月数满足一定条件时,1)两种补贴政策下,汽车制造商和换电运营商的定价与消费者环保意识有关;2)随着电池平均租赁时间变长,政府补贴汽车制造商,并由其主导供应链碳减排量最大;无论何种补贴政策,换电运营商主导的供应链利润最大;3)随着碳减排成本逐渐增加,政府补贴汽车制造商,并由换电运营商主导供应链,政策补贴效果最佳,且有利于供应链的整体发展。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郭强 张聪聪 聂佳佳
研究品牌优势对回收商生产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并基于三方博弈模型,运用KKT条件等方法分析不同品牌优势下,回收商选择再制造或翻新的决策条件和利益分配结果。结果表明,在品牌优势较低的情况下,回收商的生产模式选择会依赖回收成本。当回收成本较低时,全部翻新是回收商最优策略,但这会损害品牌制造商和品牌零售商的利益;当回收成本适中时,回收商倾向于部分翻新,此时品牌零售商可以从中获益,但品牌制造商会受到冲击;当回收成本较高时,回收商翻新威胁小,品牌制造商和品牌零售商都会默认接受这一结果。在品牌优势较高的情况下,回收商和品牌制造商有动机达成再制造协议,实现双方的共赢,但品牌零售商会极力反对这一协议。此外,合作再制造模式并不一定能带来更高的消费者剩余,在一定条件下,翻新竞争模式下消费者剩余可能会超过合作再制造模式下的水平。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品牌优势 再制造 翻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莹 关志民 牟玉霞 于天阳
研究消费者公平关切行为对电商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分别在制造商制定线上平台店价格和电商平台制定线上平台店价格的情形下构建单渠道与双渠道供应链模型。研究发现:公平关切权重的增加会降低销售价格以及制造商和电商平台的利润。只有在电商平台制定线上平台店价格的双渠道供应链中,销售价格与公平关切系数正相关;制造商和单渠道供应链中电商平台的利润与公平关切系数负相关。电商平台并不总是能从提高佣金率中获益,在制造商制定平台店销售价格的双渠道供应链中,电商平台的利润随着佣金率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余真翰 杨浩磊
在对家具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O2O模式的必然性与有效性,指出了销售终端门店在O2O家具电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构建考虑了逆向物流因素的销售终端O2O电商合作决策模型,分析了销售终端做出参与O2O电商合作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O2O 电子商务 家具行业 逆向物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浩鑫 于天阳 关志民 曲优
本文以一个具有失望规避行为的制造商与一个完全理性的零售商所构成的低碳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了低碳技术创新投资的不确定性,分别在制造商主导(MS)、零售商主导(RS)及双方权力对等(Nash)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通过构建相应的博弈模型探讨低碳供应链最优减排水平与定价等相关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三种权力结构下的最优结果。研究表明:失望规避程度与单位低碳产品减排水平及制造商效用负相关;制造商主导时,其效用最大,但单位低碳产品减排水平最低,零售商主导和权力对等两种情形下的单位低碳产品减排水平(或制造商效用)存在关于减排成本系数及失望规避程度的阀值效应。此外,通过数值分析发现零售商期望利润在自身主导时最高,在双方权力对等时次之,在制造商主导时最低;而供应链总期望利润在制造商主导时最低,在其他两种情形下的大小关系同样存在关于减排成本系数及失望规避程度的阈值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艳菊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AHP对自营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以及第三方+自营物流的三大模式进行决策研究,首先,对电商物流概念、重要性进行分析,其次,对自营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以及第三方+自营物流三大电商模式的概念、优劣势进行分析;再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物流模式评价指标;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三大电商物流模式进行决策评价,最终得出自营+第三方物流将成为电商物流发展的主要模式。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谭德庆 黎倩 张聪聪
研究存在产品认可度差异及品牌溢出效应下供应商入侵策略的问题,并纳入零售商的其他外部选择考量,构建多阶段博弈模型。通过逆向归纳法,分析不同情形下各方的均衡结果及最优策略,揭示品牌溢出效应对于供应商入侵及零售商转换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供应商的产品认可度较低时,品牌溢出策略反而会产生负效应,导致供应商会入侵但放弃依赖零售商的品牌溢出;当供应商的产品认可度适中且品牌溢出效应在一定范围内时,供应商总是会采取品牌溢出策略进行市场入侵,此时零售商也不总是抵制供应商的品牌溢出策略,仍愿意选择继续与其合作,达成双赢局面;当供应商的产品认可度较高时,供应商总有入侵动机且零售商会采取转换策略,此时若替代供应商的生产成本低,供应商仍倾向与零售商维持合作,相反,若替代供应商的生产成本高,供应商则偏好零售商采取转换策略。
关键词:
供应商入侵 品牌溢出 外部选择 博弈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一漂 李贵萍 孙建红
以现实生鲜电商预售模式为背景,研究考虑消费者参照价格效应的生鲜产品定价与订购联合决策问题。首先分别构建消费者为损失中性和损失厌恶两种情境下的决策模型,证明最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假设需求受产品价格和参照价格共同影响,其中参照价格与产品不同时期的价格相关。最后设计了问题的迭代求解算法并进行数值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参照价格效应对零售商的利润以及定价和订货策略存在显著影响,当市场上存在较多损失厌恶型消费者时,商家应谨慎采取预售策略;预售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库存风险,产品预售折扣的减小将使订货周期和订货量先减少后增加,并使平均利润的增速逐渐放缓。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官振中 黄丘杰 张爱凤
为了研究电商平台与制造商的销售模式选择问题,在产品质量外生和内生情况下,分别建立制造商领导的转售与平台零售商领导的代理销售动态博弈模型,通过逆序归纳法求解出各决策方的最优定价与质量水平,并运用数值分析法验证结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平台边际运营成本与市场异质性共同决定产品市场覆盖率,平台与制造商可根据市场环境参数的不同选择最优的销售策略。质量外生时,平台与制造商的产品零售价格相同,但两者的最优销售模式选择总是不一致。质量内生时,当平台边际运营成本较低,且市场异质性较大时,平台与制造商均选择代理销售模式,此时双方均实现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电商平台 产品质量 定价 销售模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晓宁 刘晓冰
针对存在预售且通过网络与传统渠道销售的现实状况,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和博弈论,构建不同权力结构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博弈模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权力对等的Vertical Nash和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比较三种权力结构下各成员最优策略及绩效,分析关键因素的敏感性,检验模型的鲁棒性。研究发现:三种博弈下各权力主体的最优策略及绩效均受渠道替代程度、单位生产成本等关键因素影响。渠道替代程度越高,制定的双渠道价格越高;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预售市场需求呈现向现售市场转移的趋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强 马嘉昕 付文慧
考虑农户“以次充好”行为和电商企业抽样检测机制的基础上,运用博弈理论分别建立自营和平台两种销售模式下生鲜电商供应链的决策模型,对比研究了不同销售模式下电商企业抽样检测前后各方的最优决策及其期望收益。研究发现:(1)虽然电商企业的抽样检测将会降低农户“以次充好”的比例,提升在线销售生鲜品的品质,但却不一定带来自身和农户的收益增加;(2)无论自营模式还是平台模式,消费者的追溯赔偿和电商企业的严惩措施都会对农户“以次充好”行为起到抑制作用;(3)当农户存在“以次充好”行为时,抽检费用、内外部惩罚、信誉损失以及平台使用费等因素都将影响电商企业和农户对销售模式的选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侯剑 白雪斌 华连连
研究隐性股权下,电商参与的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具有资金约束的制造商对银行和电商平台两种融资模式的选择。构建了以电商平台为核心企业,具有资金约束的上游制造商参与的两级供应链融资模型,并运用股利贴现模型(DDM)对隐性股权进行量化,结合Stackelberg博弈分别对两种融资模式下的制造商和电商平台的收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银行利率是影响制造商融资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并且得出,具有资金约束的制造商选择向银行融资时,电商平台是否考虑隐性股权对其自身收益不会产生影响;具有资金约束的制造商选择向电商平台融资时,电商平台在考虑隐性股权的情形下其收益更优。
关键词:
隐性股权 电商平台 供应链金融 融资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玉 晁钢令
消费者考虑集是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品牌只有进入考虑集才有可能被最终购买。本研究在上海以牙膏作为测试对象检验了牙膏品牌进入考虑集时消费者所依据的决策规则。实证结果显示,消费者主要使用排除式决策规则、非权重的补偿式决策规则和权重的补偿式决策规则。
关键词:
考虑集 考虑集形成 决策规则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兰冲锋 季桓永 毕功兵
在考虑消费者环境责任的情况下,研究了单个垄断制造商的生产模式选择及绿色度联合决策问题。根据消费者是否具有环境责任,将其划分为绿色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两类。通过建立普通产品、绿色产品和混合产品三种不同的生产模型,探讨制造商最优决策和生产模式的选择问题,并进一步研究了消费者的环境责任和数量关系对制造商的决策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制造商和消费者剩余的视角来看,混合产品生产模式总是最优生产策略;但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最佳生产模式则取决于两类消费者所占比例大小。此外,制造商的利润和整个社会福利都随消费者绿色意识的增强而增加、随绿色技术开发成本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环境责任 定价 绿色度 社会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