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10)
2023(14781)
2022(12638)
2021(11715)
2020(10017)
2019(22636)
2018(22708)
2017(43701)
2016(23812)
2015(26794)
2014(26694)
2013(26703)
2012(24400)
2011(21657)
2010(21734)
2009(20367)
2008(20232)
2007(18147)
2006(16153)
2005(14633)
作者
(69186)
(57099)
(57012)
(54082)
(36679)
(27292)
(25848)
(22276)
(21676)
(20697)
(19557)
(19330)
(18417)
(18093)
(17563)
(17490)
(17053)
(16923)
(16548)
(16445)
(14193)
(14187)
(13807)
(13144)
(12869)
(12828)
(12737)
(12649)
(11423)
(11412)
学科
(101488)
经济(101363)
(96872)
(87505)
企业(87505)
管理(84880)
方法(45271)
数学(35391)
数学方法(35016)
业经(32450)
(31529)
(31231)
中国(24473)
技术(23101)
(22821)
财务(22749)
财务管理(22725)
农业(22486)
企业财务(21523)
(20270)
理论(19581)
地方(18981)
(18916)
(18273)
(18181)
贸易(18167)
(17646)
(17389)
(16764)
(14812)
机构
学院(343028)
大学(339634)
管理(142732)
(139224)
经济(136273)
理学(122406)
理学院(121169)
管理学(119433)
管理学院(118799)
研究(109908)
中国(85006)
(72873)
科学(66334)
(64357)
(55347)
(54971)
(52608)
财经(51070)
中心(50645)
业大(49941)
研究所(49417)
(46323)
北京(46233)
农业(43217)
(42758)
师范(42412)
(42353)
(39903)
经济学(39900)
商学(38238)
基金
项目(226928)
科学(179594)
研究(169509)
基金(164618)
(141785)
国家(140483)
科学基金(122552)
社会(106344)
社会科(100789)
社会科学(100762)
(89599)
基金项目(87488)
自然(79435)
自然科(77616)
自然科学(77601)
教育(76775)
自然科学基金(76268)
(73753)
编号(69971)
资助(67367)
成果(56008)
重点(50041)
(49668)
(49615)
(48253)
课题(47267)
创新(45589)
(44162)
项目编号(43600)
国家社会(43121)
期刊
(159256)
经济(159256)
研究(102465)
中国(65783)
管理(57825)
(52009)
(51362)
学报(48979)
科学(47306)
教育(37816)
大学(37724)
农业(35847)
学学(35341)
技术(33911)
(30039)
金融(30039)
业经(27937)
财经(25114)
经济研究(24085)
(21573)
(20941)
问题(20422)
技术经济(20198)
图书(18436)
科技(17269)
现代(17241)
理论(17078)
商业(15837)
财会(15607)
实践(15536)
共检索到515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凯  李伟  司马林  
针对技术转移过程中受让企业具有谈判势力的情况,本文构建了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了谈判势力条件下的最优技术转移定价决策问题,并分析了谈判势力对最优技术转移定价合约以及市场均衡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谈判势力增强会降低大型受让企业的提成费和一次性授权费。而且谈判势力具有传导效应,即大型受让企业的谈判势力会影响没有谈判势力的小型受让企业的技术转移定价合约,使得小型受让企业的提成费随谈判势力的增强而降低,一次性授权费却随谈判势力的增强而上升。此外,谈判势力的增强还会降低市场中产品的价格,提高消费者福利。本文通过算例验证了基本结论,并分析了大型受让企业潜在市场需求以及产品差异化程度变化对结论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申祥  蔡熙乾  
本文假定一国仅有一个非一体化企业,而另一国既有一个一体化企业又有一个中间品生产企业。非一体化企业需要向中间品生产企业购买中间产品方能生产最终产品,中间品的价格由双方谈判确定。两国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全部出口到第三国市场,并在第三国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第三国市场模型和博弈论,考察了企业谈判势力对一国出口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企业同时竞争的情形,还是在企业先后进入市场竞争的情形,企业谈判势力均通过影响中间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到水平转移利润和垂直转移利润的相对大小,从而影响到一国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灿雷  王永进  王若兰  
本文立足于中国目前"上游行业行政管制,下游行业市场竞争"的现实背景,构建了上游管制行业的谈判势力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07年的企业研发数据考察了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游管制行业的谈判势力在1998—2003年的显著下降促进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而在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后发生扭转并逐年强化,抑制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近年来上游管制行业的谈判势力增强对企业研发创新的负面效应,主要集中在高生产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高技术行业。因此,为更好地实施创新型驱动战略,发挥研发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深化上游管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降低其在中间投入品市场中的谈判势力是关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哲  陈国宏  
【目的/意义】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时期,探究供应链企业参与自愿型环境规制的促进机制对我国环境治理绩效提升有积极意义。【设计/方法】通过构建了一个二级供应链模型,研究制造商参与自愿型环境规制决策机制并讨论政府补贴对企业参与规制决策的影响,进而引入考虑谈判权力影响的收益分享契约,探究供应链协调机制。【结论/发现】(1)制造商参与自愿型环境规制受到消费者信任度、绿色产品偏好的正向影响,但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与参与度反向相关;政府补贴有助于促进企业参与自愿型环境规制,对于供应链企业形成有效激励;(2)谈判权力对收益分享契约协调作用具有影响,但存在一定的阈值,当零售商谈判权力高于该临界值时,制造商自愿型参与度及双方利润水平均得到提升,供应链实现协调优化。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冯春  罗茂  蒋雪  周鑫昕  
考虑由多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商主导型供应链,构建了均不考虑所述约束条件(CN)、仅考虑买方抗衡势力(MN)以及同时考虑买方抗衡势力和产能约束(MY)等三种情形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考察了零售商数量及市场需求波动对成员均衡决策及利润的影响,分析了买方抗衡势力下产能约束与否的供应链策略差异,并通过数值计算探讨其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考虑零售商买方抗衡势力时,零售商数量的增加削弱了其买方势力,且每个零售商愿意为自己的订单支付更多的费用,进而导致了更高的批发价格。在此情形下,考虑产能约束且当供应商生产能力低于无产能约束的均衡生产量时,产能约束对批发价产生正面影响,且供应商利润不总是减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曲创  秦阳洋  
我国煤电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双方在电煤市场上的谈判势力不相上下。除了各自产品的基础性重要地位之外,双方谈判势力的来源有经济依赖性、市场结构和政府规制三个方面。电力企业相对于煤炭企业在电煤的交易谈判中具有较强的谈判势力,因此综合考虑效率和社会公平两方面因素,政府对我国煤电关系的协调应基于削弱发电方谈判势力,促成双方达成自愿协议的原则。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冯中伟  谭春桥  
本文考虑具有损失厌恶行为与破裂风险的Rubinstein谈判博弈。首先构建子博弈完美均衡,并证明子博弈完美均衡的存在性及唯一性。然后分析子博弈完美均衡的性质,结果表明:参与人受益于对手的损失厌恶行为,而因自身具有损失厌恶行为遭受损失;谈判破裂概率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取决于贴现因子与参与人的损失厌恶系数;当谈判破裂的概率趋于零时,极限均衡结果收敛于经典的Rubinstein谈判博弈结果。最后建立了与非对称Nash谈判解的关系,其中参与人的议价能力与自身的损失厌恶水平呈负相关性,与对手的损失厌恶水平呈正相关性;参与人的议价能力依赖于谈判破裂概率与出价时间间隔的比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司银元  杨文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基于消费者购买历史,合理地运用价格歧视策略,展开营销活动。在此背景下,本文在Hotelling模型基础上构建两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主要研究转移成本和优惠券的存在对厂商价格竞争和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转移成本是厂商价格歧视的内在原因,在博弈第一阶段,厂商为争取市场份额进行激烈竞争,在博弈第二阶段,转移成本与优惠券的存在加剧了厂商两期的价格竞争;与统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降低了厂商利润和社会福利,增加了消费者剩余;歧视定价是厂商最终的均衡策略。因而,建议企业通过借助信息化技术实行价格歧视、提供个性化商品服务、综合考虑价格歧视与服务差异化等策略,可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提升企业收益水平。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慧妮  吴鹏  王筱纶  
针对非对称双寡头竞争企业中广告投放以及定价策略等问题,本文首先依据市场细分构建了统一定价和差异化定价模型;其次,以定价模型为基础,针对转化者市场是否存在偏好,构建了不同情境下的效益模型,并利用博弈论确定不同阶段的均衡结果,通过对均衡结果的分析,得出广告成本以及竞争市场的差异化程度对均衡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数值分析验证结果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燕红  
如今网络关系在电商企业资源获取以及成长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发凸显,所以充分利用企业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能够充分提升非头部电商企业创新效益。而非头部电商企业由于创新资源与能力不足、知识水平较低,通过企业网络中知识交流与资源共享,能够获得所需知识与资源,助力创新活动的开展;而企业网络中不同的关系强度是决定非头部电商企业创新效益的核心。基于此,本文探究了网络关系强度对非头部电商企业创新效益的作用机制,并考虑了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旨在促进非头部电商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强度能够促进非头部电商企业创新效益;网络关系强度能够促进非头部电商企业知识转移;知识转移能够促进非头部电商企业创新效益;在网络关系强度和非头部电商企业技术创新效益之间,知识转移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立成  王淦  张济建  
主要研究供应商碳配额不足、制造商碳配额富余、零售商碳配额富余情景下,考虑碳排放转移影响的三级供应链企业间最优运营策略问题。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构建超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内生性的碳排放转移率能弥补供应商碳配额不足,有助于确保网络均衡状态下供应商碳排放量在政府规定的碳配额范围之内;(2)随着碳排放转移率的升高,供应链超网络的网络均衡交易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网络均衡交易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3)由于碳排放转移效应的存在,供应链整体的利润下降,供应链企业应警惕碳排放转移带来的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卢珊  
《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集团成员单位之间按照内部转移价格进行交易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企业集团只有在掌握内部转移价格定价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合理地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做好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工作,才能降低集团整体的纳税负担及涉税风险,从而增强竞争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春凌  徐大丰  
碳交易促进减排技术进步须以技术进步增进寡头垄断企业市场势力为前提。论文以斯塔克博格(Stackberg)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减排技术是否成熟两种情况下,碳交易对寡头垄断企业产量及市场势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无论碳减排技术是否成熟,寡头企业初始碳排放系数相对大小都是影响企业产量及市场势力的关键变量,但是对企业产量及市场势力的影响迥异。在减排技术不成熟时,追随企业与领导企业初始碳排放系数的比值越大,碳交易越有利于领导企业增强市场势力,碳交易拉大企业间市场势力的差异;减排技术成熟时,追随企业与领导初始碳排放系数的比值越大,碳交易越有利于追随企业增强市场势力,碳交易缩小企业间市场势力的差异。在实施碳交易的过程中,须高度重视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减排的效率差异,防止行业进一步走向垄断。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文亮  许正中  
在考虑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2008~2012年28个省级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创新溢出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产出不仅与本地区投入相关,而且与邻近地区的投入显著相关;从长期角度看直接效应、间接效应都十分显著,并且这种溢出效应呈现出MAR外部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吉存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对外联系将会大量增加,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谈判对手。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系统总结和介绍了企业技术引进项目的谈判经验,可供企业实际工作者参考。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实际工作者来稿介绍你们在各种经营谈判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以广泛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我国企业的谈判水平,开拓企业商机,维护企业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