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34)
2023(18384)
2022(15566)
2021(14566)
2020(12443)
2019(28286)
2018(28172)
2017(54647)
2016(29742)
2015(33846)
2014(33472)
2013(32940)
2012(29742)
2011(26569)
2010(27066)
2009(25592)
2008(25344)
2007(22802)
2006(20384)
2005(18609)
作者
(84366)
(70044)
(69826)
(66475)
(44892)
(33509)
(31620)
(27213)
(26575)
(25359)
(23839)
(23732)
(22396)
(22389)
(21659)
(21380)
(20910)
(20523)
(20150)
(20142)
(17553)
(17262)
(16871)
(16212)
(15708)
(15695)
(15604)
(15579)
(14041)
(13774)
学科
(120888)
经济(120710)
(107751)
管理(103638)
(96862)
企业(96862)
方法(54117)
数学(43811)
数学方法(43052)
(39256)
(35910)
业经(35754)
中国(31970)
(28710)
(26720)
财务(26615)
财务管理(26572)
企业财务(25118)
农业(24313)
理论(24060)
技术(23932)
(22608)
地方(22274)
(21305)
(20221)
(20165)
(20012)
贸易(19997)
(19814)
银行(19767)
机构
学院(422657)
大学(420105)
管理(171381)
(168418)
经济(164691)
理学(146794)
理学院(145262)
管理学(142720)
管理学院(141930)
研究(133225)
中国(104988)
(90000)
(83368)
科学(80453)
(66024)
(65737)
(65486)
财经(64892)
中心(61574)
业大(60272)
研究所(59050)
(58741)
北京(57054)
(52913)
(52484)
师范(52456)
农业(51027)
经济学(49577)
(48408)
财经大学(47833)
基金
项目(276052)
科学(218465)
研究(205518)
基金(200130)
(172073)
国家(170548)
科学基金(148921)
社会(129489)
社会科(122745)
社会科学(122712)
(109065)
基金项目(105077)
自然(96220)
教育(94764)
自然科(94046)
自然科学(94025)
自然科学基金(92367)
(89992)
编号(84332)
资助(82873)
成果(68885)
重点(60921)
(60430)
(60376)
课题(58256)
(57832)
创新(55694)
(53396)
项目编号(52616)
国家社会(52611)
期刊
(194042)
经济(194042)
研究(127605)
中国(86436)
管理(69715)
(68500)
(61231)
学报(60708)
科学(57553)
教育(49385)
大学(47633)
学学(44552)
农业(41826)
技术(41589)
(39870)
金融(39870)
业经(33436)
财经(32413)
经济研究(29675)
(27759)
问题(24519)
(24090)
技术经济(22892)
图书(21468)
科技(20325)
现代(20151)
理论(20083)
财会(19678)
(19325)
商业(19308)
共检索到640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田刚  马志强  梅强  庄晋财  李守伟  罗建强  
本文针对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所组成的共生系统,提出了事前合同与事后调整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模式。即在合作之初基于各方投入确定初始的利益分配方案,合作后综合考虑各方的实际贡献、承担风险与合作性等影响利益分配的因素,并应用网络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以对初始分配方案进行调整。鉴于激励企业创新对提高共生系统竞争力的重要性,进一步基于创新激励指数对分配策略加以修正。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该分配模式更为合理、更符合实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荣俊美  陈强  贾婷  
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下,政府既要激励企业基础研究投入,也要提高企业科研成果开放比例,从而扩大知识溢出带来的社会收益;科技领军企业既要投入基础研究以抢占未来科技前沿,也要进行市场化发展以维持企业运营。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考虑科技领军企业直接参与基础研究、出资委托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基础研究两种投入模式,构建“政-企”“企-学”与“政-企与学”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探究政府税收优惠、资金投入、产权协调等激励机制的优化设计,对比不同研发模式的激励机制与效率,并利用Matlab R2020a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表明:(1)相同的政府激励机制,对企业不同基础研究投入模式的激励效果不同;(2)政府对不同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模式应制定差异化的固定资金支持与开放度,尤其应加强企业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产权激励;(3)利润率较低的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努力水平和投入规模更高,利润率较高的企业应在企业产权比重高的政策下选择委托科研模式;(4)企业基础研究投入规模带来的社会声誉价值对不同模式的投入规模和基础研究努力水平均具有提升作用,获得收益的周期越长,对开放式创新生态建设、委托科研模式的成功率均不利。最后,结合我国现状,为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激励机制提出相关对策,为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战略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月龙  王琳  周立新  邓辅玉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以服务商的服务创新努力投入水平最大化为目标,设计考虑制造企业参与的特殊合作服务创新契约并分析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创新最优契约的存在以制造企业服务创新预算足够大为前提,且最优契约条款随着预算增大而增加,服务商保留收益增大倒逼制造企业增大服务创新预算;制造企业参与投入对服务商的服务创新最优努力投入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服务创新固定支付对最优服务创新条款产生负向影响;服务商的最优服务创新努力投入水平与服务创新的价值系数及其分享服务创新产出份额正相关,与其投入成本系数及制造企业参与努力成本系数均负相关,与外生随机变量对服务创新产出的影响系数正相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晓芳  顾少波  黄欣  
股权激励是完善企业长期激励机制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自 90年代开始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在国内开始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时至今日 ,在激励方式和效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践中 ,股权激励的具体方式非常繁多 ,容易引起混淆。因此 ,本文对股权激励中的员工持股计划、经理层持股及股票期权三种主要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研究 ,为股权激励的具体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智琳  张耀峰  
本文针对自主创新企业中新产品合作研发的利润分配问题,建立了考虑补贴激励的纵向合作研发利润分配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基于多代理人的模拟仿真方法分析了自主创新企业合作研发中企业平均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存在能够使合作企业双方都保持较高收益和合作率的最优补贴系数。最优补贴系数随着企业边际收益比的增大而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被补贴企业的成本投入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力越大则最优补贴系数将越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东  柴慧敏  
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了制造企业与服务中介合作服务创新的激励机制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双方的知识共享水平、努力水平对服务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契约一旦被设定,双方的努力水平为均衡解下的努力水平;双方的努力水平、知识共享水平和服务创新质量都随着激励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但激励系数的增大并不总会使制造企业收益增大,制造企业收益在激励系数临界值处达到最大值,超过临界值后会随着激励系数的增大而下降;双方的知识共享程度的增大会使服务创新质量和系统收益增大。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丁祥  蒋传海  
产业组织理论中有关竞争与创新激励研究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度量市场竞争程度。文章从企业定价模式(统一定价和价格歧视)和产品差异化程度两个维度来度量市场竞争程度,并在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框架下考察两种不同度量方式下企业的研发激励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度量方式下,企业创新激励随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而增强,进一步支持了Arrow(1962)的观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刚  魏宁  
以激励供应商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出发点,重点讨论了核心企业采用何种方法 ,激励供应商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投入更大的主观意愿和行为,从而提升企业推行社会责任的水平,最终实现供应商和核心企业双赢的局面。主要选用改进的Shapley值法构建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商激励机制模型,并以电线电缆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和征  席玉娥  
为了激励顾客参与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根据顾客与制造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动机,采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信任激励模型,并对模型求解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信任激励策略。研究表明: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当顾客是风险规避的,顾客的努力程度、声誉系数、信息共享程度、顾客与制造企业的互动程度与制造企业对顾客的信任激励系数正相关;顾客的成本系数、风险规避系数、产出分享系数、外部环境变量的方差与信任激励系数负相关。如果制造企业给予顾客较高的信任程度,即使给予顾客较低的产出分享份额,顾客也会积极参与服务创新,即信任激励能够达到报酬激励的替代激励效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和清  
文章应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消费者参与电子信息技术制造企业产品创新的激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消费者精神和情感需求的满足对其参与制造企业产品创新的激励作用最大,它不仅激励消费者参与产品功能和式样创新,还激励其参与产品创意创新和激励其投入更多的资源参与产品创新;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对消费者参与产品功能和式样创新有激励作用;消费者对产品创新过程和结果控制感的需求满足对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意创新和增加资源投入有激励作用。根据这些基本结论,提出了促进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维  刘阳  
企业自身失败学习能力的高低、市场地位和竞争对手的创新策略是影响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构建了一个在失败学习影响的情况下,在位制造企业与潜在进入企业之间关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选择的完全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考察在位企业与潜在进入企业的均衡策略,从微观视角分析了企业如何相机抉择。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失败学习能力的高低来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创新模式,其中,失败学习能力较高的在位企业会选择破坏性物流服务创新,此时潜在进入企业不会进入市场;失败学习能力较低的在位企业会选择持续性物流服务创新,此时潜在进入企业会进行破坏性物流服务创新进入市场。(2...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涛  宋敏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在中国18个城市1483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不同所有制结构下经理人薪酬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影响。文章分别用企业研发参与、研发投资密度和几个创新产出指标,在控制了一系列影响创新的因素之后,得出了如下的主要结论:(1)无论从投入还是产出看,国有企业都更具有创新性;(2)对CEO的薪酬激励能促进企业进行创新;(3)国有产权降低了激励对创新的促进作用。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以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倩莎  罗伟  
文章以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投入、实验室产出和产出市场化三个层面解释技术创新,探究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观察国内和国外双重市场激励下企业价值链攀升表现以及技术创新和价值链攀升间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间显著正相关;双重市场激励与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间显著正相关;双重市场激励显著增强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间的相关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曹越  赵书博  王琼琼  
专利盒制度作为研发税收激励政策之一,其影响一直饱受争议。本文以欧洲11个国家2000多家企业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专利盒制度对企业创新参与意愿及研发支出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盒制度对于已开展研发的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未开展研发企业参与研发的意愿有积极影响,但不显著;此外,专利盒制度对企业研发水平的影响具有行业差异性,对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企业研发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信息通讯行业和专业、科学与技术业的企业研发支出则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专利盒制度的设计和特点也会影响专利盒效应的发挥,更有利于企业的制度设计将增强企业研发活动对专利盒政策的敏感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明琴  
自主创新,不仅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只有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建立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是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