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60)
2023(14031)
2022(12342)
2021(11585)
2020(9918)
2019(22745)
2018(22365)
2017(42618)
2016(23725)
2015(26581)
2014(26478)
2013(26209)
2012(23875)
2011(21663)
2010(21477)
2009(19968)
2008(19396)
2007(16967)
2006(14952)
2005(13187)
作者
(70964)
(58654)
(58419)
(55643)
(37182)
(28451)
(26357)
(23152)
(22480)
(20870)
(20014)
(19865)
(18666)
(18442)
(18096)
(18079)
(18037)
(17468)
(16871)
(16740)
(14936)
(14417)
(14275)
(13428)
(13250)
(13239)
(13050)
(12875)
(11903)
(11714)
学科
(90187)
经济(90048)
管理(67558)
(63663)
(53168)
企业(53168)
方法(42740)
数学(37018)
数学方法(36534)
(25124)
中国(23781)
(23264)
(21905)
业经(20440)
地方(18695)
(18435)
(16873)
贸易(16861)
农业(16662)
(16362)
理论(15123)
(14827)
环境(14635)
技术(14605)
(14216)
财务(14143)
财务管理(14116)
(14047)
银行(13982)
企业财务(13344)
机构
大学(337134)
学院(333246)
管理(132572)
(126762)
经济(123889)
理学(115261)
理学院(113941)
研究(112194)
管理学(111825)
管理学院(111247)
中国(82222)
科学(73717)
(72069)
(61985)
(58150)
(57378)
业大(56022)
研究所(52768)
中心(51274)
(49057)
农业(48959)
财经(46602)
北京(45281)
(44239)
师范(43720)
(42290)
(40658)
(39717)
经济学(36855)
师范大学(35529)
基金
项目(234196)
科学(181735)
基金(168323)
研究(165245)
(149322)
国家(148069)
科学基金(125501)
社会(102696)
社会科(97172)
社会科学(97145)
(92283)
基金项目(90124)
自然(84197)
自然科(82168)
自然科学(82141)
自然科学基金(80631)
(78483)
教育(75641)
资助(69176)
编号(66749)
成果(53690)
重点(52598)
(50608)
(48908)
(48333)
课题(46229)
科研(45400)
创新(45113)
计划(44486)
大学(42757)
期刊
(136712)
经济(136712)
研究(95401)
中国(62844)
学报(61206)
(55470)
科学(53171)
管理(46207)
大学(45128)
(43060)
学学(42313)
农业(37874)
教育(37082)
技术(27147)
(26940)
金融(26940)
业经(23026)
财经(21979)
经济研究(21049)
(19543)
图书(18944)
(18626)
问题(18141)
科技(17875)
(17141)
业大(16229)
理论(16056)
技术经济(15929)
资源(15471)
实践(14881)
共检索到480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伟明  
[目的/意义]针对多种学者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结论非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考虑共识度的学者学术影响力组合评价模型。[方法/过程]首先,定义本年度总被引次数、上年度总被引次数和前年度总被引次数的概念,结合H指数和总被引次数构建一套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熵权TOPSIS方法、VIKOR方法、Heronian算子、DEMATEL方法和幂算子对学者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计算5种不同的学者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结果;最后,设计考虑共识度的信息融合方法,计算学者学术影响力组合评价结果。[结果/结论]选取26位国际模糊决策领域专家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发挥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的优点和弥补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缺点,可以避免人为选取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操纵的可能性,还可以使得最终的组合评价结果相对更为可靠,因此能够得到较为客观公正的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玉琢  章成志  
[目的/意义]从全文本内容分析的角度对算法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方法 /过程]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十大数据挖掘算法使用为例,分析不同算法在特定领域的影响力。通过对1965年-2006年间发表的自然语言处理领域10 922篇学术论文的调研,从其全文内容中抽取6 001条包含十大数据挖掘算法的句子(简称算法句);针对算法句从提及论文数、总提及次数、提及位置等3个方面,对不同算法的影响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以不同特征作为影响力衡量标准,十大数据挖掘算法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学术论文中的影响力有明显区别,在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传彪  
当下,网络交流不断兴起,学者们的研究视角正逐渐汇集于网络上的学术交流,这种交流现象一方面加快了学术交流的速度,促进了学术交流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上的学术影响力该如何确定,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网络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什么样的网络言论才能作为权威,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科学网博客为数据来源,采用加权处理的方法,进行科学网博客学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与研究;旨在了解当前网络学术交流的情况并试图寻求一套能够评价网络学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传彪  
当下,网络交流不断兴起,学者们的研究视角正逐渐汇集于网络上的学术交流,这种交流现象一方面加快了学术交流的速度,促进了学术交流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上的学术影响力该如何确定,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网络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什么样的网络言论才能作为权威,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科学网博客为数据来源,采用加权处理的方法,进行科学网博客学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与研究;旨在了解当前网络学术交流的情况并试图寻求一套能够评价网络学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子婕   唐星龙  
[目的/意义]目前,融合Altmetrics指标和引文指标越来越成为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的趋势所在,但是现有的评价体系易忽略学术潜在影响力维度且尚未足够重视学者学术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因此难以满足复杂信息环境下对学者进行全面、准确评价需求。[方法/过程]传播学中的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理论和高潜力人才评价中的A-FAST模型理论启发了对于互动视角下学者学术影响力多维评价模型的研究。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文章在专业影响力、传播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维度的基础上补充了潜在影响力维度,构建了互动视角下学者学术影响力多维评价模型,并梳理了4个维度的具体指标体系,明确其适用场景。[结果/结论]根据构建的学者学术影响力多维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对石墨烯领域中国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应用,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局限]存在评价数据类型单一和模型验证情景简化等方面的不足,以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颖  肖仙桃  
[目的/意义]利用Altmetrics对学者影响力进行评价已得到广泛认可,但现有Altmetrics指标均来自于国外网络平台,由于我国政策和语言差异,我国学者对其使用较少,导致已有的指标体系不适用于我国学者的评价,因此文章参照国外Altmetrics指标体系构建了适合我国学者影响力评价的Altmetrics指标体系。[方法/过程]文章在分析国外Altmetrics指标来源平台的基础上,从国内相似平台的代表性平台中选取Altmetrics指标,引入因子分析法筛选指标并确定权重以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相关性检验和二维评价方法对所得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结论]以上方法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以用于我国学者影响力评价,但评价层面不同于传统文献计量指标,二者互为补充。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杜建  张玢  李阳  唐小利  许培扬  
以中国医学科学院73位从事临床科研的博士生导师为样本,分析不同学术年龄组在各学术影响力指标上的表现差异,并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辅助优选指标。得到的优选指标包括发文量、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h指数、A指数g、指数和累计影响因子,其中与"平均量"相关的篇均被引次数、A指数更适合于评价中国高水平学者的学术表现;而m熵指数不太适合于评价中国学者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科研人员的评价应该注意学术年龄这一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晓庆  王圣洁  胡琳  
[目的/意义]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备受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如何科学选取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的指标是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采用p指数的提出者Prathap为弥补P指数不能体现总量相等的引文数在单篇论文上的分布情况的缺陷,新提出的z指数,以Muscular Dystrophy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15位学者为例,计算目标数据的z指数、h指数、p指数、总发文量、总被引次数和平均被引率、体现引文分布的一致性指标η,实证分析了利用z指数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的效果。[结果/结论]z指数优于现有的h指数和p指数,更具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晓慧  王康  
【目的/意义】量化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并综合评估选取最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为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以CNKI期刊库为数据来源,以竞争情报为检索词,统计该领域所有学者,并计算被引频次排名靠前的99位学者的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重要论文数、重要论文被引频次、合作率、h指数、g指数、p指数,利用SPSS22.0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运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将得出不同的结论;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较多相关性;p指数在众多指标中更具区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萍  杨宇  邹德安  
[目的/意义]结合传统引文指标与学者文献的引用关系数据,对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测度。准确且高效地测度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使测度结果更加合理科学。[方法/过程]提出学者文献影响力测度指标,通过构建加权文献引文网络模型,结合文献被引频次和被引时间以及文献发表期刊当年的期刊影响因子,综合测度出文献重要性大小。根据学者对其所著文献的贡献度,综合测度出学者的文献影响力,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实验证明该模型既考虑了学者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又区分了合著学者对其科研成果的贡献度的不同,相比影响因子、h指数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蓉英  郭凤娇  谭洁  
本文借助Altmetric Explorer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获取和分析处理数据,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现有Altmetrics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选取,设计和构建出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及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评价模型的可行性。通过与传统引文指标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发现Altmetrics评价指标同传统的引文指标在评价结果上既具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Altmetrics测度的影响力偏向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关注度,较少涉及表征论文质量的学术影响力。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对传统的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有所补充。图6。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勇青  齐萍  
首先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个方面构建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体系,其中定性评价的主要方法是同行评议,定量评价包括单指标评价和多指标客观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包括多指标主客观评价和组合评价。然后对各种评价方法及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介绍并举例说明。最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思考与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司林波  赵晓冬  
本文借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从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论文地区分布、论文机构分布、基金论文数、高频被引论文分布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比较教育研究》在教育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勇青  齐萍  
首先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个方面构建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体系,其中定性评价的主要方法是同行评议,定量评价包括单指标评价和多指标客观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包括多指标主客观评价和组合评价。然后对各种评价方法及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介绍并举例说明。最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思考与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蓉英  魏明坤  汪少震  
开源软件在学术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多,但其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利用Altmetrics,对开源项目Depsy中Python社区的部分软件从下载量、文献被引次数以及软件之间的复用次数三方面对开源软件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①随着Web2.0的发展,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不仅包括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传统形式的学术研究成果,还包括博客、视频、数据集、软件代码等非传统形式的学术研究成果;②开源软件的发展对学术领域的创新具有催化作用;③Python社区中各软件的影响力差距较大,大部分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