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5)
- 2023(13364)
- 2022(11348)
- 2021(10345)
- 2020(8664)
- 2019(19289)
- 2018(18926)
- 2017(36155)
- 2016(19591)
- 2015(21818)
- 2014(21451)
- 2013(20962)
- 2012(19132)
- 2011(17367)
- 2010(17645)
- 2009(16807)
- 2008(16886)
- 2007(15317)
- 2006(14003)
- 2005(12889)
- 学科
- 济(72414)
- 经济(72291)
- 管理(70472)
- 业(66147)
- 企(56370)
- 企业(56370)
- 方法(27632)
- 财(26120)
- 农(23348)
- 数学(23147)
- 数学方法(22818)
- 制(21589)
- 中国(21114)
- 业经(19907)
- 贸(16755)
- 贸易(16745)
- 易(16383)
- 务(16349)
- 财务(16293)
- 财务管理(16256)
- 企业财务(15425)
- 银(14942)
- 银行(14908)
- 农业(14755)
- 策(14622)
- 学(14335)
- 行(14171)
- 体(13904)
- 地方(13494)
- 技术(13171)
- 机构
- 学院(281387)
- 大学(280466)
- 济(115487)
- 经济(113011)
- 管理(111021)
- 理学(94412)
- 研究(93842)
- 理学院(93448)
- 管理学(92133)
- 管理学院(91571)
- 中国(73385)
- 财(59403)
- 京(58571)
- 科学(55054)
- 农(48778)
- 所(46568)
- 财经(45367)
- 江(45320)
- 中心(44445)
- 研究所(41623)
- 业大(41415)
- 经(40914)
- 农业(38097)
- 北京(36526)
- 州(35236)
- 范(34369)
- 经济学(34235)
- 师范(33947)
- 院(33805)
- 财经大学(33245)
- 基金
- 项目(182680)
- 科学(144391)
- 基金(133576)
- 研究(133561)
- 家(116814)
- 国家(115789)
- 科学基金(99636)
- 社会(86253)
- 社会科(81872)
- 社会科学(81855)
- 省(71166)
- 基金项目(69813)
- 自然(64288)
- 自然科(62850)
- 自然科学(62830)
- 自然科学基金(61786)
- 教育(60889)
- 划(59911)
- 编号(54390)
- 资助(53930)
- 成果(45530)
- 重点(40811)
- 部(40358)
- 发(38677)
- 创(38557)
- 制(38350)
- 课题(37320)
- 创新(36012)
- 国家社会(35859)
- 教育部(34858)
共检索到436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邓力 郑建国 赵瑞娟
研究了存在一个外部性非品牌制造商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只有品牌制造商具有质量信息披露能力,且可以选择采取信息获取预测消费者质量偏好时,品牌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及质量信息披露决策。建模描述了存在不同质量偏好消费者的市场中品牌产品和非品牌产品的需求,得出终端定价,以及有无信息获取条件下品牌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策略,进一步得到其质量信息披露策略,分析了信息获取对品牌制造商定价及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低类型消费者,品牌制造商更愿意向高类型消费者披露信息;品牌制造商信息披露的意愿随着零售商获取非品牌产品成本的增加而降低;信息获取对零售商不利,对品牌制造商的影响与市场容量有关;采取信息获取行动后,品牌制造商会对高类型消费者的披露意愿增大,但对低类型消费者的披露意愿变化与市场容量有关。
关键词:
信息获取 信息披露 双渠道 供应链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邓力 郑建国 赵瑞娟
研究了存在盗版制造商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只有正版制造商具有质量信息披露能力,且盗版产品可以"搭便车"时,正版制造商的定价及质量信息披露决策。建模描述了消费者购买正版、盗版产品的效用权衡,得出正版产品的渠道需求及终端定价,以及不同产品质量条件下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策略,进一步得到披露成本约束下的质量信息披露策略,分析了盗版水平对制造商定价及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盗版产品的存在导致零售商和制造商采取分段定价策略;盗版程度越高,制造商的议价能力越低,可以制定的批发价越低,且制造商会在更低的产品质量水平下决策;制造商只有在产品质量、披露成本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时,才愿意披露信息。
关键词:
盗版 信息披露 定价决策 供应链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欧剑 常远 闵杰 曹宗宏
在制造商与平台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中,考虑制造商与平台零售商的质量信息披露具有不对称的跨渠道影响力,构建了由制造商主导的披露策略与渠道定价的博弈模型,研究了无披露策略、制造商披露策略、平台零售商披露策略下制造商与平台零售商的定价行为,通过对比得出制造商与零售商的质量披露阈值,分析了产品质量水平与平台零售商披露的跨渠道影响力对博弈均衡解的影响。研究发现:1)较高的质量水平诱导制造商主动披露信息,而较低的质量水平则使制造商更倾向零售商披露信息; 2)平台零售商的披露意愿随其跨渠道影响力的提高而增加; 3)当质量水平和零售商跨渠道影响力都较高时,制造商与零售商都倾向零售商披露; 4)较高的披露跨渠道影响力并不总是对平台零售商有利,当零售商的跨渠道影响力高于一定阈值,零售商的利润会先因披露策略改变而大幅降低,后随着零售商影响力的增加而上升。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瑞娟 周建亨
在一个含有线上直销渠道的双渠道供应链中,考察当消费者注重产品体验时,信息不披露和信息披露两种模式下制造商、零售商两周期的定价策略。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产品体验为高的概率和信息披露对提升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议价能力都存在正向的作用;信息披露使实体店第二期的需求对前期需求更加敏感,而对第二期价格及成本的敏感性下降;不论信息是否披露,第一期实体店定价总高于网店定价,但当消费者体验产品为高的概率足够大时,网店在第二期可以采用高于实体店的定价策略,且信息披露可以使网店在第二期有更多的可能制定高于实体店的定价;信息披露使得制造商在两期内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而零售商的收益变化与披露成本有关,且零售商在第一期受益的可能性更高。
关键词:
定价策略 两周期 信息披露 双渠道供应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诗杨 周楠 蹇洁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的构建,研究了一个社会责任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在不同渠道策略下的定价决策模型,进而分析了制造商社会责任对均衡结果的影响,然后从供应链视角、社会整体福利视角提出了制造商的最优渠道策略。研究发现:单渠道策略下,制造商社会责任的增加会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供应链利润和社会整体福利;制造商开辟网上渠道,会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的整体销量;当社会责任系数低于一定阈值时,合理的供应链内部利润转移机制可以解决网上渠道开辟所引发的供应链成员间矛盾冲突,从而达到制造商、传统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三赢;当社会责任高于一定阈值时,制造商将失去开通网上渠道的动机。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供应链 定价 渠道策略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习栋 马士华
考虑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该系统中存在制造商构建的网络直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两种分销模式。研究了考虑服务溢出效应和不考虑服务溢出效应的两种情况下制造商的风险态度对供应链双方市场策略的影响。借助数值分析,探讨了考虑服务溢出效应的情况下,服务溢出效应对供应链双方需求、期望收益和零售商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服务溢出效应在一定范围之内时,服务溢出效应对供应链双方的需求、期望收益和零售商的服务水平具有积极影响。在服务溢出效应和不考虑服务溢出效应的两种情况下,风险规避型的制造商采取的市场策略是不同的。
关键词:
双渠道 风险态度 服务水平 服务溢出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胡华清 葛泽慧 陈丽华
制造商渠道入侵是普遍存在的商业现象。现有文献广泛关注制造商的渠道运营策略,而较少研究渠道入侵下的零售商应对措施。考虑到零售商在获取消费者信息方面的优势,本文在双渠道环境下首先研究了制造商的渠道销售策略和产品质量决策,进而提出了零售商应对渠道入侵的最佳信息获取策略。研究发现:1)当市场中消费者质量偏好较高时,双渠道中均有销售市场,反之可能出现“渠道关闭”的情况;2)不同信息获取策略(承诺/依赖)将分别通过“激励效应”和“诱导效应”促使制造商提升产品质量,进而提高渠道销售价格;3)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最佳信息获取策略,该策略能最大程度上激励制造商投入质量研发,在保证零售商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保证消费者期望效用处于最高水平。本文为零售商应对制造商渠道入侵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为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期望效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细玉 覃艳华 余小艳
考虑由单个零售商和单个受资金约束的制造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该文研究了提前支付融资策略和银行贷款融资策略对双渠道供应链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最优定价及碳减排决策的影响,并给出了制造商在不同初始资金水平下的融资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决策下,双渠道供应链有资金约束时的最优碳减排率和利润要小于没有资金约束时的最优碳减排率和利润;分散式决策下,采用提前支付融资策略时,制造商的最优线上销售价格、最优批发价格随批发价格折扣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制造商的最优碳减排率、零售商的最优线下销售价格随批发价格折扣率的增大而减少;采用银行贷款融资策略时,制造商的最优线上销售价格、最优批发价格以及零售商的最优线下销售价格随批发价格折扣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制造商的最优碳减排率随批发价格折扣率的增大而减少;无论批发价格折扣率或银行贷款利率如何变化,采用提前支付融资策略对制造商有利;当批发价格折扣率或银行贷款利率较小时,采用提前支付融资策略对零售商有利,而当批发价格折扣率或银行贷款利率较大时,采用银行贷款融资策略对零售商有利。
关键词:
双渠道供应链 资金约束 碳减排 融资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琳 张克勇 高寅
聚焦在线零售商分销与融资的双重角色,考虑当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面临资金约束时,基于银行借贷融资策略对在线零售商提供的电商保理融资策略进行对比研究,探究制造商的最佳融资策略、适用条件以及不同融资模式下的最优定价决策,进而分析引进电商金融对渠道需求和决策者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商保理融资对在线零售商来说是有利可图的,其带来的利息收益足以抵消销售收入带来的空缺;电商保理融资有利于开发和拓宽制造商的离线直销渠道,而银行借贷融资则会引导消费者向线上零售渠道迁移;当初始资金水平使得两种融资模式都可选择时,优惠利率与高融资比例组合下的电商保理融资合同可以实现共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军飞 陈伟达 王文宾
研究竞争环境下制造商的研发策略以及该策略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建立由供应商、研发制造商和普通制造商构成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分别分析了集中式决策模型以及分散式决策模型下研发制造商是否实施研发策略的两种情形,并探讨了研发策略对消费者剩余、环境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采用Shapley值法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研究表明:实施研发策略不会改变核心零部件的采购价,但会降低普通制造商的产量,并提高研发制造商和供应链的总产量;实施研发策略可以引导企业采取较低的产品定价策略,提高供应商和研发制造商的利润,并降低普通制造商的利润,且能够提高消费者剩余;若环境影响降低系数大于某阈值,实施研发策略能够降低环境影响并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甜甜 杨晓艳
为研究大数据信息与渠道服务对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的影响,本文以单一制造商、零售商以及大数据服务公司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运用Stackelberg博弈得出不同情形下的最优决策并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渠道价格与大数据的成本优化系数、渠道服务水平成正比。一定阈值范围内投资大数据信息可以优化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增加供应链收益。通过数值算例得出集中决策与投资一定阈值范围内大数据信息时双渠道供应链的收益最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佳佳 胡庆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造商需要不断进行产品研发才能保持其核心竞争力,而下游零售商在关注产品研发计划的同时也需要时刻掌握消费者偏好情况。为研究制造商不同研发模式下零售商的最佳信息获取策略,本文基于质量提升和成本削减两种研发模式,构建了不同策略组合下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无论制造商是否进行研发投入,零售商都仅在信息获取成本低于相应的阈值时才会获取消费者偏好信息,但制造商的研发投入放宽了零售商获取信息的费用阈值,促进了其进行信息获取的意愿。同时,制造商研发模式的选择受到投资系数的影响,当质量投资系数较小而成本投资系数较大时,制造商选择质量提升研发模式,反之,制造商选择成本削减研发模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表明,零售商获取信息有益于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提升。
关键词:
成本削减 质量提升 信息获取 消费者偏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强 窦晓乐 李增禄
研究了零售商广告对双渠道制造商在线推介策略的影响。分别建立有无广告投入情形下制造商推介策略选择模型,结果发现:在零售商不投入广告的基准模型中,随着推介市场规模的增大制造商推介策略由仅推介官方商城转变为都推介;若零售商投入广告而制造商不进行成本分担,则在推介市场规模和零售商广告成本系数都较低时,制造商推介策略由基准模型中的仅推介官方商城转变为都推介。若制造商对零售商进行广告成本分担,则随着推介市场规模以及成本分担比例的增大,制造商采取都推介策略的空间逐渐变大。
关键词:
双渠道制造商 推介策略 零售商广告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林强 郭恒嘉 林晓刚 陈丹娜
在考虑网络外部性与消费者偏好共同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基础上,构建由单个制造商与单个零售商组成两级供应链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制造商不同的优惠券投放策略(不投放、仅线下投放、仅线上投放和同时投放),探讨双渠道下制造商的优惠券投放策略及其对零售商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投放面值较大的优惠券才能增加自身利润。制造商的优惠券投放策略同时受到网络外部性折扣系数、消费者对线上渠道的偏好程度以及优惠券面值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而制造商选择仅线上投放或同时投放面值较大的优惠券优于不投放或仅线下投放优惠券。零售商总是能从制造商投放优惠券中获益,呈“搭便车”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强 李增禄 聂佳佳
研究了零售商预测信息分享对双渠道制造商在线推介策略的影响。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建立制造商不同推介策略下供应链决策模型,得到贝叶斯均衡销量,批发价格以及各方最优预期利润。研究发现:当推介市场规模较小时,制造商仅推介官方商城;当推介市场规模较大时,制造商采取都推介策略。零售商没有动力将预测信息分享给制造商。引入信息分享补偿机制促使零售商进行信息分享,当零售商谈判能力较强且信息预测精度较高时,制造商推介策略由无信息分享下都推介转变为仅推介官方商城。
关键词:
信息分享 双渠道 推介策略 预测精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