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9)
- 2023(7918)
- 2022(6832)
- 2021(6159)
- 2020(5329)
- 2019(11888)
- 2018(12003)
- 2017(23261)
- 2016(12542)
- 2015(14432)
- 2014(14225)
- 2013(14107)
- 2012(13059)
- 2011(11862)
- 2010(12156)
- 2009(11456)
- 2008(11560)
- 2007(10467)
- 2006(9577)
- 2005(9116)
- 学科
- 济(48002)
- 经济(47908)
- 管理(47520)
- 业(43466)
- 企(35186)
- 企业(35186)
- 财(19729)
- 制(17765)
- 方法(16848)
- 数学(14081)
- 数学方法(13882)
- 农(13681)
- 中国(13318)
- 业经(13066)
- 务(12172)
- 体(12146)
- 财务(12137)
- 财务管理(12110)
- 企业财务(11597)
- 银(10237)
- 银行(10229)
- 行(9731)
- 体制(9167)
- 度(8922)
- 制度(8918)
- 融(8819)
- 金融(8817)
- 农业(8808)
- 学(8754)
- 贸(8592)
- 机构
- 大学(179239)
- 学院(176592)
- 济(73709)
- 经济(71857)
- 管理(70890)
- 理学(59039)
- 理学院(58497)
- 研究(58163)
- 管理学(57793)
- 管理学院(57434)
- 中国(47678)
- 财(40396)
- 京(37890)
- 科学(31450)
- 财经(30071)
- 江(29802)
- 中心(28902)
- 所(28300)
- 经(26998)
- 农(26906)
- 研究所(24632)
- 北京(23894)
- 州(23344)
- 业大(23041)
- 经济学(22014)
- 财经大学(22008)
- 范(21726)
- 师范(21538)
- 院(20753)
- 农业(20446)
- 基金
- 项目(111395)
- 科学(88559)
- 研究(86125)
- 基金(81910)
- 家(70114)
- 国家(69519)
- 科学基金(60365)
- 社会(56288)
- 社会科(53277)
- 社会科学(53266)
- 基金项目(42477)
- 省(42321)
- 教育(38969)
- 自然(36617)
- 编号(36591)
- 自然科(35782)
- 自然科学(35774)
- 划(35350)
- 自然科学基金(35208)
- 成果(32834)
- 资助(32759)
- 制(27697)
- 部(25345)
- 重点(24498)
- 课题(23879)
- 国家社会(23874)
- 项目编号(23587)
- 创(23096)
- 发(22747)
- 性(22615)
共检索到290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慧芬 杨德礼 王建军
知识密集型服务是客户与供应商合作生产的系统,参与方信息粘性的大小影响合作剩余控制权分配。模型综合考虑参与方相对重要性参数和信息粘性大小对服务合作生产控制权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信息粘性的存在导致了服务合作生产效率的损失,是合作契约不完全性的一个来源;在双方信息粘性相同的情况下,相对更重要的一方拥有剩余控制权是最优的;在双方信息粘性不同时,让信息粘性大且相对更重要的一方拥有剩余激励是最优的;如果信息粘性优势和相对重要性优势并没有集中于一方,则结果取决于两者的比较,具有更强优势的一方应成为剩余激励的索取者。双方的相对重要性参数和信息粘性大小共同决定合作剩余控制权的分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广根 胡智
在经济学的意义上,通常把基于特定资本的产权所衍生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一系列相互关系称为“权力”。权力来源于特定资本的产权、不完全契约和产权主体执行权力的能力。经济主体之间通过交易把基于其财产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让渡给共同的组织如公司形成了公司的法人权力,这些权力由于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具有不对称性,它们以不同经济主体在公司总产权中占的相对优势为标准在公司内部分配。所以股东、经理人和技术人员控制企业都是合理的。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委托代理 控制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慧芬 杨德礼 王建军
知识密集型服务合作生产由于存在相互之间的知识依赖和信息粘性,双方信息管理效率影响合作激励机制的设计。从相互信息监督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双方信息监督效率和相对重要性参数对服务合作生产契约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方信息监督效率相同情况下,相对更重要的一方拥有剩余激励是最优的;在双方信息监督效率不同时,让监督更有效且相对更重要的一方拥有剩余激励是最优的;如果监督效率优势和相对重要性优势没有集中于一方,则结果取决于两者的比较,具有更强优势的一方应该成为剩余激励索取者。双方的相对重要性和信息监督效率共同决定合作契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瑞翔 姜彩楼
本文通过构建信号传递模型,研究了企业家财富、不对称信息和企业中权力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企业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向投资者传递其私有信息,一是向企业中投入一定的自有资本,二是将部分控制权让渡给投资者。这两种信号传递工具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但对于优质企业家而言具有不同的成本。在分离均衡条件下,企业家向企业中投入自有财富所产生的分离成本,要小于将控制权让渡给投资者所带来的分离成本,所以企业家更偏好于选择向企业中投入自有财富来传递私有信息。本研究对企业中控制权的"相机转移"现象提供了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财富 不对称信息 控制权分配 信号传递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智超 张庆 李璐 张思
主要研究了集中库存模式下,存在服务水平影响的双渠道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问题。建立了双渠道总需求随机分布下的在线渠道和传统渠道的库存控制模型,求解出在单位时间最大收益目标下的零售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整体在获得最大利润时的最优订货批量。结果表明集中库存模式下,需求影响系数仍然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服务水平和渠道需求之间的变化关系,最后进行了算例计算,表明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
双渠道 服务水平 集中库存 库存控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中伟
在集中的所有权条件下,控制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有损于公司价值,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匹配则有助于公司价值实现最大化。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性U性关系;控制股东的股权性质与公司价值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非控制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股东拥有的控制权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控制权 公司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楠 李冰洁 朱清香 马亮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样本数据,从股东、管理层和董事会三个层面系统研究控制权配置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东层面,第一大股东控制力、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性质的公司对高管薪酬粘性具有抑制作用;在管理层层面,高管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表现出越强的薪酬粘性,两职分离对高管薪酬粘性影响不显著;在董事会层面,董事会规模的扩张对高管薪酬粘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董事会独立性对高管薪酬粘性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控制权配置 高管薪酬粘性 制造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楠 李冰洁 朱清香 马亮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样本数据,从股东、管理层和董事会三个层面系统研究控制权配置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东层面,第一大股东控制力、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性质的公司对高管薪酬粘性具有抑制作用;在管理层层面,高管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表现出越强的薪酬粘性,两职分离对高管薪酬粘性影响不显著;在董事会层面,董事会规模的扩张对高管薪酬粘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董事会独立性对高管薪酬粘性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控制权配置 高管薪酬粘性 制造业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汪建新
组织内控制权分配是一项契约安排,合理的控制权分配可以节约组织内的交易成本。一个可以观察到的趋势是,经济学家越来越关注于组织内控制权或者权威的研究,试图通过对组织内控制权或权威的探讨来研究提高组织绩效的方向。企业组织里的权威或者控制权是可以转让的,控制权分配发生于组织内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具体而言是发生在组织内的领导和下属之间。一个不断困扰经济学家及其他学者的重要问题是:组织内的控制权是如何分配的?沿着这样一个总体思路,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分析和评述了组织内的控制权分配理论的进展:(1)显示原理;(2)通讯成本与契约复杂性;(3)信息处理;(4)串谋;(5)再谈判与不完全契约。这些理论总结将...
关键词:
控制权 显示原理 契约 串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学术界关于公司控制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探讨上,而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本质是对公司不合理配置的控制权进行重新配置和调整的过程。总结了Facebook、雷士照明、万科和阿里巴巴等国内外关于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认为公司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控制权的合理配置,并归纳了公司控制权在重新配置和调整过程中的五种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基础,即包括政府、出资者、经营者和员工等在内的各要素主体所提供的环境要素、物质要素、决策要素和执行要素对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性程度。最终,明确了公司控制权配置和调整的整体趋势,即哪个主体提供的要素对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性程度越高,其享有的控制权也就越多。研究结论揭示了公司控制权重新配置和调整的规律,深化了公司控制权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缓解实践中的控制权争夺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金龙 费方域 胡海鸥
在风险投资中,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由于目标不同而存在着利益冲突,这时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进行适当分配成为关键。由于风险投资中有关控制权问题的复杂性,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不完全合同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建立两期模型分析了影响风险企业中控制权配置的重要因素,从而在统一的不完全合同理论的框架下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声誉机制等各种影响因素展开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控制权 私人利益 声誉 现金流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劳剑东 李湛
控制权的分配是创业企业治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文章建立了一个隐含道德风险的控制权分配模型,分析了三种控制权分配结构。研究表明创业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是独立分配的,控制权的分配取决于创业投资家的投资约束,状态相机控制权分配有利于创业企业的融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云华
结合我国PPP项目实践案例和初始控制权分配类型,综合考虑宏观区域发展特征、中观市场环境特征和微观PPP项目特征3个维度共计27个决策变量,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将PPP项目控制权初始分配问题转化为类型匹配问题,进而建立影响因素与分配类型之间的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及服务供给水平、区域市场开放程度2个子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控制权初始分配决策具有显著影响,且其贡献度普遍高于PPP项目特征维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了激励性规制理论在公共项目供给管理领域的解释力,同时佐证了我国PPP实践处于政府主导而非充分市场化的推行阶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辉 陈国进
为解决风险企业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代理问题,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具有明显的相机转移特征。通过对各种融资工具现金流和控制权特征的比较,以及对各国在风险融资工具选择上存在差异性的现实原因、我国风险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的分析,可以认为,可转换证券是我国风险企业未来融资工具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风险企业 融资工具 可转换证券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心来
控制权分配是创业投资合约的核心特征之一。已有的理论分析表明,科技创业企业控制权分配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创业资本家拥有超比例的控制权;二是这类企业的控制权分配是状态依存的。为了对这类企业的控制权安排进行经验分析,笔者选择我国35个具有代表性的创业投资机构,并调查了它们所投资的科技创业企业控制权分配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业企业控制权分配的情况基本上和理论预测相一致。
关键词:
科技创业企业 控制权安排 经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