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6)
- 2023(6810)
- 2022(5835)
- 2021(5339)
- 2020(4379)
- 2019(10002)
- 2018(9912)
- 2017(19243)
- 2016(10532)
- 2015(11809)
- 2014(11703)
- 2013(11828)
- 2012(10917)
- 2011(9752)
- 2010(10439)
- 2009(9765)
- 2008(9687)
- 2007(8892)
- 2006(8297)
- 2005(7694)
- 学科
- 业(38655)
- 济(37500)
- 经济(37451)
- 管理(36253)
- 企(29829)
- 企业(29829)
- 农(13834)
- 中国(12976)
- 方法(12139)
- 财(11658)
- 制(11296)
- 策(10735)
- 业经(10127)
- 数学(10088)
- 贸(9832)
- 贸易(9822)
- 数学方法(9810)
- 易(9618)
- 地方(9461)
- 销(8749)
- 供销(8737)
- 银(8726)
- 银行(8723)
- 行(8428)
- 农业(8273)
- 服务(7947)
- 度(6939)
- 工作(6938)
- 制度(6937)
- 融(6886)
- 机构
- 学院(145198)
- 大学(142410)
- 济(60895)
- 经济(59225)
- 管理(58893)
- 理学(48743)
- 研究(48408)
- 理学院(48289)
- 管理学(47654)
- 管理学院(47337)
- 中国(40012)
- 财(31340)
- 京(30406)
- 科学(26271)
- 江(25629)
- 中心(23822)
- 所(23339)
- 财经(22841)
- 经(20440)
- 研究所(20363)
- 州(20277)
- 农(20040)
- 北京(19590)
- 范(19037)
- 师范(18916)
- 院(17808)
- 业大(17070)
- 省(16932)
- 经济学(16914)
- 财经大学(16323)
- 基金
- 项目(87609)
- 研究(69341)
- 科学(69341)
- 基金(62097)
- 家(52082)
- 国家(51576)
- 科学基金(45025)
- 社会(43702)
- 社会科(41473)
- 社会科学(41460)
- 省(34599)
- 教育(31304)
- 基金项目(30922)
- 编号(30340)
- 划(28417)
- 自然(27211)
- 自然科(26589)
- 自然科学(26584)
- 成果(26505)
- 资助(26194)
- 自然科学基金(26135)
- 课题(20989)
- 发(19924)
- 重点(19102)
- 部(19065)
- 项目编号(19047)
- 创(18003)
- 性(17986)
- 年(17698)
- 国家社会(17425)
共检索到244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兴建 李永 马小刚 季洪悦 张昊
针对线上“以旧换新+延保服务”模式下的供应链策略优化问题,构建了一个提供线上延保服务和以旧换新服务的线上线下双渠道供应链,考虑制造商与零售商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形分析以旧换新下的线上延保服务供应链策略,进而进行仿真分析,明确了以旧换新下的线上延保服务供应链决策机制,研究表明:在供应链定价上,产品批发价、产品直营零售价、产品线上零售价格均与市场竞争程度呈正向变化关系;产品批发价、延保服务价格、以旧换新差价与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呈正向变化关系,而产品直营零售价则与之呈负向变化关系;延保服务价格和以旧换新差价与延保服务期限呈正向变化关系,而产品线上零售价格则与之呈负向变化关系。在供应链需求上,产品线上需求、延保服务需求、以旧换新需求与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呈正向变化关系,与延保服务期限呈正向变化关系。在供应链利润上,随着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增大,直营零售利润呈现下降趋势,线上零售利润呈现持续上涨趋势,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总利润更高;随着延保服务期限的延长,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总利润更高。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下的产品以旧换新活动和延保服务供应链运营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兴建 李永 马小刚 季洪悦 张昊
针对线上“以旧换新+延保服务”模式下的供应链策略优化问题,构建了一个提供线上延保服务和以旧换新服务的线上线下双渠道供应链,考虑制造商与零售商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形分析以旧换新下的线上延保服务供应链策略,进而进行仿真分析,明确了以旧换新下的线上延保服务供应链决策机制,研究表明:在供应链定价上,产品批发价、产品直营零售价、产品线上零售价格均与市场竞争程度呈正向变化关系;产品批发价、延保服务价格、以旧换新差价与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呈正向变化关系,而产品直营零售价则与之呈负向变化关系;延保服务价格和以旧换新差价与延保服务期限呈正向变化关系,而产品线上零售价格则与之呈负向变化关系。在供应链需求上,产品线上需求、延保服务需求、以旧换新需求与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呈正向变化关系,与延保服务期限呈正向变化关系。在供应链利润上,随着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增大,直营零售利润呈现下降趋势,线上零售利润呈现持续上涨趋势,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总利润更高;随着延保服务期限的延长,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总利润更高。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下的产品以旧换新活动和延保服务供应链运营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苑希港 张晓青
以旧换新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考虑以旧换新折抵的产品动态定价策略问题。从博弈论视角出发,同时考虑短视消费者和策略消费者,在无补贴、企业补贴、政府补贴三种情形下,构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不同补贴方式对两类消费者选择行为和企业最优动态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短视消费者的比例越大,企业对第一代新产品的定价越低,而对第二代新产品的定价越高;购买第一代新产品的消费者,在第2个销售周期内不都参与以旧换新;和政府补贴相比,企业补贴能更有效的激励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金亮 郝冠淞
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线上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定价与促销问题。考虑消费者在线上购买产品时可能存在的退货行为,构建了存在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供应链均衡、供应链成员利润以及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线上零售商退货损失及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比例满足一定条件时,线上零售商会实施低价策略和提高其促销努力水平;供应链成员的社会责任并不一定能有效地增加产品需求和提高消费者剩余;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有效提升供应链成员的总效用,但不一定能够提升二者的纯利润。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线上零售 消费者退货 促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康 李丹 伍大清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信息共享已成为预测市场需求、增加供应链利润的重要手段。文章考虑在线零售商的服务成本,研究了不同决策模式下在线零售商与制造商的双边信息共享策略。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者采用集中决策模式时,供应链的期望利润大于分散决策的模式。在分散决策模式下,当服务效率适中或较低时,共享信息对在线零售商有利,但对制造商不利,此时在线零售商有动机通过支付报酬来诱导制造商共享信息。当服务效率较高时,客户的服务敏感度越高,信息共享对制造商和供应链发展更有利。
关键词:
信息共享 在线零售商 制造商 服务成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康 李丹 伍大清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信息共享已成为预测市场需求、增加供应链利润的重要手段。文章考虑在线零售商的服务成本,研究了不同决策模式下在线零售商与制造商的双边信息共享策略。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者采用集中决策模式时,供应链的期望利润大于分散决策的模式。在分散决策模式下,当服务效率适中或较低时,共享信息对在线零售商有利,但对制造商不利,此时在线零售商有动机通过支付报酬来诱导制造商共享信息。当服务效率较高时,客户的服务敏感度越高,信息共享对制造商和供应链发展更有利。
关键词:
信息共享 在线零售商 制造商 服务成本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吴杰 黄俊杰 姬翔 陈智新
近来,预售和以旧换新项目在许多行业中越来越受欢迎,现有文献分别研究了这两种策略,但这两个策略相结合的情况还没有被研究过。受商业实践的启示,我们研究了一种新的预售策略(AT策略),该策略利用以旧换新作为参与预售的奖励或折扣。本研究分析了在分别采用AT策略、传统预售策略(AS策略)和传统以旧换新策略(TN策略)时卖家的定价决策和最佳利润。我们发现当旧产品的残值足够低且产品成本不是太小时,相对于AT策略,卖家选择AS策略更优。另外,相对于TN策略,当产品残值和产品成本较低时,卖家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采用AT策略。此外,我们证明了在AT策略中当产品价格极高时卖家仍旧是有利可图的。即使消费者在预售阶段的效用是负的,他们仍愿意参加预售,因为购买两代产品的总消费者剩余是正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简惠云 潘利
本文在网络零售平台和回收平台合作以旧换新的情境下考虑了零售平台内部(自营店和他营店)存在的竞争关系,分别研究并对比了单渠道以旧换新和双渠道以旧换新下的定价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渠道以旧换新下的回收价随着竞争程度增大而增大,双渠道以旧换新下的回收价则刚好相反;双渠道以旧换新下的自营店价格、他营店价格和回收价均随着佣金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双渠道以旧换新模式对他营店、回收平台和整个供应链系统来说都是更有利的,而对自营店来说,竞争较大时单渠道以旧换新模式更优,反之则是双渠道以旧换新模式更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甜甜 杨晓艳
为研究大数据信息与渠道服务对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的影响,本文以单一制造商、零售商以及大数据服务公司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运用Stackelberg博弈得出不同情形下的最优决策并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渠道价格与大数据的成本优化系数、渠道服务水平成正比。一定阈值范围内投资大数据信息可以优化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增加供应链收益。通过数值算例得出集中决策与投资一定阈值范围内大数据信息时双渠道供应链的收益最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白淳予 赵莹 关志民
以一个电商平台和一个制造商所构成的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电商平台未开辟旧货市场和开辟旧货市场的情形下构建闭环供应链模型,并考虑开辟旧货市场后消费者参考价格效应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探讨了单位佣金、参考价格效应强度、参考价格、二手产品偏好等参数对平台广告水平、新产品与二手产品定价以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商平台开辟旧货市场可以降低新产品的销售价格,提高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大幅度提高电商平台的收益。参考价格效应和消费者二手产品偏好的增强会使二手产品的销售量增加,并提高电商平台对回收旧产品的广告水平,增加旧产品的回收量。但旧货市场的开辟与参考价格效应的存在均会降低制造商的利润。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鸿媛 陈臻
以供应链的视角,考虑新老客户异质需求特性,构建基于以旧换新的技术创新系统,运用博弈论分析研发-产出两阶段的供应链博弈过程,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行为和影响。结果表明:供应链上成员的技术创新或定价均受成本、创新外溢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如链上叠加成本会左右创新因素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制造商的创新使上游有更大的定价空间;在部分条件下,制造商的创新投入主动权会削弱其先决优势,但创新外溢和效率的提高始终有利于自身收益的更大化,跟随者虽具有后动优势,但收益受限于创新外溢和效率;客户结构和旧产品状态也对两个参与者的收益有影响,且供应商更显著;旧产品折旧对创新、需求和收益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供应链 技术创新 以旧换新 博弈 决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卫民 赵璋
从产品进入市场到普及的过程中,以旧换新消费的比例逐渐增大。该文从消费者、闭环供应链的规模和企业三个视角分析了消费结构变化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以旧换新消费比例的增大:初次消费者和以旧换新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均减少,且初次消费者减少较多;正向供应链的规模逐渐减小,而逆向供应链从无到有,规模逐渐增大,直至正向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的规模相等;制造商的利润逐渐增大,而回收商的利润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大至极值后有所下降。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以旧换新 消费比例 博弈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马祖军 徐子琪 闫彦超
对于由制造商和网络平台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研究了制造商通过网络平台同时进行新产品代销和废旧品回收,且网络平台对回收的废旧品按其质量状况进行分级再利用情况下的最优代销/回收定价决策和最优代销/回收努力水平决策,并比较了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网络平台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制造商与网络平台Nash均衡博弈三种情形下的最优决策和最优利润。研究发现,当考虑废旧品按其质量分级利用时有:若新产品生产成本较小,自身处于领导地位时获得的最优利润最大;而当新产品生产成本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对方处于领导地位时自身获得的最优利润反而最大;双方均势时各自获得的最优利润均不占优。此外,当新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处在特定范围内,双方都倾向于减小网络平台代销佣金比例;在其他情况下双方对于代销佣金比例的取值倾向不一致。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曹桂梅 熊中楷 曾顺秋
基于单一制造商与单一零售商所组成的渠道结构,放宽了市场需求为确定性的假设,引入了存货因子这一决策变量,先后考察了Stackelberg主从博弈和Nash合作博弈时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广告策略及零售商的最优存货策略,比较了不同博弈结构下的均衡策略及相应期望利润,并利用Nash讨价还价模型对合作利润进行了分配。通过一个数学算例验证了有关结论。
关键词:
供应链 合作广告 存货 博弈 讨价还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华 高作峰
供应链利润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运作效率和持久性,在Shapley值分配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供应链合作风险,根据给出的风险因子改进Shapley值,并把考虑合作风险的Shapley值算法运用到供应链利润分配问题中去。这一分配方案是对原有Shapley值分配模型的推广,可以作为企业是否参加供应链合作的一个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