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8)
2023(3501)
2022(2940)
2021(2758)
2020(2388)
2019(5223)
2018(5029)
2017(8995)
2016(5259)
2015(5826)
2014(5766)
2013(5720)
2012(5151)
2011(4677)
2010(4928)
2009(4549)
2008(4511)
2007(3990)
2006(3682)
2005(3451)
作者
(15125)
(12675)
(12525)
(11991)
(7947)
(6137)
(5764)
(4750)
(4719)
(4555)
(4308)
(4307)
(4040)
(3939)
(3927)
(3891)
(3747)
(3730)
(3640)
(3608)
(3275)
(3105)
(3063)
(2922)
(2915)
(2913)
(2796)
(2767)
(2630)
(2565)
学科
(20866)
经济(20836)
管理(16066)
(15924)
(12213)
企业(12213)
方法(8714)
数学(7699)
数学方法(7498)
(7011)
中国(6078)
(5115)
业经(5111)
地方(5095)
(4892)
农业(4695)
技术(4022)
(3826)
理论(3635)
(3524)
银行(3517)
(3332)
教育(3260)
(3164)
贸易(3159)
(3075)
(3039)
(2994)
环境(2878)
(2851)
机构
学院(72079)
大学(71879)
(29491)
经济(28765)
管理(27668)
研究(24202)
理学(23398)
理学院(23144)
管理学(22703)
管理学院(22577)
中国(19026)
(15209)
科学(14552)
(14253)
(13541)
(12968)
中心(12340)
(11889)
业大(10994)
财经(10839)
研究所(10603)
农业(10556)
(10098)
(10010)
师范(9977)
(9746)
北京(9455)
(9315)
经济学(8755)
(8571)
基金
项目(47576)
科学(37793)
研究(34939)
基金(34357)
(30199)
国家(29926)
科学基金(25810)
社会(22604)
社会科(21505)
社会科学(21499)
(19228)
基金项目(17475)
教育(16914)
自然(16365)
自然科(16030)
自然科学(16029)
(15831)
自然科学基金(15745)
资助(14357)
编号(14057)
成果(11567)
重点(10808)
(10549)
(10345)
课题(10311)
(10170)
国家社会(9662)
创新(9583)
教育部(9148)
科研(9097)
期刊
(34043)
经济(34043)
研究(22890)
中国(17852)
(12436)
教育(11343)
管理(11218)
学报(11187)
(11113)
科学(10159)
大学(8920)
农业(8290)
学学(8130)
技术(8032)
(7495)
金融(7495)
业经(5522)
财经(5287)
经济研究(5223)
(4654)
图书(4563)
(4541)
问题(4415)
技术经济(4308)
(3918)
统计(3642)
书馆(3622)
图书馆(3622)
(3485)
(3424)
共检索到116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柏林  俞爱林  毛宁  陈庆新  
针对具有人员能力差异的装配生产线节拍优化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先分配工序、后分配工人的分步求解启发式方法,并分别利用双种群遗传算法和分枝定界法对其进行求解;提出构建原优化问题的上下界,并以某企业的装配生产线为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胡明茂  齐二石  赵锎  章弘毅  
本文研究了考虑工人装配水平差异、不同工位之间可以流动分配的装配线工人优化调度,在确定混流装配线的排序后,装配工人在其最擅长的工位工作,在完成本工位的工作后参与其他工位的装配工作,定义相关的优化因素变量和约束条件,建立了考虑工人工位效率差异且可流动分配的混流装配线工人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削峰填谷算法和多种群移民算法进行工人的调整和均衡优化,利用一个三层神经网络对削峰填谷的工位进行评估选择,得到工人的最优分配方案,最后通过Matlab对举例进行了验证。算例优化后,减少了2名装配工人,并提高了装配线的平衡率。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于贤   盛铁锋   钟素红   周梦婷   岳芳  
基于可靠性冗余设计原理及概率论相关理论,在考虑工业机器人故障的情况下,探究生产线各工位并行作业机器人数量与备份机器人配置数量之间的关系,得到工业机器人工位作业时间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基于装配线平衡理论,将各工位并行作业机器人和备份机器人数量作为决策变量,构建满足预设产能要求下,以最优化工业机器人投入成本和生产线平衡率为目标的简单作业机器人生产线各工位工业机器人最优数量配置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实际案例模型进行求解。改善后,按考虑故障的标准作业时间t在工位设置并行作业机器人,平衡率由89%提升至97.21%,生产线设计成本下降了9%。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航  章旸  叶鸿庆  曲子灵  刘冉  
随着制造环境复杂化,生产过程对任务调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对多种类、可分批的生产任务加以调度是关键问题之一。生产中通常应用批量流调度方法,即将待加工工件按一定方法分为若干子批,并可进行针对每个子批单独的调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随着柔性生产线的应用,生产换模时间也越来越多地被作为考虑因素进行研究。本文以生产多种类、分批生产并考虑换模时间的流水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对其作业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该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了遗传算法进行问题求解,数值实验证明了方法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阮雯欣   于淼   张铎  
为满足混凝土预制构件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准时交付订单的需要,研究考虑混凝土预制构件并行机器生产调度的问题。现有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均存在并行加工机器,且工序间没有单独的缓冲区域。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零缓冲区情况下混凝土预制构件并行机器生产模型。首先,确定待加工构件以及对应的加工机器,并确定工序的关键时间点;其次,将选择并行机器的约束与零缓冲区影响后的时间约束结合,构建预制构件并行生产调度模型,并设计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genetic algorithm-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GA-PSO)进行求解;最后,基于沈阳某混凝土预制构件厂的生产数据对所提模型进行数值实验分析。结果表明,GA-PSO算法结合GA算法和PSO算法的优势性能,实现高效的优化搜索,零缓冲约束的预制构件并行机生产模型生产的完工时间由78.98 h缩短至73.18 h,机器利用率提升了19.79%,验证了模型对实际排产的有效性以及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娟  蒋磊  
针对IC卡生产线中装配物流中心的布局问题进行仿真研究。应用Flexsim软件对制造业生产车间的结构布局、生产过程进行仿真,并进行优化,评估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生产瓶颈问题。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何烽仡  罗亚波  
针对生产实际情况,建立了考虑工人移动和物料取用的双边装配线平衡模型。考虑工人在工位内的移动时间和取用物料的时间,设计了工位位置点和物料取用系数,定义了移动路线约束、位置点约束和搬运能力约束,以最小化生产节拍为目标建立了装配线平衡模型,使生产模型更加符合实际生产情况。采用分级位置权法改进初始化策略,采用差分进化策略进行邻域搜索,采用Boltzmann选择方式进行概率选择,改进了人工蜂群算法用于求解,增强了邻域搜索能力,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以某汽车企业内饰工段为实际案例,利用新的平衡模型和改进算法求解,优化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永正  马永妍  
依据实际发生的公共支出数据计算得出的地方公共财政能力差异的三种类型,未必能够真实反映相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这样计算出的地方公共财政能力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可能是适合的,也可能是超前或滞后的。地方公共财政能力差异及其分类的真伪,取决于是否存在能够在自身财力以外为公共支出融资这个条件。只有当经济发展达到能够提供比较充足的地方财政收入而不需要在自身财力以外为公共支出融资时,地方公共财政能力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一致因而是真实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勇  秦以旭  
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关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各省市越来越注重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区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差异在不断变化,差异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及随时间的波动性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衡量区域创新能力,运用Theil系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的区域差异变动情况。结果发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变动呈现S型曲线;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区域差异变动呈现近似倒U型曲线;区间差异和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在总差异中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改艳  
中美两国学生创造能力的差异由教学体系与教育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美国高等教育提倡个性教育,通过对教学环境的拓展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我国高等教育提倡共性教育,具有大众化教学的阶段性特点。研究发现,美国突出学生的自主创新态度、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都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提供条件,其多样化的教学与管理方法同样值得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成学真  张海安  
在剔除区域经济总量的影响后,从融资成本和融资规模角度出发,综合信贷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三种主要融资方式,构建了区域融资能力的评价体系,得出了东部地区区域融资能力最强,西部地区次之,而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最弱的结论,并从区域产权安排、交易费用、与政策规章等角度对区域间融资能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荣  
运用DEA方法分别以投入(R&D经费、科技人员、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产出(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技术收入)测算高新技术创新效率,采用基尼系数(GINI)、广义熵指数(GEM)测量分析国家高新区创新区域差距,结果显示: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中规模因素占主导作用,创新能力较弱和较强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且技术收入表现作用突出。四大板块区域内,工业总产值为代表的规模效益能力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且出口创汇和技术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均超过54%。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新同  
由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我国各地区在研发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对我国区域研发能力差异进行定量化分析,本文引入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相对规模、研发人员相对规模、主要检索工具收录论文相对数量、授权专利相对数量、技术市场相对规模、新产品产值相对规模等指标,根据《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我国各省区研发能力差异进行比较评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海  陈德龙  常莹  胡文河  吴春胜  谷岩  
系统研究不同抗倒伏能力玉米品种茎秆及根系的形态、干物质和生理特性的差异,揭示玉米倒伏机制,为玉米抗倒伏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012年吉林省主导11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倒伏后第2天调查不同玉米品种的田间倒伏特征及倒伏率,各品种取整株玉米,测定株高、穗位高、气生根数量和质量;对茎秆不同节位进行分割,测定各节间长、粗、鲜质量、干质量、节间强度、木质素、纤维素、可溶性糖及微量元素含量;成熟期测定玉米籽粒产量。结果表明:玉米品种‘良玉99’穗位高系数较低,穗位下茎秆平均节间短、节间直径大、单位节间干质量较大,有较强的气生根系统;‘先玉335’和‘郑单958’抗倒伏能力弱于‘良玉99’,但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慧平  
本文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地区R&D创新能力,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区域分离系数测算中国R&D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结果发现:基尼系数、Theil指数测算结果均显示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曲线呈现S型,新产品销售收入呈现倒U型曲线。基尼系数显示:省域之间R&D创新能力的差异显著;Theil指数显示:地区内的差距主导潜在创新能力的差异;地区间的差距主导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