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0)
2023(9581)
2022(8057)
2021(7486)
2020(6282)
2019(13895)
2018(13854)
2017(26621)
2016(14780)
2015(16373)
2014(16736)
2013(16041)
2012(14900)
2011(13377)
2010(13917)
2009(12827)
2008(12794)
2007(11754)
2006(10630)
2005(9787)
作者
(43090)
(35936)
(35303)
(34054)
(22867)
(17248)
(16309)
(13752)
(13609)
(13316)
(12073)
(11985)
(11682)
(11660)
(11600)
(11008)
(10763)
(10631)
(10523)
(10207)
(9192)
(8974)
(8716)
(8254)
(8166)
(8135)
(8083)
(7923)
(7395)
(7350)
学科
(50114)
经济(50034)
管理(46645)
(44036)
(35223)
企业(35223)
(20457)
方法(18917)
(16158)
数学(16074)
中国(15975)
数学方法(15747)
(15003)
(12986)
贸易(12980)
(12705)
(12664)
(11921)
业经(11911)
银行(11900)
(11479)
农业(11124)
(11118)
地方(10513)
(10330)
(10189)
金融(10181)
理论(9886)
(9391)
财务(9337)
机构
学院(205184)
大学(201671)
(81125)
经济(79108)
管理(76405)
研究(72069)
理学(64330)
理学院(63625)
管理学(62433)
管理学院(62036)
中国(56221)
科学(43641)
(43289)
(41603)
(38832)
(37110)
(34734)
中心(34328)
研究所(33341)
财经(31128)
业大(30876)
农业(30541)
(28093)
北京(27319)
(27266)
(27172)
师范(26825)
(26235)
(25121)
技术(24134)
基金
项目(131328)
科学(102858)
研究(97113)
基金(93796)
(82195)
国家(81453)
科学基金(69075)
社会(59690)
社会科(56498)
社会科学(56486)
(52367)
基金项目(47423)
教育(45359)
自然(44824)
(44181)
自然科(43852)
自然科学(43838)
自然科学基金(43076)
编号(40298)
资助(39807)
成果(34376)
重点(29671)
课题(29346)
(28833)
(28215)
(27037)
(26541)
创新(25298)
科研(24915)
项目编号(24419)
期刊
(96214)
经济(96214)
研究(64228)
中国(46361)
(36784)
学报(33473)
(32686)
管理(29878)
科学(29381)
教育(27924)
大学(25191)
(24732)
金融(24732)
农业(24469)
学学(23537)
技术(18906)
业经(17574)
经济研究(15533)
财经(15314)
(13189)
(12617)
问题(12299)
(11079)
图书(10671)
(10437)
国际(9458)
(9411)
论坛(9411)
理论(9409)
商业(9275)
共检索到326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玉燕  于兆青  
考虑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文章构建了多主体E-供应链的分散决策模型和集中决策模型,分别给出它们的最优决策,然后,根据产品类型(替代性、互补性)不同,对E-供应链模型之间的最优决策进行比较,并分别设计了"佣金协调机制"。研究发现:(1)无论是替代性产品还是互补性产品,在集中决策下,网络平台的服务水平最高,E-供应链的总利润最大,而在分散决策下,掌控系统主导权的一方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收益。(2)对于替代性(互补性)产品而言,网络平台的服务水平随着产品替代(互补)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减少),但产品的销售价格、制造商的收益、网络平台的收益均随着产品替代(互补)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增加)。(3)在集中决策下,替代性(互补性)产品的销售价格制定得最高(最低)。这些结论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完善E-供应链的理论基础。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娟  汪传旭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两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考虑制造商生产两种碳足迹不同的可替代的产品,建立制造商处于领导地位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确定两种产品的最优产品环保水平、批发价格与销售价格,提出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机制。分析了产品之间的替代程度和产品环保水平对均衡解和各成员利润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收益共享契约与成本分担契约对于改进供应链环境绩效的作用。研究表明,产品之间替代程度的增加会使得供应链成员利润减少,两个零售商合作后会使得各自利润增加,但使得制造商利润下降。集中式决策不仅有利于供应链利润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供应链环境绩效的改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颜波  李鸿媛  胡蝶  
针对双寡头竞争市场,引入竞争强度因子,研究产品存在竞争且零售商重叠的供应链竞争决策问题,分析市场因素对分散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及竞争强度对寡头企业决策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寡头竞争供应链最优决策受自身供应链的纵向影响和对手供应链的横向影响;相比成本劣势的寡头供应链,占成本优势的供应链会以更低的价格、更优的服务质量抢占市场;仅当竞争强度在一定的阈值内,寡头企业适宜采用联盟决策模式,否则选择独立决策模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春发  解雯倩  楚明森  周驰  
"互联网+"推动了融产品销售、回收和再制造等于一体的E-闭环供应链快速发展,而根据不同营销渠道合理制定各类产品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策略是E-闭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课题。本文针对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不同价值感知形成的消费者细分,及不同类型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异质性偏好,在对制造商与电商平台的Stackelberg博弈关系分析基础上,分别构建由制造商、电商平台主导的E-闭环供应链最优定价决策模型,分析四种E-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定价决策。研究表明:在E-闭环供应链中,若再制造产品直销渠道存在高端消费者转换,主导者的改变将影响新产品最优批发价格,而新产品最优零售价格和再制造产品最优直销价格均不受影响;若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偏好度增大,制造商和电商平台均受益;若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偏好度适中,主导者的改变对制造商与电商平台利润差距影响较小,主导者获利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光军  罗坤晔  
文章考虑了制造商在两阶段中的生产情形,即第一阶段只生产新产品,第二阶段生产具有替代性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以制造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分别在两阶段中建立定价、生产计划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在考虑新产品对再制造产品具有替代情形下的最优定价和生产数量。最后利用数值算例分析替代性参数的变化对于定价和生产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替代性参数的增大,制造商采用替代措施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总体利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光军  罗坤晔  
文章考虑了制造商在两阶段中的生产情形,即第一阶段只生产新产品,第二阶段生产具有替代性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以制造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分别在两阶段中建立定价、生产计划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在考虑新产品对再制造产品具有替代情形下的最优定价和生产数量。最后利用数值算例分析替代性参数的变化对于定价和生产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替代性参数的增大,制造商采用替代措施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总体利润。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周建亨  张志芳  
在双渠道供应链的运营中,不同渠道的产品质量配置有所差异,考虑产品体验性作为其差异性的主要来源。建立了一个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即在由零售商运营的线下渠道之外,制造商又开辟了一个线上直销渠道,在此基础上分析双渠道的市场需求、定价决策、质量选择决策。通过分析发现,由于线下渠道在产品体验服务方面优于线上渠道,线上渠道无法完全取代线下渠道而独立存在;而双渠道同时运营时,制造商可以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线上渠道的产品质量配置不会高于线下渠道,而且产品体验性越低,双渠道的质量配置差异越小,制造商通过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白淳予   赵莹   关志民  
以一个电商平台和一个制造商所构成的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电商平台未开辟旧货市场和开辟旧货市场的情形下构建闭环供应链模型,并考虑开辟旧货市场后消费者参考价格效应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探讨了单位佣金、参考价格效应强度、参考价格、二手产品偏好等参数对平台广告水平、新产品与二手产品定价以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商平台开辟旧货市场可以降低新产品的销售价格,提高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大幅度提高电商平台的收益。参考价格效应和消费者二手产品偏好的增强会使二手产品的销售量增加,并提高电商平台对回收旧产品的广告水平,增加旧产品的回收量。但旧货市场的开辟与参考价格效应的存在均会降低制造商的利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艳丽  张磊  
易逝品需求不确定性高,销售周期短,残值低,对此类商品采取折价预售有利于提前锁定消费者,降低需求不确定性。考虑策略型消费者行为,针对经销商同时代理两种具有替代性的易逝品并同时采用预售策略,建立了优化决策模型并进行了求解,进而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查了替代率对预售折扣系数和利润的影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经销商同时销售的易逝品替代性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总利润,进行预售时,应该保持处于市场跟随者地位的产品的预售折扣相对稳定,同时降低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产品的预售折扣(即增加其折扣系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艳丽  张磊  
易逝品需求不确定性高,销售周期短,残值低,对此类商品采取折价预售有利于提前锁定消费者,降低需求不确定性。考虑策略型消费者行为,针对经销商同时代理两种具有替代性的易逝品并同时采用预售策略,建立了优化决策模型并进行了求解,进而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查了替代率对预售折扣系数和利润的影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经销商同时销售的易逝品替代性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总利润,进行预售时,应该保持处于市场跟随者地位的产品的预售折扣相对稳定,同时降低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产品的预售折扣(即增加其折扣系数)。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石光  
为探究研发合作的最优机制和影响因素,从企业微观层面构建两阶段双寡头动态博弈模型,比较知识溢出效应下4种企业研发合作方式,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研究技术互补性和产品可替代性对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古诺竞争下,同时在研发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合作是最佳合作机制;当溢出效应和研发成本足够高时,仅在研发产出上合作是最差合作机制,而且各种研发合作机制产生的成果都小于社会最优水平。当技术互补性对知识溢出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研发的促进作用时,企业应当选择技术互补性小的企业进行研发合作,否则应当选择技术互补性尽可能小或尽可能大的企业进行研发合作,合作企业产品可替代性总会抑制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林  马士华  冷凯君  初叶萍  
以两个差异化制造商和一个共同零售商组成的多对一型供应链系统为对象,从需求交叉弹性视角,探讨多对一型供应链中制造商联盟定价决策问题。研究表明:对于制造商而言,在互补型供应链中,当负向需求交叉弹性效应较低时,纵向联盟定价是占优策略;反之,集中联盟定价是占优策略,且均能实现帕累托改进。在竞争型供应链中,当正向需求交叉弹性效应较低时,集中联盟定价是占优策略;反之,横向联盟定价是占优策略,但零售商与消费者利益均将受到损害,难以实现帕累托改进。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培祯  李健  曾德明  
新产品对企业的商业成功至关重要,而作为企业知识基础的重要结构特征,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得到学者的一致认可,但缺乏其对企业新产品开发数量直接影响的研究,缺乏从企业内部技术多元化和外部知识产权保护视角分析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影响新产品开发数量的边界条件。基于知识重组理论和知识基础观的视角,以技术多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调节变量,构建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影响新产品开发数量的理论模型。以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574家车辆生产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Stata软件检验相应的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替代性对新产品开发数量具有正向影响,知识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存在倒U形关系;(2)技术多元化对知识替代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对知识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替代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知识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的倒U形关系在知识产权保护弱的地区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发现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对新产品开发数量具有不同的作用,从知识元素的关系属性层面丰富了企业新产品开发前因变量的研究;发现技术多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知识元素关系属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的权变因素的研究做出理论贡献。在实践方面,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合理地配置知识元素,并根据企业的技术多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调整新产品开发策略。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郭金森  周永务  李璐  
在对称信息框架下,基于博弈理论对带有资金约束的零售商的替代性产品双渠道供应链运作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渠道间产品替代性的增加,会加剧渠道间冲突。零售商实体店服务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其不再有动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当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时,制造商通过提供延期支付合同可以有效协调双渠道供应链,但是,这种协调效应对制造商来说是有代价的,制造商利润会低于零售商资金充足情形下的利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婧怡  赵林度  
为分析通过贷款融资的企业如何进行绿色努力,构建了由一个供应商和平台零售商组成的农产品供应链,并且设定了必须满足的最低绿色标准,分别研究供应商融资模式、平台零售商融资模式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模型。研究发现,供应商融资模式下的绿色水平优于平台零售商融资模式,且对平台零售商更有利,对供应商的优劣性则与最低绿色标准和最优绿色水平的大小有关。在供应链的契约协调方面,收益共享契约在供应商融资模式下能实现部分协调,而在平台零售商融资模式下则无法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