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1)
2023(10590)
2022(9094)
2021(8292)
2020(6934)
2019(15541)
2018(15281)
2017(30077)
2016(16556)
2015(18311)
2014(18340)
2013(17904)
2012(16606)
2011(15177)
2010(15539)
2009(14653)
2008(14794)
2007(13522)
2006(12364)
2005(11580)
作者
(46900)
(39417)
(38962)
(37422)
(25204)
(18932)
(17823)
(14826)
(14795)
(14373)
(13510)
(13075)
(12843)
(12769)
(12726)
(12140)
(11659)
(11632)
(11512)
(11305)
(10056)
(9686)
(9460)
(8973)
(8961)
(8850)
(8825)
(8814)
(8062)
(7769)
学科
(61083)
经济(60974)
管理(55693)
(52186)
(42380)
企业(42380)
方法(23934)
(23003)
(21848)
数学(20638)
数学方法(20311)
(20121)
中国(17547)
业经(15259)
(14416)
贸易(14409)
(14138)
(13625)
银行(13612)
(13029)
(12999)
农业(12977)
财务(12962)
财务管理(12932)
(12886)
(12415)
(12412)
企业财务(12345)
(11862)
金融(11860)
机构
学院(235307)
大学(234043)
(100510)
经济(98254)
管理(89544)
研究(80866)
理学(75836)
理学院(75046)
管理学(73905)
管理学院(73434)
中国(64066)
(53032)
(48712)
科学(45791)
(40670)
(40037)
财经(39979)
(39002)
中心(38157)
(36155)
研究所(36092)
业大(32667)
农业(31140)
经济学(30812)
北京(30706)
(30162)
(29489)
财经大学(29458)
师范(29194)
(29038)
基金
项目(148584)
科学(118207)
研究(111374)
基金(109153)
(94404)
国家(93575)
科学基金(80531)
社会(72025)
社会科(68369)
社会科学(68355)
(57320)
基金项目(55835)
教育(51637)
自然(50834)
自然科(49675)
自然科学(49663)
自然科学基金(48831)
(48103)
资助(45481)
编号(44782)
成果(38475)
(34322)
重点(33369)
(33277)
课题(31961)
(31424)
(31185)
(31098)
国家社会(29992)
教育部(29746)
期刊
(117636)
经济(117636)
研究(76375)
中国(51458)
(42717)
(38176)
管理(35603)
学报(34064)
科学(31859)
(29176)
金融(29176)
教育(27339)
大学(26875)
农业(25310)
学学(25154)
财经(20718)
技术(19969)
业经(19427)
经济研究(18544)
(17782)
问题(15239)
(13276)
(13096)
理论(11560)
技术经济(11284)
世界(11242)
(11242)
国际(11193)
现代(10768)
实践(10317)
共检索到373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光军  罗坤晔  
文章考虑了制造商在两阶段中的生产情形,即第一阶段只生产新产品,第二阶段生产具有替代性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以制造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分别在两阶段中建立定价、生产计划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在考虑新产品对再制造产品具有替代情形下的最优定价和生产数量。最后利用数值算例分析替代性参数的变化对于定价和生产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替代性参数的增大,制造商采用替代措施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总体利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光军  罗坤晔  
文章考虑了制造商在两阶段中的生产情形,即第一阶段只生产新产品,第二阶段生产具有替代性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以制造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分别在两阶段中建立定价、生产计划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在考虑新产品对再制造产品具有替代情形下的最优定价和生产数量。最后利用数值算例分析替代性参数的变化对于定价和生产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替代性参数的增大,制造商采用替代措施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总体利润。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娟  汪传旭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两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考虑制造商生产两种碳足迹不同的可替代的产品,建立制造商处于领导地位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确定两种产品的最优产品环保水平、批发价格与销售价格,提出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机制。分析了产品之间的替代程度和产品环保水平对均衡解和各成员利润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收益共享契约与成本分担契约对于改进供应链环境绩效的作用。研究表明,产品之间替代程度的增加会使得供应链成员利润减少,两个零售商合作后会使得各自利润增加,但使得制造商利润下降。集中式决策不仅有利于供应链利润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供应链环境绩效的改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永健  陈伟达  王站杰  卞家涛  
针对多周期的制造/再制造生产计划问题,考虑到新品和再制品之间的单向替代关系,通过整合一个确定的现金流管理模型和生产运作管理模型,构建综合决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利用数值算例验证了集成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单向替代关系减少新品销售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再制品的需求满足程度,尽管使企业承担较高的流动风险,却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2)灵活还款计划在增加生产运作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短期贷款成本,而整体的现金流入量更大,最终使得企业获得更高的期末现金等价物头寸;(3)与延长应付账款信用期限相比,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能够更好地增加资金可使用量,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能民  孙青林  孙林岩  
在已有动态批量决策问题的基础上,考虑了再制造与外包这两个因素建立了单产品的再制造批量决策模型。对考虑外包的单产品再制造批量决策问题最优解的性质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规划的思想给出了时间复杂性为O(T4)的算法,并用C++实现了本算法,实验表明本算法是有效的。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毕兴明  
以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碳税政策下资金存在约束的生产决策问题。首先建立了碳税政策下初始资金存在约束的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模型;然后考虑初始资金不足进行融资情形下的生产决策,求解并对比两种情形下新品、再制造品、期望利润和碳排放量的变化;最后通过算例分析给出再制造率、消费者偏好和单位碳排放税额对最优产量、期望利润和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考虑资金因素时,不同情形下回收量是否足够的回收率临界值不同,资金约束下,回收率越高越好;随着消费者偏好的提高,制造商生产的再制造品产量增加,新品的产量减少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文杰  沈宁宁  张璟  耿孙悦  朱一格  刘勇  
针对具有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回收拆解产品质量差异、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价格差异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主要研究其成员企业最优定价决策问题。构建了包含制造/再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和回收拆解商的三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采用Stackelberg主从博弈确定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其利润,并重点探讨废旧产品回收率τ、产品替代系数δ两个关键参数对它们的影响;将该决策模型应用到汽车发电机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3种渠道权力结构,当制造/再制造商和零售商为主导者时,其自身利润和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总利润均最大;而当回收拆解商为主导者时,其自身利润和总利润却最小;2)随着τ和δ的提高,单位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的最优批发价、最优零售价均增加,单位废旧产品的最优回收价则降低;制造/再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下降,回收拆解商的利润上升,导致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总利润呈U形。研究能够为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定价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与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倩茹  陈伟达  杨烨  
针对再制造企业中存在的回收条件不确定和资金约束等情况,文章考虑了在一个单周期环境下,再制造商回收和再制造两种不同质量等级的废旧产品,并满足相同的市场需求,讨论再制造商在回收期或生产期内应如何决策最优的回收定价、融资模式、融资金额等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和数值仿真算例。研究结果表明,再制造商可以根据初始资金、回收系数及再制造成本差异等参数选择合理的融资模式并确定最优的回收价格、回收数量,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收益。此外,对制造企业来说融资模式对产品回收定价和系统利润都有较深远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杜学美  唐星  解正品  
考虑到再制造产品的异质性和消费者的偏好差异,引入广告绩效和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构建了再制造产品一阶段静态和两阶段定价模型,通过对两个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和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消费者偏好下企业再制造产品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偏好变化对制造商的价格决定和利润有不同的影响,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变小,消费者越理性,再制造生产愈加谨慎,制造商会提高新产品价格获得利润;在没有产量约束的情况下,再制造件的最优决策价格恒定,不受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的影响;在有产量约束的情况下,再制造件的价格随着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的减小而减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玉燕  于兆青  
考虑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文章构建了多主体E-供应链的分散决策模型和集中决策模型,分别给出它们的最优决策,然后,根据产品类型(替代性、互补性)不同,对E-供应链模型之间的最优决策进行比较,并分别设计了"佣金协调机制"。研究发现:(1)无论是替代性产品还是互补性产品,在集中决策下,网络平台的服务水平最高,E-供应链的总利润最大,而在分散决策下,掌控系统主导权的一方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收益。(2)对于替代性(互补性)产品而言,网络平台的服务水平随着产品替代(互补)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减少),但产品的销售价格、制造商的收益、网络平台的收益均随着产品替代(互补)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增加)。(3)在集中决策下,替代性(互补性)产品的销售价格制定得最高(最低)。这些结论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完善E-供应链的理论基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开福  高阳  
为了确定最优的再制造与制造策略,对有限计划期间的周期盘点库存系统进行研究。在该系统中,计划期间之初有相当多的旧产品,若对这些旧产品全部再制造,得到的再制造品将满足整个计划期间的顾客需求。但是,若旧产品的持有成本超过起动新产品制造的准备成本时,则起动新产品制造更加经济。此时,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将有再制造与制造两种方式并存。针对现有研究假定再制造准备次数和制造准备次数已知的情况下得到的再制造与制造策略不一定是最优的局限,假定再制造准备次数与制造准备次数未知,构建了最小化有限计划期间总成本的库存决策模型。通过构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史郁洁  
分析碳交易政策下企业考虑进行渠道拓展时制造/再制造生产的决策问题。分别建立了传统渠道模型及2种不同的渠道拓展模型,分析消费者偏好及碳政策对企业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及不同渠道拓展策略下的最优生产决策。研究发现,只有适当的碳价格才能促进再制造的生产;在消费者线上购买偏好较高时,线上销售再制造产品线下销售新产品可以同时达到企业利润及环境成本最优,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双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艳丽  张磊  
易逝品需求不确定性高,销售周期短,残值低,对此类商品采取折价预售有利于提前锁定消费者,降低需求不确定性。考虑策略型消费者行为,针对经销商同时代理两种具有替代性的易逝品并同时采用预售策略,建立了优化决策模型并进行了求解,进而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查了替代率对预售折扣系数和利润的影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经销商同时销售的易逝品替代性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总利润,进行预售时,应该保持处于市场跟随者地位的产品的预售折扣相对稳定,同时降低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产品的预售折扣(即增加其折扣系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艳丽  张磊  
易逝品需求不确定性高,销售周期短,残值低,对此类商品采取折价预售有利于提前锁定消费者,降低需求不确定性。考虑策略型消费者行为,针对经销商同时代理两种具有替代性的易逝品并同时采用预售策略,建立了优化决策模型并进行了求解,进而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查了替代率对预售折扣系数和利润的影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经销商同时销售的易逝品替代性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总利润,进行预售时,应该保持处于市场跟随者地位的产品的预售折扣相对稳定,同时降低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产品的预售折扣(即增加其折扣系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于春海  于传洋  兰博  
针对企业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问题,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企业制造/再制造的两期最优非线性规划生产决策模型,探讨企业在碳交易机制与消费者偏好共同影响下的最优制造/再制造生产策略,包括:最优产量策略、最优定价策略,最后进行数值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偏好程度越大,企业越会积极地进行再制造生产,同时企业的利润也越大;企业的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与政府分配给企业的初始碳排放配额无关,但是会受到单位碳排放量交易单价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