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0)
2023(11437)
2022(9764)
2021(8946)
2020(7464)
2019(16786)
2018(16220)
2017(31657)
2016(17116)
2015(19022)
2014(18887)
2013(18361)
2012(16996)
2011(15434)
2010(16050)
2009(15695)
2008(15134)
2007(13763)
2006(12765)
2005(12021)
作者
(47495)
(39414)
(38978)
(37566)
(25077)
(19067)
(17906)
(15056)
(14898)
(14458)
(13497)
(13145)
(12817)
(12732)
(12729)
(12338)
(11681)
(11597)
(11549)
(11417)
(10208)
(9723)
(9557)
(9074)
(9010)
(8956)
(8877)
(8855)
(8051)
(7759)
学科
(60710)
经济(60603)
管理(56320)
(53777)
(44550)
企业(44550)
(28111)
金融(28109)
(27066)
银行(27047)
(26161)
中国(24959)
(24908)
(22924)
(22835)
方法(21996)
数学(18986)
数学方法(18698)
业经(16126)
(15237)
财务(15192)
财务管理(15162)
(14968)
贸易(14952)
(14689)
企业财务(14464)
(14049)
地方(13786)
(13505)
农业(13220)
机构
学院(236621)
大学(234038)
(101809)
经济(99442)
管理(88381)
研究(80432)
理学(74012)
理学院(73298)
管理学(72124)
管理学院(71661)
中国(70594)
(56829)
(48307)
科学(43627)
财经(42250)
中心(39924)
(39855)
(39478)
(38289)
(38093)
研究所(34956)
经济学(31773)
(31313)
财经大学(31159)
北京(30953)
业大(30939)
农业(29569)
(28831)
经济学院(28520)
(28360)
基金
项目(145581)
科学(114913)
研究(111041)
基金(105560)
(90388)
国家(89550)
科学基金(77039)
社会(71332)
社会科(67739)
社会科学(67726)
(56991)
基金项目(53829)
教育(50963)
自然(47499)
(47351)
自然科(46418)
自然科学(46408)
自然科学基金(45618)
编号(45495)
资助(44126)
成果(39565)
(33303)
(33079)
重点(32963)
课题(32504)
(31666)
(31138)
(30611)
国家社会(29404)
创新(29107)
期刊
(119812)
经济(119812)
研究(80251)
中国(53645)
(45379)
(44302)
金融(44302)
(37115)
管理(35552)
学报(32431)
科学(29448)
教育(26692)
大学(25564)
学学(23921)
农业(23435)
财经(21658)
业经(19449)
技术(19440)
经济研究(18822)
(18447)
问题(15186)
(13727)
国际(12933)
理论(12862)
(12113)
(11798)
实践(11542)
(11542)
世界(11070)
现代(10800)
共检索到390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倩茹  陈伟达  杨烨  
针对再制造企业中存在的回收条件不确定和资金约束等情况,文章考虑了在一个单周期环境下,再制造商回收和再制造两种不同质量等级的废旧产品,并满足相同的市场需求,讨论再制造商在回收期或生产期内应如何决策最优的回收定价、融资模式、融资金额等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和数值仿真算例。研究结果表明,再制造商可以根据初始资金、回收系数及再制造成本差异等参数选择合理的融资模式并确定最优的回收价格、回收数量,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收益。此外,对制造企业来说融资模式对产品回收定价和系统利润都有较深远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郭三党  荆亚倩  李倩  
为研究政府分别实施再制造补贴和回收补贴下不同回收渠道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决策影响,建立以制造商为领导者,零售商和回收商为跟随者的闭环供应链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两种补贴方式下不同回收渠道的最优定价和回收策略。结果表明,补贴金额的多少会降低产品价格和批发价,刺激消费,提高回收率,增加闭环供应链上所有参与方的利润,而与补贴类别无关;当存在双回收渠道时,回收商与零售商之间回收的竞争强度影响产品售价、回收率和制造商的利润,而回收转移价格仅与补贴类型有关。最后,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不同补贴与不同回收渠道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佩  王广永  谈丹  刘芳  
随着产品更新换代日趋频繁,废弃垃圾数量急剧增加,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越来越多制造商开始对产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基于此,文章探讨制造商推出新产品时老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策略问题,对比整机再制造策略和零部件拆分再利用策略下制造商的最大利润,得到最优的回收再利用策略选择条件,并分析不同回收再利用策略对环境保护和消费者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胡善勇  
以同时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再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生产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对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进行了研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分别构建了不进行融资和进行预售融资的数学模型,并利用Kuhn-Tucker条件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数值实验对比分析,得到企业初始资金和预售折扣率对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预售融资模式可以避免市场上出现产品单一的现象;随着企业初始资金的增加,预售融资模式可以获得的超额利润越来越小;预售融资模式下存在唯一的最优预售折扣率,使得利润最大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伟达  董凯丽  
低碳信贷是银行在政府政策的驱动下,为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活动而向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本文考虑中小型再制造企业的有限自有资金,在碳限额与交易环境下,分别构建不考虑减排和申请低碳信贷融资进行减排投资情形下的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模型,并利用Kuhn-Tucker条件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自有资金、减排投资额和碳排放阈值对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严格的碳排放政策可能会滞缓再制造行业的发展并限制企业的产出,相反,相对宽松的碳排放政策更能促进再制造行业的发展;对于存在生产资金约束的企业,政府可以设置相对宽松的碳排放政策和合理的碳排放阈值,刺激企业进行减排技术的投入,并推动低碳信贷的发展。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史文瑾  
本文研究资金约束下制造/再制造企业考虑碳配额质押融资的生产减排决策问题,构建了资金约束时不融资和进行碳配额质押融资两种利润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自有资金及减排效用参数对产量、碳排放量和总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行碳配额质押融资能提高产量增加利润,但也可能导致碳排放总量的增加;企业减排能力与减排效用积累量正相关,资金不足时不融资减排效用积累值较小,选择融资可以为企业未来生产减排实现共赢奠定基础。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梁喜  赵英杰  
在由一个制造商、一个传统零售商和一个3PL企业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占主导地位且存在资金约束,传统零售商和3PL企业分别为传统渠道和直销渠道提供运输服务。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制造商无资金约束、向零售商融资和向3PL企业融资3种情形下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和内部融资决策问题。研究表明,当运输服务费用较高时,制造商始终选择向3PL企业融资;当运输服务费用较低时,若直销渠道市场份额也较低,则制造商倾向于向零售商融资;若直销渠道市场份额较高,则制造商倾向于向3PL企业融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光军  罗坤晔  
文章考虑了制造商在两阶段中的生产情形,即第一阶段只生产新产品,第二阶段生产具有替代性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以制造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分别在两阶段中建立定价、生产计划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在考虑新产品对再制造产品具有替代情形下的最优定价和生产数量。最后利用数值算例分析替代性参数的变化对于定价和生产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替代性参数的增大,制造商采用替代措施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总体利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光军  罗坤晔  
文章考虑了制造商在两阶段中的生产情形,即第一阶段只生产新产品,第二阶段生产具有替代性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以制造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分别在两阶段中建立定价、生产计划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在考虑新产品对再制造产品具有替代情形下的最优定价和生产数量。最后利用数值算例分析替代性参数的变化对于定价和生产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替代性参数的增大,制造商采用替代措施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总体利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尹君  谢家平  杨光  张为四  
随着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加之社会与政府的支持,再制造产业兴起,很多企业开始尝试分级回收,但并没有将分级回收与再制造统筹考虑,有必要从整个回收再制造系统的层面来构建旧件回收定价决策模型。研究发现:不是所有旧件都适合分级回收定价,存在最优分级数;最优回收分级数的选择会受到旧件回收再制造特征以及检测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再制造发展阶段的回收定价决策不同。针对上述研究成果,建议对回收质量波动大、回收质量与再制造成本对回收价格敏感且检测成本不高的旧件采用分级回收定价策略,借助分级价格信号,有效调节回收市场供求,引导旧件的合理流向与配置,提高回收效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付帅帅  陈伟达  丁军飞  王丹丹  
考虑授权再制造企业融资金额无法满足资金短缺需求的情况,构建资金约束下再制造企业的决策模型,研究初始资金及融资策略对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资金约束下初始资金成为影响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的关键,同时授权费的增加会增大资金压力,限制其利润的增长;不论融资金额是否能满足资金短缺需求,再制造企业融资策略的选择都受初始资金限制,当其融资偏好为风险厌恶型时,可选择混合融资策略;在一定条件下再制造企业选择股权融资可提升再制造产品的社会效益。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曹柬  杨晓丽  吴思思  周根贵  徐莹  
当前考虑再制造产品成本对其回收渠道选择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将再造品成本作为内生变量,分别讨论了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和回收商回收三种模式下新产品与再造品的产量以及废旧产品的回收量决策,并分别基于企业收益、消费者剩余和回收率视角展开回收渠道偏好分析。研究表明:从企业收益角度考虑,制造商的回收渠道偏好与再制品成本有关,而零售商始终偏好零售商回收渠道;从消费者剩余角度考虑,为满足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不同的再制品成本会导致不同的回收渠道偏好;从回收率角度考虑,制造商回收渠道下的废旧产品回收率始终高于另外两种渠道。研究结论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各方的定价决策以及回收渠道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能民  孙青林  孙林岩  
在已有动态批量决策问题的基础上,考虑了再制造与外包这两个因素建立了单产品的再制造批量决策模型。对考虑外包的单产品再制造批量决策问题最优解的性质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规划的思想给出了时间复杂性为O(T4)的算法,并用C++实现了本算法,实验表明本算法是有效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何玲玲  袁红平  
在考虑消费者对回收再利用建筑材料质量感知的基础上,建立Hotelling模型研究了消费者质量感知对建材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进一步地,也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政府补贴下,消费者质量感知会显著影响材料定价及企业利润,消费者对天然材料和回收再利用材料的质量感知差异越小,回收再利用材料的价格越高。同时,企业利润会随政府补贴增加呈正"U"型变化。消费者质量感知越高,企业利润对于政府补贴变化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伟  张雨  丁黎黎  张文思  
构建由一个绿色制造商、一个绿色再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绿色制造商只生产新绿色产品,绿色再制造商只回收再制造绿色产品,研究在集中决策模式、分散决策模式、两个制造商合作决策模式和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决策模式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运营策略,并分析再制造的单位成本节约、回收成本系数和绿色投入成本系数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决策及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再制造单位成本节约的增多会提高供应链的总利润,也会促进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回收成本系数和绿色投入成本系数的增大均会对废旧产品的回收努力水平、再制造产品的绿色度产生消极影响;供应链总利润在集中决策模型中最高,在两个制造商合作决策模型中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