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6)
2023(14768)
2022(13097)
2021(12319)
2020(10474)
2019(24007)
2018(23937)
2017(46340)
2016(25555)
2015(28752)
2014(28519)
2013(28452)
2012(26380)
2011(23967)
2010(24184)
2009(22296)
2008(21944)
2007(19593)
2006(17693)
2005(15909)
作者
(75585)
(62443)
(62321)
(59623)
(40069)
(30122)
(28391)
(24638)
(23837)
(22771)
(21348)
(21226)
(20161)
(20061)
(19839)
(19462)
(18979)
(18961)
(18124)
(18011)
(15805)
(15653)
(15319)
(14428)
(14145)
(14113)
(14111)
(13883)
(12758)
(12487)
学科
(97355)
经济(97233)
管理(75964)
(73408)
(60853)
企业(60853)
方法(43890)
数学(37413)
数学方法(36914)
(30643)
(27130)
中国(25969)
(22944)
业经(22325)
(20266)
地方(20212)
(20042)
贸易(20030)
(19486)
农业(19174)
理论(17071)
(16861)
(16587)
财务(16515)
财务管理(16486)
(16442)
银行(16378)
(16047)
企业财务(15654)
(15643)
机构
大学(363520)
学院(362652)
管理(143192)
(142492)
经济(139207)
研究(124484)
理学(123267)
理学院(121923)
管理学(119764)
管理学院(119120)
中国(93638)
(78261)
科学(78142)
(67769)
(64639)
(63710)
研究所(57886)
中心(56957)
业大(56440)
(55604)
财经(53305)
农业(50850)
北京(49818)
(48344)
(47745)
师范(47215)
(45370)
(44837)
经济学(40889)
财经大学(39456)
基金
项目(243340)
科学(189815)
研究(175922)
基金(175319)
(154159)
国家(152807)
科学基金(129833)
社会(108266)
社会科(102430)
社会科学(102398)
(95053)
基金项目(92426)
自然(86629)
自然科(84570)
自然科学(84547)
自然科学基金(83045)
教育(80868)
(80565)
资助(73676)
编号(72455)
成果(59692)
重点(54428)
(53516)
(51614)
课题(50208)
(50021)
科研(46712)
创新(46571)
教育部(45376)
大学(44878)
期刊
(162123)
经济(162123)
研究(109706)
中国(70010)
学报(60663)
(58810)
科学(54850)
管理(53692)
(50225)
大学(45243)
学学(42421)
教育(41646)
农业(40200)
(34936)
金融(34936)
技术(30165)
业经(27531)
财经(25570)
经济研究(25510)
(21759)
(21120)
问题(20757)
图书(20576)
理论(18142)
科技(17372)
技术经济(17332)
(17016)
实践(16682)
(16682)
现代(16462)
共检索到544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苑希港  张晓青  
以旧换新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考虑以旧换新折抵的产品动态定价策略问题。从博弈论视角出发,同时考虑短视消费者和策略消费者,在无补贴、企业补贴、政府补贴三种情形下,构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不同补贴方式对两类消费者选择行为和企业最优动态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短视消费者的比例越大,企业对第一代新产品的定价越低,而对第二代新产品的定价越高;购买第一代新产品的消费者,在第2个销售周期内不都参与以旧换新;和政府补贴相比,企业补贴能更有效的激励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欣  赵林  
文章通过构建政府与零售商的博弈模型,对以旧换新策略进行了全面的探讨。首先,从经济与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以旧换新政策的效果,包括零售商的利润、社会总耗能以及社会总效益。其次,重点分析地域区别、产品类型、人员素质等因素对以旧换新策略的影响。结果显示,只要人员素质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内,以旧换新策略就能够实现共赢。政府需要根据地区发展程度、产品类型以及人员素质等因素来采取不同的以旧换新策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春秋   田智超  
低质量产品制造商的“仿照定价”行为,极大地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判断,损害高质量产品制造商的利益,不利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信号博弈理论,建立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下制造商的动态定价策略,并重点分析模仿效应和主播影响力对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产品制造商可以通过向上调高或向下调低最优价格两种方式达成不同的分离均衡(a或b)。在模仿效应较小时,高质量产品制造商选择分离均衡b来阻止仿照定价行为;在模仿效应较大时,混同均衡则是更优的选择。若高质量产品制造商仅考虑分离均衡,在模仿效应最大时可以根据调整价格的特点选择分离均衡a或b。当制造商的两阶段定价仅存在一个模仿效应阈值时,模仿效应较小时应选择撇脂定价策略,模仿效应较大时应选择渗透定价策略;当存在两个模仿效应阈值时,模仿效应在两阈值之外时应选择撇脂定价策略,模仿效应在两阈值之间时应选择渗透定价策略。制造商的定价总是随主播影响力正向递增,这表明与更高影响力的主播合作的制造商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空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简惠云  潘利  
本文在网络零售平台和回收平台合作以旧换新的情境下考虑了零售平台内部(自营店和他营店)存在的竞争关系,分别研究并对比了单渠道以旧换新和双渠道以旧换新下的定价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渠道以旧换新下的回收价随着竞争程度增大而增大,双渠道以旧换新下的回收价则刚好相反;双渠道以旧换新下的自营店价格、他营店价格和回收价均随着佣金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双渠道以旧换新模式对他营店、回收平台和整个供应链系统来说都是更有利的,而对自营店来说,竞争较大时单渠道以旧换新模式更优,反之则是双渠道以旧换新模式更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大飞  张旭梅  掌曙光  官子力  但斌  
针对由一个提供产品的制造商、一个提供产品与服务集成的服务商和策略性消费者组成的产品服务供应链,考虑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会影响策略性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问题,构建两周期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服务商两周期最优动态定价和服务商的最优服务质量决策,分析了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的价值,探讨了服务价值占比对两周期均衡决策与提高服务质量的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能够缓解消费者的策略购买行为,并提高制造商、服务商的利润和增加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高服务价值占比能够使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使供应链成员的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都得到提高,并会扩大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与不提高服务质量两种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差距。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兴建   李永   马小刚   季洪悦   张昊  
针对线上“以旧换新+延保服务”模式下的供应链策略优化问题,构建了一个提供线上延保服务和以旧换新服务的线上线下双渠道供应链,考虑制造商与零售商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形分析以旧换新下的线上延保服务供应链策略,进而进行仿真分析,明确了以旧换新下的线上延保服务供应链决策机制,研究表明:在供应链定价上,产品批发价、产品直营零售价、产品线上零售价格均与市场竞争程度呈正向变化关系;产品批发价、延保服务价格、以旧换新差价与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呈正向变化关系,而产品直营零售价则与之呈负向变化关系;延保服务价格和以旧换新差价与延保服务期限呈正向变化关系,而产品线上零售价格则与之呈负向变化关系。在供应链需求上,产品线上需求、延保服务需求、以旧换新需求与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呈正向变化关系,与延保服务期限呈正向变化关系。在供应链利润上,随着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增大,直营零售利润呈现下降趋势,线上零售利润呈现持续上涨趋势,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总利润更高;随着延保服务期限的延长,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总利润更高。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下的产品以旧换新活动和延保服务供应链运营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兴建   李永   马小刚   季洪悦   张昊  
针对线上“以旧换新+延保服务”模式下的供应链策略优化问题,构建了一个提供线上延保服务和以旧换新服务的线上线下双渠道供应链,考虑制造商与零售商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形分析以旧换新下的线上延保服务供应链策略,进而进行仿真分析,明确了以旧换新下的线上延保服务供应链决策机制,研究表明:在供应链定价上,产品批发价、产品直营零售价、产品线上零售价格均与市场竞争程度呈正向变化关系;产品批发价、延保服务价格、以旧换新差价与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呈正向变化关系,而产品直营零售价则与之呈负向变化关系;延保服务价格和以旧换新差价与延保服务期限呈正向变化关系,而产品线上零售价格则与之呈负向变化关系。在供应链需求上,产品线上需求、延保服务需求、以旧换新需求与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呈正向变化关系,与延保服务期限呈正向变化关系。在供应链利润上,随着产品线上基础市场份额增大,直营零售利润呈现下降趋势,线上零售利润呈现持续上涨趋势,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总利润更高;随着延保服务期限的延长,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总利润更高。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下的产品以旧换新活动和延保服务供应链运营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路路  马静元  李鹏  
传统燃油车置换电动汽车可以有效缩小两者的市场占有差距,促进电动汽车稳健发展。本文考虑电动汽车的置换模式,分析消费惯性、燃油车市场比例以及电动汽车环境质量对企业与政府的最优决策、消费者购买行为、消费者剩余、环境效益以及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电动汽车环境质量的提升,电动汽车零售价格波动加大,政府购置补贴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两类消费者的实际支出成本则先减后增;企业的置换补贴随消费者惯性和置换净效益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有旧车消费者比例的增加,消费者剩余随之增大,而社会福利在一定市场条件下随之降低。因此,要根据消费者是否具有旧燃油车来区分消费者类型,鼓励企业采取不同的策略,及时调整置换及购置补贴,以保障企业权益,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旭梅  邓流生  沈娜利  陈伟  
依据消费者的版权意识差异将消费者细分为伦理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研究了信息产品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其对艺术创作者的影响。研究表明: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因消费者结构、市场敏感性等因素而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价策略。高价策略可以得到伦理消费者的支持,但当存在盗版威胁时,垄断厂商因普通消费者的价格敏感特性而面临利润损失,单位可变成本越低,利润损失越大。此外,艺术创作者的期望定价要低于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提高版权费率并不能保证给艺术创作者带来收益增加,双方存在定价协调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敏   付霞  
综合运用模型假设、数学推导及算力分析方法,考虑政府补贴和消费者双重偏好因素,本文构建双渠道绿色供应链定价策略模型。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绿色产品销售价格与需求量起正向作用,对普通产品的批发价格、销售价格与需求量起负向作用;消费者绿色偏好对绿色产品的销售价格、需求量起正向作用,对普通产品的批发、销售价格及需求量起负向作用;消费者线下渠道偏好对线上绿色产品的销售价格、需求量起负向作用,对线下普通产品的批发、销售价格及需求量起正向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梁喜   魏玉莲  
在单个供应商和单个电商构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中,引入消费者敏感系数、政府保鲜技术补贴额和电商绿色研发补贴率等参数,运用Stackelberg博弈对比分析了政府保鲜技术补贴、电商绿色研发补贴、混合补贴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种模式下,增加消费者对新鲜度或绿色度的敏感度有利于提高供应链成员利润和社会福利;在适度的消费者绿色度敏感下,政府或电商提供的补贴都有利于提升社会福利,且混合补贴最有利;混合补贴下的供应商投入保鲜努力、产品绿色度、产品需求以及供应商利润最高;在适度的电商绿色研发补贴率下,混合补贴对生鲜电商最有利,若绿色研发补贴率过高,则单一政府补贴更有利。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艳丽  胡小建  杨海洪  卢朝东  
本文基于消费者策略行为,建立了无政府补贴、政府补贴给绿色产品制造商或绿色消费者三种情况的绿色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对绿色产品制造商、普通产品制造商以及零售商决策变量的影响。同时,分析和对比了三种情况下绿色产品和普通产品的销售量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研究表明,政府的补贴有利于绿色产品制造商的发展,且从绿色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相较于补贴给绿色消费者,政府补贴给绿色产品制造商更有利于绿色产品的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艳丽  胡小建  杨海洪  卢朝东  
本文基于消费者策略行为,建立了无政府补贴、政府补贴给绿色产品制造商或绿色消费者三种情况的绿色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对绿色产品制造商、普通产品制造商以及零售商决策变量的影响。同时,分析和对比了三种情况下绿色产品和普通产品的销售量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研究表明,政府的补贴有利于绿色产品制造商的发展,且从绿色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相较于补贴给绿色消费者,政府补贴给绿色产品制造商更有利于绿色产品的发展。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杜学美  唐星  解正品  
考虑到再制造产品的异质性和消费者的偏好差异,引入广告绩效和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构建了再制造产品一阶段静态和两阶段定价模型,通过对两个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和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消费者偏好下企业再制造产品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偏好变化对制造商的价格决定和利润有不同的影响,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变小,消费者越理性,再制造生产愈加谨慎,制造商会提高新产品价格获得利润;在没有产量约束的情况下,再制造件的最优决策价格恒定,不受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的影响;在有产量约束的情况下,再制造件的价格随着消费者质量期望系数的减小而减小。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豪  杨茜  涂钰  
跨期转换比价行为表现为消费者在评估产品和收集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在多个零售商之间的选择购买行为,涉及的产品由传统易逝品向科技产品等多个领域延伸。这种行为往往使零售商难以对需求进行准确预测,如何基于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探究合适的定价策略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在消费者具有跨期转换比价行为下,研究两个提供相同易逝品的零售商在动态定价、预先承诺定价和灵活定价策略下的市场均衡价格和收益,旨在发现何种定价策略更有利于缓解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并提高零售商收益。通过构建两周期双寡头动态博弈模型,探讨模型的简化运算方法,分析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对零售商定价决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零售商的定价策略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的确给零售商定价决策造成较大影响。在灵活定价策略下,两个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与同时采用动态定价策略时相同;只有当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较强且零售商降价幅度足够大时,预先承诺定价策略才能有效吸引顾客购买,达到"以量换质"的效果,但当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弱时,零售商采用动态定价策略更优。研究结果为零售商在竞争环境下的定价策略选择提供一定的启示。在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行为下,零售商通过广告宣传和网站推广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零售商的品牌认知和偏好进而体现先动优势显得极为重要,零售商在不同程度的消费者跨期转换比价意愿下选择合适定价策略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有效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