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0)
2023(8137)
2022(7163)
2021(6628)
2020(6011)
2019(13775)
2018(14100)
2017(26826)
2016(15245)
2015(17807)
2014(18535)
2013(18002)
2012(17204)
2011(15648)
2010(16086)
2009(15212)
2008(15251)
2007(14290)
2006(12526)
2005(11461)
作者
(46911)
(39239)
(39012)
(37486)
(24839)
(18803)
(18235)
(15416)
(14827)
(14408)
(13312)
(13170)
(12590)
(12508)
(12385)
(12345)
(12213)
(11571)
(11539)
(11398)
(10100)
(9843)
(9574)
(9102)
(9048)
(8886)
(8819)
(8805)
(8164)
(8093)
学科
(60670)
经济(60589)
管理(44305)
(40663)
(32268)
企业(32268)
方法(28106)
数学(24367)
数学方法(24081)
(19027)
(18000)
中国(16738)
(14966)
(14793)
业经(12890)
地方(12843)
农业(12129)
理论(11618)
(11112)
(11100)
银行(11082)
财务(11057)
财务管理(11025)
(10799)
贸易(10795)
(10548)
企业财务(10435)
(10420)
(10287)
(10093)
机构
大学(224687)
学院(222509)
(85794)
经济(83569)
管理(83491)
研究(76071)
理学(69869)
理学院(69087)
管理学(67765)
管理学院(67337)
中国(59173)
(49105)
科学(47611)
(43273)
(42755)
(39856)
中心(37809)
(37653)
研究所(35846)
业大(35198)
农业(34125)
财经(32857)
北京(31104)
(30832)
师范(30474)
(29708)
(29395)
(26691)
(26265)
技术(25812)
基金
项目(140536)
科学(108054)
研究(103972)
基金(98509)
(85864)
国家(85084)
科学基金(71109)
社会(62347)
社会科(58731)
社会科学(58712)
(56086)
基金项目(51526)
教育(49183)
(47318)
编号(45532)
自然(45522)
自然科(44421)
自然科学(44403)
自然科学基金(43619)
资助(41489)
成果(39782)
重点(31685)
课题(31346)
(31070)
(29803)
(28042)
项目编号(27769)
科研(27071)
大学(26455)
(26359)
期刊
(98511)
经济(98511)
研究(65566)
中国(49093)
(39033)
学报(38777)
(35750)
科学(32101)
教育(29532)
管理(28180)
大学(28014)
学学(25732)
农业(25253)
(22534)
金融(22534)
技术(20548)
图书(18033)
业经(16505)
财经(16404)
经济研究(15018)
(14071)
问题(13462)
(13386)
书馆(12566)
图书馆(12566)
理论(12529)
(11997)
实践(11549)
(11549)
统计(11367)
共检索到348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董见新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了考研群体信息需求的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冬冬  
大学生考研群体所具有的不同特征会影响其最终的考研结果,对南京市16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对大学生考研的结果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男性在考研中占有比较明显的性别优势;考研辅导班的参与对大学生考研结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学业成绩与专业奖学金的获得对大学生考研结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学业成绩的影响极其显著,而学生干部的履历并未成为有效促进考研结果的因素,反而成为看似不利的因素;专业认同成为无关兴趣的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考研结果不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上官剑  
“考研热”降温确已发生,为何青年学子报考硕士研究生的热情会急剧减退?笔者试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解释:一是社会阶层流动途径的不断拓展;二是大众经济理性权衡的客观选择;三是研究生教育变革的群体“失范”。“考研热”降温对高等教育体系来说是正常现象,对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利大于弊。研究生教育在量上的稳定,正是大学提升教育质量、重建核心文化、加强学术号召力的契机,亦是大学无法推卸的责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彦华  杜卉  朱丽娜  
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调查结果表明:文科、理科学生成就动机水平存在差异;不同性别学生成就动机差异不显著;考研学生成就动机高于非考研学生;成就动机与大学生自觉性、坚持性人格品质呈正相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闵维方  刘钊  
基于2012年北京高校学生发展研究生调查的数据,通过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比较保送硕士生与考试入学硕士生的在校表现和教育产出水平及其性别差异发现,保研和考研这两种入学方式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产出具有显著影响。保研学生的硕士成绩排名显著高于考研学生,而考研学生发表论文数明显高于保研学生,尤其是考研女生论文发表数要显著高于保研女生。其可能的原因是考研女生与导师学术交流的时间更长;读研学术动机越强、经济动机越弱、本科成绩越好的学生硕士阶段成绩越好且科研论文发表越多;本科成绩对于硕士毕业生的起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保研女生的起薪显著高于考研女生;无论是保研学生,还是考研学生都应当认真规划学业,合理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婷  
目的:了解考研毕业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好毕业生指导教育工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陕西某大学应届毕业生320人,其中包括已报考参加2007年研究生考试的毕业生159人,采用自编问卷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考研毕业生与一般毕业生相比,SCL-90测查除抑郁、敌对因子外,在其他因子上的得分均存在差异,且考研毕业生的得分均高于一般毕业生。SAS测查焦虑分数存在非常显著差异,SDS抑郁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考研毕业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前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毕业生,焦虑情绪尤为明显。讨论:严峻的就业形势、残酷的考试竞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章继华  何永进  
提出考研信息咨询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殊层面,是整体咨询工作的组成部分,论述了考研信息的需求特性、咨询服务方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章继华  何永进  
1 考研热点连续数年升温不降的“考研”热是当今社会热点中的现实一例。国家教委提供的资料表明,1996年全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党校和解放军系统共招收研究生4.6万人,而报考研究生的人数猛增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方胜华  
“考研”队伍不断壮大,考生对考研信息迫切需求。高校图书馆作为搜集、查询各种文献信息的主要场所,应为考生多角度地做好考研信息的收集工作,并开展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为考生提供全方位的考研信息服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亚栋  王兰珍  冯艺佳  
以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从影响考研动机与需求两大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学生考研动机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学生自身的因素;二是外部因素。在学生自身因素中,女生和往届生的择校主要动机是提升学历和求职需要。外部因素中,影响学生择校的主要因素是学科特色、学校实力和导师实力。其中导师的实力、奖助学金的力度、宿舍环境是学生择校的主要考察的因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熊倪娟  赵东辉  施祖麟  
本文引用中华英才网近五年的薪资调查数据,运用成本—收益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明瑟收益率等多个指标,衡量继续接受硕士教育相对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较优势;并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考研热”的形成不仅是大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增加求职筹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还可能是借助高等教育这样一种“信号机制”,实现“向上流动”的个人理想、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亚  任伟吉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关系,研判其内在关联,文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以中北大学研究生为调研对象开展实证性研究,深挖大学生考研与现阶段研究生就业的相关问题。调研结果表明,现阶段存在严峻就业形势强推考研热形成、就业单位趋同且创业实践匮乏、就业理念滞后且职业规划模糊等问题。针对性从政府把好关:制定积极就业政策并营造良好就业氛围;学校把好关:开展就业规划教育并提供便捷就业平台;学生把好关:更新就业创业理念并知行合一实干苦干这三方面提出策略探绎,更加明晰考研与就业的关系,为大学生在升学与就业之间条分缕析,提供一定的指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体高  胡效亚  
考研与就业问题,无论是对社会、高校还是大学生个体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在分析了考研导向与就业导向的利弊后,提出必须科学处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口”问题,以考研为动力,以就业为压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大学生人生道路的正确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瑞峰  
"就业还是考研"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生并非理智地加入了考研大军,形成了高校的"考研热","考研热"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应正确看待考研和就业,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智选择未来的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