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1)
2023(9328)
2022(7960)
2021(7381)
2020(6378)
2019(14739)
2018(14915)
2017(26801)
2016(15202)
2015(17158)
2014(17245)
2013(16337)
2012(14924)
2011(13669)
2010(14283)
2009(13648)
2008(13689)
2007(12554)
2006(11630)
2005(10692)
作者
(41120)
(34314)
(34127)
(32826)
(21765)
(16414)
(15709)
(13207)
(13111)
(12667)
(11804)
(11623)
(11268)
(11146)
(10911)
(10604)
(10144)
(10085)
(9965)
(9920)
(9035)
(8389)
(8380)
(8029)
(7938)
(7874)
(7753)
(7714)
(7136)
(6698)
学科
(54527)
经济(54436)
管理(45441)
(37015)
(32865)
企业(32865)
(18511)
中国(18254)
方法(17817)
(17157)
(15126)
数学(14683)
数学方法(14346)
业经(13943)
(12917)
地方(12256)
教育(11870)
理论(11279)
(10936)
银行(10926)
(10810)
体制(10729)
(10486)
(10187)
金融(10185)
(9313)
农业(9269)
财务(9265)
财务管理(9236)
(8931)
机构
大学(205214)
学院(199644)
(78038)
经济(76005)
管理(72253)
研究(72074)
理学(59692)
理学院(58915)
管理学(57706)
管理学院(57282)
中国(55842)
(45473)
(43063)
科学(41399)
(35727)
(35036)
中心(33264)
研究所(31437)
财经(31152)
(30417)
(30311)
师范(30068)
北京(29535)
(28027)
(27026)
(26917)
业大(26472)
(24385)
师范大学(24169)
经济学(23152)
基金
项目(124381)
科学(97338)
研究(97096)
基金(86444)
(73934)
国家(73235)
科学基金(62522)
社会(60194)
社会科(56733)
社会科学(56717)
(50015)
教育(47863)
基金项目(44415)
(41923)
编号(40631)
自然(37860)
自然科(36927)
自然科学(36916)
成果(36838)
自然科学基金(36217)
资助(35282)
课题(31146)
重点(28886)
(28245)
(27944)
(26316)
大学(25804)
(25795)
(25658)
(25479)
期刊
(98918)
经济(98918)
研究(71636)
中国(57281)
教育(42025)
(36355)
管理(30704)
学报(29334)
(28762)
科学(26402)
大学(24457)
(22352)
金融(22352)
学学(20792)
技术(20034)
农业(18588)
财经(16340)
业经(14750)
经济研究(14604)
(14147)
图书(14112)
问题(12149)
职业(11379)
书馆(10845)
图书馆(10845)
(10301)
(10129)
(10040)
论坛(10040)
(9696)
共检索到344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友梅  
改革完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各地各高校积极探索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评价制度改革亟待进一步完善,尤其需要国家层面政策文件的宏观指导。《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对新时期高校办学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影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科蓉  李春景  
本文从制度的角度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世界一流大学是个发展的概念,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理念与制度;制度的差距是我国最大的差距;以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为价值取向的制度创新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熊庆年  
中国的高水平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究竟有多大,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都是很有益处的。不过值得提醒的是,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那些难以量化、非显性的因素。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大学文化建设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广岭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美国及OECD大学研发经费的地位与规模、来源结构、支出结构三类指标和中国与美国前100名大学研发经费的比较,阐述中美两国大学研发经费的相关制度,特别是经费来源及获取方式、研发组织管理的不同,分析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问题,进而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敏  
是否拥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已成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将建设一流大学与服务国家紧密结合已成为各国校长的共识。文章以巴黎十一大为案例,重点介绍了巴黎十一大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解读了法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政策和经验,以期为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凤桥  闵维方  
本文从历史和国际视野审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话题,探讨其中蕴含的制度和组织意义。大学是一种受制度环境影响明显的组织形式,国家与大学之闽的关系构成大学最基本的制度环境,影响其办学行为和绩效。本文基于制度理论的分析视角提出四个命题,利用文献资料予以阐述:第一,国家监督型的高等教育系统容易产生分化,兼顾规模和质量目标;相反,国家控制型高等教育系统在将公平目标作为优先选择时,不得不以牺牲效率甚至质量目标为代价。第二,精英大学容易存在于国家监督模式以及持精英主义政策下,不易存在于持平等优先主义的国家控制模式下。第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刚  李蔚  
清华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在国家的支持下 ,1999年启动了这一工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关键是人才培养 ,必须在教学改革中建设、发展和提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采取有重点、分阶段、抓关键、求突破的方针 ,遵循四个立项原则按项目启动 ,经过努力已取得可喜成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定华  
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环节的考核监督力度。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和研究类型,建立分类评价标准。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师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能够激发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活力。《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孙禺  
关于我们国家科研体制的改革问题,有人说:“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在一方面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我想也有一点道理。我们国家科研体制采用计划经济的政府拨款模式还没有完全改变。虽然我们国家也有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从1986年开始试行科研基金制。但十多年过去了,事实上科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艳林  于惠芳  
中国博士后制度历经20余年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而又面临诸多问题;"一流大学"建设加快步伐而又一时难以摆脱重重困境。两者应协调发展,在促进博士后事业的发展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玲玲  蔡三发  
只有构建一流的制度支撑体系,才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章程结合高校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等,在内容上凸显特色。制度权威的真正确立不仅在于其完善程度,而且需要敬畏之心。2015年10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立健全高校章程落实机制,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宗益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流大学建设进入新时期。教育评价改革是牵引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厦门大学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以“人才”为关键,以“学院”为主体,以“创新”为靶向,推进“三位一体”教育评价改革,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鹏虎  
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成为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世界大学排名及其指标体系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也要理性看待世界大学排名,不能盲目围绕世界大学排名转,由注重资源为导向转变为注重质量为导向,坚守文化本位,完善治理体系,坚持中国特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走向现代化,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必由之路。立足于推进中国的发展,以建设现代化强国为宗旨,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找准自己的独特定位和使命,从而优选学科方向,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明智的方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红中  刘志民  
对中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资金使用与组织管理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相关计划启动早,项目规划系统,可操作性强,执行效率高,建设速度快,效果较明显;印度相关计划启动晚,项目规划构想多于实践,政策摇摆不定,执行效率低,进展不大。考虑到大学创新、合作办学等方面的优势,印度仍有发展潜力和迎头赶上的可能。中国若要在一流大学建设上继续领先、取得最后的成功,除发挥资源整合、效率执行等方面的优势外,还要积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提高国际合作办学水平与研究生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