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3)
- 2023(7757)
- 2022(6448)
- 2021(5678)
- 2020(4591)
- 2019(10229)
- 2018(10062)
- 2017(17984)
- 2016(10316)
- 2015(11406)
- 2014(11476)
- 2013(11424)
- 2012(11166)
- 2011(10373)
- 2010(10839)
- 2009(9984)
- 2008(9938)
- 2007(9165)
- 2006(8445)
- 2005(8184)
- 学科
- 济(46014)
- 经济(45960)
- 业(23652)
- 管理(23591)
- 地方(18485)
- 中国(17683)
- 企(16626)
- 企业(16626)
- 农(14613)
- 学(11885)
- 业经(11855)
- 方法(10530)
- 地方经济(10400)
- 农业(10015)
- 银(9759)
- 银行(9730)
- 发(9692)
- 融(9559)
- 金融(9556)
- 行(9554)
- 制(9248)
- 数学(8558)
- 数学方法(8350)
- 财(7809)
- 环境(7793)
- 贸(7666)
- 贸易(7651)
- 易(7273)
- 发展(7223)
- 展(7192)
- 机构
- 学院(149213)
- 大学(146957)
- 研究(61219)
- 济(56643)
- 经济(55168)
- 管理(46750)
- 中国(46421)
- 科学(41051)
- 理学(37901)
- 理学院(37282)
- 管理学(36419)
- 管理学院(36150)
- 农(35321)
- 所(33682)
- 京(33412)
- 研究所(30352)
- 农业(27691)
- 中心(27413)
- 财(27167)
- 江(27071)
- 业大(25636)
- 省(24047)
- 范(22308)
- 院(22132)
- 师范(21958)
- 州(21812)
- 北京(21589)
- 技术(19853)
- 财经(19685)
- 科学院(19076)
- 基金
- 项目(93145)
- 科学(70857)
- 研究(65213)
- 基金(63321)
- 家(57063)
- 国家(56502)
- 科学基金(46175)
- 省(40238)
- 社会(38928)
- 社会科(36799)
- 社会科学(36791)
- 划(33086)
- 基金项目(32292)
- 自然(29982)
- 教育(29360)
- 自然科(29257)
- 自然科学(29241)
- 自然科学基金(28651)
- 发(27187)
- 资助(26441)
- 编号(26104)
- 成果(22741)
- 重点(22059)
- 发展(21407)
- 展(21013)
- 课题(20847)
- 创(19181)
- 计划(18979)
- 部(18207)
- 创新(18091)
共检索到256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姮 李婵娟 洪玉枝
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到1株具有木聚糖酶活性的考克氏菌(Kocuria sp.Mn22),用单交法研究了不同单因素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水不溶性和醇不溶性木聚糖诱导该菌株比水不溶性木聚糖诱导产酶量高;较低浓度的Tween 80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具有诱导作用,而高浓度的Tween 80会抑制木聚糖酶的产生;Triton X-100具有抑制作用。对考克氏菌液体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表明:以水不溶性和醇不溶性木聚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pH 8.5,Tween 80添加量为0.2%,发酵68 h后,菌株的最高酶活力可达到148.7 IU/mL。
关键词:
考克氏菌 液体发酵 正交试验 木聚糖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倩 江正强 闫巧娟 邓伟
为进一步研究木聚糖酶的纯化和性质,对本研究室新筛选出的一株高产木聚糖酶的链霉菌Z18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1.5%(质量分数)的玉米芯水不溶性木聚糖,培养第5天其酶活性浓度达435.03 U/mL。不同来源木聚糖诱导产木聚糖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酶谱分析结果表明,链霉菌Z18能够产生3种木聚糖酶,以22 ku的木聚糖酶为主;初始pH5.5、培养温度30℃时所得木聚糖酶活性最高。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第7天链霉菌Z18产木聚糖酶活性达到峰值,其活性浓度为755 U/mL,为目前国内报道链霉菌属最高产酶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君飞 刘正初 张居作 戴良英 陈汉忠 段盛文 冯湘沅 郑科 成莉凤 郑霞
采用因素轮换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对现有枯草芽孢杆菌BE-91菌株的发酵工艺进行系统研究,获得木聚糖酶高产的优化发酵工艺为:国产胰蛋白胨1.5%,国产酵母膏0.05%,牛肉膏0.3%,KH2PO40.2%,MgSO40.03%,NaCl 0.5%,吐温80 0.4%,起始pH9.2,摇瓶装液量150 mL/500 mL,接种量3.5%,转速180 r/min,发酵温度37℃。在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下培养BE-91菌株8 h,发酵液木聚糖酶活力达到423.24 U/mL,是优化前酶活力的1.5倍。BE-91菌株在国内已报道菌株中具有发酵周期短、耐热酸性木聚糖酶活力高的特点。
关键词:
均匀试验设计 木聚糖酶 酶活力 发酵工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崇淼 毛胜勇 孙云章 朱伟云
研究了厌氧真菌木聚糖酶粗酶的提取方法及其性质。结果表明 ,在 2 0℃ ,厌氧真菌木聚糖酶粗酶的硫酸铵最佳盐析饱和度为 70 %。 4 5℃烘干得到木聚糖酶粗酶制剂 ,该制剂比活力为 75 6 2U·g-1 。对其性质的初步研究表明 ,该酶的最适温度为 5 0℃ ,最适pH值为 5 0~ 6 0。此外 ,其酶活性在 37~ 5 0℃、pH4 0~ 1 1 0范围内较稳定
关键词:
厌氧真菌 木聚糖酶 酶学性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邬敏辰 王瑾 杨书艳 李剑芳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usamii)YW-38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角瓶优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为:250mL三角瓶装8.0g基料(m(麸皮)∶m(玉米芯)=3.5∶4.5),NH4NO310g/kg,Tween-803g/kg,KH2PO43.0g/kg,CaCl21.0g/kg,MgSO4·7H2O1.0g/kg(均相对于基料),基料与自来水的质量比为1∶1.3~1∶1.4,pH自然;于29℃培养72h,期间翻曲2次,此工艺条件下最高比酶活力为8752IU/g。曲盘发酵工艺条件为:基料与自来水的质量比1∶1.8,其余成分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柴萍萍 韦贇 江正强 李里特 日下部功
为获得最佳产酶配方,同时获得高活力的β-甘露聚糖酶,经碳源、氮源、碳氮质量比、初始pH和培养温度5个单因素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芽孢杆菌WY45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以4g/L魔芋精粉为碳源,1.33g/L大豆蛋白胨为氮源,碳氮质量比为4/1,初始pH5.5,50℃培养时间96h。此条件下,β甘露聚糖酶活性最高可达2800U/mL。
关键词:
芽孢杆菌 β-甘露聚糖酶 发酵 魔芋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魏福卫 蒋霞云 陈舜胜 陈道春 党培育
壳聚糖酶(EC3.2.1.132)能催化壳聚糖分子中β-1,4-糖苷键的水解,以获得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壳聚寡糖(聚氨基葡萄糖,聚合度2-10)。该酶在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中存在。采用透明圈法,以壳聚糖为唯一碳源,从11份虾蟹壳堆积的土壤中分离出51株能降解壳聚糖的菌株。经平板初筛、摇瓶发酵复筛以及产酶动力学研究,确定H2为产壳聚酶活力高、发酵时间短的优良菌株。根据其形态及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浅玫瑰色链霉菌,并命名为(Streptomyces roseolus DH)。进一步的基本发酵条件研究显示:该菌株发酵最适温度为30℃,发酵液初始pH为7.2,最...
关键词:
壳聚糖 壳聚糖酶 链霉菌 发酵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剑 蒋霞云 卢梦琪 王宗继 李进国 王正碧 孔仪
发酵罐装填系数0.6,控制罐压0.08 Mpa,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搅拌转速、种子液OD600、接种量和通气量4个因素对壳聚糖酶发酵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该菌种10 L发酵罐发酵条件:搅拌转速250 r/min,种子液OD600=0.8~1.0,通气量2.0 vvm,接种量3%,其发酵周期56 h,酶活力在52 h达到最大,为(35.2±0.5)U/mL。补料工艺发酵周期为64 h,酶活力在60 h达到最大,为(46.4±0.5)U/mL。补料工艺能维持产酶期菌丝形态和延长产酶时间,从而提高产酶,最终补料工艺比批次发酵产酶提高了32%。该研究为壳聚糖酶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壳聚糖酶 发酵工艺 链霉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萱
对β—葡聚糖酶(EC3.2.1.73)高产菌B.subtilis9126—6发酵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比是:大麦份7%,玉米粉3%,豆饼粉5%.在1L发酵罐中保持温度35—37℃、pH7.0~7.2,搅拌通风培养3d.发酵液的酶活力高达154U/ml.作者还对大麦β—葡聚糖对9126—6β—葡聚糖酶产生的诱导性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β—葡聚糖 β—葡聚糖酶 发酵 诱导效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延娟 郝建华 郑鸿飞 孙谧
为获得较高的木聚糖酶产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方法,筛选氮源、碳源、无机盐、接种量、装液量、Na_2CO_3、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多个单因素,对产木聚糖酶的芽孢杆菌YS1069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豆饼粉25 g/L、麸皮40 g/L、NaNO_3 0.9 g/L、K_2HPO_43 g/L、MgSO_4·7H_2O 0.6 g/L、接种量4%、装液量30 ML/250 ML(v/v)、Na_2CO_3添加量18 g/L、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96 H时,酶活性达到最高。再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木聚糖酶产量的8个主要因素进行评价,确定Na_2C...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婕 黄镇亚
能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中最有效的木低聚糖可从木质纤维的有控酶降解反应获得 .为此 ,可以采用培养木霉菌 ,使其在最佳条件下比较专一性的合成木聚糖酶 ,这种最佳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的探索和培养条件的控制两方面 .期望用这种木聚糖酶降解木质纤维原料时 ,能尽可能多的得到木低聚糖 ,而较少出现木单糖 .该文就木霉合成木聚糖酶过程中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通气条件、pH值等 ,对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木聚糖酶活性在培养 84h时达到最大值 ;当将温度控制在 30℃ ,摇床转速为 180r min时 ,木聚糖酶活性最高 ,达到 2 0IU mL ...
关键词:
木霉菌 木低聚糖 木聚糖酶 培养条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明红 宋东蓥 刘涌涛 聂国兴
以康宁木霉M7138为出发菌株,研究其发酵生产木聚糖酶过程中菌体生长与代谢规律。以Logistic和Luedeking-Piret方程为基础,根据实验数据X(t)、S(t)、P(t),获得Xm、μm、α、β等模型参数,通过非线性拟合,分别建立M7138发酵生产木聚糖酶过程中的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和产物合成动力学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比较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M7138合成木聚糖酶的发酵属于部分生长偶联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苏 颜瑞 丁立人 王晓亮 王恬
为研究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共设6组:T1:象草+500 mg.kg-1纤维素酶;T2:象草+250 mg.kg-1纤维素酶;T3:象草+250 mg.kg-1木聚糖酶+250 mg.kg-1纤维素酶;T4:象草+500 mg.kg-1木聚糖酶;T5:象草+250 mg.kg-1木聚糖酶;C(对照组):象草。切短的象草经酶处理后在25℃条件下青贮在发酵瓶内,分别在青贮第2、4、6、8、15和30天从每组取出3瓶青贮样品用于发酵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或两者复合处理均能极显著降低青...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象草 青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婕 赵敏 卢磊 李慧玲
为了筛选高产β--甘露聚糖酶的细菌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到1株产β--甘露聚糖酶菌株MM5。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MM5产甘露聚糖酶的活力达到1594U/mL,以MM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得到诱变菌株LD24H4,酶活提高到3717U/mL。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菌株LD24H4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分(g/L):魔芋粉20.0,干酪素2.5,NaCl1.0,MgSO40.5,KH2PO40.5,pH7.5。最适产酶培养条件:47℃,装液量90mL(250mL三角瓶),接...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筛选 枯草芽孢杆菌 诱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炎 李菁菁 张雨萌 赵南鹏 丁德征 苏淑慧 付星
为挖掘专一性壳聚糖酶,从多地土壤中筛选出1株高壳聚糖酶活力的真菌M3b,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序列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固体发酵工艺,研究纯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菌株M3b为溜曲霉,其最佳产酶发酵条件为:以水为100%计,1%胶体壳聚糖+1%葡萄糖、0.5%硫酸铵、麸皮∶豆粕=6∶10、接种量为10%、发酵6 d、初始发酵pH 7.0、发酵温度32℃。在此条件下酶活力达到20.56 U/mL,是初始发酵条件的221.3%。SDS-PAGE和酶谱分析发现该菌株只产1种壳聚糖酶,分子质量为40 ku。该酶的酶促反应最适pH值为5.5,最适温度为60℃,水解产物聚合度≥2。结果表明,采用溜曲霉进行固体发酵可以显著提高壳聚糖酶的酶活力,降低生产成本,纯化后的壳聚糖酶AtChito40酶学性质稳定,耐酸碱,且能有效地降解壳聚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