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3)
2023(9538)
2022(8194)
2021(7180)
2020(6397)
2019(14605)
2018(14227)
2017(27696)
2016(15079)
2015(17327)
2014(17613)
2013(17776)
2012(17221)
2011(15996)
2010(16252)
2009(15433)
2008(15150)
2007(14009)
2006(12512)
2005(11531)
作者
(48672)
(40876)
(40739)
(39125)
(25994)
(19730)
(18635)
(16052)
(15460)
(14591)
(14264)
(13576)
(13237)
(13115)
(13082)
(12914)
(12339)
(12241)
(11928)
(11826)
(10390)
(10248)
(10142)
(9529)
(9471)
(9163)
(8999)
(8973)
(8419)
(8122)
学科
(87102)
经济(87022)
管理(40467)
(36763)
方法(33894)
数学(30204)
数学方法(29973)
(28328)
企业(28328)
地方(19729)
中国(19027)
(18563)
(18539)
(16058)
业经(14959)
地方经济(13337)
(13050)
(12936)
贸易(12931)
农业(12675)
(12426)
(11301)
金融(11299)
(11073)
(10890)
环境(10858)
银行(10850)
(10431)
理论(9582)
(9410)
机构
大学(237824)
学院(236199)
(108322)
经济(106190)
研究(88297)
管理(84580)
理学(72112)
理学院(71247)
管理学(69969)
管理学院(69550)
中国(66201)
科学(54625)
(50692)
(47364)
(46955)
(45547)
研究所(43080)
中心(39172)
财经(37405)
业大(37016)
(36735)
农业(36218)
经济学(35054)
(33761)
北京(32429)
经济学院(31400)
(30886)
(30190)
师范(29799)
(28357)
基金
项目(150184)
科学(116458)
基金(108810)
研究(104794)
(96655)
国家(95847)
科学基金(79769)
社会(67334)
社会科(63687)
社会科学(63665)
(58155)
基金项目(56802)
自然(51768)
自然科(50528)
自然科学(50505)
自然科学基金(49610)
(49297)
教育(47490)
资助(46078)
编号(41056)
重点(34527)
(33783)
成果(33479)
(33444)
(29826)
科研(29187)
课题(29058)
计划(28409)
教育部(28132)
创新(28096)
期刊
(127498)
经济(127498)
研究(73264)
中国(45220)
学报(41653)
(40630)
科学(36845)
(36081)
管理(31077)
大学(30608)
学学(29207)
农业(26967)
(22375)
金融(22375)
经济研究(22259)
技术(19774)
财经(19729)
教育(19148)
业经(18590)
(17116)
问题(16376)
(14500)
技术经济(13632)
(12854)
统计(12853)
商业(12289)
世界(12022)
(11522)
国际(11025)
理论(10931)
共检索到362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兵   肖才伟   陈谊   张恺悌   杜鹏   段成荣  
教育部已经批准设立老年学专业,并计划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老龄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和老年学的交叉学科,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但是,对于如何将经济学、人口学和老年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完备的老龄经济学学科体系,我们的认识还不充分,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有益的研究经验来充实自己。从发达国家老龄经济学研究成果来看,老龄经济学研究视野开阔,研究方法精巧。笔者收集了大量国外老龄经济学文献,并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本文重点对退休、消费、储蓄和宏观经济反应等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对国内老龄经济学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康书隆  余海跃  
本文在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框架下研究了退休后劳动供给对于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的增加会导致劳动相对于资本贬值、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产出降低、个人消费和储蓄降低、个人福利下降。由于增加退休后劳动供给和延迟退休年龄具有较强的替代关系,本文认为这一结论对于延迟退休年龄决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利锋  钟玉婷  
人口老龄化不但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也会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将人口老龄化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4种积极财政政策工具(扩大政府支出、提高劳动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劳动所得税累进性和增加公共投资)有效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延迟退休的动态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扩大了政府支出和政府公共投资对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降低了4种积极财政政策工具对产出、消费、就业的促进效应,也强化了其对通胀和工资膨胀的提升效应;延迟退休未对私人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有利于就业、产出和消费增长,并有助于稳定通胀和工资膨胀;与财政政策工具相比,延迟退休引致的整体社会福利损失较小。人口老龄化降低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稳定宏观经济和降低社会福利损失的考虑,延迟退休是一个较优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家新  
政府储蓄规模的变动往往会引起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相应变化 ,这种变化的结果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对政府储蓄规模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考察 ,以揭示出政府储蓄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才玖  
一、引言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要素投入量、全要素生产率、制度创新、政策及资源配置等。在Rostow的"起飞"理论中,一国要顺利实现经济"起飞",投资率或储蓄率至少要达到10%以上。在H-D模型中G=s/C,资本-产出比C(代表投资效率)被假定为不变,因而储蓄率s就成为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互桂  
从退休前后相对收入变化的角度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有关男女职工不同退休年龄的规定就总体来说是对女性不利的。除部分低收入者外,大部分女职工的养老金相对水平会因早退休而下降。退休年龄的差异使得男女职工退休前的收入差距在退休后进一步扩大,并且也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的退休政策,提高女性退休年龄,把男女同龄退休纳入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综合考虑之中;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具有实现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养老保险的基金平衡等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灿明  赵福军  
本文在增长模型中引入行政腐败和由行政腐败而引起的调整成本 ,考察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得出 ,当政府公共支出的边际生产率比较高 ,税率比较低以及由腐败引致的调整成本比较高时 ,行政腐败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占主导地位。通过对我国行政腐败与公共支出、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 :在我国市场化过程中 ,行政腐败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率 ;在我国公共支出领域 ,行政腐败行为的发生浪费了大量的公共支出。不论以受贿金额占GDP的比重 ,还是以腐败涉及县处以上官员的变动作为衡量行政腐败的指标 ,行政腐败与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都呈现正相关关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大量的预算外支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朝明  刘明国  
自从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以来,宏观经济学就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系统而相对独立的学科,后人将凯恩斯的短期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长期化为外生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纵观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构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市场能够自动实现均衡,但是,正是这个假设将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引入了歧途。对于原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新凯恩斯主义、哈罗德-多马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而言,它都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硬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扬  
正是因为储蓄率较高,我国经济才得以长期保持高投资和高出口。也正是由于高投资和高出口与高储蓄相互适应,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才得以顺利展开,并且在总体物价水平没有较大上涨的条件下,创造了连续多年高增长的奇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问陶  王成进  
生产力的发展和虚拟经济的演化带来了人们消费内容的变化,引起了产品供给模式的改变,从而改变宏观经济中的投资决定模式。本文在回顾以往投资决定理论的基础上,从消费内容的视角解释虚拟经济以及在虚拟经济下投资决定方式的改变,认为虚拟经济超出实体经济的部分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是未计入GDP的精神产品和精神消费品、物质消费品潜在供给能力的“包容器”,宏观投资已经从“储蓄约束型”向“消费约束型”转变。文章通过对我国1978-2003年的宏观数据的计量分析验证了这一结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郑睿臻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全球将不可逆转地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进入持续40年的高速老龄化时期。中国多数人的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会抑制中国经济的增长,甚至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也同样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但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报告却对美国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做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开支会有显著影响,但对劳动生产率和创新的影响很小,对资产价格也不会有大的影响。老龄化导致的私人资产积累甚至有可能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整体来说,人口老龄化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温和的。这些观点和结论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海燕  王善君  吕晓  
在对我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人口老龄化如何通过经济主体储蓄、消费、投资等行为的变化对通货膨胀、产出、就业、国际收支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产生影响。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在提高人们对通货膨胀关注度的同时,也会降低通胀预期,此外,老龄化还会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减少贸易顺差并推动资本外流,但老龄化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治·阿克洛夫   方草  
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人们对经济学家工作的描述有一个转变。在那以前,微观经济理论通常被认为是分析以利润最大化厂商和效用最大化消费者为基础的完全竞争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乔治A.阿克罗夫  方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穆怀中  
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与人口老龄化重合,由此面临着经济发展途径的科学选择。依据国民财富人口结构均衡分配原理,构建延迟退休年龄与劳动力供给增加进而对经济增长贡献及其协同性计量模型,探索延迟退休年龄联动劳动力供给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协同性和政策选择。研究发现:(1)劳动力负增长高点和老年人口增长高点集中在2025—2035年,延迟退休年龄最佳时机在“十五五”规划期。(2)2000—2035年,延迟退休年龄增加劳动力供给系数为1.74%,劳动力增长优化系数为1.34%。(3)如果2025—2035年期间实施延迟退休到65岁,每年延迟6个月,10年间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协同优化率为50%,其中延迟退休年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0.50%,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为0.022个百分点。(4)延迟退休年龄具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路径优化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