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09)
2023(23417)
2022(19794)
2021(18598)
2020(15537)
2019(35355)
2018(34824)
2017(64374)
2016(35706)
2015(40183)
2014(39827)
2013(38469)
2012(35205)
2011(31718)
2010(31578)
2009(28951)
2008(27999)
2007(24469)
2006(21239)
2005(18764)
作者
(100588)
(83515)
(83145)
(79203)
(53093)
(40158)
(37704)
(32669)
(31909)
(29767)
(28316)
(28277)
(26428)
(26379)
(25897)
(25622)
(25052)
(24850)
(24171)
(23945)
(20789)
(20661)
(20268)
(19063)
(18842)
(18618)
(18477)
(18476)
(16787)
(16550)
学科
(135651)
经济(135505)
管理(97406)
(93396)
(75981)
企业(75981)
方法(60848)
数学(52940)
数学方法(52246)
中国(44445)
(39148)
(34307)
业经(31249)
(30494)
地方(27472)
(27131)
贸易(27113)
(26366)
农业(26221)
技术(25505)
(25093)
教育(24827)
理论(24163)
(21676)
银行(21603)
(21081)
金融(21078)
(20838)
财务(20752)
财务管理(20711)
机构
大学(491476)
学院(487335)
(193160)
经济(189085)
管理(185001)
研究(171628)
理学(160306)
理学院(158423)
管理学(155313)
管理学院(154419)
中国(125649)
科学(107080)
(106069)
(86736)
(86437)
(83885)
研究所(79148)
中心(77810)
业大(74968)
(71852)
(70346)
师范(69641)
财经(69476)
北京(67274)
农业(65776)
(63510)
(62206)
经济学(58441)
(57568)
师范大学(56616)
基金
项目(336159)
科学(264626)
研究(244840)
基金(242060)
(213317)
国家(211496)
科学基金(180194)
社会(153846)
社会科(145607)
社会科学(145570)
(132106)
基金项目(127040)
自然(117421)
教育(116738)
自然科(114771)
自然科学(114737)
自然科学基金(112679)
(112625)
编号(99563)
资助(99545)
成果(81703)
重点(76845)
(74387)
(72410)
(71525)
课题(70771)
创新(66446)
科研(64276)
教育部(63816)
国家社会(63293)
期刊
(205627)
经济(205627)
研究(146666)
中国(104040)
学报(82420)
(75840)
教育(74867)
科学(73733)
管理(68351)
(65455)
大学(62841)
学学(58032)
农业(52342)
技术(44689)
(41110)
金融(41110)
经济研究(34479)
业经(33928)
财经(33377)
(29018)
(28775)
问题(26443)
图书(26244)
科技(25077)
(23671)
(23144)
技术经济(22520)
统计(21965)
(21568)
论坛(21568)
共检索到728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官爱兰  周丽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年轻劳动力逐渐匮乏,就业问题愈加突出。由此本文研究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教育和科技创新对就业增长的影响,以此找寻就业难的出路。文章使用1990~2013年31省面板数据,利用科技创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实际工资与就业的超对数模型进行了面板回归,以便探讨教育、科技创新对就业增长的总体效应。并且,我们还根据年均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我国31个省市区划分为三类地区,并对这三类地区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其教育对就业增长的影响会越大,而科技创新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由大变小再稍上升。因此,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其政策侧重点应有所区别。但不管怎样,教育和科技创新是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越  
我国正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这两方面的影响此消彼长。从宏观层面看,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产生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趋势,即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基于我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使用工具变量回归、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倒U型影响,并且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形式的峰值年龄不一样,作为根本性创新代表的发明专利的峰值年龄出现得最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沂  梁利  
借助PVAR方法系统考察了人口老龄化、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三者的互动关系和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抑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为先抑制后促进,且具有滞后效应,科技创新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据此,提出了应对老龄化、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昕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2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却各不相同;其中,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有着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而对第三产业则起着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殷金朋  刘福星  涵默  
该文基于1990-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泰尔指数测算了不同省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差异,然后构建收敛模型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敛散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不同省份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省内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差异是主要诱因,其中三区域中的东部地区及七区域中的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支出差异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在存在显著的阶段性非稳定收敛,但存在稳定的绝对收敛;进一步的条件收敛检验表明,人均GDP、所有制结构等外生变量的加入将明显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收敛的统计显著性和收敛速度。因此,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统筹规划又要因地制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可  李雅凝  
采用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动态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异质性。运用系统GMM方法发现,人口老龄化与科技创新、根本性创新及渐进性创新之间均呈驼峰型关系,即老龄化先促进后抑制创新水平;相较于渐进性创新,人口老龄化对根本性创新的负面效应将更早显现。进一步运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揭示了人口老龄化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存在城镇化率门槛效应,城镇化率的门槛值约为86%,即当城镇化率低于该门槛值时,人口老龄化将抑制创新;而当城镇化率高于门槛值时,老龄化转而有利于促进创新。由此可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有助于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明清  聂高辉  
本文基于引进老年抚养比的消费函数,选取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面板数据因果检验对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的消费水平具有抑制作用,当老年抚养比增加1%时,居民的消费率将下降0.485%;人口老龄化抑制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促进东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在长期,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短期内,全国、中部和西部的人口老龄化是居民消费水平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明清  聂高辉  
本文基于引进老年抚养比的消费函数,选取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面板数据因果检验对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的消费水平具有抑制作用,当老年抚养比增加1%时,居民的消费率将下降0.485%;人口老龄化抑制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促进东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在长期,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短期内,全国、中部和西部的人口老龄化是居民消费水平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海平  
本文选取人口老龄化比重和人口老少比两个指标,借助泰尔指数测算了2005—2013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并进行了结构分解,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2001—2013年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层面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全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具有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且农村总体人口老龄化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西部地区省际间农村人口老龄化差异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省际间农村人口老龄化差异;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差异对总体差异影响最大,其次是东部和中部地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总体差异主要由区域内差异造成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文盲比重、城镇化水平和人口死亡率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华奋  
出于预防动机和保守的投机策略,老年人比少年人和中年人更倾向于持有现金和储蓄存款。当老龄化加剧时,居民增加对现金和储蓄存款这类安全性金融资产的需求。因此老龄化有助于解释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我国的高货币需求现象。本文基于2005~2017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作为逻辑起点,处理了自相关、异方差和截面相关问题,并使用系统GMM方法处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老龄化对货币需求存在正向影响关系;老龄化对不同地区货币需求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货币需求有正影响;对经济发展程度中等和较低地区的货币需求有负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池光胜  
本文首次选取了全球187个国家的30年数据,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实际有效汇率(REER)的影响,主要结论是:人口老龄化的上升会带来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作用机制是,老龄化会减少储蓄引起经常账户余额下降,并会推高不可贸易品价格使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本文还发现了人口老龄化对发展中国家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要大于发达国家,对人口高密度国家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要大于人口低密度国家,以及在1991年之前老龄化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更大等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康传坤  
本文在人口迁移理论框架内考察了老龄化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老龄化通过心理成本和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两种机制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在上述理论基础之上,本文利用2000—2008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多种模型的估计结果都表明老龄化通过心理成本和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显著、稳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为了加速城市化进程,我们应对老龄化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笳旭  
老龄化趋势加重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困境。运用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和两步差分广义矩估计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城、乡人口老龄化分别对城、乡居民消费率有正向影响,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高于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关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收入差距和消费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城镇化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积极影响。因此,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制,进而解除农村老年人口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有效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蕾  王亦闻  门长悦  
本文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大陆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各省份的老龄化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有较大差别,增速也有一定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对老龄化程度的影响为负,人均GDP对老龄化的影响为正。应从调整生育政策,完善现有的养老金制度和社会福利体系等方面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童伟  张锦华  吴方卫  
区域间教育协调发展是教育公正与平等的原则的体现,教育省际发展不协调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比2001年之前的情况,在2001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后,各省教育差距及农村教育差距存在显著的收敛和β收敛特征,而城市教育发展省际差距也存在着β收敛趋势。这说明2001年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效应是明显的,但是这种"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的教育投入体制对教育公平的改善作用在减小,其弊端已成为制约教育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教育投入的重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