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10)
- 2023(19159)
- 2022(15765)
- 2021(14531)
- 2020(12066)
- 2019(27053)
- 2018(26635)
- 2017(50868)
- 2016(26942)
- 2015(29972)
- 2014(29110)
- 2013(27837)
- 2012(24640)
- 2011(21545)
- 2010(21638)
- 2009(20077)
- 2008(18587)
- 2007(15937)
- 2006(13693)
- 2005(11928)
- 学科
- 济(102383)
- 经济(102260)
- 管理(76296)
- 业(75924)
- 企(63172)
- 企业(63172)
- 方法(47862)
- 数学(42620)
- 数学方法(41893)
- 中国(33577)
- 农(29889)
- 财(28925)
- 融(28714)
- 金融(28712)
- 银(27179)
- 银行(27134)
- 行(26061)
- 业经(24563)
- 制(21812)
- 地方(20714)
- 农业(20124)
- 贸(19841)
- 贸易(19826)
- 易(19354)
- 务(19353)
- 财务(19276)
- 财务管理(19237)
- 学(18892)
- 企业财务(18311)
- 理论(17742)
- 机构
- 学院(363298)
- 大学(359624)
- 济(146177)
- 经济(143279)
- 管理(141155)
- 理学(122995)
- 理学院(121737)
- 管理学(119120)
- 管理学院(118491)
- 研究(116012)
- 中国(93498)
- 京(73656)
- 科学(71096)
- 财(67518)
- 农(61236)
- 中心(56549)
- 所(56392)
- 业大(55655)
- 财经(54672)
- 江(52491)
- 研究所(51653)
- 经(49908)
- 农业(48129)
- 经济学(45363)
- 范(45308)
- 北京(45125)
- 师范(44692)
- 院(42581)
- 州(42288)
- 经济学院(41173)
- 基金
- 项目(255089)
- 科学(201456)
- 基金(186623)
- 研究(182659)
- 家(164740)
- 国家(163127)
- 科学基金(140786)
- 社会(117541)
- 社会科(111704)
- 社会科学(111677)
- 省(100486)
- 基金项目(98244)
- 自然(92440)
- 自然科(90375)
- 自然科学(90349)
- 自然科学基金(88718)
- 教育(85448)
- 划(84283)
- 资助(76084)
- 编号(73220)
- 重点(57726)
- 成果(57088)
- 部(55289)
- 发(54356)
- 创(54320)
- 创新(50732)
- 课题(50254)
- 科研(49617)
- 国家社会(49413)
- 教育部(47931)
- 期刊
- 济(151255)
- 经济(151255)
- 研究(98878)
- 中国(67263)
- 学报(58207)
- 农(56211)
- 科学(53241)
- 财(52904)
- 管理(52169)
- 大学(45012)
- 融(44059)
- 金融(44059)
- 学学(42928)
- 农业(37491)
- 教育(36062)
- 技术(32502)
- 业经(26668)
- 财经(26240)
- 经济研究(25551)
- 经(22524)
- 业(19849)
- 问题(19792)
- 版(18184)
- 统计(17784)
- 科技(17224)
- 策(17124)
- 商业(16553)
- 技术经济(16521)
- 理论(15937)
- 现代(15598)
共检索到522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贾男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退休人口将会呈现增长趋势。本文研究退休作为一种个体工作状态的外生冲击,如何影响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的非参数估计方法,本文发现退休不会造成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发生显著变化,但会引起风险资产种类构成的明显变动,现金、股票和基金在家庭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显著下降,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和借出款所占比重则显著上升。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退休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这种影响,可能是通过退休之后家庭的风险态度变化、金融知识变化和收入冲击造成的。本文研究表明,对退休人口进行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风险教育十分必要。
关键词:
退休 金融资产选择 模糊断点回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邹红 喻开志
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UHS)2000—2009年的家户数据,利用退休制度对城镇男性户主退休决策的外生冲击,在断点回归设计框架下采用工具变量参数估计法和非参数估计法检验了我国是否存在退休消费骤降现象,并探讨了其原因。结果表明:退休显著降低了城镇家庭非耐用消费支出的9%、与工作相关支出的25.1%、文化娱乐支出的18.6%和在家食物支出的7.4%,消费骤降主要源于退休后与工作相关支出和文化娱乐支出的减少;企业职工、单身独居、教育水平较低和储蓄不足的老年家庭,退休后更易于降低非耐用消费支出;从非耐用消费支出中减去与工作相关支出、文化娱乐支出、在家食物支出和医疗支出之后,家庭其他消费支出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程欣炜 龚璐 岳中刚
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为探索家庭赡养行为的税收经济调节机制,本文以江苏11535户城镇家庭受赡关系为样本,采用基于被赡养人年龄阈值的模糊断点回归设计,考察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对医疗、非医疗和总赡养支出的处理效应,并针对主赡养人身份、赡养人性别和被赡养人性别进行异质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具有税收激励和孝亲示范效应,对非医疗赡养支出的处理效应明显高于医疗赡养支出且存在过度反应,改变核函数和带宽计算函数的结论仍稳健。主赡养人身份和赡养人性别对赡养行为结构存在差异化影响;填报扣除提前兑付女性被赡养人的赡养支持预期。当前赡养扣除标准可从被赡养人数量和年龄阈值、赡养行为细分、扣除分摊限额等方面进行优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广肃 边晓宇 吴清军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家庭和个人层面数据,考察了户主的上山下乡经历对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山下乡经历显著提高了家庭对于股票及广义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概率和投资规模。机制分析表明,此经历主要通过提升家庭投资的风险偏好和投资能力来影响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分样本讨论结果表明,上山下乡经历对家庭风险金融投资产生的正向影响在高人力资本、高收入和高社会资本群体中更为显著。
关键词:
风险金融投资 上山下乡 风险偏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田盛丹 李春肖
老年群体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重要力量,如何引导老年群体合理配置资产,从而夯实个人乃至全社会的养老财富储备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大议题。本文基于模糊断点回归的方法,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探讨退休作为外生冲击对于家庭住房及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退休会显著降低家庭住房资产规模,同时提升家庭住房持有率;退休会提升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持有率以及风险性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并且上述这种影响在参保与未参保社会养老保险家庭间以及体制内、外就业家庭间存在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一方面要破解“以房养老”困境,完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应大力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鼓励养老金融产品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亢一鸣 王书华 王小腾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家庭基数变大,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照料能力不足,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已成为老年人追求美好生活所面临的难题,提升老年家庭投资收益对获得未来经济生活的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13—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和Tobit模型研究考察了老龄化视角下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家庭投资者认知能力的上升将增加参与金融市场的概率和投资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2)老龄化将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认知能力对中老年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促进作用会在中年家庭中更加凸显;(3)当存在认知老化时,通过社会互动可以拓宽投资的信息渠道,预期寿命更长家庭中认知能力的促进作用也更强,但老龄化往往也会伴随过度自信的情况,此时家庭会高估认知能力导致过度投资。基于以上研究,应加大医疗保健行业建设,帮助老年家庭正确评估认知能力,鼓励参加社会活动,优化投资决策,为养老增添一份保障。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金融资产选择 认知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小清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2015年间8次调查的数据,采用断点回归的方法估计了退休对不同居民群体幸福感的影响,并从幸福感角度探讨完善退休制度的可行路径。结果发现,企业女性退休显著提升了幸福感,男性、机关事业单位女性退休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收入和社交只对部分居民群体的退休幸福感产生影响,健康才是影响所有退休居民幸福感的主因。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群体,企业女性更乐意退休,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制度时,不应"一刀切",应推行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在改善退休保障制度时,应重点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保障,同时兼顾退休者的收入增长与社交需求。
关键词:
退休 主观幸福感 断点回归设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丹妮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家庭人口年龄结构随之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我国家庭金融资产增速明显,资产种类不断多元化。笔者借助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了中国家庭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并从生命周期效应的角度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途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确受到了家庭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但是对不同资产的影响并不一致。随着家庭户主年龄超过60岁,或者家庭超过60岁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家庭参与风险资产投资的概率会显著下降,包括家庭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概率都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家庭无风险资产配置比重上升,风险资产配置比重下降,包括股票和基金配置的比重都呈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金融资产配置 股票 基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永奇 单德朋
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储备,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基于CFPS微观数据,探讨了家庭老年照料及其成本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照料成本显著促进了家庭金融资产投资规模,但使家庭更倾向于投资无风险资产。此外,母亲照料和中强度照料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尤为显著。家庭之间的良性代际互动,有利于减弱家庭预防性动机,实现投资多元化。社会照料虽然能与家庭老年照料形成互补效应,但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经济效果并不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为理解家庭金融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政府制定养老与金融协同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泽园 亢一鸣
探索老年家庭提升自我养老能力的有效路径对于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8年中国追踪调查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老龄化视角下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非认知能力的上升将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和提高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且这种影响在不同社会互动、不同风险偏好间呈现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非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认知能力下降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产生的负向影响,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正向调节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研究,应加强非认知能力培养,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鼓励支持适老龄化金融产品创新,优化金融风险投资决策,为养老增添一份保障。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非认知能力 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家昌 顾金宏
本文从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动机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相应的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度量指标,构建了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决策模型。然后基于专门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各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选择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航
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市场存在着长期性、短期性、正面性与负面性的多方面影响。正面影响是延长人力资本回收期,增加适龄劳动人口;负面影响是阻碍就业进程,不利于供给市场的良性发展;长期影响在于缓解劳动力不足;短期影响在于弱化老年劳动者地位。因此,需要从"弹性"角度、权利保障角度与统筹兼顾角度,推动延迟退休政策发展,促进我国劳动力供给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老龄化 延迟退休 劳动力 供给市场 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邹红 栾炳江 彭争呈 喻开志
本文使用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UHS)2002—2009年的16省数据,利用我国强制性退休政策对人们退休决策的外生冲击和模糊断点回归分析,首次基于烟酒消费视角研究退休对城镇男性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通过采用IV/RD参数估计、Probit局部多项式RD回归和RD非参数估计三种方法进行研究后均发现,对于抽烟喝酒的老年人而言,退休显著降低了烟草消费支出的32.1%~40.7%,显著降低了酒类消费支出的15.1%~19.8%。退休后烟草消费下降与收入降低无关,究其原因,一是烟酒消费作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老年人退休后社交需求减弱,社会交往支出减少;二是老年人退休后健康意识提高,更加注意保健养生,从而减少烟酒消费。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我国调整退休年龄政策的同时应走健康老龄化道路,重视培育劳动者健康意识,提高劳动者健康福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竹渝 刘威仪 王泰积
已有文献中对金融市场的区间观测数据利用模糊线性规划方法讨论动态模型结构(FAR(p)),这里引入模糊双线性回归模型(FBR(p,q)),利用模糊最小二乘法来估计未知参数。基于平均平方误差(MSE)与平方绝对误差(MAE)考察了两个模型的拟合效果,并在样本期内和样本期外分别评价了两个模型的实际拟合与预测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倩倩 陈鹏军
针对中国现行男女差龄退休制度,本文以2014年"退休年龄问题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在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青海、西藏、海南、台湾、香港和澳门除外)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到的3 889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人、家庭、工作和其他四个角度研究了中国城镇职工同龄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和年龄对男女同龄退休意愿有显著影响,女性比男性反对同龄退休的比率更高,并且持反对态度的几率将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提高;婚姻状况、家庭负担、月收入水平、岗位性质和工作满意度等因素与职工同龄退休意愿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延迟退休意愿及其相关因素对同龄退休亦存在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为延迟退休方案的制定和保护女性劳动就业权益,维护性别平等和女性平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基金投资潮涌现象研究——基于模糊断点回归设计的实证研究
义务教育法与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基于断点回归设计
配偶退休会改变中老年人的健康行为吗?——断点回归的经验证据与Becker利他主义的理论解释
P2P平台的背景与货币政策的差异化影响——基于断点回归的研究
“营改增”的创新效应:基于模糊断点回归的经验证据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否降低企业有效税率?——基于模糊断点回归设计的数据实证检验
营改增对信息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断点回归分析
稳定脱贫政策的健康效应:基于模糊断点回归的证据
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家庭消费水平影响研究
营改增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研究——基于模糊断点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