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07)
2023(21131)
2022(18022)
2021(16570)
2020(14073)
2019(32203)
2018(32045)
2017(61809)
2016(33893)
2015(38294)
2014(38477)
2013(37777)
2012(34489)
2011(30977)
2010(31329)
2009(29293)
2008(28397)
2007(25373)
2006(22222)
2005(19738)
作者
(98808)
(82576)
(82285)
(78309)
(52514)
(39760)
(37508)
(32395)
(31196)
(29603)
(27816)
(27814)
(26376)
(26170)
(25509)
(25491)
(24779)
(24499)
(23754)
(23663)
(20560)
(20519)
(20248)
(18823)
(18677)
(18433)
(18288)
(18282)
(16818)
(16298)
学科
(148172)
经济(148016)
管理(96128)
(90980)
(75121)
企业(75121)
方法(64717)
数学(56481)
数学方法(55621)
(37973)
中国(36863)
(34450)
(32266)
业经(31570)
地方(30312)
农业(25545)
(24985)
(24600)
贸易(24588)
理论(23983)
(23775)
(21883)
财务(21778)
财务管理(21729)
(21529)
环境(20636)
企业财务(20516)
(20312)
银行(20245)
技术(19996)
机构
学院(485432)
大学(484431)
(196067)
经济(191789)
管理(186385)
研究(163656)
理学(161331)
理学院(159475)
管理学(156071)
管理学院(155221)
中国(120799)
科学(103189)
(102969)
(87943)
(83723)
(81498)
研究所(76371)
中心(73895)
业大(73841)
(72135)
财经(70771)
北京(64864)
(64188)
(64109)
农业(63919)
师范(63536)
经济学(59588)
(59211)
(58062)
经济学院(53441)
基金
项目(327149)
科学(255750)
研究(235585)
基金(235507)
(206079)
国家(204378)
科学基金(174826)
社会(147019)
社会科(139182)
社会科学(139144)
(129003)
基金项目(123812)
自然(115030)
自然科(112371)
自然科学(112341)
自然科学基金(110286)
教育(110130)
(108208)
资助(98654)
编号(96617)
成果(78269)
重点(73705)
(71264)
(69735)
课题(67098)
(67083)
科研(62850)
创新(62625)
教育部(60911)
大学(60813)
期刊
(216911)
经济(216911)
研究(139999)
中国(90347)
学报(79512)
(74093)
科学(71799)
(68645)
管理(68589)
大学(59741)
学学(56396)
教育(53860)
农业(50520)
技术(44912)
(39758)
金融(39758)
经济研究(35849)
业经(35121)
财经(34602)
(29700)
问题(27974)
(26505)
技术经济(24866)
统计(24780)
图书(24206)
(23414)
(22263)
科技(22149)
商业(21879)
理论(21729)
共检索到709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贾非  王士香  
假设储蓄率外生于老龄化过程,并将老龄化因素加入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推理发现,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储蓄率的高低,即储蓄率越高,老龄化和养老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越强。进一步采用面板平滑门限回归(PST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所得结果印证了上述结论。因此,储蓄率较高的地区应格外关注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向影响。由于将储蓄率外生化,上述结论揭示了储蓄率在老龄化背景下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新机制,从而丰富了关于储蓄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祚军  常雅丽  黄立群  
本文基于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借助菲尔普斯的"黄金律水平",研究了全球108个国家的最优储蓄率与实际储蓄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国家表现出最优储蓄率围绕实际储蓄率上下波动。考虑到各国经济增长目标的差异,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以经济增长预期为变量的理想最优储蓄率,得出能达到国家预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储蓄率水平。最后,综合影响储蓄率的经济性、制度性、结构性因素,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储蓄率的各类因素,发现这些因素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储蓄率的作用发生改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斯  
本文以内生人口结构为视角,以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设定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人口结构、储蓄率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人口结构对储蓄率和经济增长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中部地区与全国水平较为接近,各方面走势也与全国水平相似;经济增长使得少年抚养比出现持续性下降,除东部地区外,经济增长使老年抚养比也出现缓慢下降,但后续逐步趋于平稳;除东部地区外,少年抚养比的冲击使得储蓄率出现持续性上升,而老年抚养比的冲击使得储蓄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人口结构的变化会通过影响储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而未来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需要有更高的储蓄率进行应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金全,郭整风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十分关注储蓄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在较低人均资本水平下,较高的储蓄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我们利用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发现,在我国现阶段不存在储蓄率对于经济增长的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实际GDP水平值对储蓄增量的显著反向影响。因此,较高的收入增长是储蓄提高的主要原因,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平稳导致了储蓄率对实际GDP增长率的正向影响减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本文讨论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内生化的各种问题,包括有限寿命与无限寿命、确定寿命与不确定寿命、不确定寿命下的消费决策方法、不确定寿命下非预料死亡者的遗产如何处理、个人生命如何分期、个人如何预期未来收入等。强调了寿命假定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寿命不确定下个人消费决策的新方法,探讨了有关未来收入的趋势预期和水平预期,并分析了哪一种更接近实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翔  
本文研究了加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如何通过"养儿防老"机制影响经济增长。基于包含养儿防老机制的半内生增长框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研究结果显示,养儿防老机制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经济增长潜力,养儿成本的增加降低了长期潜在增长率,而子代提供的赡养收入的提高则能提高长期潜在增长率;此外,较高的教育供给水平能够提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提高生育率,对于人口老龄化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增速下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翔  
本文研究了加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如何通过"养儿防老"机制影响经济增长。基于包含养儿防老机制的半内生增长框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研究结果显示,养儿防老机制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经济增长潜力,养儿成本的增加降低了长期潜在增长率,而子代提供的赡养收入的提高则能提高长期潜在增长率;此外,较高的教育供给水平能够提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提高生育率,对于人口老龄化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增速下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小勇  杨传波  
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的关系能检验出经济究竟以何种方式增长。新古典模型预言了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率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形式的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率却对经济增长率有长期的增长效应。本文利用我国的经济数据分析出了储蓄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率具有长期的增长效应,因此增加储蓄、鼓励对私人资本的投资仍然是帕累托有效率的政策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的倡导者Modigliani说,储蓄率随收入增长率的提高而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的情况下,生产率的增长提高1个百分点,趋于使储蓄率提高2~3个百分点。他用60年代40个国家的资料作了储蓄率与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得出回归线的斜率为2。他说如此程度的反应可证明是符合基本生命周期假说模型的结论的。(Modigliani《关于稳定政策的争论》,中译本第105页,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 本文就用基本的生命周期假说模型来考察这一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森  
文章使用1979~2009年中国居民储蓄率、人均收入增长率、老年人口占比、通货膨胀率及名义利率等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协整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只占1%左右,而居民收入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却分别约占25%和10%,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一个理想的经济增长模型,应该全面反映储蓄率、技术进步率与产出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第一部分将说明,在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以上三者的相互作用未得到全面的反映。本文第二部分将提出一个全面反映以上三者相互作用的经济增长模型。一、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不足之处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由以下两式组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芦东  
本文认为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储蓄率的失衡。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三期迭代模型,解释了人口结构因素和收入增长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并基于实证研究,对中国居民储蓄率在未来中期波动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晓慧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人口结构中老年人的比重和数量都在增加,这势必会对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人口老龄化为条件研究老年人的储蓄特征,并分析这种特征对国民储蓄率和消费的影响。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LC-PIH)假说,采用组群分析的方法构造了相应的模型,对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组群分析,本文得到了中国居民在不同组群内的"年龄—储蓄率"曲线。分组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大部分组群中,老龄化对储蓄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些特征符合生命周期理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沈小波  
在经济增长面临资源禀赋和环境质量约束的条件下,要实现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调整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控制人口增长。就政策选择而言,我国应该加大能源开发和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促进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步伐;确立市场机制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并实行基于市场激励的辅助性税费政策,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金刚  张秋秋  
本文放松传统生命周期假说关于个体寿命与工作期时长固定不变的假设,将一般形式的生存函数加入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框架。与传统生命周期假说总储蓄方程中经济增长率系数为常数的结论不同,研究发现加入生命函数的总储蓄方程中经济增长率的系数是可变的,15岁开始的预期寿命延长会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率的系数,而15-60岁工作期预期寿命延长会显著降低经济增长率的系数,利用全球218个国家(地区)1981-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较好地支持了前述结论。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总储蓄方程中经济增长率系数有提高的趋势,但包括中国、韩国在内的部分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率系数提高幅度较大,这可能是这类国家(地区)国民储蓄率的变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