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6)
- 2023(11400)
- 2022(9050)
- 2021(8036)
- 2020(6658)
- 2019(15017)
- 2018(15234)
- 2017(29048)
- 2016(15955)
- 2015(17764)
- 2014(18121)
- 2013(17373)
- 2012(16033)
- 2011(14379)
- 2010(14778)
- 2009(14319)
- 2008(14051)
- 2007(12837)
- 2006(12192)
- 2005(11249)
- 学科
- 济(87196)
- 经济(87037)
- 管理(44740)
- 业(39251)
- 企(32922)
- 企业(32922)
- 方法(27180)
- 中国(23604)
- 数学(22103)
- 数学方法(21951)
- 地方(20949)
- 农(19784)
- 财(19603)
- 业经(19458)
- 制(16962)
- 学(16347)
- 体(14086)
- 地方经济(13524)
- 理论(13507)
- 农业(13383)
- 融(13093)
- 金融(13086)
- 银(12119)
- 银行(12088)
- 和(11837)
- 行(11663)
- 务(11197)
- 财务(11165)
- 财务管理(11149)
- 发(11071)
- 机构
- 大学(229219)
- 学院(227885)
- 济(105091)
- 经济(102997)
- 研究(86289)
- 管理(80647)
- 理学(67649)
- 理学院(66901)
- 管理学(65670)
- 管理学院(65253)
- 中国(65216)
- 财(51419)
- 京(48667)
- 科学(48353)
- 所(44157)
- 研究所(39409)
- 财经(39117)
- 中心(37161)
- 江(36681)
- 农(36306)
- 经(35333)
- 经济学(34036)
- 北京(31275)
- 院(30774)
- 范(30691)
- 师范(30370)
- 经济学院(30146)
- 业大(29571)
- 财经大学(28572)
- 州(28379)
- 基金
- 项目(140185)
- 科学(110408)
- 研究(105539)
- 基金(101306)
- 家(87964)
- 国家(87193)
- 科学基金(74041)
- 社会(70462)
- 社会科(65793)
- 社会科学(65769)
- 省(54442)
- 基金项目(51974)
- 教育(48517)
- 划(44948)
- 自然(43903)
- 自然科(42908)
- 自然科学(42892)
- 自然科学基金(42138)
- 编号(42023)
- 资助(41373)
- 成果(36371)
- 重点(32009)
- 发(31512)
- 部(31141)
- 课题(30727)
- 国家社会(29806)
- 创(28028)
- 性(27596)
- 教育部(27204)
- 大学(26396)
- 期刊
- 济(131340)
- 经济(131340)
- 研究(79852)
- 中国(53426)
- 财(41778)
- 学报(35328)
- 农(34697)
- 管理(33611)
- 科学(31838)
- 教育(28727)
- 大学(27702)
- 学学(25967)
- 融(25204)
- 金融(25204)
- 农业(22390)
- 经济研究(22390)
- 财经(21592)
- 技术(20500)
- 经(18833)
- 业经(18216)
- 问题(17002)
- 贸(12835)
- 技术经济(12413)
- 国际(12283)
- 世界(12041)
- 统计(11674)
- 业(11137)
- 现代(10486)
- 经济问题(10474)
- 改革(10468)
共检索到375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士斌 刘秀秀
老龄化时代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有赖于人口红利的释放。高龄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变革是延续数量型人口红利、创造质量型人口红利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高龄人力资本存在存量较低、投资效率不高、动力不足、资源缺乏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快变革高龄人力资本投资体系,调整劳动就业和退休政策,推动政府、用人单位和高龄劳动者形成人力资本投资合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俊培 赵斌
本文利用内生化老龄化的世代交叠模型,探讨了老龄化社会中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可选择的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优相对规模和结构。本文研究表明,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相对规模(即占GDP比例)和公共健康支出占比(即占公共人力资本投资比例)均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且最优值通过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出来。即当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促进(抑制)作用时,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是提高(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相对规模和公共健康支出占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老龄化不利于经济增长,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相对规模及公共健康支出占比偏大,均处在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分别通过挤出对经济增长更具促进作用的私人投资、公共物质资本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俊宇 徐婷 宣烨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前重大社会问题,高速发展的老龄趋势必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采用2002—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及2012、2014、2016年CFPS数据,研究老龄化、人力资本变化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由老龄化引致的人力资本变动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重影响,其中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够促进增长,而健康人力投资的上升会抑制增长,因此需要继续增加教育投入并优化养老成本支出;(2)社会老龄化带来的经济效应正由积极转向消极,缩小财政公共支出规模并加大公共教育支出比重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3)在家庭部门中,养老负担对子辈投资的挤出效应超出“养儿防老”理念下增加的子女教育支出,即老龄化加深会降低家庭教育投资。本文结论意味着,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是现阶段实现经济增长跨越的有效手段。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斌
基于三部门的人力资本驱动OLG模型,利用1995年~2016年、1998年~2015年两个时段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探讨人力资本积累中的投资流量效应与老龄化存量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存活率或预期寿命增加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当期和滞后期的私人人力资本投资的GDP占比或收入占比提高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当期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的GDP占比或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滞后期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的GDP占比或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说明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一面;公共人力资本投资效果具有滞后性,因而政府在决策时需有长远考虑;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对我国经济向人力资本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有负作用,因而应慎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韧 马红旗
人口结构恶化及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人口结构并非外生于储蓄和增长。通过纳入对健康人力资本和理性经济人老龄化预期的考量,全面检验健康人力资本的实际经济效应及其具体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健康人力资本不仅可以影响人口结构变化,还能通过老龄化预期行为改变人口结构变化对于储蓄和增长的作用,健康人力资本改善是计划生育政策之外推动中国储蓄率上升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第二,健康人力资本改善的经济效应存在结构性区分,伴随着少儿扶养比的降无可降,其借助于人口结构的正效应正趋于减弱,因此未来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应更多立足于强化个体对健康的良好预期和由此衍生的"行为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永坡 郑磊 曹永峰
本文以我国养老保险的"统账结合"模式为例,探讨了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口老龄化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根据本文的推导和验证,增加"统账结合"模式中个人账户的比例,将会对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并延缓其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另外,本文还在"统账结合"模型下,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与退休的关系,结果发现,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延长居民的劳动参与时间。由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适当增加"统账结合"模式中个人承担的比例;加快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耿志祥 孙祁祥
延迟退休是否会带来二次人口红利一直存在观点上的分歧。本文通过构建拓展的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延迟退休对储蓄率、资本积累和产出等经济变量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对总产出的影响取决于理性行为人降低储蓄引致产出下降效应与劳动力供给增加引致产出增加效应之间的强弱。数值模拟表明,延迟退休过程中的预期寿命增加可以产生二次人口红利,延迟退休年龄5年(10年),产生二次人口红利所需的平均预期寿命提高的幅度不超过5.5岁(8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从人口红利的角度而言,把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指标
关键词:
延迟退休 预期寿命 二次人口红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耿志祥 孙祁祥
延迟退休是否会带来二次人口红利一直存在观点上的分歧。本文通过构建拓展的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延迟退休对储蓄率、资本积累和产出等经济变量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对总产出的影响取决于理性行为人降低储蓄引致产出下降效应与劳动力供给增加引致产出增加效应之间的强弱。数值模拟表明,延迟退休过程中的预期寿命增加可以产生二次人口红利,延迟退休年龄5年(10年),产生二次人口红利所需的平均预期寿命提高的幅度不超过5.5岁(8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从人口红利的角度而言,把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内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延迟退休 预期寿命 二次人口红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巩茜颖
<正>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人口老龄化。这一人口演变给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审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采取对应的举措,是经济学家及社会各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由汪伟所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口老龄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书,便系统探究了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立卫
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且对相关权威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本文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老龄化趋势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之间存在"倒U"关系。其成因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使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部分产业、职业内更富职业经验的劳动者群体扩大,同时家庭和个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提高等,但上述因素的正向作用受到人类生命周期规律和一些负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存在"老龄化红利"。我国当前业已进入"老龄化红利"期,要充分利用和延长"老龄化红利",必须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完善面向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继续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发展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及体育事业,积极优化生育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越浦 樊晗露 黄新建
文章基于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引入城镇化增长与人口就业增长交互项和老龄化增长与人口就业增长交互项的动态面板模型,以全国人均GDP增长率为标准将我国划分为高速增长和中高速增长两类地区,采用SYS-GMM计量方法对人口就业视角下城镇化与老龄化在全国及两类地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全国层面而言,城镇化通过影响人口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拉动作用,老龄化则通过影响人口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阻滞作用;两类地区中,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中高速地区更为明显,同时该地区相应的老龄化阻滞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更为严重,远高于全国地区平均水平,但在高速增长地区老龄化的阻滞作用却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越浦 樊晗露 黄新建
文章基于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引入城镇化增长与人口就业增长交互项和老龄化增长与人口就业增长交互项的动态面板模型,以全国人均GDP增长率为标准将我国划分为高速增长和中高速增长两类地区,采用SYS-GMM计量方法对人口就业视角下城镇化与老龄化在全国及两类地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全国层面而言,城镇化通过影响人口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拉动作用,老龄化则通过影响人口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阻滞作用;两类地区中,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中高速地区更为明显,同时该地区相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俊 胡玲玲 唐述毅
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到均衡状态下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框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少儿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U型关系、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然后对1989-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单位根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伪回归,考虑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和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可以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为了选择合适的模型,分别进行LM检验、HAUSMAN检验、WALD检验和LR检验,得出空间杜宾随机效应模型最合适,研究发现本地区少儿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U型,本地区老年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倒U型,同时本地区少儿比率和老年比率也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晓龙 邓智华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原本用于劳动力人口的部分资源转向老龄化人口的养老,不利于经济增长。然后对欧元区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不利,人口老龄化阻碍经济增长,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储蓄率的提高有助于投资的增加,进而促进资本的形成,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储蓄率的增加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但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的交互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欧元区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储蓄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汪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双向代际转移的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中国家庭的储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与经济增长,并对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模拟与政策评价。本文的研究发现:在当今中国的现实参数下,人口老龄化已经对家庭储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向老年一代的代际转移比率不但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反而会使家庭储蓄率、教育投资率以及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后,如果生育率不出现大幅度反弹,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数值模拟还显示,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但无法根本扭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冲击,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和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效率。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