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5)
2023(6278)
2022(4787)
2021(4440)
2020(3699)
2019(8209)
2018(8541)
2017(17253)
2016(9347)
2015(10675)
2014(10902)
2013(10698)
2012(9781)
2011(8908)
2010(9176)
2009(8804)
2008(8674)
2007(7888)
2006(7426)
2005(7042)
作者
(27016)
(21906)
(21899)
(21232)
(14108)
(10263)
(10235)
(8397)
(8283)
(7849)
(7440)
(7263)
(7102)
(6955)
(6793)
(6625)
(6520)
(6472)
(6378)
(6347)
(5749)
(5352)
(5305)
(5064)
(5031)
(5000)
(4978)
(4952)
(4371)
(4255)
学科
(38290)
经济(38243)
管理(23242)
(22938)
(16496)
企业(16496)
中国(16321)
(12905)
方法(12618)
(11902)
数学(10868)
(10841)
银行(10829)
数学方法(10792)
(10414)
业经(10339)
(9119)
贸易(9113)
(8986)
(8876)
农业(8169)
(7919)
金融(7919)
地方(7647)
(7035)
(6854)
制度(6853)
(6813)
产业(6395)
(6356)
机构
大学(136325)
学院(135017)
(58118)
经济(56839)
管理(48593)
研究(48428)
中国(40798)
理学(40422)
理学院(39954)
管理学(39423)
管理学院(39154)
(30137)
(29768)
科学(26713)
(24931)
财经(23045)
研究所(22036)
中心(21816)
(20936)
(20758)
(20099)
北京(19668)
(18594)
师范(18423)
经济学(18362)
(17445)
(17200)
财经大学(16860)
经济学院(16575)
业大(16199)
基金
项目(78561)
研究(61634)
科学(60965)
基金(55634)
(47568)
国家(47153)
科学基金(39136)
社会(38815)
社会科(36654)
社会科学(36645)
(29309)
基金项目(28773)
教育(27909)
编号(26629)
(25088)
成果(23391)
自然(22504)
资助(22137)
自然科(21920)
自然科学(21913)
自然科学基金(21523)
课题(18287)
(18051)
(17904)
重点(17678)
项目编号(16186)
(16178)
国家社会(16138)
(16002)
教育部(15403)
期刊
(69832)
经济(69832)
研究(46354)
中国(27983)
(21342)
管理(20269)
(20269)
金融(20269)
(19771)
学报(17242)
科学(16893)
教育(16658)
大学(13663)
农业(13204)
学学(12446)
业经(11880)
经济研究(11604)
技术(11393)
财经(11203)
问题(10312)
(9667)
(9456)
国际(8832)
理论(7864)
图书(7679)
商业(7331)
现代(7286)
实践(7072)
(7072)
(6894)
共检索到219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晓娟  
台湾地区的安养信托产生在台湾社会高度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在老年人无法亲自处理养老资产时发挥了代为理财的重要作用,成功打开了养老信托市场。在安养信托法律关系中,老年人作为委托人将养老资产交给受托人处理,信托财产的收益用于保障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安养信托的制度设计较好地满足了两个目的:一是照顾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二是保障老年人的财产安全。对同样面临挑战的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养老信托业务,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当前我国的养老信托理论和实务有了一定探索,随着养老政策的支持和信托制度的不断完善,养老信托业务开展的条件会不断优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晓娟  
台湾地区的安养信托产生在台湾社会高度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在老年人无法亲自处理养老资产时发挥了代为理财的重要作用,成功打开了养老信托市场。在安养信托法律关系中,老年人作为委托人将养老资产交给受托人处理,信托财产的收益用于保障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安养信托的制度设计较好地满足了两个目的:一是照顾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二是保障老年人的财产安全。对同样面临挑战的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养老信托业务,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当前我国的养老信托理论和实务有了一定探索,随着养老政策的支持和信托制度的不断完善,养老信托业务开展的条件会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尹隆  
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养老信托是信托的一个子类,它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通过养老权益份额的标准化和凭证化,养老信托可以实现养老服务、投资理财和财富传承功能,其外延和内涵要大于养老金信托。养老信托可以通过设立养老产业投资基金,促进我国养老产业的整合、结构的平衡并丰富养老产品的功能;养老信托可以通过遗嘱信托解决老龄人财富传承问题,全面满足老龄人的养老需求。养老信托的推出能够缓解我国日趋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彭晓娟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但却存在着"未备而老"的问题,养老水平较低,保障制度较为单一。养老信托作为养老金融的子类,其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信托收益的确定性、信托收益的持续性、信托财产的保障性等多个金融特征很好地契合了养老理财的未来性、保障性、持续性等特点,使得发展养老信托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发展养老金融产业的可行路径。为推动养老信托的实践,本文提出以下发展对策:降低委托人的准入标准,拓宽信托财产的来源;严格执行信托运营中受托人的分类遴选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托监察人制度;尽快出台统一的信托登记制度方式,夯实养老信托的法律基础;完善和细化针对养老信托产业的税费优惠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海峡农业交流协会考察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葛延风  王列军  冯文猛  张冰子  刘胜兰  柯洋华  
本文讨论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面临的挑战及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策略选择。通过分析当前和未来数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医养需求及其满足情况,我们发现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健康和护理服务,其中空巢独居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农村老人、将老未老群体的医养需求尤其值得关注。2030年以前是建立和完善老龄化应对体系的机会窗口期,成功应对老龄化需要最大程度地延长老年人的健康余寿从而实现健康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点策略包括:一是加强和改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实现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主动性、健全康复医疗体系、向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健康教育;二是完善养老服务制度建设,重点是落实社区居家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弥补失能失智护理机构和人才缺口、加快建立长期护理筹资体系;三是发挥老年健康产业的支撑作用,包括针对老年需求加强医药产品研发和有效供给、加快老年康辅器具产业发展、规范并支持"互联网+医疗"和"智慧养老"领域的创新、分类促进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适老化改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绍国栋  聂素芳  
一、传统退休制度概述及评价(一)退休制度的纵向分析我国现行退休政策源于20世纪50年代。1951年政务院颁发的《劳动保险条例》中规定: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为50周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燕  
老龄化给我国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包括减少劳动力供给,增加劳动人口平均年龄,提高高龄劳动者比重;降低国民储蓄率,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增加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使养老保障需求压力大增,医疗保障支出加大。要积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化挑战为机遇,利用好老龄化带来的红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中  
本文分析了我国急剧人口转变和快速老龄化的状况与趋势。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抓住人口超高龄化高峰来临前的有利对机,将不断增多的国民储蓄向长期投资类型的积累性养老金资产转变。同时,与国际资本市场合作,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动力,做好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宁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得上海人口正在经历快速的老龄化,这一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也对上海经济发展产生着长期的影响。作为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如何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迎接和应对老龄化挑战,这是上海当前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上海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和原因入手,着重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于上海的劳动力供求、社会保障计划、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消费结构所产生的长期经济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1)放宽生育控制政策,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缓解劳动力供求压力;(2)深化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调整产业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玉芳  黄怡兴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许多国家人口的寿命在普遍延长。按联合国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人口总数的10%即为老年型国家,到2025年世界将有12亿老人,即每7人中即有一位60岁或60岁以上老人,成为“老年型”世界。而中国也将在本世纪末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成为老年型国家。人口寿命的延长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银色浪潮的冲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严峻的挑战,它将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来势凶猛,不同于西方的老龄化进程,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人口老龄化会影响经济增速。目前,中国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远高于新兴经济体,在未富先老的同时,还存在“未富先债”问题。同时,老龄化还会影响基建投资、出口等经济各方面。中国经济应努力向消费主导模式转型: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加国家财政对居民部门的支持力度;积极倡导第三次分配,改善居民部门内部的收入结构,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占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我国正在经历老龄化逐步加速的过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仅是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加和比重的增大,而且意味着其它年龄组人口的相应变化,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和比重都将会随着老龄化发展而呈现出相应的变化,从而对社会经济发生更为深刻和直接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联合国人口基金最新预测结果,结合其他相应的数据,分析了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可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老龄化虽然将会引起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下降,但在2030年之前下降比较缓慢,而年轻劳动力下降则非常迅速,另外,劳动力本身的老化以及农村日益加剧的老龄化程度都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视,需要在相关政策的制定方面提前做好必要准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