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7)
2023(11585)
2022(9369)
2021(8632)
2020(7263)
2019(16563)
2018(16170)
2017(31963)
2016(16880)
2015(18941)
2014(18667)
2013(17917)
2012(16228)
2011(14189)
2010(13869)
2009(12291)
2008(11767)
2007(9820)
2006(8353)
2005(7109)
作者
(44399)
(37355)
(36969)
(35351)
(23914)
(17824)
(16824)
(14487)
(14352)
(13017)
(12786)
(12492)
(11602)
(11579)
(11446)
(11352)
(11003)
(10796)
(10623)
(10606)
(9067)
(8947)
(8782)
(8654)
(8456)
(8452)
(7994)
(7872)
(7374)
(7224)
学科
(75480)
经济(75389)
(48886)
管理(48398)
(39604)
企业(39604)
方法(39240)
数学(35723)
数学方法(35359)
中国(21066)
(20254)
(18752)
业经(15925)
农业(13735)
地方(13319)
(12286)
贸易(12277)
(12051)
(11941)
(11847)
财务(11805)
财务管理(11776)
(11544)
企业财务(11296)
技术(10824)
(10563)
金融(10562)
理论(10062)
(9940)
银行(9924)
机构
大学(233277)
学院(230534)
(101521)
经济(99891)
管理(95051)
理学(83629)
理学院(82862)
管理学(81515)
管理学院(81090)
研究(72868)
中国(54259)
(46749)
(45818)
科学(40832)
财经(37879)
(34892)
中心(34887)
(33711)
经济学(33077)
(32953)
(32310)
业大(31910)
研究所(30666)
经济学院(30121)
(28948)
财经大学(28754)
师范(28673)
北京(28394)
(26477)
商学(25962)
基金
项目(165593)
科学(133639)
基金(124942)
研究(121867)
(108577)
国家(107395)
科学基金(94350)
社会(81811)
社会科(77721)
社会科学(77701)
基金项目(65788)
(62693)
自然(59864)
自然科(58565)
自然科学(58553)
自然科学基金(57540)
教育(56838)
(52937)
资助(50637)
编号(47399)
(38056)
成果(37408)
重点(36991)
国家社会(35439)
(35193)
(35005)
教育部(33843)
人文(32832)
创新(32726)
科研(31975)
期刊
(99545)
经济(99545)
研究(65831)
中国(39359)
(35236)
管理(34847)
学报(32196)
科学(32077)
(29713)
大学(26384)
学学(24930)
教育(21488)
技术(20725)
农业(20262)
(19973)
金融(19973)
财经(19019)
经济研究(16702)
业经(16310)
(16282)
问题(14143)
统计(11792)
(11354)
技术经济(11061)
(10849)
(10714)
世界(10674)
商业(10383)
(10377)
理论(10350)
共检索到323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颖  邓博文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老龄化的双向进程,即预期寿命以及抚养比两个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控制了抚养比与人均收入的交互效应,使用从1960年起已经进入老龄化的1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运用多种估计方法考察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结论表明,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且这种关系受老年抚养比与人均收入增长之间交互相应的影响。人均收入增长越快,老龄抚养比上升对储蓄的负面影响则越大,这显示在收入增长较快的经济体中,老年抚养比下降对储蓄率上升的贡献效应比在收入增长较慢的经济体中更大。少儿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有待未来研究进一步的考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颖  邓博文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老龄化的双向进程,即预期寿命以及抚养比两个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控制了抚养比与人均收入的交互效应,使用从1960年起已经进入老龄化的1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运用多种估计方法考察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结论表明,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且这种关系受老年抚养比与人均收入增长之间交互相应的影响。人均收入增长越快,老龄抚养比上升对储蓄的负面影响则越大,这显示在收入增长较快的经济体中,老年抚养比下降对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翔  张卫  万春林  
在梳理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关系的基础上,利用36个OECD成员国1990—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正,其内在机制可能是家庭与企业对人口老龄化做出了最优回应,使得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正向效应高于其负向效应;目前OECD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尚未阻碍其技术进步,采用替换变量、反向因果识别等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这一结论有助于正确理解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而可减轻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负面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秀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辉  韦吉飞  
人口红利揭示了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大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中国老龄化将越来越严重。由于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大,人口红利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消失,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即将消失,随之而来的将是人口负债。因此,正视中国人口老龄化,积极应对老龄社会的问题,是一件迫在眉睫且十分重要的工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高燕   刘宝存  
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人口变化呈现出少子老龄化的特征,带来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和养老压力较大、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的能力下降及资源承载压力增大等深远影响。为应对少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世界主要国家在教育领域提出系列对策: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挖掘国民人力资源潜力,提升现有人口素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充劳动力缺口;缓解家长负担,促进人口增长。新时代我国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抓住五个着力点:鼓励人口生育,同步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在更高水平上普及教育,提高学历教育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非学历教育人口质量以及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缓解劳动力短缺危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亚欧国家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财经合作研究》课题组  苏明  杨良初  朱青  张晓云  
一、亚欧各国政府养老社会保障财经举措和面临的难题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亚欧各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积极发挥政府财政的参与、政策调控、资金支持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李科宏  
如何激活二次人口红利,是当前中国经济应对老龄化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微观层面的人口时间配置和人口收入配置为出发点,从企业生产供给视角构建一个以人口为中心的经济运行体系。理论分析得出,人口老龄化分别基于消费结构、劳动力占比和储蓄倾向三类效应路径影响人口红利。基于中国20002014年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抑制经济增长,对人口红利产生负向影响;(2)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红利影响依赖于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人均资本存量、储蓄投资转化率、城市化率、二三产业占比和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据此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李科宏  
如何激活二次人口红利,是当前中国经济应对老龄化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微观层面的人口时间配置和人口收入配置为出发点,从企业生产供给视角构建一个以人口为中心的经济运行体系。理论分析得出,人口老龄化分别基于消费结构、劳动力占比和储蓄倾向三类效应路径影响人口红利。基于中国2000~2014年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抑制经济增长,对人口红利产生负向影响;(2)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红利影响依赖于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人均资本存量、储蓄投资转化率、城市化率、二三产业占比和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据此,文章从激励教育发展、资本积累、城镇化战略、产业转型和政府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五个方面,提出了降低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红利抑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清瑞  孙宇  
人口老龄化危机的不断加剧,不仅导致老龄化成本(养老金、公共医疗等)大幅上升,而且还造成劳动力市场供给逆转(如劳动力人口萎缩和劳动力老龄化),这给欧盟各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保障的财政可持续性带来了严重威胁和挑战。本文通过构建简化的OLG模型分析后认为,提高劳动力参与率将有利于改善养老金财务收支均衡及可持续性。为此,欧盟各国普遍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促进企业进行年龄管理以提高老年劳动力就业率。欧盟的发展经验对于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力老龄化的中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邹瑾  
老龄化是否会引起房价的波动、直接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进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采用面板协整检验证明了人口年龄结构是房价波动的长期影响因素,并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等方法,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房价波动的影响、区域差异、形成原因及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曾对房价上涨起到推动作用,但从中长期来看,此趋势可能发生逆转。在东部地区,人口变量对房价的弹性最小,且青年人口比例与房价成反向关系,表明东部地区刚需人群支付能力与高房价间存在矛盾;在中、西部地区,青年人口价格弹性也较老年人口价格弹性更小,部分地区房价或已脱离实体经济,应予以足够重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和关键性因素。21世纪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逆转的经济社会常态现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正在改变国家发展的人口基础。人口老龄化社会既蕴涵潜在的发展机遇,也是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阶段、两步走"战略部署,这个周期恰恰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的时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池光胜  
本文首次选取了全球187个国家的30年数据,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实际有效汇率(REER)的影响,主要结论是:人口老龄化的上升会带来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作用机制是,老龄化会减少储蓄引起经常账户余额下降,并会推高不可贸易品价格使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本文还发现了人口老龄化对发展中国家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要大于发达国家,对人口高密度国家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要大于人口低密度国家,以及在1991年之前老龄化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更大等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晶  
引言在开放经济下,国际商品贸易和国际间的资本流动、资本转移平衡了地区间物质和资本的供求关系,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剩余资本流向那些劳动力密集的国家和地区,从而使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可能。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看,处于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国家和地区,人口负担系数的上升除了与储蓄率的下降、消费结构和总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外,还会极大地影响一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余额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萌  马宇  
本文使用1984-2012年全球70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主权债务违约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因素中,经济波动、政府债务、通货膨胀率会对主权债务违约造成显著影响,而储蓄率、贸易条件以及广义货币与外汇储备比率对主权债务违约的影响并不明显;国家政治风险越高,即政局越不稳定,发生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大;较高的人口抚养比提高了债务违约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中,美国利率变量以及外部金融危机对本国债务违约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从声誉的视角看,历史违约记录在短期对主权债务违约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这一效应大约会持续四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