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2)
- 2023(8921)
- 2022(6895)
- 2021(6242)
- 2020(4970)
- 2019(11075)
- 2018(11053)
- 2017(21876)
- 2016(12121)
- 2015(13264)
- 2014(13595)
- 2013(13032)
- 2012(11879)
- 2011(10737)
- 2010(10840)
- 2009(9902)
- 2008(9977)
- 2007(8963)
- 2006(8114)
- 2005(7620)
- 学科
- 济(47326)
- 经济(47276)
- 业(34233)
- 管理(34074)
- 企(26742)
- 企业(26742)
- 方法(18046)
- 农(15904)
- 数学(15888)
- 数学方法(15656)
- 中国(15436)
- 财(13332)
- 业经(11808)
- 制(10704)
- 策(10296)
- 贸(10275)
- 贸易(10270)
- 农业(10180)
- 易(10055)
- 地方(9690)
- 学(9500)
- 银(9242)
- 银行(9230)
- 行(8862)
- 融(8513)
- 金融(8513)
- 务(7973)
- 财务(7945)
- 财务管理(7932)
- 企业财务(7612)
- 机构
- 学院(170083)
- 大学(168248)
- 济(72258)
- 经济(70680)
- 管理(62524)
- 研究(61018)
- 理学(53046)
- 理学院(52472)
- 管理学(51519)
- 管理学院(51193)
- 中国(47414)
- 科学(35902)
- 财(35858)
- 京(34982)
- 所(31179)
- 农(29210)
- 研究所(28060)
- 中心(27898)
- 财经(27722)
- 江(26952)
- 经(25259)
- 业大(23806)
- 农业(22762)
- 经济学(22736)
- 范(22359)
- 师范(22127)
- 北京(21990)
- 院(21982)
- 州(21474)
- 财经大学(20563)
- 基金
- 项目(109889)
- 科学(87094)
- 研究(80964)
- 基金(80213)
- 家(70135)
- 国家(69539)
- 科学基金(59377)
- 社会(52055)
- 社会科(49421)
- 社会科学(49412)
- 省(42321)
- 基金项目(40797)
- 自然(37638)
- 教育(37275)
- 自然科(36823)
- 自然科学(36813)
- 自然科学基金(36195)
- 划(35929)
- 资助(33349)
- 编号(32669)
- 成果(27725)
- 重点(25050)
- 部(24481)
- 发(24146)
- 课题(23468)
- 性(22922)
- 创(22472)
- 国家社会(21847)
- 创新(21057)
- 教育部(20995)
共检索到263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小亮
中国的老龄化正在不断加剧。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的老龄化率已经达到13.5%,逼近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标准。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老龄化率将会达到16.8%,到2050年更将高达26.1%,届时中国将成为全世界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关键词:
政策有效性 日本货币政策 经济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建强 张淑翠
文章将人口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和货币政策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重点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除了人口老龄化自身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留给宏观调控政策的腾挪空间也越发有限-影响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增加政策实施的成本。(1)除了加重财政养老负担,人口老龄化更损害财政刺激效果和财政绩效质量,限制政府实施反周期政策的能力,压缩财政政策发挥的空间;(2)老年人主导的社会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将不断下调,势必削弱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能力,增加政策实施成本,迫使中央银行改变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可能采取更激进措施以实现相同效果,强化金融脆弱性;(3)相比增加人口生育率,提高劳动参与率既是缓解短期财政养老负担、保障养老融资可持续性的关键,也是有效增加劳动供给、改善政策发挥生态环境,进而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权宜之计。
关键词:
政策有效性 财政乘数 前沿曲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卫峰 刘堂勇
人口老龄化使个体行为的生命周期特征迅速累积放大产生了显著的宏观经济效应和政策调整压力,该进程究竟会抑制还是强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性,尚有争论。基于日本1983~2018年的季度数据,借助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近年来日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正在逐渐下降。通过将老年人抚养比引入货币政策效果方程和财政乘数方程,文章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确实是导致日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之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显仓 张卫峰
本文从一个简约型OLG模型出发,推导劳动者和退休者的动态消费方程,并结合生命周期投资理论,得出人口老龄化将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初步结论。然后,基于19个发达经济体1960—2017年的季度数据,借助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近年来,这些经济体货币政策效果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进一步,将老年人抚养比引入货币政策效果方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发现人口老龄化确实是导致货币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之一。该结论不仅为理论分析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和模型设定下均是稳健的,这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晓媛 巴曙松 热万·托合达尔 张威
选取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高频方法识别外生货币政策冲击,运用局部投影(LP)方法,从商业银行海外资产配置角度解释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国内储蓄上升、投资下降和自然利率下降,促使商业银行将多余储蓄配置到海外,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进一步利用面板数据优势,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分析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异质性。本文结论为相关部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老龄化 货币政策 金融开放 局部投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金全 隋艺
人口老龄化是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但却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特征,尤其会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宏观层面和省级层面,本文运用交互向量自回归(I-VAR)模型和面板同质向量自回归(PCH-VAR)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时变影响特征及其内在传导机制,主要得到如下三点发现:第一,从宏观层面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货膨胀和信贷的边际调控效率趋于下降。第二,从省级层面看,国家层面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各省信贷增速的走势高度一致,信贷渠道成为货币政策影响区域经济的重要渠道,而人口老龄化的深化会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产出和通货膨胀”这个传导链条产生负面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货币政策对省级信贷变量、产出变量和通货膨胀变量的影响越弱。第三,分区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平均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货币政策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产出调控效率有更强的负面影响,西部地区受到的影响不大。因此,鼓励社会生育以缓解人口老龄化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重要努力方向。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货币政策有效性 信贷渠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伍戈 曾庆同
在发展中的中国,老龄化趋势之明显、作用速度之快、程度之剧烈引发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原本是"慢变量"的人口因素,但近年来在中国却越来越呈现出"快变量"的现实特征。学术界有关人口老龄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不少争议与共识。本文认为,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主要是负面的;人口老龄化是否会对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产生影响仍存在许多争议;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来看,不同的传导机制在老龄化背景下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对于中国而言,"未富先老"的特殊老龄化背景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环境与其他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方显仓 刘倍玮 刘欣元
理论上,人口老龄化导致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下降、边际消费倾向减小,同时附加人口老龄化的松、紧货币政策条件下,实际投资的利率弹性、交易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大小都具有不对等性,收入弹性变小,这些可能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消费结构以及社会总需求等途径,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效力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基于1996-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弱化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调节作用,强化了价格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建议货币政策制定者考虑人口老龄化因素,优化政策组合,以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需关注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结构的长期影响,制定相应的适应性策略,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海燕 吕晓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引起了广泛关注。老龄化不仅会降低全社会的劳动力供给,还会通过经济主体储蓄、消费、投资行为的变化,对宏观经济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政策之一,在老龄化的宏观环境下,其传导机制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货币政策作用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因此,研究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翟光宇 王超 姜美君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将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选取1990—2021年中国宏观时间序列数据,使用SVAR基准模型和IVAR拓展模型对人口年龄结构影响货币政策的总体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进而选取中国1994—2020年30个样本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将老年抚养比引入货币政策效果方程。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均发现,人口老龄化削弱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面板数据证明了人口年龄结构是货币政策效果区域异质性产生的原因之一。最后本文进一步探索人口老龄化削弱货币政策效果的具体渠道,通过对沪深交易所部分A股上市公司和上市商业银行微观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可通过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削弱货币政策效果。本文结论提示,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有必要考虑人口因素。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显仓 张卫峰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个体行为的生命周期特征迅速累积放大,产生了显著的宏观经济效应和政策调整压力,这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文章基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传导效果领域的研究文献的综述,发现人口老龄化可能会打破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与产出增长目标之间的权衡,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操作空间收窄以及传导效果弱化是老龄经济体中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文章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当局要通过加强自然利率估算、探索更加精准的中介目标、疏通传导渠道以及重视各类调控政策的配合,以提升老龄化冲击下的货币政策调控效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印文 裴平
本文构造了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指标,选取1995—2013年的样本数据,计算对应年份中国的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值和宏观经济形势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主要结论是:中国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较差,并且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但在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货币电子化明显改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这种改进作用具有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因此,中国不仅要深化金融改革,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还要在防范货币电子化可能产生风险的前提下,以积极的姿态,继续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从而更加显著地提高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有效...
关键词:
货币电子化 宏观经济形势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俞雅乖
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得到了财政分权改革的推动,伴随地区经济发展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这使得财政分权的环境成本成为值得研究的议题。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我国2001—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财政分权程度提高反而增加环境污染水平。进一步对财政分权与环境关系进行地区分析,发现因不同的地区特性而呈现不同的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影响机制。因此,需进一步改革财政分权制度和完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以减少污染排放并提高环境质量。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质量 污染排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枭 李雪 郑棣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龄化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必然带来影响,成为倒逼金融业实施金融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厘清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02—2012年相关数据作为变量指标,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机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梅建予 陈华
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之后货币大规模跨境流动而引起的担忧。文章研究发现,在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放大了境外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产出和价格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央银行应将境外汇率失衡纳入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反应系数取决于境外利率、产出和价格对境外货币需求的决定系数。理论分析还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价格的有效性,而是否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产出的有效性,则取决于经济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未对国内利率、产出和价格带来明显冲击,且无论是在M0层次,还是在M2层次,人民币国际化均未明显影响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政策 汇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