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5)
- 2023(9801)
- 2022(7738)
- 2021(7129)
- 2020(5893)
- 2019(13124)
- 2018(13025)
- 2017(26303)
- 2016(13876)
- 2015(15816)
- 2014(15601)
- 2013(15299)
- 2012(14048)
- 2011(12648)
- 2010(12741)
- 2009(11935)
- 2008(11901)
- 2007(10996)
- 2006(9948)
- 2005(8914)
- 学科
- 济(69890)
- 经济(69716)
- 业(49288)
- 农(45580)
- 管理(34728)
- 农业(30248)
- 企(30088)
- 企业(30088)
- 方法(29748)
- 数学(25216)
- 数学方法(25098)
- 业经(21639)
- 中国(19297)
- 财(14423)
- 制(13376)
- 地方(13363)
- 发(12128)
- 贸(11449)
- 贸易(11445)
- 易(11148)
- 策(10493)
- 发展(10251)
- 农业经济(10250)
- 展(10240)
- 体(9959)
- 学(9732)
- 银(9708)
- 银行(9698)
- 理论(9675)
- 融(9350)
- 机构
- 学院(204019)
- 大学(201580)
- 济(91967)
- 经济(90395)
- 管理(81774)
- 理学(71254)
- 理学院(70612)
- 管理学(69622)
- 管理学院(69257)
- 研究(66440)
- 中国(52229)
- 农(49619)
- 京(40837)
- 财(40366)
- 科学(37423)
- 农业(37392)
- 业大(33612)
- 财经(32471)
- 中心(32331)
- 所(32126)
- 江(31253)
- 经(29774)
- 研究所(28835)
- 经济学(28405)
- 范(26342)
- 师范(26154)
- 经济学院(25799)
- 北京(25077)
- 经济管理(24727)
- 州(24178)
- 基金
- 项目(136039)
- 科学(109681)
- 研究(103745)
- 基金(101713)
- 家(87577)
- 国家(86435)
- 科学基金(75266)
- 社会(71579)
- 社会科(66661)
- 社会科学(66639)
- 基金项目(53853)
- 省(52825)
- 教育(46521)
- 自然(45215)
- 自然科(44204)
- 自然科学(44197)
- 自然科学基金(43484)
- 划(42847)
- 编号(42711)
- 资助(40051)
- 成果(34603)
- 部(31783)
- 国家社会(30217)
- 发(30132)
- 农(29804)
- 重点(29638)
- 创(28254)
- 课题(27918)
- 教育部(27720)
- 人文(27470)
- 期刊
- 济(107540)
- 经济(107540)
- 研究(59691)
- 农(54761)
- 中国(42179)
- 农业(36778)
- 学报(30186)
- 财(29265)
- 科学(28899)
- 管理(26715)
- 大学(24918)
- 业经(24094)
- 学学(23618)
- 融(23243)
- 金融(23243)
- 教育(19537)
- 业(17246)
- 财经(16829)
- 技术(16051)
- 问题(16000)
- 经济研究(15192)
- 经(14362)
- 农村(14120)
- 村(14120)
- 农业经济(13825)
- 世界(13064)
- 版(11502)
- 经济问题(11242)
- 技术经济(10422)
- 社会(10043)
共检索到307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凌霄 南永清 张忠根
基于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及其与社会网络的交互作用对家庭农业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对家庭农业经营呈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农户社会网络能很好地缓解老龄化对农业经营的不利影响,并且社会网络的这一缓解效应会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进一步的扩展讨论表明,社会网络的缓冲作用主要体现在缓解老龄农户的劳动力约束,并且社会网络有助于老龄农户流转出土地。本文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老龄化对农业经营领域的经验研究,还为如何提高老龄农户的农业经营收益提供了初步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老龄化 社会网络 家庭农业经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石明明 江舟 邱旭容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本文谨慎定义老龄家庭后实证检验了老龄化对我国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老龄化将使家庭消费支出显著下降并对大多数消费分项支出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同时会大幅提升家庭医疗服务支出;收入是老龄化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中间变量。基于城乡分类子样本研究发现,乡村家庭受老龄化冲击异常严重,乡村医疗服务供给存在较大缺口。基于分层的城镇子样本回归发现,老龄化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冲击集中体现在较低分位家庭。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仇童伟 彭嫦燕
中国农业人口老龄化水平已超过40%,且呈现持续上升态势。这将如何影响粮食生产值得关注。本文利用2015年、2017年、2019年和202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户的农地配置与种粮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人口老龄化提高了农户退出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并以农地抛荒和农地转出为主要途径:前者会降低粮食播种面积,后者在农地流转市场化过程中会提高流转农地“非粮化”的概率。进一步证据显示,农业人口老龄化降低了农户的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和粮食种植规模。本文还发现,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确实激励了农业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的农户继续种粮,但农业社会化服务价格上涨却不利于粮食生产。此外,农业人口老龄化也促使农户的农业经营从利润型转向自给型。本文研究表明,尽管中央政府在遏制农地“非粮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农业人口老龄化诱发的“非粮化”压力仍然存在,亟须从制度设计和组织培育等方面创新粮食安全的微观保障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枫 陈玉宇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获得借贷的可能性以及借贷额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网络确实有助于农村家庭获得借贷。有意思的是,与非正规渠道借贷行为相比,社会网络似乎对正规金融机构借贷行为的影响更大。户主年龄对农户获得各类借贷可能性以及借贷额的影响为倒U形,而家庭规模、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所承包耕地数量以及"本村是否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区"均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此外,那些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户以及户主为女性的农户不太容易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且贷款额较小,而较为富裕的农户则更可能从正规金融...
关键词:
社会网络 非正规金融 农村借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娜娜 廖红君 樊纲治
基于2013—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三期面板数据,利用房价收入比作为住房负担能力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老龄化背景下房价收入比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收入比越高,家庭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越低;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会进一步加剧高房价收入比对家庭创业活动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老龄化加剧背景下,高房价收入比的创业抑制效应主要集中在仅有一套房的家庭中。基于此,提出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需积极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并引导家庭理性配置资产。
关键词:
住房负担能力 家庭创业 老龄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凌霄 南永清 张忠根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数据,考察了老龄化、村公共品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家庭农业经营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均显示:老龄化对家庭农业经营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村公共品对农业经营呈正向影响,并且村公共品能够有效缓解老龄化对家庭农业经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的扩展研究表明,不同特质的村庄在公共品投入以及拥有公共品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导致公共品对老龄劳动力农业经营的缓冲作用而有所不同。村公共品的这一缓冲作用会随着村庄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资本的丰富而得到强化。建议加大对农村老龄人口的帮扶力度,大力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老龄劳动力的农...
关键词:
劳动力老龄化 农业经营 村公共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超
本文基于微观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视角,针对老龄化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两期世代交叠模型,发现在反馈式的家庭代际关系中老年和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家庭教育投资有负效应。实证分析证实了理论模型的结论,表明老龄化显著降低了我国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及其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并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概率和规模都有显著负效应。此外,老龄化对我国农村和中西部家庭的影响显著大于城镇和东部家庭,对低收入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负效应大于中等收入家庭,而对高收入家庭无显著影响,意味着老龄化会加大我国城乡、区域和阶层间的人力资本禀赋差距。研究还发现,少儿人口数量及比重对家庭教育投资也有显著负效应,这支持了子女质量与数量的替代理论,...
关键词:
老龄化 抚幼负担 微观人力资本 投资家庭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苏静 肖攀 胡宗义
本文利用CFPS微观面板数据,在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进行界定与识别区分的基础上,采用面板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教育、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教育与社会资本都显著地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将显著增加农户家庭脱离收入、生活条件、机会贫困的概率以及家庭多维贫困缓解的概率,显著降低家庭陷入诸类贫困的概率。社会资本积累增加将显著增加家庭脱离相对收入贫困、生活条件贫困和机会贫困的概率,也将增加家庭二维贫困缓解的概率,同时显著降低家庭陷入相对收入贫困和生活条件贫困的概率。教育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仅对家庭二维、三维贫困缓解(收入为相对标准)正向统计显著,表现出相互强化的互补关系。未能找到社会资本缓解绝对收入贫困及其多维贫困组合的稳定的正向支持证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识别农业内部真正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的群体特征是农业政策富有针对性以及有效性的根本,这将给支农政策提供较强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以往研究或者从非农就业的分析反向推论农业生产,或者混淆概念与定义,或者缺乏动态、地域或不同类型组群的对照,对于农业生产主体在经济转型时期经历了怎样变动的问题并没有给出一致性的结论。本文试图使用微观数据来检验农地是否"女性化"或"老龄化"。分析认为,中国的农业生产主体偏向女性,同时农业生产主体逐渐向年龄大的层次偏重,但与其说是农地"女性化",不如说是农地"老龄化",然而"老龄化"不等于"老年化",更不等于中青年人对于农业的放弃,或许女性和老人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了相对重要的位置,然而这或者是长久以来的趋势,或者只是比重较往年有所增加,但离真正的掌控农业生产还有着很大的距离。
关键词:
女性化 老龄化 农业劳动参与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时军
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统一框架下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提升了家庭从事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其对农村家庭创业参与的边际影响要高于城市家庭。进一步地,社会网络可以通过改善家庭信贷约束促进家庭参与创业。研究还发现,社会网络在市场化越不发达的地区对家庭创业的边际影响更大,市场化所构建的理性法制体系在家庭创业决策中与非正规的关系体系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康 郭红东
本文叙述了美国家庭农场主老龄化和家庭农场继承转型的现状以及老龄化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的问题,归纳了老龄化形成的原因,以及美国政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作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美国的经验对中国应对农业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家庭农场主 老龄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胡翠 许召元
本文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1988、1995、2002和2007年的调查数据,利用混合截面和虚拟面板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和农村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农村家庭储蓄率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而下降,但城镇家庭储蓄率却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而上升。根据理论模型,本文发现城乡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解释上述结论。考虑到中国也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同时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我们认为人口老龄化本身不会降低居民储蓄率。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储蓄率 虚拟面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颖 邓博文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老龄化的双向进程,即预期寿命以及抚养比两个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控制了抚养比与人均收入的交互效应,使用从1960年起已经进入老龄化的1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运用多种估计方法考察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结论表明,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且这种关系受老年抚养比与人均收入增长之间交互相应的影响。人均收入增长越快,老龄抚养比上升对储蓄的负面影响则越大,这显示在收入增长较快的经济体中,老年抚养比下降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颖 邓博文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老龄化的双向进程,即预期寿命以及抚养比两个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控制了抚养比与人均收入的交互效应,使用从1960年起已经进入老龄化的1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运用多种估计方法考察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结论表明,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且这种关系受老年抚养比与人均收入增长之间交互相应的影响。人均收入增长越快,老龄抚养比上升对储蓄的负面影响则越大,这显示在收入增长较快的经济体中,老年抚养比下降对储蓄率上升的贡献效应比在收入增长较慢的经济体中更大。少儿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有待未来研究进一步的考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正平 陈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对微观家庭金融风险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Logit和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提升了家庭金融脆弱性;人口老龄化可通过增强风险厌恶、降低信贷可得性和强化数字鸿沟等渠道提升家庭金融脆弱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在不同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的家庭或城乡之间存在差异。上述结论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形成机理,进一步完善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的相关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