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34)
- 2023(17454)
- 2022(14613)
- 2021(13520)
- 2020(11420)
- 2019(26205)
- 2018(25665)
- 2017(49941)
- 2016(26961)
- 2015(30236)
- 2014(29982)
- 2013(29078)
- 2012(26497)
- 2011(23218)
- 2010(23052)
- 2009(21019)
- 2008(20424)
- 2007(17739)
- 2006(15475)
- 2005(13499)
- 学科
- 济(110466)
- 经济(110343)
- 管理(79668)
- 业(77089)
- 企(64485)
- 企业(64485)
- 方法(53576)
- 数学(47203)
- 数学方法(46641)
- 财(29498)
- 中国(29172)
- 农(28924)
- 业经(24475)
- 学(22811)
- 地方(20249)
- 务(19864)
- 财务(19786)
- 财务管理(19746)
- 农业(19663)
- 企业财务(18890)
- 制(18246)
- 贸(18048)
- 贸易(18038)
- 理论(17941)
- 易(17489)
- 技术(16791)
- 融(16316)
- 金融(16314)
- 和(16185)
- 银(15866)
- 机构
- 大学(378918)
- 学院(374593)
- 管理(151249)
- 济(150949)
- 经济(147916)
- 理学(132220)
- 理学院(130841)
- 管理学(128389)
- 管理学院(127718)
- 研究(121397)
- 中国(89728)
- 京(79145)
- 科学(74688)
- 财(69313)
- 所(58954)
- 农(57618)
- 财经(56844)
- 中心(55759)
- 业大(55749)
- 研究所(54046)
- 江(52871)
- 经(52018)
- 北京(49354)
- 范(48742)
- 师范(48223)
- 经济学(46323)
- 农业(44954)
- 院(44745)
- 州(42852)
- 财经大学(42791)
- 基金
- 项目(264590)
- 科学(209062)
- 基金(194201)
- 研究(192074)
- 家(169569)
- 国家(167970)
- 科学基金(145431)
- 社会(122584)
- 社会科(116216)
- 社会科学(116183)
- 基金项目(102777)
- 省(101883)
- 自然(95095)
- 自然科(92940)
- 自然科学(92917)
- 自然科学基金(91245)
- 教育(88700)
- 划(85989)
- 资助(80372)
- 编号(77700)
- 成果(62209)
- 重点(58750)
- 部(58501)
- 发(54982)
- 创(54769)
- 课题(52443)
- 国家社会(51129)
- 创新(51096)
- 科研(51027)
- 教育部(50750)
- 期刊
- 济(156509)
- 经济(156509)
- 研究(107395)
- 中国(65020)
- 学报(60148)
- 管理(54875)
- 科学(54716)
- 财(53142)
- 农(51391)
- 大学(46471)
- 学学(43755)
- 教育(39636)
- 农业(35501)
- 技术(32529)
- 融(31410)
- 金融(31410)
- 财经(27895)
- 经济研究(25767)
- 业经(25183)
- 经(23736)
- 问题(20830)
- 图书(19852)
- 业(18389)
- 技术经济(17782)
- 科技(17741)
- 理论(17711)
- 版(17629)
- 统计(17153)
- 现代(16289)
- 实践(16083)
共检索到531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超
本文基于微观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视角,针对老龄化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两期世代交叠模型,发现在反馈式的家庭代际关系中老年和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家庭教育投资有负效应。实证分析证实了理论模型的结论,表明老龄化显著降低了我国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及其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并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概率和规模都有显著负效应。此外,老龄化对我国农村和中西部家庭的影响显著大于城镇和东部家庭,对低收入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负效应大于中等收入家庭,而对高收入家庭无显著影响,意味着老龄化会加大我国城乡、区域和阶层间的人力资本禀赋差距。研究还发现,少儿人口数量及比重对家庭教育投资也有显著负效应,这支持了子女质量与数量的替代理论,...
关键词:
老龄化 抚幼负担 微观人力资本 投资家庭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安驰 樊士德
该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Probit模型与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7000元左右与26000元左右存在两个阶段"门槛",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7000元左右时,劳动力流出将会显著地提高农村家庭进行教育投入的概率与投入力度;而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介于二者之间时,劳动力流出将会减少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概率,但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仍会显著提高家庭人力资本投入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投入 农村家庭收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正平 陈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对微观家庭金融风险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Logit和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提升了家庭金融脆弱性;人口老龄化可通过增强风险厌恶、降低信贷可得性和强化数字鸿沟等渠道提升家庭金融脆弱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在不同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的家庭或城乡之间存在差异。上述结论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形成机理,进一步完善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的相关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茜萌 倪红福
随着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和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整体税收负担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引起理论研究的关注。本文利用引入增值税抵扣机制的投入产出模型测算间接税税收负担,并结合直接税税负,分析整体税收负担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增值税的累退性显著高于营业税,因此与征收营业税相比,征收增值税的模式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我国整体税制呈累退性,并且总税收(间接税和直接税)整体而言加重了社会收入不平等现象,税后不平等程度逐年上升。与城市相比,间接税在整体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会愈发加重该地区内部的贫富差距;虽然在农村地区税收仍然不可避免地具有加重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特性,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特性有所缓解。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税收负担 收入分配 增值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超 罗润东
文章基于微观家庭决策视角构建劳动力迁移模型,探究了老龄化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若只考虑就业挤出效应,老龄化会抑制农村劳动力迁移,而若老年人从事隔代抚育则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中低龄、女性和健康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隔代抚育,老龄化对年轻、男性和高学历农村劳动力的影响更小,养老抚幼责任主要由年长、女性和高中以下学历的劳动力承担,隔代抚育对劳动力迁移的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年轻和低学历劳动力。分析结果还显示,养老压力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负效应自东向西逐渐减
关键词:
老龄化 隔代抚育 农村劳动力迁移 家庭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超 罗润东
文章基于微观家庭决策视角构建劳动力迁移模型,探究了老龄化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若只考虑就业挤出效应,老龄化会抑制农村劳动力迁移,而若老年人从事隔代抚育则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中低龄、女性和健康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隔代抚育,老龄化对年轻、男性和高学历农村劳动力的影响更小,养老抚幼责任主要由年长、女性和高中以下学历的劳动力承担,隔代抚育对劳动力迁移的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年轻和低学历劳动力。分析结果还显示,养老压力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负效应自东向西逐渐减小,对资产水平较低的底层家庭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老龄化 隔代抚育 农村劳动力迁移 家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子兰 刘辉 袁礼
采用三期CFPS混合截面数据,选取受教育年限、技能培训和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测量指标,考察了人力资本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户主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人力资本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年龄效应和代际效应;从技能培训和健康水平来看,技能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家庭消费水平,而健康水平对家庭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分位数回归表明,受教育年限和健康水平对家庭消费的边际效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技能培训对家庭不同类型消费的边际效应则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毅 张波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农村家庭的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ELES模型,研究了老龄化和养老保障对中国农村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养老保障对中国农村家庭特别是有养老负担家庭的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低消费水平和高消费水平的农村家庭中,养老负担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有养老保障的家庭在各个消费项目上无论是消费意愿还是消费质量都要高于无养老保障的家庭,没有养老负担且有养老保障的家庭生活质量最高,而既有养老负担又无养老保障的家庭生活质量最差。
关键词:
老龄化 养老负担 养老保障 家庭消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艳华 余畅婉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农村家庭样本数据,从“接入沟”和“使用沟”两个维度分析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金融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面临着比较严重的“接入沟”和“使用沟”问题,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金融投资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其阻碍机制主要归结为信息传输机制、学习机制和社交机制。这种阻碍作用具有代际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特征,其代际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接入沟”和“使用沟”对中、老年家庭金融投资的阻碍作用显著高于青年家庭;其地区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接入沟”、“使用沟”对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金融投资的阻碍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对中部地区无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聪 杜奕璇
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作为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要趋势,正对家庭消费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产生不容轻视的长远影响。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2016),从消费水平、消费率、消费结构三个层次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家庭消费行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老年人口比上升显著降低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率,其中收入最低组、中下组及最高组受影响程度明显;少儿人口比上升显著增加家庭消费水平及消费率,收入中上组受影响程度明显。随着老年人口比上升,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上升,衣着、日用、交通通讯及文教娱乐支出占比下降;随着少儿人口比下降,家庭恩格尔系数和衣着支出占比下降,交通通讯、居住及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上升。对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应重视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通过制度建设和金融创新来顺应家庭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积极提升家庭消费率,引导家庭消费结构优化和消费层次升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娜娜 廖红君 樊纲治
基于2013—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三期面板数据,利用房价收入比作为住房负担能力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老龄化背景下房价收入比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收入比越高,家庭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越低;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会进一步加剧高房价收入比对家庭创业活动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老龄化加剧背景下,高房价收入比的创业抑制效应主要集中在仅有一套房的家庭中。基于此,提出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需积极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并引导家庭理性配置资产。
关键词:
住房负担能力 家庭创业 老龄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亚虹 许玲丽 夏正青
农村市场对扩大内需、保持中国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无疑有助于扩大农村需求,而农民收入若要持续稳定地增长,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的职业教育必须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农村职业教育回报的角度讨论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贡献。尽管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教育的回报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回报的量化讨论似乎并不多见。本文着眼于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通过数据调研来实证分析并讨论农村职业教育的意义。本文的稳健研究结论显示,基于个体是否接受职业教育存在自选性的事实,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家庭收入有着显著的作用,平均回报率约为27%(年平均回报率9%),与国际上1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正平 赵丙楠 程灿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仅靠社会保障体系难以有效应对养老、医疗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商业保险因此成为有力的补充。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从家庭层面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降低了家庭商业保险参与;人口老龄化通过降低家庭可用资金和家庭健康水平来降低家庭商业保险参与;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抑制作用在低金融素养、农村地区、有少儿抚养和未经历重大负面事件的家庭中更加显著。上述结论对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进商业保险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温兴祥 郑子媛
与就业相关联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使得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群体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即农村户籍居民获得和城市户籍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城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以拥有农村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为基准组,运用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表明,拥有城市医疗保险能够显著增加农民工的家庭年消费总额。城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促进效应对新生代和高收入农民工的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具有歧视性的制度安排是造成城市医疗保险显著增加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原因。因此,进一步加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建设,使得更多的农民工通过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获得城市社会保险,从而逐步实现农民工群体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将有利于提升农民工群体的消费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景琴玲
依据2009年陕西省养猪农户调查数据,应用微观计量方法分析养殖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状况是决定农户获得养殖收益的关键因素。一般在受教育程度、接受培训的状况以及技能水平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农户,其养殖收益比较高。基于此,应持续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力度,以提高其技能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