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4)
2023(10062)
2022(7707)
2021(6644)
2020(5389)
2019(11885)
2018(11505)
2017(22287)
2016(11520)
2015(13035)
2014(12982)
2013(12674)
2012(11644)
2011(10745)
2010(11082)
2009(10939)
2008(9581)
2007(8609)
2006(8257)
2005(7881)
作者
(33404)
(27862)
(27717)
(26686)
(17704)
(13225)
(12576)
(10875)
(10596)
(9944)
(9778)
(9145)
(9004)
(8947)
(8707)
(8697)
(8132)
(8094)
(7946)
(7560)
(7215)
(6794)
(6624)
(6572)
(6519)
(6482)
(5991)
(5815)
(5621)
(5509)
学科
(73103)
经济(73048)
(30902)
管理(30481)
中国(26457)
(26068)
金融(26066)
(23293)
企业(23293)
(23274)
银行(23253)
(22618)
地方(22050)
方法(20064)
数学(17822)
数学方法(17743)
(16332)
业经(15469)
(14258)
(14199)
地方经济(13269)
农业(12237)
(12109)
中国金融(11222)
(10438)
产业(10197)
(9784)
(8558)
贸易(8545)
环境(8513)
机构
学院(170090)
大学(169229)
(86745)
经济(85186)
研究(64517)
管理(59246)
中国(55225)
理学(49838)
理学院(49301)
管理学(48552)
管理学院(48252)
(38699)
(34688)
科学(34417)
(32431)
财经(30567)
中心(30351)
经济学(30254)
研究所(29048)
(27660)
经济学院(26993)
(25808)
(25801)
财经大学(22599)
(22251)
北京(22246)
(21205)
(21191)
金融(20830)
业大(20824)
基金
项目(105910)
科学(83914)
研究(79129)
基金(77935)
(67063)
国家(66502)
科学基金(57027)
社会(54776)
社会科(52103)
社会科学(52091)
(41063)
基金项目(39950)
教育(34350)
(33106)
自然(32802)
自然科(32072)
自然科学(32064)
自然科学基金(31514)
资助(31460)
编号(30728)
(25715)
成果(25528)
重点(24396)
国家社会(24112)
(23052)
发展(21788)
(21701)
课题(21699)
(21482)
(20749)
期刊
(103369)
经济(103369)
研究(60139)
中国(35519)
(33697)
金融(33697)
(29291)
(25612)
管理(23975)
学报(23436)
科学(22999)
大学(18630)
经济研究(18469)
学学(17862)
财经(16772)
农业(16024)
(14644)
技术(14248)
业经(14218)
问题(13406)
教育(12050)
技术经济(9812)
(9703)
世界(9421)
国际(9299)
统计(8856)
经济问题(8426)
现代(8253)
理论(8129)
商业(8097)
共检索到278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海鸣  姚余栋  郭树强  宁辰  
本文以房地产这一代表性的资本品为纽带,综合库兹涅兹"长周期"理论和城市层级体系理论,构建了中国"长周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并以日本战后的人口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为基础估计参数,模拟分析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迁移两大人口性因素对中国2015—2050年经济增长、城镇化和房地产价格的中长期影响。本文还引入金融杠杆和理性预期因素,探讨了杠杆率与经济增长、人口迁移及出生率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速在2021—2025年可能会出现台阶式下行,并触发房价下跌和"逆城镇化"。为此,必须注重"关键三率":(1)总和生育率,采取措施提高生育率在短期内和中长期都可以有效提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润龙  
2010年长三角人口总量、GDP总量,人口密度、人均GDP和地均GDP都处较高水平。长三角的高收入和优裕生活条件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大量的人口流入,使上海、浙江的人口老龄化似乎得到了缓和,但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仍非常高。论文讨论了人口老龄化的三个阶段:长寿(健康)老龄化、少子老龄化和迁移(流动)老龄化。迁移老龄化加剧农村空心化,加大了政府和社区的社会责任;迁移老龄化的突发性使其与经济发展相关性下降;迁移老龄化也造成全局老龄化和区域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和家庭老龄化、户籍人口老龄化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相背离。这些都必须引起有关方面高度注意。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泽强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乡-城人口迁移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且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的迁移倾向远大于老年人口,我国乡-城人口迁移从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流动。乡-城人口迁移会对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及老龄化演进产生较大影响,其影响既包括农村迁移人口的年龄结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也包括农村青壮年迁移人口生育率变动而产生的影响。那么,基于农村迁移人口生育率变动的分析,则是揭示乡-城人口迁移下的农村老龄化演进机理的一个重要视角。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昌平  邓大松  殷宝明  
在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由于"乡-城"人口迁移,中国的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本文基于2005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人口预测,研究了"乡-城"人口迁移对城乡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的影响:一方面,"乡-城"人口迁移将缓解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为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带来大量的"养老金红利";另一方面,它将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进一步加速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功能的弱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增文  
人口生育率已经大大低于更替水平,中国陷入了"超低生育率"陷阱,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将会进一步加重人口老龄化格局。从欧洲16国家的人口政策来看,一方面,均鼓励国民生育,因此,国民的生育会被认为是一种丰厚的"福利";另一方面,他们均采取了移民来改变人口老龄化问题。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迅猛的发展中国家,是否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有所启示呢?鉴于此,笔者引入了一个静态开放式的人口模型,对人口迁移率和生育率做一个权衡和取舍。通过对中欧各国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率及人口生育率的测算与对比结果,发现人口迁移能够减轻移入国家和区域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有人口迁入的国家,其人口老龄化有较强的减弱...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泽强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其结果会对农村人口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根据"年龄—迁移率"理论,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5年的1%人口抽查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等数据,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乡—城人口迁移加深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这将对农村传统养老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进而将会引起农村养老资源供求失衡。应加快推进农村养老制度变革,提高农村社会养老资源供给能力,以弥补农村传统家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邹瑾  娄著盛  
老龄化水平往往与人口迁移因素相交织,共同影响着中国住房价格的时空特征。首先构建了一个供求均衡模型,分析表明人口抚养比增加会降低住房价格,而人口迁移规模会推高住房价格,并可能因城市层级的不同产生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35个城市2002—2015年的数据,以静态与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进行了检验。分层级回归的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与人口迁移对房价的影响随城市级别的上升反而递减,且人口迁移的作用大于老龄化变量。可见,人口结构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存在结构性特征,这与二元经济体制与社保制度的碎片化所导致的地区间的生育成本、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养老成本相关。避免区域住房市场失衡仍是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核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徐律  
人口老龄化和高杠杆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的两大共同问题。本轮金融危机表明,处理不好这两大问题可能导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本文基于119个国家(地区)1980-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金融杠杆的影响,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此外,实证研究还表明,在越过老龄化"拐点"之后,"去杠杆化"进程将随金融危机发生概率而明显上升。据文章实证结论推算,中国极有可能在2019-2028年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人口老龄化、"去杠杆化"和资产价格的下降可能产生共振效应,并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猛烈冲击。为此,中国应尽快转向更加积极主动的宏观金融调控,通过动态稳健的杠杆管理和前瞻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桂芬  李真  黄少含  
文章将人口迁移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验证,以探讨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户籍管制程度较低时,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较为有限;随着户籍管制程度逐渐提高,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当户籍管制程度高于某一门槛值之后,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因此,各地区应保持适当宽松的户籍管制水平,促进人口自由迁移,优化劳动要素配置,形成人口素质红利,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桂芬  黎涵  
本文首先在内生人口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人口迁移变量,将劳动力结构内生化,探讨人口迁移是如何通过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其次,在上述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中国2001~2015年31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迁移通过改变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配置,在数量上,改善了地区之间劳动力供需量上存在的不匹配问题;在质量上,重塑了中国各地区的劳动力结构,使得各地区劳动力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在一个动态收敛框架下应用经典收敛理论分析了中国省际间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影响,通过横向对比发现:越是相对发达地区,其经济增长单纯受人口要素流动的影响越弱;越是相对落后地区,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也越大。其次,由于相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所引致的不同经济集团到达各自的稳态存在时间差,从而加剧了不同集团间的增长不均衡,并最终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差距的不断扩大。纵向的对比也发现,富裕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但是影响趋势却逐渐由促进收敛转向减缓收敛;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影响的趋势也是由促进收敛逐渐转移到减缓收敛甚至于增加发散,与富裕地区相比较,其影响的程度增强了;贫穷地区的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龙腾   王希元  
人口老龄化会增加养老部门需求,可能成为推动我国顺周期财政风险的重要因素。基于1990~2020年世界52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对财政政策顺周期风险的影响、机制及相关变量的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推动财政政策的顺周期特性,增加顺周期财政风险,税收约束和赤字规模则是人口老龄化间接推动顺周期财政风险的重要因素;在经济衰退期,由于政府在顺周期紧缩性政策框架下的财政能力衰退,增量养老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财政支持,导致老龄化在顺周期紧缩性政策框架下的影响不显著;而具备“富而过老”特征的经济体,老龄化对财政政策顺周期性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我国需根据人口年龄结构的关键特征,充分发挥平抑经济波动的调控职能,缓解内部和外部财政约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财政政策周期由“顺”转“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洪心  白雪梅  
文章在两阶段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均消费、储蓄和财产的转移和变化,并针对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建立了一个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为输入的交叠时代(OLG)模型。作者将此模型与生产方程、政府收入及养老金给付体系共同作用,生成满足Walras均衡条件的一般均衡模型,从而从数量上说明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引起的社会产出、人均消费和政府收入的变化,并针对这种变化提出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诚   翁希演   胡少东  
近年来,中国家庭杠杆率的上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口老龄化可能对家庭杠杆率产生影响。理论推导表明,老年人口占比增加会提升家庭杠杆率。实证分析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检验得出人口老龄化对家庭杠杆率的影响为正。机制分析发现,老龄化导致低收入人群在面对住房需求和应对老龄化支出时,倾向使用住房抵押贷款以平滑生命周期消费,进而推高了家庭杠杆率。同时,本文发现家庭面临的健康风险与养老抚幼双重负担,也是老龄化导致杠杆率攀升的潜在作用机制。此外,老龄化对家庭杠杆率的影响在城乡类型和户主受教育水平差异,以及家庭小型化程度之间存在异质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展凯  钟沛希  周利  
人口老龄化与债务杠杆攀升是当前中国的两大经济现实。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及家庭负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利用2012、2014、2016、2018四期“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CFPS)和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抑制中国居民消费,但是家庭负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口增加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对消费进行分类别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促进家庭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但会抑制其他种类消费支出;而家庭负债均会缓解其对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家庭经济状况和户主受教育水平增加均会促进人口老龄化和负债对消费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家庭负债对人口老龄化与消费关系的调节作用在东部地区家庭、户主年龄小于50岁的中年组家庭及认知水平较高的家庭中作用更强,且住房贷款比非住房贷款的调节作用更强。文章为理解人口老龄化、家庭负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并可以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