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6)
2023(8786)
2022(7930)
2021(7564)
2020(6344)
2019(14865)
2018(14883)
2017(28643)
2016(15839)
2015(17825)
2014(17774)
2013(17705)
2012(16065)
2011(14368)
2010(14150)
2009(12653)
2008(12078)
2007(10204)
2006(8710)
2005(7320)
作者
(47074)
(38816)
(38544)
(36693)
(24828)
(18797)
(17517)
(15436)
(14876)
(13903)
(13448)
(12924)
(12221)
(12130)
(12033)
(11945)
(11886)
(11599)
(11105)
(10894)
(9906)
(9424)
(9417)
(8772)
(8737)
(8694)
(8643)
(8555)
(7890)
(7865)
学科
(58309)
经济(58245)
管理(43531)
(41293)
(34780)
企业(34780)
方法(29562)
数学(25549)
数学方法(25267)
(15451)
(15325)
中国(13978)
(13766)
业经(12980)
地方(12128)
(10625)
理论(10448)
农业(10339)
(10069)
贸易(10065)
技术(9803)
(9758)
环境(9750)
(9196)
财务(9139)
财务管理(9125)
(9016)
教育(8652)
企业财务(8645)
(8425)
机构
大学(221328)
学院(219658)
管理(89824)
(79463)
理学(78951)
理学院(78076)
经济(77551)
管理学(76657)
管理学院(76296)
研究(72702)
中国(50441)
科学(49768)
(47373)
(40272)
业大(38071)
(37349)
研究所(34737)
(34193)
中心(32276)
农业(31881)
(30220)
北京(29693)
(28861)
师范(28541)
财经(28433)
(26473)
(25918)
(25239)
技术(24599)
师范大学(23129)
基金
项目(161202)
科学(124442)
基金(115235)
研究(114208)
(101664)
国家(100837)
科学基金(85702)
社会(68564)
社会科(64808)
社会科学(64790)
(64320)
基金项目(62601)
自然(58652)
自然科(57215)
自然科学(57196)
自然科学基金(56147)
(53991)
教育(51791)
资助(47553)
编号(46833)
成果(37184)
重点(35911)
(34265)
(33797)
(33611)
课题(31878)
科研(31295)
创新(31291)
计划(30804)
大学(29517)
期刊
(82436)
经济(82436)
研究(59967)
学报(41489)
中国(36599)
(36369)
科学(35980)
管理(31100)
大学(30039)
学学(28461)
农业(25985)
(23933)
教育(23806)
技术(18182)
业经(14025)
(13863)
金融(13863)
(13341)
图书(13011)
财经(12662)
科技(12524)
经济研究(12446)
理论(11626)
业大(11464)
实践(11028)
(11028)
林业(11009)
(10961)
问题(10724)
(10540)
共检索到300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莲  刘应高  李贤伟  
供试的不同老鹰茶品种被病原菌侵染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随着感病程度的加剧而明显地下降,感病品种下降幅度大于抗性品种;而丙二醛含量随着感病程度的加剧而明显上升,感病品种增加的幅度比抗性品种大。老鹰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其光合速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俊誉  魏世杰  苏代发  张振荣  陈杉艳  罗志伟  沈雪梅  赖泳红  Arslan Jamil  童江云  崔晓龙  
【目的】比较温室大棚中患白粉病的草莓(DRZ)与健康草莓(HRZ)植株根际土壤原核生物(细菌和古菌)群落的多样性与结构差异。【方法】基于土壤原核生物16S rRNA基因V3~V4变异区通用引物序列,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97%的相似水平下2个样本共获得OTU个数为2631,涵盖了2域2界39门82纲161目326科600属的原核生物;与健康样本相比,患病土壤原核生物的OTU数目及多样性指数均较低;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拟杆菌门均为2个样本的优势菌群,两者群落种类大致相同,但群落相对丰度均发生显著变化(P<0.01),其中假单胞菌属、链霉菌属和"norank类群"可能是潜在的拮抗菌类群,沃尔巴克氏体属和立克次体属可能是寄生于温室草莓白粉病传播媒介中的类群。【结论】阐明了温室中患白粉病草莓与健康草莓根际原核生物的多样性变化,并解释了病害发生和传播的原因及草莓食用的安全问题,对防控白粉病的发生和快速筛选草莓白粉病拮抗菌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军科  罗世杏  张玉洁  丁勤  
【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比较研究白粉病不同抗病性葡萄蛋白质组构成的差异,找出白粉病感病蛋白和抗病蛋白。【方法】以抗病葡萄植株"6-12-4"和感病植株"6-12-2"为材料,在人工接种白粉菌后0(接种前),2,4d取叶片样品,提取其总蛋白,通过双向电泳技术,找到不同抗病性葡萄接种白粉菌后不同时间表达有差异的蛋白质点,对其中表达差异明显的蛋白质点进行回收和纯化,并进行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从供试样品中共获得26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其中10个表达有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经质谱鉴定后有7个为阳性斑点,3个为阴性斑点。蛋白质肽质量指纹鉴定结果表明,7个阳性斑点中有2个是假定蛋白,2个是未命名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国强  钱琼秋  朱祝军  
研究了黄瓜不同抗性品种在接菌前后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与植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不同抗性黄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与PPO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可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贵云   古春霞   王敏   谭丹   刘晓宇   卢成达   左静静  
四倍体小麦是普通小麦的祖先种,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发掘四倍体小麦抗病种质并鉴定其携带的抗病基因,旨在为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新抗源。TDI-1是栽培二粒小麦,在多年的田间种植过程中表现出对白粉病免疫的表型。为了确定TDI-1携带的抗病基因,为小麦白粉病抗性遗传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将其与表现为感白粉病表型的硬粒小麦TDU-1进行杂交并构建了遗传群体,然后对亲本及其杂交F1、F2、F2:3群体进行了白粉菌小种E09接种试验和抗病性分析,最后利用混合分离群体分析法(BSA)对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TDI-1在苗期对E09表现为感病,在成株期对E09表现为抗病;TDI-1和TDU-1的F1植株在成株期对E09表现为抗病;F2群体中,表现为抗病的单株数和感病的单株数的比例符合3∶1(χ23:1=0.11,P=0.74);F2∶3家系中,纯合抗病、抗病性分离、纯合感病的家系数目之比符合1∶2∶1(χ21:2:1=0.47,P=0.79),表明TDI-1成株期白粉病抗性由1个显性基因控制,暂将其命名为PmTDI-1。对TDI-1和TDU-1及其杂交后代F2群体进行分子标记筛选,发现4个位于2A染色体短臂上的分子标记Xwmc407、NRM-2AS29、NRM-2AS45和NRM-2AS84与PmTDI-1紧密连锁,其中,NRM-2AS45和NRM-2AS84位于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1.8,4.6 cM。由此,将成株期抗白粉病基因PmTDI-1初步定位于2A染色体短臂上。研究结果显示,从四倍体小麦TDI-1中鉴定到1个新的显性成株抗白粉病基因PmTDI-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瑛阁  曹远银  魏松红  王美玲  
2001 ̄2004年从山东,河南等11省采集土样78份,通过稀释平板法共分离菌株282株,其中真菌138株,细菌72株,放线菌61株。通过小麦白粉菌的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和小麦离体叶病害抑制试验的初步筛选,共得到12株防效较好的菌种。将所筛选的12个菌株进行温室盆栽苗病害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细菌菌种PE4、C26、C27与真菌菌种P17-1对小麦白粉病抑制能力较强,防治效果分别达74.96%、70.1%、67.33%和64.71%。并对不同处理的小麦株高和千粒重进行方差分析,其中菌株PE4、C26、GE11处理的小麦千粒重分别为43.57,42.21,41.57g,与对照千粒重(29.22g)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鲁传涛  张忠山  马奇祥  何家泌  
采用多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对白粉病,麦蚜抗性模式不同的小麦品种混植和播种密度、施氮肥量、粉锈宁用量、抗蚜威用量对小麦白粉病、麦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混植对三个目标函数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效应.一次项回归系数分别为0.93,—790,17.39.对白粉病的效应高于播种密度,对麦蚜和产量的效应高于供试的所有其它显著因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设  陈杭  
利用风媒接种方法在空调温室初步鉴定了 8份甜瓜一代杂种品种和 12份甜瓜地方品种对白粉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 ,8份一代杂种品种均高度感病 ,在 12份地方品种资源中 ,1份资源宁夏厚皮甜瓜免疫白粉病 ;1份资源河套密瓜存在免疫株系和感病株系 ;而其它均感病。这说明地方品种群体蕴藏着对改良甜瓜品种抗病性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解超杰  杨作民  孙其信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常见病害之一。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一项既安全又经济有效的措施。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该措施正在成为小麦抗病基因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到目前为止 ,小麦中正式定名的抗白粉病基因位点已达 30个 (Pm1~Pm30 ) ,其中 16个位点的 18个基因已成功地标记和作图 ,为这些抗病基因的鉴别和遗传学研究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对RFLP、RAPD、AFLP、SSR等技术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睿揆  王志远  飞兴文  吴毅歆  吴兴兴  毛自朝  何月秋  
从40份农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了69株芽孢杆菌对Fusarium oxysporum、Botrytis cinerea、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ylin-drocarpon具有拮抗作用,其中Bs2菌株发酵液稀释50倍(5.6×107cfu/mL)后处理,连续用3次后的第7天,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60.77%,略低于化学农药粉锈灵(0.8 g/L)的防治效果。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Bs2与菌株Bacillus pumilusSBT2-9的相同,其16S 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41%,被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牛  李媛  廖华明  李长虹  王全生  
通过1997年在四川剑阁以粉锈宁不同浓度造成白粉病病情梯度的试验,分别比较了现行较多的以茎和叶为单位的两种病情调查分级方法及小麦扬花、灌浆、乳熟期病情与千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成株期的调查,以叶为单位的病情调查分级方法更优,建议成株期白粉病病情记载采用病叶率和叶病指;扬花、灌浆、乳熟三期,均以叶病指与千粒重的相关最高,扬花期病情对千粒重影响最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强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是我国特色的新兴水果之一,其果实肉脆、甜酸、具浓郁的特殊香味,被誉为水果中的Vc之王,其防癌、抑癌和抗衰老等保健作用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关注。但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刺梨白粉病(Unc-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雷体文  
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小麦白粉病的中短期(60~90天)预报模型,经15年次实际调查数据检验,拟合率达99%以上。采用协方差分析求得了不同病情指数与小麦产量损失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据此方程求出不同产量水平下防治经济阈值,经大面积示范,验证其切实可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华芳  
将4个番茄品种分期育苗、定植,用诱导接种法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同时接种白粉病菌,以此对番茄不同品种的幼苗期、开花期、结果期进行抗性研究;接种12 d后开始对不同品种及位于不同生育期的植株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数据作出病害流行曲线。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不同,且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期的抗性也不同。其中,‘露佳’在幼苗期及开花期的感病程度最重,而结果期的抗性却最强;96-8则在幼苗期的抗性最高,在结果期的抗性却最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桑利群  王长有  王秋英  吉万全  
采用SSR技术对含有野生二粒小麦AS846抗白粉病基因的N9659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用高感小麦白粉病的普通小麦品种陕160与N9659杂交,F1表现高抗,F2苗期抗病和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1,表明N9659苗期白粉病抗性由1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采用208对小麦SSR引物对"陕160×N9659"F2抗感池分析,筛选出3个在抗感池间存在多态性引物WMS67,WMS408和WMS604;经分离群体验证,该抗病基因与小麦染色体5B上的微卫星位点Xgwm67,Xgwm408和Xgwm604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6.7,9.0和17.3 cM,该抗病基因可能来源于母本即野生二粒AS846,此基因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