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5)
2023(12405)
2022(10761)
2021(10168)
2020(8236)
2019(19052)
2018(18741)
2017(36196)
2016(19676)
2015(22213)
2014(21929)
2013(21559)
2012(19623)
2011(17527)
2010(17346)
2009(15485)
2008(14966)
2007(12693)
2006(11096)
2005(9420)
作者
(56429)
(46917)
(46594)
(44620)
(29801)
(22598)
(21075)
(18574)
(17859)
(16436)
(16242)
(15734)
(14801)
(14756)
(14501)
(14199)
(14005)
(13821)
(13424)
(13279)
(11644)
(11409)
(11307)
(10645)
(10539)
(10500)
(10324)
(10232)
(9311)
(9189)
学科
(75793)
经济(75710)
管理(53261)
(50797)
(41461)
企业(41461)
方法(34720)
数学(30090)
数学方法(29727)
(21565)
中国(19618)
(18396)
(18365)
地方(18149)
业经(17178)
农业(14816)
(13111)
贸易(13103)
环境(12677)
(12651)
(12625)
(12481)
理论(12467)
技术(11510)
(11239)
财务(11176)
财务管理(11161)
(10618)
企业财务(10601)
(10397)
机构
大学(273446)
学院(273198)
管理(109640)
(102958)
经济(100518)
理学(95831)
理学院(94705)
管理学(92957)
管理学院(92487)
研究(91837)
中国(65928)
科学(60220)
(58212)
(46142)
(45659)
(43492)
业大(42406)
研究所(42180)
中心(41416)
(38415)
(37948)
财经(37807)
师范(37620)
北京(36614)
(34395)
(34379)
农业(33988)
(31786)
师范大学(30736)
经济学(29781)
基金
项目(197489)
科学(155290)
研究(143467)
基金(142776)
(125336)
国家(124307)
科学基金(106550)
社会(88840)
社会科(84093)
社会科学(84072)
基金项目(77366)
(77221)
自然(70834)
自然科(69093)
自然科学(69078)
自然科学基金(67788)
(65729)
教育(65015)
编号(59089)
资助(57628)
成果(46986)
重点(44493)
(42518)
(42439)
(40790)
课题(40494)
创新(37964)
科研(37836)
大学(36257)
项目编号(36098)
期刊
(110239)
经济(110239)
研究(78508)
中国(46711)
学报(44509)
科学(42006)
(38975)
管理(37573)
大学(33048)
(32024)
学学(31209)
教育(30500)
农业(27357)
技术(22332)
(19540)
金融(19540)
业经(18889)
经济研究(17282)
财经(16870)
图书(14756)
问题(14679)
(14229)
资源(14018)
科技(13995)
(13653)
理论(13496)
实践(12585)
(12585)
现代(12496)
(12453)
共检索到382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江波  戴慎志  苟爱萍  
避难路径,不仅是一个疏散通道的空间布局问题,还涉及人的选择问题。在地震发生的紧急时刻,避难路径的选择,对于民众的避难效率和效果有着很大影响。通过行为地图的调查方法来收集数据,分析老旧住区内居民选择的避难路径的空间特征。提出了四个主要考核指标,即距离、绕曲指数、集中度、连续性,详细分析了各指标的分布情况,并阐述了其背后的影响要素。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汪建  赵来军  王珂  马挺  倪嘉磊  
借鉴日本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果,结合上海市的具体情况,建立了上海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分析模型,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在分析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地质和地理、地表速度、断水率等工程技术因素,同时还考虑了人群忍受断水能力、人群避难选择等人因条件。通过对比不同因素对于总体需求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中人因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综合考虑人因作用,计算结果与单纯建筑学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别。在避难的高峰时刻建筑物损害造成的避难需求低于总体需求的60%。该模型的结果揭示了避难人群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刚  付江月  何美玲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将面临选择启用哪些应急避难场所供居民避难的决策。与其它设施选址不同,处于有限理性状态下的居民可选择是否去避难以及去哪个避难所避难。为使未被服务的居民数量最小化,考虑居民的有限理性选择行为至关重要。为此,考虑居民避难距离及避难所吸引力等因素,基于竞争选址理论构建避难所对居民的效用函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刻画居民的有限理性选择行为,建立基于有限理性选择行为的选址模型,并与基于效用最优选择行为和基于系统最优原则的选址模型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为了高效地求解模型,设计了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两种启发式算法。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揭示了居民理性程度、选址个数及财政预算均对选址结果有重要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少丽  陆玉麒  顾小平  裴友法  刘涛  
应急避难场所是保障城市安全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其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为市民提供服务的效果。以徐州市为例,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构建了五个指标分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徐州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布局相对合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重叠率偏高;各组团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服务范围大致相当,服务人口的数量有较大差异;分区尺度上,居民接近应急避难场所的机会相对均等,需要调整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分区较少。相关结论可为徐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调整与优化及新建设施提供可靠的布局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再坤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大职工情系灾区,除了踊跃向灾区捐款外,还积极响应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号召,全力投入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抗震救灾工作中。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庆洁  温家洪  尹占娥  
作为城市最基层的防灾单元,社区应急避难地对于人们能否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快速逃生和安全避难至关重要。以上海浦东新区潍坊街道为典型案例,利用遥感技术获取该社区的遥感影像图,并对其进行监督分类和矢量化。根据对图像中社区土地利用分类的分析,以及反映应急避难地供求状况的指标的计算,得出潍坊街道的避难用地面积为29808.45平方米,居住用地避难规模密度为0.82%,服务供求比率为0.24,说明潍坊社区在面临灾害时防灾能力较差。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供求比率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土地利用视角下社区防灾能力的量化方法,可为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地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辰阳  田宝江  刘忆瑶  
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城市老旧住区公共空间面临着环境陈旧,设施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在以政府为主导的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实践中,管理者和规划师往往试图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来实现更新规划的公平正义,但更新程序与协商机制的不完善反而激化了居民之间的矛盾,要解决空间资源分配中的矛盾,首先应确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本文通过回顾"空间正义"的理论源头,反思了当前老旧住区更新中的"非正义"问题,并以实地调研访谈为基础,从实现住区更新的"正义"出发,提出了能够优化住区公共空间更新实施机制的若干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军  李占风  
针对地震灾害初期的伤病员人数增长及其对紧急救援药品的需求均呈"S"形变化的特性,文章以灰色建模理论为基础,构建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预测地震灾害救援初期的伤病员人数变化情况,结合地震灾害伤病员人数与紧急救援药品需求间的关联关系,实现对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药品需求量的科学预测,并以青海玉树地震为实例对该预测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进行了检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玲  宿洁  杨华东  
对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递与理想的信息需求之间进行契合度分析,不仅可以规范媒体自身行为,还能帮助提高应急决策信息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本文以200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汶川紧急救援》的全部音频资料为研究素材,针对应急物资这一主题,选择"应急物资种类"和"应急物资接收方"这两个能够直接将广播报道与地震灾情开展契合度对比研究的核心要素,对历时19天共395万字的文字资料开展内容分析。由此了解我国应急广播信息传递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从而为提高媒体危机沟通效率和政府应急决策信息质量提出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军平  徐寅峰  张惠丽  
疏散路径选择是紧急疏散中的重要问题,为了减小疏散人在紧急疏散过程中由于路径选择错误带来的损失,提出一对起讫点间最优抗出错路径选择模型。给出路径出错系数的定义,用以度量疏散人路径选择错误带来的疏散效率损失,并且设计了求解最优抗出错路径的DAE算法,证明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mn2)。结果表明,选择最优抗出错路径作为疏散路径,能够有效地抵抗由于疏散人路径选择错误带来的损失,对提高突发事件下的疏散效率具有实际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女英  修春亮  魏冶  
以沈阳市为例,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识别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采用空间插值、波段集统计等方法刻画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及其与人口的空间匹配性,通过栅格成本分析和加权Voronoi图等方法测算空间可达性并划分其服务区范围。研究表明:(1)沈阳市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基本格局,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匹配性差;(2)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表现出空间异质性,大型用地对整体格局起到主要塑造作用;(3)研究区域可划分为14个较为明确的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区,不同服务范围在空间上存在大小、数量和构成上的差异。最后,从城市安全视角对沈阳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提出优化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女英  修春亮  魏冶  
以沈阳市为例,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识别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采用空间插值、波段集统计等方法刻画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及其与人口的空间匹配性,通过栅格成本分析和加权Voronoi图等方法测算空间可达性并划分其服务区范围。研究表明:(1)沈阳市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基本格局,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匹配性差;(2)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表现出空间异质性,大型用地对整体格局起到主要塑造作用;(3)研究区域可划分为14个较为明确的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区,不同服务范围在空间上存在大小、数量和构成上的差异。最后,从城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波  丘飞鹏  黄嘉颖  
韧性城市将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安全结合起来,为城市转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尝试用文献计量法和GIS和Netdraw等可视化软件,首先从时间阶段、学科分布、研究区域空间分布、研究机构等方面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然后从概念内涵、空间布局和方法技术三个角度剖析了当前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重点;最后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未来趋势提出展望:提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地位、加快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管理、关注乡村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波  丘飞鹏  黄嘉颖  
韧性城市将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安全结合起来,为城市转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尝试用文献计量法和GIS和Netdraw等可视化软件,首先从时间阶段、学科分布、研究区域空间分布、研究机构等方面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然后从概念内涵、空间布局和方法技术三个角度剖析了当前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重点;最后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未来趋势提出展望:提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地位、加快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管理、关注乡村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仇白羽  谢红  张建坤  李灵芝  
大规模保障房住区的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是我国城市公建配套的薄弱之处。为了更好地配置保障房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本文结合案例研究与问卷调查,选取南京市岱山润福城为典型案例,以地理学视角探究住区老年居民的时空间行为特征,探究"宜居性"大规模保障房住区公共设施配置的关键要素,实现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彻底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