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3)
2023(9673)
2022(7518)
2021(6670)
2020(5361)
2019(11802)
2018(11491)
2017(21191)
2016(12273)
2015(13660)
2014(13457)
2013(12644)
2012(11228)
2011(9875)
2010(9615)
2009(8487)
2008(8336)
2007(7276)
2006(6305)
2005(5648)
作者
(35473)
(29525)
(29523)
(27939)
(18809)
(14260)
(13067)
(11787)
(11538)
(10288)
(10137)
(9843)
(9511)
(9302)
(9203)
(9162)
(9101)
(8788)
(8629)
(8611)
(7509)
(7372)
(7226)
(6783)
(6705)
(6677)
(6634)
(6576)
(5966)
(5930)
学科
(45371)
经济(45304)
(32657)
管理(32499)
(25466)
企业(25466)
方法(18713)
中国(17750)
数学(16131)
数学方法(16011)
(15545)
业经(12312)
(11354)
农业(10511)
(9944)
(9895)
贸易(9889)
(9648)
地方(8878)
(8410)
技术(8304)
理论(7538)
(7308)
产业(7284)
(7083)
财务(7065)
财务管理(7055)
环境(7034)
(6778)
企业财务(6748)
机构
学院(167904)
大学(164843)
(66138)
经济(64850)
管理(61531)
研究(58783)
理学(53964)
理学院(53348)
管理学(52338)
管理学院(52054)
中国(41550)
科学(37782)
(35995)
(34253)
(30745)
业大(29795)
农业(28530)
研究所(28418)
(28252)
中心(25855)
(25435)
财经(23024)
(22973)
师范(22631)
技术(21416)
(21341)
(21149)
北京(21091)
经济学(20352)
(19285)
基金
项目(119672)
科学(94582)
基金(86721)
研究(84165)
(78414)
国家(77721)
科学基金(65534)
社会(54446)
社会科(51561)
社会科学(51547)
(47750)
基金项目(46187)
自然(43088)
自然科(42143)
自然科学(42128)
自然科学基金(41417)
(41306)
教育(40825)
编号(33702)
资助(33489)
重点(27931)
(26493)
(26237)
(25063)
成果(24832)
课题(24640)
创新(23370)
科研(23092)
国家社会(22936)
计划(22819)
期刊
(69032)
经济(69032)
研究(43729)
中国(34697)
学报(32816)
(32765)
科学(28228)
大学(24195)
学学(23135)
教育(23075)
农业(22076)
管理(21858)
(21221)
技术(18073)
(12986)
金融(12986)
业经(12596)
(12375)
经济研究(11808)
职业(11367)
财经(11233)
问题(9899)
(9642)
(9524)
业大(9261)
技术教育(8477)
职业技术(8477)
职业技术教育(8477)
科技(8420)
(8102)
共检索到240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贾汇源  李林懋  李慕轼  王海侠  
员工在职业生涯后期可能会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工作状态,即“老当益壮”或者“老气横秋”。基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与自我验证理论,本研究从主观年龄和自我认知的视角探索了构建了职业未来时间洞察力对职场成功老龄化的影响机制,以揭示处于职业生涯后期的员工如何实现“老当益壮”。为检验设想,本研究对184位45-60岁员工进行了连续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职业未来时间洞察力正向影响职场成功老龄化,消极老化印象与工作旺盛感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此外,职业未来时间洞察力还可以通过消极老化印象影响工作旺盛感,最终影响职场成功老龄化。本研究丰富了职场成功老龄化的理论框架,也为职业生涯后期员工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崔国东  程延园  李柱  唐贵瑶  
在当今老龄化形势愈加严峻的背景下,探索职场成功老龄化的实现机制,对于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现有文献对于职场成功老龄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少,尤其对于“什么样的年长员工能够实现成功老龄化?”这一重要研究问题缺乏有效的回答。本研究基于归因理论视角检验了工作内、外控人格对职场成功老龄化的影响机制。首先,研究一基于108家企业的561份员工自评数据,在控制大五人格的影响后,验证了工作内、外控人格对职场成功老龄化的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地,研究二基于252份两时点、领导与员工匹配数据,再次验证研究一的结论 ,并揭示了工作投入在工作内、外控人格与职场成功老龄化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工作内控型人格正向预测工作投入,进而促进职场成功老龄化的实现,而工作外控型人格负向预测工作投入,进而对职场成功老龄化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本研究首次从个体特质视角出发研究了职场成功老龄化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机制,丰富和推进了职场成功老龄化的理论研究,为年长员工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鲍桂楠  柯晓扬  
采用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和学习动机问卷,分别测量了230名高职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其学习动机水平。结果表明: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总体状况良好;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年级、性别等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差异不显著,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男生显著高于女生;高职生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并就如何培养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提出了具体建议,有利于指导教育的实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飞  
核心能力是一种系统专长 ,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包括 3个层次 :产业洞察力、系统能力和运行能力。产业洞察能力与系统能力、运行能力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表现为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在未来的市场和对自身资源的管理上。在当前外部环境变化急剧的竞争背景下 ,培养企业的产业洞察力已成为发展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内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韵江  宁鑫  
企业的战略变革是宏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微观基础,然而,变革活动的引领者CEO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认知会给战略变革带来怎样的影响是一个重要但仍具争议性的问题。本文整合高阶梯队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以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CEO职业生涯关注对战略变革的影响;采用CEO年龄和职业余期来代理CEO职业生涯关注,选择企业关键战略维度来构建战略变革的指标,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CEO职业生涯关注对战略变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在环境不确定性较低、经营期望落差较小、组织冗余较少以及CEO持股比例较高等组织内外部情境下,CEO职业生涯关注所能发挥的影响作用更大,对战略变革的促进效应也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非国有企业中,CEO职业生涯关注对战略变革的影响更为显著;区分战略变革的类型,与战略变异相比,CEO职业生涯关注对战略背离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不仅从新的视角拓展了战略变革动因的研究,而且对企业如何有效从内部驱动变革、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玉  张磊  
文章以2012—2017年间254家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洞察力、执行力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洞察力与企业成长呈正相关关系;执行力与企业成长正相关;洞察力和执行力的战略匹配对企业成长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仁宏  唐津彤  Patrick J.Murphy  
洞察力是机会识别的关键前提,但由于理论模糊不清,定义差别较大,使得洞察力模型不够成熟。本文从积累、转化与选择商机信息的视角来重新定义洞察力概念,假设洞察力产生于创新之前,而创新是引起企业内新产品和服务开发的中介变量。经验研究中,我们在两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收集数据,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假设。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界定和测量了创业理论中的洞察力概念,并讨论了技术创新在创业洞察力和新产品与服务中的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萧国亮  
当吴承明先生逝世的噩耗传来的时候,尽管我已有思想准备,尽管吴老③享年九十有四,是高寿的,但我依然禁不住地泪水涌泉,这是因为他的精神依然是年轻的。泪水虽然模糊了我的双眼,但是对他的怀念却如花蝶联翩,犹如电影放映在我的脑海里。我第一次拜见吴承明先生是在1980年的春夏之交。那时吴老正在和许涤新一起负责编撰《中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亚玲   胡媛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劳动力老龄化将成为职场常态。如何促进企业年长员工实现职场成功老龄化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对提升组织绩效,开发老龄员工人力资本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扎根于企业案例,首先将内容分析法应用于本土企业管理情境分析,其次以职场成功老龄化为结果变量,个体因素、企业因素及家庭社会因素为前因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索我国企业职场成功老龄化的前因条件组合与多元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个体因素(主动选择及优化和补偿、投入心理资本、强化个人能力)、企业因素(工作环境、工作设计、教育培训)和家庭社会因素(家庭工作平衡、给予后代支持)是诱发职场成功老龄化的前因条件,其中主动选择及优化和补偿、投入心理资本和工作设计是必要条件;(2)7种驱动实现企业职场成功老龄化的条件组态可划分为三类路径,分别是“个体-组织强响应协同驱动路径”“组织强主导-个体中响应驱动路径”和“个体-组织弱响应互动驱动路径”,其中工作设计是三类路径中唯一共同核心条件,次核心条件为工作环境、主动选择及优化和补偿、投入心理资本。强化个人能力、教育培训、家庭工作平衡、给予后代支持等其他前因条件作为边缘条件存在或缺失,起到的促进作用有限。最后,本文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论提出促进实现企业职场成功老龄化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婷鹤  毕洁颖  聂凤英  
釆用1997~2011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CHNS)数据量化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食物消费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未来人口变动对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测算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的贡献率。研究发现,各类食物消费模式皆呈现出显著的年龄特征,且不同年龄段城乡食物消费差异始终存在。假设城乡居民年龄消费结构保持不变,2011~2050年间,相比人口规模变化,人口结构对食物消费影响显著,进一步将人口结构分解后发现,人口老龄化对食物消费并没有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人口城镇化对食物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量的扩张。两者综合作用下,人口结构对各类食品消费的影响综合表现为促进作用。在不同生育水平变化的模拟情形下,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对食物消费的贡献率具有相对稳定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人类认识人口老龄化是本世纪30年代开始的。从对人口老龄化现象的解释,产生机制的认识到对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人口老龄化成为现代人口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老年学、社会老年学、医学老年学、老化经济学等一系列老龄科学。在发达国家,随着生育率降到很低的水平,老年死亡率的下降即长寿成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寿命的不断延长和生理机能的衰退以及各种慢性病发病率的增加,老年人在较长的预期寿命中,需要照料、医疗的程度提高,参与社会经济工作、独立生活的能力下降,活得长并不必然活得好。因此,老年医学和人口学家在探索人类衰老奥秘的同时,对如何长寿而健康的生理、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加以研究。在人类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和科学进步对生命的认识取得了新突破的基础上,“健康的老龄化”作为一种科学认识被提了出来。近20年来,“健康的老龄化”的理论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受到普遍的重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勤  魏涛远  
文章在定量测度中国城乡居民年龄别消费模式的基础上,模拟分析未来人口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量化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的贡献率。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消费模式总体上呈现出比较显著的年龄特征,且各年龄段不同消费类别的城乡差异明显。假设城乡居民年龄别消费结构保持不变,2010~2050年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居民消费在总量层面上影响不大;在消费结构层面对不同消费类别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对医疗保健类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人口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规模的扩张。在人口变动、经济增长的不同模拟情景下,人口规模对未来中国居民消费变动的影响均远小于人口结构的影响,且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贡献率具有相对稳定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作者:那子纯定价:39.80元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本书是作者12年国企组织人事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全书有100多篇短小精炼的文章,分为用人之道、鉴人之方、管人之策、自我修炼四辑。本书没有参考任何资料,没有空话套话,是作者的亲历亲悟,是一本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的书。内容的真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兴文  
当前,我国人口问题表现为少子化与老龄化,其直接后果就是劳动力日渐短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在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尚未形成比较优势的情况下,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支撑老龄化所带来的巨大负担,不得不面对未富先老的局面。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深入分析由此产生的影响,搭乘当前技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昌彩  
面对日趋紧迫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加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之策。要尽快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主导作用,加大老年人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力度,发挥中医药在养老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发展为老服务产业,有区别、分步骤地提高退休年龄,尽快研究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的生育调整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