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8)
- 2023(16384)
- 2022(13355)
- 2021(12344)
- 2020(10156)
- 2019(22883)
- 2018(22459)
- 2017(41257)
- 2016(23004)
- 2015(26128)
- 2014(26096)
- 2013(25368)
- 2012(23230)
- 2011(21080)
- 2010(21051)
- 2009(19458)
- 2008(19286)
- 2007(17241)
- 2006(15100)
- 2005(13792)
- 学科
- 济(95514)
- 经济(95396)
- 管理(63884)
- 业(59639)
- 企(47381)
- 企业(47381)
- 方法(43118)
- 数学(37476)
- 数学方法(37146)
- 中国(29726)
- 农(26911)
- 财(24865)
- 业经(21365)
- 学(21238)
- 制(19976)
- 贸(19839)
- 贸易(19829)
- 易(19309)
- 农业(17943)
- 理论(16605)
- 银(16433)
- 银行(16371)
- 地方(15964)
- 融(15739)
- 金融(15732)
- 行(15674)
- 体(14923)
- 务(14872)
- 财务(14824)
- 财务管理(14782)
- 机构
- 大学(334792)
- 学院(331565)
- 济(138544)
- 经济(135873)
- 管理(121008)
- 研究(117373)
- 理学(104312)
- 理学院(103084)
- 管理学(101152)
- 管理学院(100562)
- 中国(90104)
- 科学(71947)
- 京(71667)
- 财(64584)
- 农(61237)
- 所(60143)
- 研究所(54764)
- 中心(52929)
- 财经(51824)
- 业大(51064)
- 江(49576)
- 农业(48313)
- 经(47402)
- 北京(45251)
- 经济学(44522)
- 范(43957)
- 师范(43369)
- 院(42229)
- 经济学院(40287)
- 州(39383)
- 基金
- 项目(221610)
- 科学(173955)
- 基金(161961)
- 研究(159054)
- 家(144289)
- 国家(143087)
- 科学基金(120828)
- 社会(102769)
- 社会科(97422)
- 社会科学(97401)
- 省(84447)
- 基金项目(84259)
- 自然(77220)
- 自然科(75523)
- 自然科学(75497)
- 教育(74355)
- 自然科学基金(74210)
- 划(72435)
- 资助(66436)
- 编号(62512)
- 成果(51957)
- 重点(51016)
- 部(49617)
- 发(47288)
- 创(45904)
- 课题(44705)
- 国家社会(44268)
- 创新(43027)
- 科研(42691)
- 教育部(42415)
- 期刊
- 济(149453)
- 经济(149453)
- 研究(98978)
- 中国(69587)
- 学报(59572)
- 农(55155)
- 科学(51878)
- 财(50033)
- 大学(44772)
- 管理(44151)
- 学学(41921)
- 教育(40203)
- 农业(37018)
- 融(30692)
- 金融(30692)
- 技术(26945)
- 财经(26347)
- 经济研究(25823)
- 业经(23330)
- 经(22769)
- 业(20714)
- 问题(20119)
- 贸(18588)
- 版(17268)
- 图书(16527)
- 国际(16165)
- 世界(15886)
- 统计(15778)
- 技术经济(15344)
- 科技(14773)
共检索到497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雪辉 沈凯俊
文章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的数据,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功能发挥(健康老龄化)=内在能力+环境支持"理论框架和综合指数评估模型,构建中国老年人健康老龄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探讨不同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程度及差异,同时分析影响健康老龄化的个体及家庭因素。研究发现:我国老年群体的健康老龄化水平总体一般,处于健康老龄化和亚健康老龄化状态的比例分别为47.4%和52.6%,过半的老年人存在健康风险。男性、低龄、高收入水平和高受教育程度、有配偶的老年人健康老龄化水平较高。个体社会参与对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女儿比儿子在改善老年父母健康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未来应将内在能力提升作为促进老年健康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积极构建老年友好的环境支持系统,不断完善健康老龄化评估指标体系,推动发挥老年个体社会参与的主动性和增强家庭支持功能。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老龄化 精准评估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小月
作者基于对“健康老龄化”科学涵义的理解,尝试性地建立了一套由老年人自身健康指标,老年人家庭和物质生活指标、老年人所有社区指标和“老龄化”社会指标四个层次构成的“健康老龄化”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城市和广州市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测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宏伟 李延宇 张楚 张佳欣
社会活动参与作为"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内容,是影响老年人健康、预防失能的重要因素。文章以积极老龄化为框架,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纵向调查数据,估计社会活动参与对老年人健康与失能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1)社会活动参与和老年人健康之间存在内生性,不考虑内生性会显著高估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健康的正向影响,大约高估20.7%;(2)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社会活动参与对老年人健康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且结论具有稳健性;(3)社会活动参与具有显著、稳定的失能预防作用,相对于身体失能,社会活动参与对老年人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宏伟 李延宇 张楚 张佳欣
社会活动参与作为"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内容,是影响老年人健康、预防失能的重要因素。文章以积极老龄化为框架,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纵向调查数据,估计社会活动参与对老年人健康与失能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1)社会活动参与和老年人健康之间存在内生性,不考虑内生性会显著高估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健康的正向影响,大约高估20.7%;(2)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社会活动参与对老年人健康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且结论具有稳健性;(3)社会活动参与具有显著、稳定的失能预防作用,相对于身体失能,社会活动参与对老年人工具性失能有更积极的预防作用;(4)社会活动参与对处于弱健康水平的老年人有更积极的影响。文章对积极老龄化理念的系统性认知进行辨析,并从核心支柱、辅助支柱两个角度,提出实践积极老龄化理念的框架性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晏月平 李雅琳
基于中国家庭户规模逐渐缩小,独居家庭、空巢家庭数量持续增加的基本现实,聚焦独居老人的多维健康脆弱性问题,基于CLHLS 2020年发布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A-F法对多维健康的脆弱性进行科学测量,采用OLS和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倾向值匹配法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使用异质性分析手段考察独居对不同老年群体健康脆弱性影响的组内差异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与多维健康脆弱性显著相关,处于独居状态的老人在多维健康脆弱性方面显著低于非独居状态的老人;性别和城乡的组内差异不显著;独居老人在多维健康评价中遭遇最严重的问题是情绪抑郁;独居并非是影响老年人多维健康脆弱性的首要因素;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保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子女时常看望父母、每年进行常规体检、保持锻炼习惯,对老年人多维健康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应重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尽快出台家庭支持政策,打造适老化社会环境,全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早日实现健康中国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牛婷 刘春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发展的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而老年健康社会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视角,旨在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老年健康社会的核心要义,为统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老龄化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龄化道路,破解老龄化难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荣荣 郝磊
结合健康与劳动力供给格局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探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康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机制。以此为基础,通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5年的全国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反映中老年人力资本最基础的因素——健康,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克服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得出以下结论:良好的健康状况会增加劳动供给时间;健康与劳动供给时间存在交互影响,劳动供给时间增加能够改善健康;不同户口状态下,健康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健康 中老年劳动供给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余央央 封进
基于1991—2009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本文考察不同时期出生老人的健康动态变化轨迹及其影响机制。在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解决估计偏误,发现不同维度的健康指标表现迥异:日常行为能力指标在代际间逐步改善,但慢性病和健康风险指标却在逐步恶化,且农村更为严峻;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水平、营养状况和教育程度三方面进行了解释。上述结论表明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健康指标以更好地理解及推进我国健康老龄化;且未来要以农村为重点,通过有效发挥基层医疗、教育的作用,加强对慢性病和健康风险的防治。
关键词:
老年健康 动态变化 健康老龄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余央央 封进
基于1991—2009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本文考察不同时期出生老人的健康动态变化轨迹及其影响机制。在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解决估计偏误,发现不同维度的健康指标表现迥异:日常行为能力指标在代际间逐步改善,但慢性病和健康风险指标却在逐步恶化,且农村更为严峻;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水平、营养状况和教育程度三方面进行了解释。上述结论表明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健康指标以更好地理解及推进我国健康老龄化;且未来要以农村为重点,通过有效发挥基层医疗、教育的作用,加强对慢性病和健康风险的防治。
关键词:
老年健康 动态变化 健康老龄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人类认识人口老龄化是本世纪30年代开始的。从对人口老龄化现象的解释,产生机制的认识到对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人口老龄化成为现代人口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老年学、社会老年学、医学老年学、老化经济学等一系列老龄科学。在发达国家,随着生育率降到很低的水平,老年死亡率的下降即长寿成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寿命的不断延长和生理机能的衰退以及各种慢性病发病率的增加,老年人在较长的预期寿命中,需要照料、医疗的程度提高,参与社会经济工作、独立生活的能力下降,活得长并不必然活得好。因此,老年医学和人口学家在探索人类衰老奥秘的同时,对如何长寿而健康的生理、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加以研究。在人类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和科学进步对生命的认识取得了新突破的基础上,“健康的老龄化”作为一种科学认识被提了出来。近20年来,“健康的老龄化”的理论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受到普遍的重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丰
文章在劳动力供求理论基础上,提出老龄化对"中间群体"收入份额可能存在"倒U"型效应。交互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证实了该"倒U"型效应的存在。其中,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仍处于"倒U"型的左侧,而发达国家已处于"倒U"型的右侧。中国老龄化极大地提升了"中间群体"的收入份额,而日本与之相反。"倒U"型效应的根源在于老龄化促进自动化时,未能带来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和新岗位供给的有效增加。因此,自动化要朝着促进生产率提高、就业增加和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方向行进。同时,人力资本投资、维持金融稳定和提高保险保障程度对保持"中间群体"收入份额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多 王香真 傅虹桥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面临日益增大的挑战,因此探究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变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京市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Das Gupta提出的多维因素分解法分析发现,在2016~2019年的北京市住院费用增长中,患者年龄结构变化的贡献率为22.44%;相近时期内,全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住院费用和就医总费用增长的贡献率与北京市的结果相近;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在老年群体中更为明显,在50~64岁、65~79岁和80岁及以上患者住院费用的增长中,分别有24.24%、37.47%和31.51%由人群内部年龄结构老化造成。建议完善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医疗保障筹资机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健康老龄化,提高医疗保障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维林 钟栎娜
从2000年至202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从10.2%上升到18.7%,自2022年起,1962年之后的第二次婴儿潮将引致我国老年人口持续15年激增,"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快速迈入中度老龄社会(1)。因此,人口老龄化总量大、速度快、不平衡是未来几十年中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和趋势,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全面、深刻、广泛的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现伟 应悦
梳理近四十年来与老年教育相关的政策文本发现,过程论视角下的老年教育政策变迁经历了探索、转型与完善三个阶段,其变迁过程表现出政策的失效、创新和均衡三个阶段性逻辑。随着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深入,我国老年教育相关政策文本中对老年教育目标价值、属性认识、原则厘定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均发生了变化。未来,还须继续探索政策创新、深化以人为本、紧抓关键节点、优化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老年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
过程论 健康老龄化 老年教育 政策变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毅夫 付才辉 卓唯佳
“未富先老”的中国式老龄化,之所以让世人惊恐不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了解其历史根源以及缺乏与之相适宜的养老体系。“未富先老”的中国式老龄化反映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康奇迹。我国目前规模巨大的老龄人口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人口预期寿命革命引起的,而健康奇迹则是符合当时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健康体系的伟大成就。中国健康奇迹成功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式老龄化这一“中国之问”,而要成功实现中国养老奇迹这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之治”,同样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符合国情的养老体系。然而,适宜于“未富先老”国情的中国式养老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而非资本为中心,汲取健康奇迹的宝贵经验与医疗体系市场化的惨痛教训,重塑公平适宜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有为政府、有爱家庭、有情社区与有效市场更好地结合是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