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3.59.206.196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4)
2023(11051)
2022(9316)
2021(8739)
2020(7537)
2019(17425)
2018(17601)
2017(33981)
2016(18561)
2015(21240)
2014(21081)
2013(20506)
2012(18798)
2011(17034)
2010(17211)
2009(16174)
2008(15943)
2007(14183)
2006(12603)
2005(11416)
作者
(53312)
(44311)
(44164)
(42155)
(28546)
(21405)
(20191)
(17090)
(17031)
(16080)
(15263)
(15173)
(14563)
(14212)
(13907)
(13777)
(13245)
(13062)
(12989)
(12855)
(11079)
(10899)
(10827)
(10422)
(9992)
(9949)
(9909)
(9792)
(9065)
(8774)
学科
(71178)
经济(70992)
管理(54004)
(48173)
(41807)
企业(41807)
方法(32831)
数学(27334)
数学方法(26712)
(19511)
(19417)
中国(18446)
(17935)
业经(17301)
(16122)
理论(14521)
地方(13516)
(12656)
农业(12275)
(12219)
(11970)
贸易(11962)
(11597)
(11243)
财务(11192)
财务管理(11160)
(11120)
银行(11087)
(10996)
金融(10990)
机构
大学(263158)
学院(259213)
(100973)
经济(98634)
管理(97252)
研究(89690)
理学(83497)
理学院(82461)
管理学(80613)
管理学院(80127)
中国(67609)
(57249)
科学(55477)
(49862)
(45767)
(43815)
研究所(41272)
中心(41016)
(40665)
业大(39191)
财经(38529)
北京(36147)
(35809)
师范(35390)
(34774)
农业(34511)
(32687)
(31804)
经济学(30794)
师范大学(28793)
基金
项目(173595)
科学(136345)
研究(125697)
基金(125580)
(110283)
国家(109366)
科学基金(93188)
社会(79866)
社会科(74610)
社会科学(74584)
(67844)
基金项目(65580)
自然(61215)
自然科(59797)
自然科学(59780)
教育(59515)
自然科学基金(58691)
(58186)
资助(52582)
编号(50953)
成果(43089)
重点(39518)
(38639)
课题(36398)
(36392)
(35928)
(34820)
创新(33688)
科研(33466)
教育部(33133)
期刊
(114368)
经济(114368)
研究(79027)
中国(56735)
学报(42531)
(40440)
(40147)
科学(39065)
管理(37588)
教育(33979)
大学(33088)
学学(30654)
农业(27006)
(23303)
金融(23303)
技术(23017)
财经(19374)
经济研究(17919)
业经(17684)
(16639)
问题(14903)
(14702)
(13282)
图书(13048)
统计(12688)
科技(11967)
技术经济(11665)
(11544)
世界(11452)
(11318)
共检索到39592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夏艳玲  
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高龄化程度加深,老年社会福利问题愈加凸显。美国、瑞典等国家普遍较早地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完善的老年社会福利服务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老年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改革中,有很多一致性内容和特点,足以体现国际老年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重点对两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情况、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立法情况、养老服务模式和老年福利服务递送机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重要特征以对中国老年社会福利服务建设提供借鉴。提出我国需要培育发展型的老年社会福利政策理念,加快建设以居家养老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老年社会福利服务递送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振立  
北欧国家形成的“斯堪的纳维亚福利模式”一直受到世界的瞩目,该模式以社会再分配作为基石,通过大面积的普遍性公共资助计划给予国民基本的社会福利,同时辅之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在分析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区分普遍性的公共资助计划、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三者之间的界限以及模糊地带。本文旨在通过对瑞典福利制度的介绍,透视整个北欧国家的福利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亚萍  
瑞典社会民主党在其执政的 44年间 ,受“福利经济学”的影响 ,建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 ,形成了闻名于世的“瑞典模式”。瑞典模式的内容包括实行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家庭教育津贴制度等等。它对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但是由于其高福利而带来的高公共支出、高税收以及微观经济活力不足的弊病 ,也为我们提出了警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十国社会保障改革课题组  
瑞典是一个典型的“福利国家”。它的宪法规定个人的人身、经济和文化的福利必须是公共活动的首要目标,国家有责任保障公民劳动、住房和受教育的权利,为全体国民建立一种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瑞典福利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全民福利化。其经济运作,一方面允许存在较大的收入差别;一方面政府又通过高税政策“以富补贫”,以福利普遍性方式缩小不同收入阶层在实际消费生活上的差别。瑞典的“高赋税、高福利”制度的负面效应自70年代以来日渐明显,政府不得不在对现行福利分配模式进行全面检讨的基础上,寻求一个有效改革的途径,以治理所谓“瑞典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洁  
在福利制度发展过程中,有关福利的许多政策问题都与福利制度的模式有关。福利制度模式可以反映出福利资源的配置和公民福利消费权益状况,表明国家、市场、企业与家庭在福利提供方面的职责划分,而这些问题最终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珍  周艺梦  
本文回顾了瑞典名义账户制度改革的原因、内容及运行的结果,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将宏观经济和人口条件内置于制度之中的名义账户到目前和可以预见的未来,在解决财务可持续性问题和劳动力市场效率损失方面并没有显示出该制度比改革前的公共年金制度更优越,相反,从个人退休收入保障的角度看,该制度显得更脆弱而不是更安全,这一发现对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否应该做实以及其他人群在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时是否应该选择个人账户具有警示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余丽生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贫富差距也很大,大量失业者、流浪汉、无业移民的生活相当清贫,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在不断扩大。为了让这些家庭和群体"饿有其食、居有其屋、病有其医",美国推行了极富有针对性的社会福利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玉柯  
本文分析了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过程、基本内容和美国三种有代表性的福利观念,并从垄断资本主义本质特征出发对美国社会福利改革的趋势作了概括性展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薇  黄瑞玲  何云涛  
对比福利制度历史最久的北欧五国和在金融危机中饱受指责的"欧猪五国"的福利制度,深入探析福利制度在各国的异同,结论是:造成政府债台高筑的原因并非福利制度本身,而是各国经济与福利制度结合的紧密程度以及福利政策落实的差异。鉴于欧洲各国实践福利政策的经验教训,我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实施福利制度应做到:量入为出,注重经济基础与福利政策的协调;优化结构,注重福利政策点和面的结合;健全法制,注重福利政策的公平与公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殷蕾  
分配不公正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完善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制度成为当前改革的重要任务。我国分配不公表面体现为收入差距扩大、分配秩序混乱等问题,但深层原因却在于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失衡,政策制定中倾强忽弱、政策运行中护强损弱、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导致收入分配改革步履维艰,三重作用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濒临爆发。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成为破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困境的利刃。以利益协调理论为基点,通过分析瑞典收入分配制度中的利益表达机制,提炼有益经验,为我国构建利益表达机制,进而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东明  
近30年来德国人口出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老龄人口又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两大趋势促使几任德国政府首脑针对社会人口发展的趋势和矛盾,深入研究应对的有效方针和策略,制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福利政策。由于社会福利政策属于长效政策而长期实行,成为联邦、州、地方三级财政共同承担的支出任务,所涉及的各种财政补贴已成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家庭促进政策家庭促进政策包括父母养育津贴、子女津贴和父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传清  
澳门的社会福利事业虽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民间慈善团体所举办的慈善救济活动,但澳门社会福利问题真正受到政府的重视则是在本世纪60年代后期。进入80年代以后,特别是澳门进入过渡时期以来,澳葡政府逐步发展了以政府部门为主、民间社团机构为辅的澳门社会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于文俊  
台湾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以来,积极推进社会福利制度,特别是在劳工社会保险、全民健康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国民年金制度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也存在着财政负担过重、社会保障欠公平、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台湾社会福利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对大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弘  
单独使用现有的任何一套社会福利理论框架,都无法使我们比较透彻地理解叠床架屋的社会福利体系。本文在逐一介绍和分析了三种主要的社会福利制度理论体系之后认为,这些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叉和重叠现象。如果换个角度,通过缴费和支付去观察具体的社会福利计划,就会发现,在社会再分配和个人缴费这两种主要的社会计划原则之间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相互混合和互换的状态,社会政策领域中的意识形态分野也因而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为了进一步探索社会福利制度的逻辑共性和经验共性,本文设计了一个多层福利理论框架,希望能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