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6)
- 2023(2045)
- 2022(1754)
- 2021(1609)
- 2020(1410)
- 2019(3404)
- 2018(3209)
- 2017(6068)
- 2016(2964)
- 2015(3125)
- 2014(2812)
- 2013(2863)
- 2012(2712)
- 2011(2511)
- 2010(2587)
- 2009(2335)
- 2008(2326)
- 2007(2145)
- 2006(2138)
- 2005(2059)
- 学科
- 济(13788)
- 经济(13773)
- 管理(8059)
- 业(6804)
- 企(5681)
- 企业(5681)
- 方法(4493)
- 中国(4027)
- 数学(3640)
- 数学方法(3551)
- 农(3372)
- 关系(3146)
- 学(3069)
- 财(2940)
- 人事(2722)
- 人事管理(2721)
- 地方(2589)
- 业经(2538)
- 制(2536)
- 经济关系(2516)
- 对外(2419)
- 理论(2356)
- 外经(2283)
- 对外经济(2269)
- 农业(2188)
- 贸(2136)
- 贸易(2132)
- 策(2103)
- 易(2046)
- 融(1954)
- 机构
- 大学(41511)
- 学院(39295)
- 济(17372)
- 经济(17039)
- 研究(16176)
- 管理(14294)
- 中国(12186)
- 理学(11939)
- 理学院(11800)
- 管理学(11503)
- 管理学院(11418)
- 京(9403)
- 财(8926)
- 科学(8669)
- 所(8184)
- 研究所(7279)
- 中心(6870)
- 农(6817)
- 江(6690)
- 财经(6649)
- 北京(6219)
- 经(6077)
- 院(5820)
- 范(5812)
- 师范(5775)
- 经济学(5433)
- 业大(5420)
- 农业(5101)
- 州(5096)
- 省(4961)
共检索到69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央央 封进
随着我国传统家庭照料功能的弱化,市场化的劳动力供给成为关键,但近年来"护工荒"愈演愈烈。文章利用2007年中国住户收入分配调查数据(CHIP)和上海家政服务调查数据(DWS),研究了城市居家养老生活照料的相对报酬,为"护工荒"提供了一种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老年照料的工资报酬分别比服务业和其他家政低34.5%和28%,在解决遗漏变量问题后,老年照料的相对报酬仍较低,对从业者缺乏吸引力;(2)老年照料雇主收入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老年照料的工资报酬低于其他家政服务(可以解释约11%的工资报酬差异),表明老年照料雇主的支付能力显著影响老年照料报酬。文章提出未来有效解决"护工荒"的途径在于...
关键词:
老年照料 相对报酬 护工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赖德胜 田永坡
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知识失业”。近年来,我国在经历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面临这样的问题。本文以扩展的工作搜寻模型为框架,分析了当前“知识失业”产生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现阶段出现的“知识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引起的,因此应该逐步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和农村等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在确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时要适当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状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令国 张晔
本文对我国的居民高储蓄率提出了一个新解释,认为我国居民偏爱储蓄的特性很可能与经济起飞之前人们遭受长期物质匮乏的经历有关。作为物质匮乏的一种极端形式,我国1959—1961年大饥荒为检验这一假说提供了一个自然实验。为此,本文使用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数据,估计了大饥荒对家庭储蓄行为的长期影响。我们发现,在控制收入等其他因素后,那些早年经历较严重饥荒的户主家庭表现出更高的储蓄倾向:饥荒程度每上升1个点,家庭储蓄率大约提高23%—26%。这说明早年的饥荒经历确实对人们成年后的家庭储蓄倾向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在早年时期受大饥荒影响的人们,目前正是我国社会中有较高收入的年龄群体和储...
关键词:
经济起飞 饥荒经历 居民储蓄率 消费习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鄢平 贺建风
文章从劳动力市场要素变化和劳动者就业惯性着手,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分析了"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策略。文章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东部地区"民工荒"产生的原因,一是中部地区的重新崛起使中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跨行业转移,从而减少就业惯性阻力;二是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加强了就业惯性力量。
关键词:
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 就业惯性 农业贡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柯龙山
农民工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的博弈是"民工荒"的问题所在,据此可知刘易斯模型是一个动态的水平面,而不仅仅是静态的水平线,中国的实际情况表明刘易斯转折点将比预期提前到达,要求巩固民工权益保障的既定成效,产业结构优化与农民工职业培训相结合,适时适度调整计划生育人口政策。
关键词:
经济权力 工资水平 民工荒 刘易斯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帆
文章通过构建"老年人照料负担比"指数,从宏观角度分析中国老年人照料资源供求关系及其变化的趋势,并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老年人照料负担的特点。研究发现,中国目前的老年人照料负担仍处于较轻阶段,但分省来看,在照料负担的水平、城乡差异及差异格局上都呈现出显著的不同。从未来的变化趋势看,中国的老年人照料负担将持续提高,在2030年代进入重负阶段,2040年代进入超重负阶段,2080年可能成为全世界老年人照料负担最重的国家。在老年人照料人力资源供求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除了传统的非正式照料支持系统,还须建立正式的社会照料支持系统。因此,无论是社会民众还是政府都需有长远的目光,社会发展也需要更为适应老龄社会的长远制度安排。
关键词:
照料负担比 老龄化 老年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牛建波
CEO报酬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支持代理理论的学者主张CEO报酬应该与公司业绩紧密相联系,但是实证研究并未为此提供证据。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了基于绩效的CEO报酬安排对CEO激励的消极影响,提供了一个理解CEO报酬激励制度设计的崭新视角。这有利于我们形成报酬激励制度的科学态度,也为我国企业正在逐渐深入的薪酬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CEO报酬 管家理论 心理契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生钰 屠海良 朱宪辰
制定物权法的目的是要定份止争、发挥物的效用,《物权法(草案)》却对物权之“物”缺乏明确界定,法学的“一物一权”原则涉及到该问题,但是对于“一物”的认识并不统一。其实,法学的物权与经济学的产权概念相对应,从经济学的角度,如果交易双方信息完全,物权的设置不会引起矛盾和纠纷、影响物的效用发挥,物理形态上多个物的物权可以合一、也可以分立;如果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物品的替代和互补程度以及所处市场结构不同,物权的设置将影响物的效用发挥,并易引起矛盾和纠纷,必须视具体情况进行物权设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彩霞
中国煤炭市场结构具有区域集中性特征,通过产业重组区域内部分煤炭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市场势力,煤炭企业市场势力的运用是构成"电荒"的又一重要原因,煤炭市场和电力市场双边垄断又使"电荒"现象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期性,由于上述变化在不同的煤炭区域市场政府应采取非对称性政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泽军
据笔者了解,当前,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及劳务报酬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以笔者所在的市区基层法院为例,在1995年之前,法院每年受理的涉及劳务报酬纠纷案件只占所受理的民事案件的3-5%左右。而自1996年以来,特别是近两三年中,劳务报酬纠纷案件呈大幅上升趋势,其中?..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刚
本文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对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中的客户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模型的结论是,相对重视长期收益,不断进行协调的客户关系,是规避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降低交易费用,追求共同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理性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德云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阐述了产业收入和劳动力结构的演进趋势,虽然各国的统计数据都能验证,但产业理论没有给与具体的证明。国内很多学者据此定理对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定义(刘志彪,2000),就方向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具体到产业结构以何变量结构表示,指标各有不同,不能使理论界普遍接受。原因是产业结构是一个大口袋,所有变量结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靳清 贾全星
"李约瑟之谜"的讨论已经很多,虽皆粲花之论,却难成气象。中国与欧洲如此霄壤之别的历史结果背后必然有其支配历史的现象。我们能够想得到的各种现象,比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战争似乎更能担当这一角色,因为它关乎个人、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安全。中国没有先于西方发生工业革命,不是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没做什么"。中国,这个天朝上邦乐于"正其谊","明其道",用朝贡体系襟带四周,所以容易成为"睡狮"。战争对技术的需求是急迫的、大量的、也是苛刻的。战争与技术发明、发现之间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本文用计量的方法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李约瑟之谜 技术 战争 协整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健勋
环境是社会建构的,环境问题的真正根源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非正义性,应当走出"全称命题"与"重自然轻人类"的关怀偏好,通过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调整来解决环境问题。社会结构内的利益诉求是基本的社会行为,环境利益是环境时代的利益形态,环境利益的分配是环境法学的规范性关怀。论文基于中国社会转型背景,针对目前环境法的研究现状与理论瓶颈,认为环境权利体系的型构需要环境利益的法律结构塑造。在此理论预设之下,采用规范的法律解释学方法,通过解构"环境"的概念来明确"环境利益"的精确概念,认为环境利益由自然禀赋与人为创造两部分利益形态构成,环境利益呈现的是一种区分的利益形态,而不是泛道德化的利益请求与公共利益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成长之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理论假设的局限性,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核心的正统经济学缺乏解释企业成长之谜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在借鉴演化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试图通过一个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主导逻辑的演进框架对企业之谜作出理论解释。我们强调,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经营环境,持续创新及其创新性竞争战略的实施是企业获得持续成长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企业成长 知识创新 主导逻辑 创新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