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2)
2023(10338)
2022(8135)
2021(7126)
2020(5546)
2019(12434)
2018(12367)
2017(23304)
2016(12750)
2015(14236)
2014(14453)
2013(14054)
2012(13173)
2011(12262)
2010(12694)
2009(11804)
2008(11824)
2007(11099)
2006(10415)
2005(10056)
作者
(38225)
(31682)
(31465)
(29885)
(20391)
(15088)
(14182)
(12195)
(12180)
(11518)
(11024)
(10555)
(10439)
(10357)
(10024)
(9706)
(9398)
(9143)
(9138)
(8971)
(8315)
(7893)
(7737)
(7371)
(7218)
(7215)
(7160)
(7119)
(6406)
(6307)
学科
(60597)
经济(60539)
(36480)
管理(35160)
(28365)
企业(28365)
中国(23485)
地方(20534)
(19275)
业经(17525)
方法(14040)
农业(13373)
(12901)
(12312)
(11968)
(11790)
银行(11776)
(11550)
金融(11549)
(11500)
(11037)
地方经济(11014)
(10307)
贸易(10294)
数学(10212)
发展(10136)
理论(10131)
(10094)
数学方法(10078)
(9848)
机构
学院(189564)
大学(188211)
(77338)
经济(75493)
研究(72461)
管理(66511)
中国(55231)
理学(54503)
理学院(53781)
管理学(52922)
管理学院(52525)
科学(42499)
(42451)
(37356)
(37071)
研究所(33301)
(32319)
中心(31751)
(30460)
(30024)
师范(29776)
财经(28037)
北京(27764)
(26358)
(25880)
(25104)
业大(23874)
师范大学(23764)
经济学(23111)
农业(23101)
基金
项目(113111)
科学(88958)
研究(88188)
基金(78657)
(67820)
国家(67113)
科学基金(56609)
社会(56020)
社会科(52975)
社会科学(52961)
(45472)
基金项目(40064)
教育(39859)
(37908)
编号(37290)
自然(32746)
成果(32538)
自然科(31940)
自然科学(31935)
自然科学基金(31350)
(31105)
资助(30893)
课题(27710)
重点(26220)
发展(25602)
(25133)
(24076)
(23200)
国家社会(22912)
(22710)
期刊
(103792)
经济(103792)
研究(66574)
中国(48011)
(31257)
教育(29910)
管理(28696)
(28236)
学报(27838)
科学(27161)
(22389)
金融(22389)
大学(21589)
农业(21085)
学学(19591)
业经(18568)
技术(17430)
经济研究(15934)
财经(15022)
问题(13670)
(13078)
图书(12394)
(11093)
(10736)
(10409)
论坛(10409)
世界(10090)
国际(9992)
现代(9914)
商业(9618)
共检索到320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人口老龄化有三大挑战 ,而衡量寿命质量则有四个尺度。在对待老年的态度和有关老年的文化上 ,我国存在着两大误区。从倡导健康老龄化到提倡积极老龄化是人类老龄观的重大变革。本文提出了“老年发展”理论假说。“老年发展”是指通过积极老龄化的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增强老年资本的存量 ,进而降低老龄化的各种风险和冲击。老年资本包括了健康资本、经济资本、网络资本和知能资本。老年人的健康发展、角色发展、认知发展和价值发展是应予关注的四个方面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秦雄伟,王敬弘,张凯静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1 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从2020年到2040年,由于我国出生于五六十年代计划生育高峰人口渐至老年,我国老龄人口将以3.02%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增长,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31亿,到2025年将达到2.48亿以上,占人口比重的20%,近似于届时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总和,到2030年将达到21.5%。在法国,老龄人口翻一番,从7%~17%,经过了115年(1865~1980年),而据预测我国的老龄人口翻一番只须27年(2000~2027),甚至可能增长4倍。因此,21世纪初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龄人口的绝对数将位居世界第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宝华  
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场无声的革命 ,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以及对人口老龄化及老龄问题的解决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并为人类解决老龄问题开辟广阔前景。本文重点讨论了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幅度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和延长健康期 ,以及有效提高社会对老年人经济供养能力的若干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完全可以通过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创造丰厚的社会财富 ,为解决老年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奠定足够的物质基础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宝银  
中国城市化发展受到城市规划、农村社区建设、城乡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体制改革等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是一个制度变迁的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采取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发展方针,推动了80年代以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是否继续实行这一方针,出现了不同的意见,认为不能继续沿用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指导思想,而应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及城市化的趋势,把城市化的指导思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兵 ,保尔S.黑威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冯立天,马瀛通  
本文以 2036年为界,将中国 21世纪人口老龄化过程划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并揭示其人口学特征。再次强调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主要因计划生育而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在中国国情条件下不可能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本文还对21世纪中国老年人口社会保障能力进行了宏观分析,同时提出社会返还理论,揭示老年人口养老金收入的真正来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颖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和人口红利的消散,如何挖掘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并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赋权老年人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并达成自我完善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问题。将老年职业教育融入终身学习型社会氛围内,淡化职业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延长老年职业教育的生涯,为老年人的职业学习提供适宜环境,将为我国人力资源的扩充奠定社会支持基础。但当前老年群体参与职业教育面临缺乏社会支持、具有认知偏差以及缺少条件保障等问题,而借助终身学习资历框架能够消减制度路径依赖,支持老年职业教育先行先试,打破传统文化偏见,激发老年人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利用学习成果资历框架推动老年职业教育,使老年职业教育学习成果能够优质化和标准化,以及学习路径更加畅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  
在未来各国人口严重老龄化并向高龄化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和功能将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建设健康的老龄社会必须以健康老龄化为前提;健康老龄化要升华为健康的老龄社会。健康的老龄社会应该是对老年人有所保障,发挥社会生产功能,保证社会成员(包括老年人)充分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社会和家庭的代际关系协调等等。健康的老龄社会不是纯理想主义的产物,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目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忠魁  
面向21世纪,日本制定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和文化立国的新国家发展战略,重构教育价值取向,提出了一系列教改对策,进行制度创新,由追求形式上的教育机会平等转向重视个性化教育,强调“心的教育”,强调大学科研,建立终身学习体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夏有根  黄晓英  陈高潮  
图书馆生态化是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路向。图书馆生态化包括图书馆内外部环境的生态化和图书馆发展目标、途径的生态化。图书馆生态化是一种新的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观、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一种开放的运行体制。实现图书馆生态化,必须遵循整体性、系统性、控制性等原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建军  
随着经济和金融日益全球化 ,世界性的银行并购活动和集团化经营在全球持续发生 ,并且愈演愈烈 ,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银行业的竞争态势。面对如此竞争态势 ,2 1世纪中国银行业何去何从呢 ?本文认为中国银行业应在认真研究世界商业银行发展变革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实行集团化以迎接未来银行业的挑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希东  
21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的城市世纪,多元化、多极化、竞争化成为全球时代城市发展的新特征。如何吸引更多的发展资源,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争创富有发展潜力的全球机会城市,成为世界诸多城市企图保持长久竞争力的普遍选择。本文在积极借鉴吸收纽约机会城市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机会城市这一新命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构建了机会城市的规划框架,并对我国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创建全球机会城市提出了相关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