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0)
- 2023(9159)
- 2022(7558)
- 2021(7095)
- 2020(5751)
- 2019(13564)
- 2018(13371)
- 2017(25340)
- 2016(13544)
- 2015(15375)
- 2014(15737)
- 2013(15056)
- 2012(13832)
- 2011(12407)
- 2010(13005)
- 2009(12434)
- 2008(11590)
- 2007(10346)
- 2006(9322)
- 2005(8810)
- 学科
- 济(49995)
- 经济(49939)
- 业(37286)
- 管理(36156)
- 银(33627)
- 银行(33482)
- 行(31912)
- 融(30083)
- 金融(30082)
- 企(29954)
- 企业(29954)
- 方法(24572)
- 中国(21804)
- 数学(21160)
- 数学方法(20740)
- 制(20564)
- 财(14732)
- 理论(13390)
- 度(12966)
- 制度(12955)
- 业经(12217)
- 业务(11885)
- 中国金融(11799)
- 农(11757)
- 地方(11076)
- 银行制(10280)
- 务(10131)
- 财务(10095)
- 财务管理(10071)
- 学(9680)
- 机构
- 学院(181240)
- 大学(180939)
- 济(72364)
- 经济(70340)
- 管理(68049)
- 中国(57041)
- 理学(56664)
- 理学院(56092)
- 研究(55026)
- 管理学(54833)
- 管理学院(54493)
- 财(38185)
- 京(38053)
- 银(31133)
- 科学(30665)
- 银行(29944)
- 中心(29929)
- 江(29709)
- 财经(29541)
- 行(27953)
- 经(26669)
- 所(26558)
- 州(25792)
- 农(24853)
- 北京(24359)
- 融(23966)
- 经济学(23661)
- 金融(23524)
- 研究所(23458)
- 范(23283)
- 基金
- 项目(112070)
- 科学(87294)
- 研究(86867)
- 基金(79112)
- 家(66473)
- 国家(65831)
- 科学基金(57546)
- 社会(53870)
- 社会科(51070)
- 社会科学(51058)
- 省(45011)
- 教育(41696)
- 基金项目(40309)
- 编号(37785)
- 划(36522)
- 自然(34976)
- 自然科(34207)
- 自然科学(34205)
- 资助(34153)
- 自然科学基金(33588)
- 成果(32161)
- 课题(26139)
- 重点(25355)
- 部(24170)
- 创(24044)
- 项目编号(24018)
- 发(23779)
- 性(22700)
- 年(22432)
- 大学(22284)
共检索到299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泽强
当前,在微观视角下从老年客户与银行机构供求两端分析老年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特点与问题的文章还较少,立足实践提出建设老年友好型银行概念与思路的更少。立足从理论阐述到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研究目的,在详细剖析供求两端主要偏好与特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老年友好型银行的应有之义,首次引入老年友好型银行的概念及内涵,围绕客户体验—网点设计—信息系统—金融产品四个维度,列举了老年友好型银行的服务清单,提出定制老年产品与服务、打造共享银行、完善监护人业务协助机制、"认真聆听、清楚表达"、应对老年客户金融脆弱性等具体举措,为老年友好型银行具体实践与探索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老年友好型银行 定制产品与服务 共享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笑玎 于晓城
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面临供需不能完全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且金融科技重要性始终无法脱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规则,必须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论文分析了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必要性,并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凡普金科为例,梳理金融科技公司对服务实体经济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最后提出促进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加强对大数据资源的整合,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顺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加强金融科技产品创新;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打造健康金融科技生态;助推普惠金融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面升级金融服务行业;协调好与传统金融的关系,更加高效服务实体经济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实体经济 金融服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日新月异,但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侧的发展仍旧滞后于银行业整体发展。其中,日益突出的矛盾之一是银行提供的传统金融服务无法高效、便捷地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为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新期待、新需求,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发力线上服务,以"远程银行"为代表的新型服务模式价值凸显,已成为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实现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综合金融服务 银行业风险管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谭波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交汇引发了数据的迅猛增长,大数据已成为现代金融业的战略资源和重要资产。中国银保监会于5月21日适时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充分发挥数据价值,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大数据时代到来,《指引》出台恰逢其时大数据概念从提出到迅速发展仅仅不到10年时间,然而大数据应用已经对世界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革,大数据几乎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慧萍
随着国内外金融环境的变化以及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笔者的工作实践,以招商银行广州分行为例,从金融服务创新的目标、体制、方法和工作措施等角度探讨了金融服务创新的实践经验,以期对提升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所裨益。
关键词:
金融服务 金融创新 招商银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天宇
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监管趋严,利率市场化逐渐完善,中小银行发展业务面临严峻挑战。2017年2月,商务部等10部门制定了《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8年5月,商务部等5部门印发《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到发展、推广供应链金融,2019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新军
<正>2023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其中,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首篇,如何从科技金融这篇文章中探索出一条为早期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新路子是摆在北京中关村银行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科技金融是北京中关村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是北京最叫得响的“金名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万进
蒋万进: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请问您如何认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李民吉: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
关键词:
华夏银行 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供给侧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庄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文海
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文章以浙江省平阳农商银行为例,梳理2013年以来农村信贷、信用体系建设和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工作实践,为今后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发展 普惠金融 农商银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 宋秀峰 赵崇民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相关业务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的传统支付结算和简单依靠存贷差为利润来源的运行模式已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以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为研究切入点,根据农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实践,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推进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服务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课题组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的技术和思维正在重塑所有的传统行业,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银行业必然在产品服务、客户营销、渠道转型、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上进一步转型。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银行网点功能定位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标准化工作在硬件管理、服务管理、营销管理和运营管理上也需要制定相应系统、全面、综合的规划和战略。近几年北京分行标准化工作通过网点布局优化、客户动线管理、集约化改革等工作措施,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网点业态,推动了网点向服务营销型转变,这无疑是这一战略在北京地区的最佳实践,也使"互联网+"能够与传统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迪峰
2019年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元年,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子公司相继获批并开业。资管新规下,新设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在继承原有理财业务时又该处理好哪些关系?笔者从实践的角度,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析和思考。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的背景和意义理财业务发展现状自2004年首只理财产品面世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